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课件、表格、头饰

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3、思考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准备表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轻声读文,了解内容。

2、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

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

1、学习第十段。

(1)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欢谁,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4)学生齐读第10段。

2、学习第12段。

过渡:让我们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

(1)指名读

3、学习第13段

过渡:也就是说,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句话回答。

(1)指名读

(2)理解体面的意思。

(3)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生活中有没有不讲体面而对别人很有好处和人?

(5)生活上有没有既讲体面又对别人很有好处有人?

(6)你喜欢哪一种人,你准备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义(板书)

5、小结课文。

五、指导朗读

1、小组串读

2、小组分角色读

3、全班分角色读。

六、拓展练习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Jk251.coM编辑推荐

【精品】落花生教案680字


落花生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朴实无华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学会写作时主次分清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作者作了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许地山,他的原名叫赞坤,昨天有同学问为什么他会给自己的字叫地山,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名与字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坤的意思就是地,经常有个词叫乾坤,意思就是天地,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坤可能就是希望他长命百岁。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将重点来学习课文的第二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尝花生,论花生(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1,指名六位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独白,父亲,母亲,姐姐,哥哥,我)朗读要注意身份,父亲要有长辈的口气,孩子要有孩子的气息。其他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花生的好处有哪些?”

明确:A味美 B榨油 C价廉

2,那么花生还有另外的好处吗?我们首先把这个问题放开。下面回过头来我们阅读一下课文的第三小节,仔细思考,这么几句话传递给我们怎么的信息?

学生的回答预设:父亲很少回家,或者家人很少团圆。

资料补充:本文的创作时间是1922年,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官,平时公务很繁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

(提示)作者说: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还是来了,实在很难得。难道许地山父亲参加收获节就是专为吃花生而来吗?

明确:不是,父亲的到来,A 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与我们共同分享快乐B借机教育子女

3,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是来教育子女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十小节,这一节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十小节,出示投影幻灯片,请其他同学找出花生与桃子等的不同,也就是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明确: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埋藏地下 高挂枝头

不好看 鲜红嫩绿

挖了才知道 一见生情

4,在比较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不同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地方?也就是花生的可贵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确:藏而不露。

5,接下来父亲就用花生来谈论人生,来比喻人生,父亲认为应该做怎样一个人?请同学齐读第12小节,思考这个问题。

明确: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华而不实,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而内容空虚。

6,那么作者明白了吗?

明确:作者明白,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我”说的话中看出,可以请大家读一下。提问,体面什么意思,就是外表,讲求漂亮,只讲体面就是指只追求外表的漂亮。二,也可以从作者取的.笔名中看出,他取名“落华(同花)生”,这是父亲的话给他的激励。课文中说“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7,那么大家懂了吗?请你谈谈对今天所学的一点感想。

学生要刻苦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8,作者的写作是在1922年,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你更愿意做一个怎样的人,是像花生呢,还是像桃子、石榴、苹果?还是其他?先请大家同桌之间讨论一下,然后举手告诉我!

小结:不管是像花生还是石榴、桃子、苹果,只要是对其他人有用的人,我们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活动。石榴等的人生,就是要表现自我,勇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以为这在当前更加难能可贵。当然,花生的人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求虚名,这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人生。

落花生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落花生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 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 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

(2)记一件事 ( )

(3)写一处景物 ( )

(4)描写几个人物( )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1、 完成《作业本》第2、4。

2、 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作业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 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 自查、订正

3、 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

落花生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1.本文在叙事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点——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全文一共有15个自然段,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而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这几个词语一带而过;而过收获节,仅仅是一个晚生的事情,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3~15自然段)。就在“过收获节”(包括“吃花生”和“议花生”)这一部分中,一家人一边吃花生,一边议论花生,可作者一字未提花生做成的是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也仅仅是在课文的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议花生”这一部分。这正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巧妙之处:作者从文章中心、主旨表达的需要出发,对裁料进行剪裁,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这三部分内容,而详细记述了“议花生”的过程,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读者对于花生的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对于父亲所说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产生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

2.本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即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做人的道理。

作者借花生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凡事物,从花生的生长特点中领悟到做人的深奥道理。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在平凡的事物中解读出深刻的道理。这既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又符合本学段所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对于学生如何做人有所启示,又为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提供范例。

3.课文中父亲的一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父亲的话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来突出花生本身的特点,然后再用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采用对比的手法可以更加突出事物的特别之处,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便于读者去理解。

教材位置:

《落花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属于“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专题。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学生在中年级就学习了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并在本册的第四组中的前两篇课文中(《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习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因此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继续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六年级继续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准备。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学情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三、四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6.在初步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3.在初步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

1.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落”字故意写的比“花生”大)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课题书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1:学生可能会猜测:这个“落“字一定有它的含义。

预设2:这个“落”字可能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

4.教师讲解花生结果的奥秘。(花生的花呈黄色,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果实,所以在植物学上,花生又叫做“落花生”。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结合预习,考查学生朗读词语和课文的情况。

(1)朗读词语。

(2)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①指读。

②教师相机指导:“种”是个多音字。买种、播种的“种”都读三声。

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播种“bō zhònɡ”是种植植物的全过程,包括买种啊,翻地啊,浇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几个环节,而播种“bō zhǒnɡ”仅仅是种花生的一个环节,即播撒种子,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在这里应该读“bō zhǒnɡ”。

③讨论“居然”的意思,体会花生收获后家人的惊喜之情。

学生联系上下文,相互补充、交流,明确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花生收获了。

理由1: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短。

理由2: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开辟出来种花生,收获了。

理由3:这是他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竟然收获了,意想不到。

④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

教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

预设:

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一家人开辟出来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花生。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虽然种花生、收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议花生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

5.教师小结。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重点研读 “议花生”的段落

1.师生交流,哪些家庭成员参与讨论了花生的好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父亲 姐姐 哥哥 “我”

2.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小组展示。

4.迁移运用,学生了解“议花生”中的详略。

5.聚焦父亲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1:花生的品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来体会花生“不张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预设2: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像花生一样的人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通过交流,明确:父亲是在借花生赞扬“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预设3:认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生交流,明确:父亲是在借花生的特点来赞美“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6.指导朗读父亲的话。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

7..聚焦“我”的话

(1)学生自读第13自然段。

(2)师生交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人。

重点讨论之1:什么是有用的人?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

①“有用的人”就是踏实做事,默默无闻的人;

②“有用的人”就是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人;

③“有用的人”就是报效社会,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重点讨论之2: “只讲体面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

①只说好听的,不干实事的人;

②只图外表好看,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

③穿的好,吃的好,却不为别人着想的人。……

三、质疑问难,多元解读

1.提出疑问

学生再次浏览3-15自然段,提出疑问。

预设学生的质疑情况:

问题1: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问题2:桃子、石榴就不好吗?

……

2.师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教师启发谈话:学贵有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解决问题1: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①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②出示父亲许南英的资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③学生读资料,解决疑问。

父亲在外奔波,为国为民,工作繁忙,难得回家。

④ 指导学生读出对父亲的敬意。

解决问题2:桃子、石榴就不好吗?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10自然段和生活实际,明确:桃子、石榴既讲体面又有用,也很好。3.发散学生思维,多元解读父亲的话。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写于上世纪20年代,90多年过去了,在当今时

代,你是喜欢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还是喜欢做花生这样的人?

学生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由畅谈,根据个人特点说说想法。有的学生喜欢做苹果、桃子那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既讲体面又有用。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做桃子、苹果这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4.讨论、理解最后一段话。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思考、揣摩“印”字和“记”字的区别,并进行初步交流。

(3)出示许地山的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印”字的含义。

①自由读资料。

②结合资料,进一步理解、揣摩“印”字的深刻用意。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用“记”字不能够表现出父亲的话作者的影响;用“印”字可以看出作者牢牢记住父亲谈论花生好处的话,对作者的影响及其深远。

(4)教师小结:是啊,作者在抗日战争中,不辞辛劳,到处奔波,默默无闻为国奉献,也是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父亲的话。

(5)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怀。

5.回顾全文,深入理解详略得当的好处。

同学们,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具体写议花生这一部分,简略写其他三部分内容了吗?

学生交流:这样详略得当,能使重点内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2.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深化认识。

1.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身边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学生举例子。

2.介绍“杨善洲、胡忠、谢晓君、郭明义、王万青”等人物。

3.教师总结:是啊,这篇课文的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同学们看,这些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你从身边的这些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可以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试着选择一件事物来写一写。

板书设计:

15 落花生

表达方法:

种花生 借物喻人

收花生 详略得当

吃花生

味美

议花生 榨油

便宜

默默无闻、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不计名利

落花生教案【篇四】

一、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花生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它为题的文章。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依次

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⑴ 为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长资料。

⑵ 请学生把“居然”换成另一个词朗读第一段,使意思不变,理解花生的好种易活。

2、教师小结:

一片荒地,在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

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

3、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各自默读2~15段,找找大家认为花生的好处有哪些?

4、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5、花生有这许多可贵之处,其中你最欣赏哪一点或哪几点,和小组的同学谈一谈。

(学生分组交流。)

6、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

⑴ 学生围绕第10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认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⑵ 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处?

⑶ 学生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⑷ 练习背诵。

⑸ 学生围绕第12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学习什么?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⑹ 练习背诵。

7、“我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这样的。

三、总结课文,受到启迪

1、教师小结:

那晚天色不好,可父亲也来了,他说的话铭记在孩子们心上:

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又有实用价值。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各自反复朗读父亲的话,理解其含义。

落花生语文第二课时(精选教案)


《落花生》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落花生

2、由笔名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3、翻开书,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4、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5、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6、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姐姐说:

哥哥说:

我说:

爸爸说:

7、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8、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孩子勾画出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9、全班齐读。

10、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11、从这里可看出爸爸将=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乡比较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12、自己想一想,读一读。引导: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13、全班一起读,读出这种精神。

14、爸爸只是在赞美花生的精神?吗不是的。他是在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因此,父亲接下去说:引读第12自然段。

15、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呢联系爸爸的话,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是啊,爸爸教育孩子门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摹虚名,默默奉献。怎么读爸爸的话?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16、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所以,他说:引读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8、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引读:人,要做:不要做:

19、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

20、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是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象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21、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议花生这部分,作者为什么把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22、这篇课文朴实无华,使读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相信也感染着你,把你感受最深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再练习背一背。

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准备过节

议花生可贵:果实埋在地里{默默奉献不炫耀}

落花生教案示例(精选教案)


落花生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从课题引入,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这一部分,通过谈体会、做练习、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和感悟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通过自谈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课文。

探究活动

辩论会: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教师不要流露倾向性。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哪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 落花生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语文教案:落花生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从课题引入,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这一部分,通过谈体会、做练习、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和感悟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通过自谈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课文。

探究活动

辩论会: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教师不要流露倾向性。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哪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示例 落花生 关于教案的范文推荐


语文教案示例:落花生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教育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孩子们要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板书设计

七、

教案点评:

教育

从课题引入,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这一部分,通过谈体会、做练习、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和感悟父亲说的话的含义,学生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通过自谈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课文。

探究活动

辩论会: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教师不要流露倾向性。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哪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之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手”的成语。

2、实践初显身手,阅读〈〈手指〉〉,体会手指的用途。

3、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了解更多关于手的知识。

教学难点:

学会审题、会分析作文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摘录笔记

1、出示书中的例子。

2、交流你这一单元的摘录笔记。

3、指导学生在笔记中加入适当的插图。

二、读读成语

1、观察一下成语的特点。

2、你理解他们中的那些词?

3、选你理解的词语造句。

4、你还知道哪些带“手”字的成语。

三、初显身手

1、分小组,选择一种有趣的游戏。

2、合作完成游戏,另选一个有条理地记录下游戏的过程。

3、组员共同思考,用简单的、准确的词语概括每一步。

第二课时

一、学习金钥匙的内容。

1、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记下不懂得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这些都是做批注笔记。

2、回忆这一单元此方法的运用过程。

二、用批注的方法学习“手指”

1、读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学。

2、交流学习体会。

3、朗读好词佳句。

4、这篇短文让你懂得了什么?

三、排演课本剧

要求:以短文为依据,进行再创造,形式不限。

五、收集更多有关手的资料。

第三课时

一、审题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二、分析题目

题目一:

1、可补的题目范围很多。

2、思路。

题目二:

想象兄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这件事的经过是什么?这件事让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蕴涵一定的道理。

三、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的手

选定题目——描述手的特点——选择事例加以说明——总结手的特点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这件事的经过是什么?这件事让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四(教案范文精选)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设计: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它到底应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样体现时代的明显标记?洋思经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怎样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创新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所迫切探究的事。笔者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了苦苦探索。现通过一篇完整课时的教案设计和它的赋诸实施,来试图提出个人的一点不成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学后教原则,给足学习时间,调动主体自主发展学习课文前,重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以如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询问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给足思考的时间,绝不走过场,搭花架。充分鼓励学生该画的在书上画下来,该写的在纸上写下来,该说的自己要主动地说出来。

二、展现学习心理历程,追求自主发展,着眼学生终身学习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主体的自我感悟、选择、重建、组合、交融、评价、小结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积累,能力有了不断地增强,久而久之,才能够形成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我突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使用自已喜欢的符号在书上作出标记,便体现了这一思想。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小结、点出有关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如在归纳主要内容时,相机点出运用了连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好工具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抓住迫一字字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选择字义的能力。

三、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激活参与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体都主动参与,这是促使主体主动地最大可能地发展的有力保证,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让每一个体广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地交流不同观点和看法,允许有争论,允许有疑意。

四、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活跃表象储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学中通过听录音、圈画写、动手查、看画面、感情读,相机说等多种有效途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源。还学生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这里得到了实现。灵感的再现,思维火花的频频燃起,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B、课文中5-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逼迫;b急促;c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试图{}竭力{}安慰{}持续不断{}

教案网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旗下article/3、填空。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教后记: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最深的感触有三点:

一是,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思想,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寻思、讨论、争辩,圈画、说写、听读、查选,加上足够时间的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是,通过听课文录音,体现人物感情变化的有层次性的朗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假想,对照图画有针对性地选择人物想象说话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心灵受到触动,被人物美好品质深深感动。

语文园地四语文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作文

l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l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l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l习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l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l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l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l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成语接龙

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一毛对()弹琴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指()为马

为()作伥车水()龙万()更新门可罗()

()()点水顺手牵()哀()遍野抱头()窜

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日月明时教学设计之 教案精选篇


《日月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过程:

一、复现学过的生字

1.小朋友们,看!生字宝宝已经排好队等着你们来跟他们打招呼。

(菜园豆角萝卜心又捉迷藏嘴越风)

2.要是你们能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生字宝宝肯定会露出笑容。

3.真能干,看,生字宝宝们笑得多开心!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非常有意思的的生字宝宝,好吗?

二、直观导入,形象感知

1.(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板书明)开火车正音。

4.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

5.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三、正确朗读课文

1.赶紧打开书,翻到97页,拿好书,看着书,听我读。(配乐师范读)

2.你们想读吗?把书摆好,用右手指着字,跟我读。

3.读得可真仔细!还想读吗?请拿好书,看着课文,再跟我读。

4.读得很有精神!自己轻声也来试试看,遇到不会读的生字请拼音宝宝帮忙。

5.会读了吗?咱们分大组对读。

6.男女生也来比比看!男生先开始。老师给你们读课题。

7.大家一起读。

8.读得可真棒!开火车会读吗?

9.还有哪一大组再来试试?

10.听着你们读得这么起劲,我也想读,咱们合作读,好吗?拿好书,师读日月——,真聪明,就这么读。

11.好玩吗?同桌小朋友也这样来玩一玩。

12.去掉拼音会读吗?真的会读?那咱们就来试试看!合上书,放桌角,看大屏幕!哪一桌小朋友来读?还有人自告奋勇吗?

13.这么多人都想读啊!那怎么办呢?一起来读好不好?

14.小朋友就是能干!不用看拼音都会读了!再加大难度还会吗?(大屏幕隐去前面两个字,生字变红)现在还会读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a古人说,熟读成诵,多读也是学习的好方法!b你真会动脑筋想办法,看看是哪两个字组成的,就会读了!

15.不按顺序会读吗?我指到哪,你就读,会吗?指名读。会读的小朋友都来试试。

四、层层递进识记生字并理解字意

小老师领读生字

1.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的,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猜一猜的游戏。听,猜猜是什么字,灭:古时候,起火了,就用一跟树枝来灭火

尘:起风了,操场上尘土飞扬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

休: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

林:左边一棵树,右边一棵树

从——皇帝出行时,都有很多随从

森: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

你能给“众”也编个字谜吗?

鲜——老师念一首儿歌,你来猜猜,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

尖——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看看这些尖的东西都长什么样?

五、游戏复现生字

齐读生字。

六、书写指导“力、手、水”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884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