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高三考试语文科目重在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总复习教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4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小说阅读概述
教学目标:
1、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考试说明)。
2、掌握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江苏高考的命题特点。
2、掌握小说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小说阅读的策略。
教学难点:
掌握小说阅读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传统的高考命题中,很少对小说进行考查。有湖南卷《贝多芬:一个巨人》;有浙江卷《平面的生活》。之后,小说阅读风生云起,高考有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湖北卷《日月行色》,有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海南宁夏卷《二十年后》,浙江卷《乌米》。江苏也在出现小说阅读《侯银匠》,小说的考查已正式登陆我省试题,据相关专家讲,小说阅读将继续保持强化态势,我们需要认真备战。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小说的基本知识。
二、介绍小说的基本知识
(1)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三要素”是命题的重心,下面介绍有关知识点。
(一)关于“人物”要素。
1、人物描写的方法:
(1)从描写的内容分:
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②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③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④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⑤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⑥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2)从描写的角度分:
①正面描写(也就是直接描写)
②侧面描写(也就是间接描写)
2、鉴赏人物形象的几个切入点
①从人物描写切入。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从肖像、神态,典型的动作、行为,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折射出来,因此,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能够发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②从分析故事情节切入。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要学会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③从分析环境角度切入。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描写动的场所。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社会环境中的复合的因素,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善于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解读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关于小说“情节”要素。
1、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2、情节的一般作用:
①埋下伏笔,前后照应;
②侧面衬托,烘托人物;
③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④贯穿全文,线索作用;
⑤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⑥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三)关于小说“环境”要素。
1、“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场景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2、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暗示主题;
(2)渲染气氛;
(3)奠定作品基调;
(4)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三、小说阅读策略
在各式文学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要算是小说,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乃是小说。同样,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有出现的趋势,以它为命题材料,用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既然大家如此关注它,那么我们该如何解答小说类阅读分析题呢?
大家都知道,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环境描写逼真,主题思想深刻,构思角度精巧。这样,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2024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
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动乱。
2024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梳理高三语文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训练等。
2、难点:文学鉴赏的深度和广度,写作的创新性和逻辑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相关文学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复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介绍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内容,明确学习重点。
二、古诗文阅读复习(20分钟)
1、梳理古诗文的重要知识点,如诗词鉴赏方法、文言文阅读技巧等。
2、选取经典古诗文进行案例分析,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3、进行古诗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进行解答指导。
三、现代文阅读复习(20分钟)
1、讲解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快速阅读、信息筛选、理解分析等。
2、选取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进行练习,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解答题目。
3、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点拨,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写作训练(20分钟)
1、讲解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强调写作的创新性和逻辑性。
2、选取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进行模拟训练,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构思、成文。
3、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2、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多思考。
3、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自主阅读文学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训练等环节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了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解题思路不清晰等问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指导和练习。
2024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回顾并巩固高三语文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如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2、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写作表达等。
3、帮助学生熟悉高考语文的题型和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2、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现代文阅读中深层含义的挖掘,作文的创新与深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内容。
二、文言文复习(20分钟)
1、复习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含义,通过具体例句进行说明。
2、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
3、选取经典文言文段落进行阅读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和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复习(20分钟)
1、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整体把握、信息筛选、深层含义挖掘等。
2、选取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中的现代文阅读进行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解题和分析。
3、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答疑。
四、作文复习(20分钟)
1、回顾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强调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和表达。
2、讲解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选取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中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和修改。
五、练习巩固(15分钟)
1、发放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集中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强调解题技巧和规范书写。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2、强调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解题技巧,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
3、布置课后作业。
上一篇:最新骨关节科护理实习周记收藏
下一篇:师范英语实习经历总结(集合五篇)
- 新店开业招聘美容师文案10-29
- 幼儿园教师日记(系列十一篇)10-29
- 医院医师辞职报告(范本14篇)10-29
- 最新旋转的课件(范例5篇)10-29
- 猜灯谜活动总结系列12篇10-29
- 邮政银行柜员个人工作总结八篇10-29
-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计划集合9篇10-30
- 劳资员述职报告10-29
- 小学语文教案10-30
- 高三语文必修510-30
- 加油稿跳远集合14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