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经典初中教案地理教案-中国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校园快讯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初中老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初中教案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经典初中教案地理教案-中国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校园快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课题名称: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

1)海陆位置:与蒙古、日本两国相比,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随之对降水、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港湾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直接往来等产生影响。

2)纬度位置:看图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纬度,所处的温度带。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跨纬度大,气候不同,对农业产生影响,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F通过查阅地图,读出我国的四个濒临的海洋,简介两个内海,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邻国,记住它们的位置。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记忆我国15个邻国,可让学生分组编口诀,记忆起来顺口,记得又牢固,长久不会忘记。选出较好的全班展示。

东朝鲜,北蒙古

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锡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P4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A

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们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说说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省

**市**区)

B学习课文中的三级行政区划,尤其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a两湖两广两河山b“三字经”

五江二宁青陕甘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内重台海福吉安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还有港澳好河山

C由学生思考口诀的含义,稍作解释。然后利用三分钟时间,学生熟背口诀,领会含义。

D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学生互相考察。

E在“三字经”中,涉及到简称知识。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8表,看是否能发现简称是如何的来的。

总结:a省区名的原字b河名c山名d古代地名、国名

F平时学生已多少有一些省会的知识,提问几个,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填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先填会的,不会的用铅笔填)。

课后作业:1)准备中国行政区拼图(自制、购买均可),下节课用。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以及其省会、简称。

(第三课时)——以复习巩固为主

猜猜看!

1、知识点竞猜:a我国第一大岛b我国第二大岛c我国最大的群岛

d我国领海宽度e我国所在的半球(东西、南北)f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g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h

我国有几个陆上邻国i我国有几个隔海相望的国家j我国位置最东的省区k我国位置最西的省l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别是m我国面积最大的省n我国人口最多的省o全国分哪三级行政区划p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

2、中国之最能力竞猜:

a纬度最高的省b纬度最低的省c跨经度最广的省

d跨纬度最广的省e邻国最多的省f临省最多的省

3、地理谜语:猜猜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或那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A船出长江口B宝地C碧波万里D银河渡口E千里戈壁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H大言不惭I急来报佛脚J带枪的人K两个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购买的省区拼图,练习。并在组内和班级进行竞赛。

(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选拔进行级部拼图大赛)

填填看!

将《地理填充图册》中未完成的1、2节内容填上,并自评。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中的作业整理并交上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建议

关于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与“中国的疆域”一节一样,都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不仅如此,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的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活动:

1.拼图游戏:每个人买一套拼板,或自己找一幅大小合适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将其

按照行政区划分成28份(划分的方法见教材第9页),并且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拼得又快又好。

2.“找门”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组负责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一组负责简

称,第三组负责说出该省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最后一组负责指图。每次从每组抽出一名同学,选其中的一名同学先说,另外三名同学应该把相应的内容迅速说出来或指出来。说对了加一分,说错了不给分,最终以分数来定哪组获胜。

3.“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

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上一节的内容加进去,例如在第2个游戏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或者在第3个游戏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相对位置外,还要注意纬度位置,比如北回归线穿过了哪些省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一节课就够了,但由于本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一节课之后练习一节课,或者边学边练。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手段:

中国政区演示拼图或利用硬纸板制作一套(每个学生一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第二节

提问:如果你要给你在外地的亲戚写一封信,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的地址怎么写?(安排学生每人写一份,并选择几位同学来念一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的。)

追问:为什么这些信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因为这些地址在等级上非常清楚,邮递员按照上面一层一层地找,很快就可以找到。)

看来这些等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各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一、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板书讲解:

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承转: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活动:教师按照课本第7页的顺序介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学生在教师提到某个省的同时,完成中国政区拼图。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1997年7月1日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1999年12月20日成立的。

转折: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首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活动:

1.“拼图游戏”。

2.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四川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个省区?学生迅速答出这个省区,并找到它在我国的位置。

3.教材第7页“想一想”。

4.观察每个行政区划的形状,看看它们都像什么?(如广东省象大象的头;广西省像孔雀;黑龙江省像天鹅;陕西省像兵马俑等)然后做第8页练习。

转折: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找到记忆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论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请学生归纳: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闽、赣、湘、皖)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活动:“找门”游戏或“找邻居”(见“教学建议”)

作业:回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试着用最短的时间说出该城市所在的省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国政区图”的拼图。这样既可以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还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我国领土的认识。

2.请学生自己创造方法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和位置,并进行交流活动。

3.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内容围绕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展开。分组进行,淘汰制,最后剩下的两方进行决赛。

中国的行政区划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建议

关于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与“中国的疆域”一节一样,都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不仅如此,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的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活动:

1.拼图游戏:每个人买一套拼板,或自己找一幅大小合适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将其

按照行政区划分成28份(划分的方法见教材第9页),并且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拼得又快又好。

2.“找门”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组负责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一组负责简

称,第三组负责说出该省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最后一组负责指图。每次从每组抽出一名同学,选其中的一名同学先说,另外三名同学应该把相应的内容迅速说出来或指出来。说对了加一分,说错了不给分,最终以分数来定哪组获胜。

3.“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

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上一节的内容加进去,例如在第2个游戏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或者在第3个游戏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相对位置外,还要注意纬度位置,比如北回归线穿过了哪些省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一节课就够了,但由于本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一节课之后练习一节课,或者边学边练。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手段:

中国政区演示拼图或利用硬纸板制作一套(每个学生一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第二节

提问:如果你要给你在外地的亲戚写一封信,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的地址怎么写?(安排学生每人写一份,并选择几位同学来念一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的。)

追问:为什么这些信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因为这些地址在等级上非常清楚,邮递员按照上面一层一层地找,很快就可以找到。)

看来这些等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各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一、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板书讲解:

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承转: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活动:教师按照课本第7页的顺序介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学生在教师提到某个省的同时,完成中国政区拼图。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1997年7月1日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1999年12月20日成立的。

转折: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首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活动:

1.“拼图游戏”。

2.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四川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个省区?学生迅速答出这个省区,并找到它在我国的位置。

3.教材第7页“想一想”。

4.观察每个行政区划的形状,看看它们都像什么?(如广东省象大象的头;广西省像孔雀;黑龙江省像天鹅;陕西省像兵马俑等)然后做第8页练习。

转折: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找到记忆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论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请学生归纳: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闽、赣、湘、皖)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活动:“找门”游戏或“找邻居”(见“教学建议”)

作业:回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试着用最短的时间说出该城市所在的省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国政区图”的拼图。这样既可以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还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我国领土的认识。

2.请学生自己创造方法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和位置,并进行交流活动。

3.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内容围绕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展开。分组进行,淘汰制,最后剩下的两方进行决赛。

第行政区划教案模板


第2课行政区划【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2、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3、识记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重点】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用具】中国行政区划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上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今天认识一下行政区划的划分。2、观察7页上面的信封,分析我国可能分几级行政区划。板书:一、行政区划的划分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讲解: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分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大家观察一下,统一级别的行政区划有几个。(转承)下面我们重点学习省级行政单位。观察中国行政区划图,结合歌谣,记忆34个省级单位的名称两广两湖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西四二宁青甘陕琼渝内台北上天港澳回归具开颜板书:二、省级行政区域找出特色省份: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纬度最广,邻国最多,邻省最多。找出一下几个省份,分析其轮廓的特殊性:云南、黑龙江,陕西、广东。提示: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一个动物或者有形的东西,这样容易记忆。讲解:很好,这几个省份是考察的重点,我们可以依据这种方法,把其他省份逐一分析,这样就能够加强记忆,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平时多观察,想象。下面参考9页表格,记忆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注意分析其简称的来历。讲解:简称一般有3种情况:1、全称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子。2、古地名。3、内部的名山大河的简称。还要注意有两个简称的省份,供有5个。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性质区划的划分和省级行政区域,由于内容较多,不可能一下子都记住,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用心记忆。分析信封的安徽省、舒城县、桃溪镇。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得出一般分三级行政区划。阅读课本7页回答,省级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级有县、自治县、自治州、市;乡级有乡、民族乡、镇。结合课本和歌谣,分析每句包含的省级行政单位,记忆名称,找出位置。在图上找,讨论得出答案,最大的是新疆,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纬度最广的是海南,邻国最多是新疆,邻省最多是内蒙古和陕西据图讨论,展开想象,云南——孔雀、黑龙江——天鹅、陕西——兵马俑、广东——大象的鼻子。根据前面的歌谣,把名称和简称对照记忆,取同桌相互提问的方法。一句一句的记忆。齐答: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作业设计】描画我国行政区划图,标出重点的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材分析

本节中国的疆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位置、范围。本节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教材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部分内容是体现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切入点。因此该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和地理意识的养成。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陆界和邻国”明确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知识点:

从世界看中国→明确地理位置

我国的疆域→明确国土面积、领土四端

我国濒临的海洋→明确领海、内海、濒临的海洋、海岸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和半岛

陆界和邻国→陆界和邻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法建议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注意把握地图在认识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地图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在讲述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还对开发海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疆域”图,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巡回检查读图的情况,要求学生从开始学习地理就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读图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 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 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 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 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3.经纬度位置与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

1.疆域(四至点)

2.面积

“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回忆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濒临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海岸线漫长。大洋的边缘是海,那么我国濒临的是哪几个海呢?

(学生读图)

[教师归纳]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教师讲解]渤海与黄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峡,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是台湾岛南端与闽、粤大陆海岸分界处的连线。黄海、东海和南海属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海港。

我国的领海指的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这个规定,其中渤海是内海,另外三个海是边缘海。(注: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另:除了渤海,我国内海还有琼州海峡。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沿海的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南海诸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等重要的半岛、岛屿和群岛。

[总结]我国共有大小岛屿约5000多个。

思考:从海陆疆域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终明确:中国既不象英国那样四面环海,也不象蒙古国那样深居内陆,而是同美国一样,部分地区临海。但又和美国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国东西都临海,而中国只有一面临海。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政区图”

1.指出我国陆上共有15个邻国:东面的邻国有朝鲜;北面的邻国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邻国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西南的邻国有印度(中印边境西段)、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中印边境东段);南面的邻国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2.说出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隔黄海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日本相望,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

[总结]从上述内容,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认识到伟大祖国的国土辽阔、位置优越,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板书设计]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漫长的海岸线

2.我国的领海

3.我国众多的岛屿

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国

1.漫长的陆界

2.陆上邻国

3.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探究活动

1.关于“中国的范围和位置”的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读图“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会有如此大的晨昏差异?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总是不变的吗?(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东西所跨经度范围较大,地方时相差四个小时,而日出时间却是以当地的地方时为准的,因此两地的晨昏差异比较大;但同时还要从两地的纬度上来看,因为纬度也会决定日出的早晚。夏季,处于高纬的乌苏里江白昼更长,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大,到了冬天,这种差异会相应减小。)

2.关于“中国的领海”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思考题来完成:读中国政区图,通过量算说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提示:注意计算领海的范围要从海峡的两边算起,不能只计算一边。)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教育;结合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1998年洪灾;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与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的分布图(复合片),红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上海市略图;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明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指图总结】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濒南海。它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提问】请说出南方地区有哪些民族?

【讲述】南方地区民族众多,以汉族为主。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板书】二、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录像】鱼米之乡。

【提问】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指图回答】南方地区河湖众多,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所以成为“鱼乡”;该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便成为“米乡”。因此,南方地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提问】本区除水稻外,还有哪些农作物?一年几熟?

【讲述】本区热量充足,一年可两熟至三熟。除水稻外,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

【板书】1.温暖湿润的气候

2.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3.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等为主

【提问】南方地区有哪些经济作物?有哪些经济林木和水果?

【录像】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看完录像后,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总结。

【板书】三、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1.经济作物:甘蔗、天然橡胶等

2.水果: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等

3.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竹、杉、樟等

【提问】在这些丰富的经济作物和林果基础上,可发展什么工业?(制糖、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板书】四、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指图讲解】紫色盆地指四川盆地。它位于四川省东部。盆地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只有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有“天府之国”之称。

【提问】(1)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紫色盆地”?

(2)四川盆地为什么物产富饶?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四川盆地温暖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地底部,它们所含的铁、铝等矿物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了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

紫红色的岩石经风化而成的土壤,称为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所以四川盆地物产富饶,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的重要产区。

【板书】1.紫色盆地

(1)紫色盆地的形成

(2)肥沃的紫色土

【展示投影片】红壤。

【讲述】这是红壤,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

【板书】2.红壤丘陵

【提问】红壤有什么特性?如何进行改良和利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总结】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改良的途径有: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等。

这种酸性土壤中适宜生长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在红壤丘陵区发展了这些经济林木,并用以保持水土。

【板书】(1)红壤的性质和改良

(2)红壤的利用

【讲述】南方地区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南方丘陵的红壤外,在平原地区,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发育成为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的水稻土,多呈青灰色。

【板书】3.平原地区肥沃的水稻土

【板书】五、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录像】长江1998年洪灾。

【提问】结合所看录像,回答:为什么要在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长江每年的输沙量虽然只有黄河的1/3,但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严重淤积,夏季常受洪水威胁。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就是一次惨重的教训。为避免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土继续流失,减少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已势在必行。

【板书】1.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目的

【展示投影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

【提问】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包括哪些省?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图总结。

【总结】长江中、下游的分界是江西的湖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范围指湖口以上的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10省市145个重点县,预计30年内造林3亿亩,为保护长江建设起一道宏伟的绿色屏障。

【提问】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有何效益?

【看书】阅读课本第66页“读一读”。

【回答】到2000年第一期工程结束时,长江中上游森林覆盖率将由20%提高到40%左右,每年土壤侵蚀量可以减少40%以上。各种林木产品的经济收入,每年可新增加约50亿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板书】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范围和效益

地理教案-中国的民族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民族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提问〕: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讨论〕:教师出示以下资料: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工农业

总产值

粮食

原油

铁路通

车里程

卫生机

构床位

1952年

37.9亿元

1582万吨

5.2万吨

3787千米

5711张

1992年

3053.6亿元

5670万吨

1316.1万吨

13143千米

375377张

增长

79.5倍

2.6倍

252.1倍

2.5倍

64.7倍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管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657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