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4~5题,练习十九的第4~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比例解答应用题
教师: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有些应用题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70页第4题
教师解释:运行一周就是绕地球一圈,人造卫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提问“这道题有几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转的周数/时间=速度,而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转的周数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解:设运行14周要x小时
6:10.6=14:x
6x=10.×14
x=148.46
x≈24.7
答:运行14周要用24.7小时。
2.用小黑板出示27页第5题
一个农业专业组平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4公顷,15天可以完成任务,结果12天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
指名学生读题,当学生说出每天平整的公顷数与时间成反比例后,让学生完成这道题,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3.总结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题在解答时,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进行解答。
二.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4~6题。90
1.第4题,先说明一下,农药是药液和水合起来的重量。再提示:第(1)题,要求配制这种农药750.5千克,需要药液与水多少千克,就先算出农药和药液的比、农药和水的比。
2.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来判断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什么比例。
3.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解答思路。
创意作业:回家搜集有关资料,编写有关正反比例应用题。然后小组交流。进行解答。
第11单元整理与复习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3页,第21、2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统计天地”去参观。
板书课题:统计天地。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知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在小组中说说。
二、复式统计表
1、出示第21题。
2、这张统计表是要统计什么情况的?需要统计什么数据?用什么方法调查?
3、提出统计要求:每人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学科。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4、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5、喜欢哪一门学科的人最多?喜欢哪一门学科的人最少?哪一组喜欢数学学科的人数最多?算一算各门学科的“总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复式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怎样统计结果的?
2、完成第22题。采用集体举手表决的方式对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进行投票。
3、这张统计图是要统计什么情况的?需要统计什么数据?从图中能看出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人吗?用什么方法调查?
4、提出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择一项最喜欢的课间活动。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及整理、汇总。统计时男、女生分开举手。
5、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6、小组中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互相解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觉得自己的课题表现如何?
第三单元比例
第1课时
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页码32~3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全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2、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教具准备课件或投影片教后随笔
一、准备练习
1、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看你有什么发现?5:84:612:2010:251.5:2.55/12:2/31:1(1/2).6:1.5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新授
1.引入:同学们,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你们知道在那些场合要用到国旗吗?学生交流。
2.比例的意义不错,在很多场合要用到国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1)请大家把图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求出来,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教
学
过
程
这几幅国旗图的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我们就可以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2.4:1.6=60:40或归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4)组成比例的条件是什么?组成比例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相等的比;二是用等号把这两个比连起来。
(5)试一试。(课件出示)
3.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自学:p34思考: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4.比例的基本性质
(1)“补项”游戏②30:36=500:600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各是多少?它们相等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归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试一试。(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课题总结。
1、什么是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能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
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于检验之中,融巩固新学数学知识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于一体,相互学透。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第76页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这类问题的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白球的只数与黄球的比是1:3。
师问: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白球占总数的1/4,黄球占总数的3/4
生答:白球占黄球的÷,黄球是白球的3倍。
。。。。。。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
(1)弄清题意,让学生说一说3:2所表示的含义。
提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揭示课题。
(2)学生尝试练习,用学过的方法来解答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大组交流。
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3+2=5
30÷5×3=18(格)30÷5×2=12(格)
②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说红色方格有3份,黄色方格有2份,一共5份。
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总格数×3/5=红色方格数;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总格数×2/5=黄色方格数。
师小结:这种方法我们是用分数来解答的,根据比得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用总数乘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4)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答案的对错呢?
生答:可以把两种颜色的格子数相加,和是30。
这里可以让学生通过涂色来验证。
生答:计算的两个结果组成的比是3:2,就对了。
(5)比较两种算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6)说说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2.教学“试—试”。
师问: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
(1)指名说说1:2:3所表示的含义。
(2)学生尝试练习。
(3)汇报交流。
提问: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小结:观察以上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4)怎样解答?
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解答,用总量乘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出部分量。
3.完成“练—练”。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你想到了什么?
(2)“练—练”第2题。
问: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班,就是把180按什么来进行分配。
学生相互解答,集体核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四第2题。
(1)先估计比赛已用去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统计的。
(2)再计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
3.练习十四第3题。
(1)提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多少?为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核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p40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3—7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一、练习回顾谈话导入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12:48:183、求下面比的比值:12:48:185.4:0.94.4:4二、主动探索教学例3(1)观察、分析: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图1放大后得到的。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2)比较、发现: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师:你是怎样发现的?(适当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写出的比的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3)明确概念: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4)尝试练习: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6)明晰方法: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三、巩固练习,明晰概念1、做练一练读题分析、说明理由2、做练习九第3题。3、做练习九第4题4、做练习九第7题: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四、全课小结,提高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能和同学做个交流吗?五、课堂作业练习九第5、6题。板书设计自我满意度: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特别不满意()教学反思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6778.html
上一篇:中国的疆域
下一篇:2025学前班教学计划汇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