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雪绒花

初中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要想在初中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初中教案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雪绒花”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简介:

歌曲《雪绒花》选自家喻户晓的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它是一首优美的三拍子歌曲。乐曲为一段体,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歌唱者的爱国之情。歌谱难易适中,以听唱为主,附以英文歌词的学唱。

二、学习者分析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情感分析能力,对理解作品、分析作品都有自己的见解,对其进行爱国思想教育较初一学生时期更易被接受的。学生的许多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都能用的上,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认得不同的心得。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设置作为培养空间观念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节奏╳00╳╳|的掌握及英文歌词的学唱。

本课时通过学习《雪绒花》培养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表现音乐的能力;并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亲身体会及想象、创设意境,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敏捷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告诉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唱了或觉得这样的歌不好听而不唱了,教师的责任鼓励他、引导他、启发他、激励他排除障碍而喜欢唱歌。

采用“引入——实践——创设——共同发展”的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啬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钢琴、乐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开学习、演奏,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为歌曲加进伴奏等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学图片、钢琴、教学磁带等教具。

首先,以音乐问好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说明:音乐问好是音乐课堂的一个特色,按歌曲的节奏写成,为学唱歌曲埋下伏笔)

在复习和导入过程中,老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不久看过的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吗?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描述一下吗?学生考虑后回答:记得。讲得是家庭女教师领着上校家的七个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唱歌的故事。(说明:学校组织看电影时特意安排了《音乐之声》的观赏,使《雪绒花》的学习变得有的放矢。)接着老师提示学生回想一下《音乐之声》中你印象最深的音乐片段——播放音乐短片《DoReMe》和《雪绒花》并提示各种手势动作为音乐伴奏,学生随着影片中孩子们的动作模仿并轻轻地用“啦”哼唱。用优美的声音、用各种手势: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来表现音乐。(说明:这样既做了发声练习,又做了节奏练习打破了以前单纯的发声练习和节奏练习的常规,使课堂变得更活跃。)

在新课部分学习歌曲《雪绒花》。首先播放录音并提问:在影片中它是如何演唱的?怎样表现的?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后回答:影片中它演唱了两次。并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朗读歌词的学习歌曲。及英文歌词。(说明: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用听唱法教学歌曲,学生及易接受。结合影片回答问题欣赏歌曲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思路放宽,更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按节奏朗读歌词使学生更容易唱好歌曲。因为中文歌词比较容易唱好,为了啬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英文歌词的学唱。)

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播放伴奏音乐,学生用中、英文歌词交替演唱。看图片。观察雪绒花的颜色及形状。并动手制作。(说明:通过对雪绒花的理解,让学生真正在MAL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感受。)

提示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一些带花的歌曲:如《小小牵牛花》、《我爱雪莲花》等等歌曲,用各种不同的节奏表现方式将歌曲伴奏表现出来。并在老师的伴奏下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小结:总结本课时重点内容,肯定成绩,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作业:预习下一课。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雪绒花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亲密的接触——导课:

学生进入课堂,放音乐。上课师生问好,打出图片,问这是什么花?(导课以简单形象为主)那么今节课咱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

2、多彩的旋律——学习歌曲

放录音,学生欣赏。体会一下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欣赏完后)引导: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的名字虽然是——。但是他是借用“花”来赞美——“祖国”(学生答)。那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呢?

⑴、情绪:亲切的,赞美的,充满深情的。

放录音,学生欣赏。学生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⑵、节奏:舒缓的、舒展的。

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学生回答。(老师要深入的进行范唱示范,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⑶、力度是:弱与强的对比。

⑷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拍。那么,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

好了,下面咱们来做一个练习——“拍一下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规则:强拍拍手,两个弱拍拍肩膀。并且通过两个弱拍拍腿交换进行。

练习:拍手清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⑸引导:拍子我们该怎样指挥呢?同学门看一下它的指挥图示。(课本)咱们在指挥时可以划一个三角符号来表示——老师示范后学生练习。

练习:指挥清唱歌曲。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二组指挥。然后再交换进行。

⑹老师弹伴奏,学生拍手或指挥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7)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强拍两个同学双手击掌,弱拍各自拍手或拍腿交换进行,以达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的。

(8)集中教唱英文。

五、意境的感受——练习歌曲

引导:通过展示两种不同意境下的图片,(上校在家时演唱的与上校一家逃离时唱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情绪进行演唱。(根据情况加入拍手和指挥,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

注:上述练习就是让学生去体会电影插曲的意境,使学生能体会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老师引导进行。

六、情景的感受——艺术再现,二次创作。

1、引导: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哪部音乐剧的选曲?——《音乐之声》。那么,这部音乐剧后来改编成了电影。同学门想不想知道电影的概况呢?——“想”。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来讲述电影的概况,并且放录音,用一之二遍讲述完。

2、“实践与创造”第五题,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成三组——表演、乐器(老师提供打击乐器或用自己自制的乐器)、舞蹈。然后分别让他们任选《西游记》当中的一人作为对象,分别用上述不同的形式再现人物的形象。然后再请同学们分别表演。(在学生练习中,老师要分别给予指导)

七、美好的回忆——课堂总结

1、阐述授课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3、集体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日志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课题:钢琴独奏曲 翻身的日子

课型:专题音乐欣赏课

年级:初二年级

教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时:一教时

教师:镇海中学杨晓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 翻身的日子 ,感受钢琴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接受)

2.学习调式,音阶,五声音阶,五声调式,波音,钢琴这儿个音乐知识.(了解,学会)

3.通过欣赏 翻身的日子 ,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也使学生产生对今天的好日子无比珍惜之情,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的未来.(接受)

二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曲 翻身的日子

音乐知识,钢琴,设音,调式,音阶,五声音阶,五声调式

三教学方法

钢琴独奏曲 翻身的日子 原为作曲家朱践耳为大型记录片 伟大的土地改革 所配的插曲,为管弦乐曲.后由储望华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全曲为加引子和尾声的三部曲式,旋律吸取了陕北,山东吕剧音乐的音调和表现手法.作者对民族民间音乐较熟悉,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使作品非常成功,钢琴家把管弦乐曲改编成钢琴曲,保持原曲的内貌.

朱践耳:安徽泾县人,1949年起,先后在上影制片厂,新闻电影制片厂,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任专职作曲.作品有 节目序曲 ,交响大合唱 英雄的诗篇 ,交响幻想,曲 血染的红花 等.

储望华: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湖南蓝田.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作品有 钢琴变奏曲 , 江南情景组曲 , 新疆随想曲 ,参加了钢琴协奏曲 黄河 , 战台风 的创作,为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钢琴:大型西洋键盘乐器,音域宽广,音色宏亮,清脆,浑厚,刚柔相宜,表现力很强.它不仅能独奏,伴奏,而且也能在乐队中发挥很大作用.

设音:也称涟音.常见的有上波音和下波音两种.

调式:在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并以一个音为核心(这个音叫主音)构成的体系,叫做调式.

音阶:把调式中的一系列音,按照高低顺序曲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叫做音阶.

五声音阶:由1,2,3,5,6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叫做五音音阶.这五个音依次称为宫,商,角,徽,羽.

五声调式:以五声音阶中的各音为主音而构成的各种调式,中做五声调式,.用什么音非主音,就中做什么调式.

五教学重点

感受钢琴音色,丰富的表现力,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旋律的无穷魅力.

六教学难点

理解五声音阶,五声调式;感受用西洋乐器表现的中国作品.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请学生回忆心前曾欣赏过的一些独奏曲.

例:大提琴独奏曲 梦幻曲 ,?子独奏曲 早晨 ......

教师引言: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伤口是由被称为最辉煌的乐器---钢琴演奏的,题目是 翻身的日子

3新授课

介绍钢琴;曲作家朱践耳,储望华;作品创作背景.

初中音乐

请学生感受气氛;储望华;作品创作背景.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总结:(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幅音庆的场面,气氛热烈,情绪喜悦)

请学生分辩是西洋味浓还是中国民族风味浓?(中国民族风味浓).

作品采用了民族徽调式创作的手法才会显出民族风味浓.

讲解调式,音阶,五声音阶,五声调式.

练习P44第3大题第4小题.

分段欣赏(1)欣赏引子

感受引子的气势气势怎样?这种气氛出现在开始,有什么艺术效果?

(气势开阔,有先声夺人的作用).

请同学展开想象男女老少是如何喜庆翻身的日子的?

(敲锣打鼓,欢歌笑语......)

请学生分辨引子是模拟哪种传统民族乐器演奏的

再一次来感受引子的气氛,请同学们听音乐.

(2)欣赏第一主题

听音乐,充分展开想象,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扭秧歌的画面)

这一主题到画内心较细腻,描绘出人们心情是怎样的?

(甜美的心情)

请几位同学与老师一起扭一下陕北秧歌.

这部分旋律出现了设音,教师讲解波音,并请学生找出波音.

(3)欣赏第二主题

请学生听音乐,比较一下第一主题的旋律处在高音区,哪一主题的旋律处在低音区?

(第二主题的旋律处在低音区)

如果第一主题使大家想象到了女子与小孩,那么第二主题又使想象到了什么?

(老人,男子)

教师弹旋律以加强学生印象.

教师总结:不同的旋律都表现出人们喜悦的内心;喜庆的人中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4)欣赏第三主题

请学生听音乐,听辨旋律中的强弱变化是怎样的?

这个强弱变化使人想象到什么?

人渐渐增多;气氛越来越热烈;要把全曲推向高潮.

请学生分析旋律.

音乐采用浓缩和不断重复的手法,把全曲推向高潮.

请学生演唱第1,2行谱子来体会这种气氛.

听音乐,再一次感受第三主题渐强的气氛.

(5)欣赏尾声

请学生听音乐,感受气氛,并与引子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子的变化再现,气氛更加热烈)

分析创作方法

八度上行----刮指到低音区----高音区双手和弦结束全曲.

这种钢琴演奏技巧把全曲推向最高潮.

听音乐,再一次感受尾声的气氛.

完整地欣赏全曲

请学生谈谈最喜欢曲子的哪一部分?

整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总结: 翻身的日子 这部作品较短小,但每一部分都是精华;用西洋乐器钢琴来表现中国民族的风味,两者结合完美;使大浓领略了钢琴丰富的表现力,民族

旋律的无穷魅力;欣赏了 翻身的日子 ,使我们略有所思,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日子.

4作业:(1)书上第43面第3题

(2)在课外找出2部由钢琴演奏的外国作品,二部由钢琴演奏的中国作品

5下课

6板书设计

翻身的日子

--钢琴独奏--朱践耳曲

储望华改编

热烈的气氛喜悦的情绪民族风味浓

引子 一 二 三 尾声

调式音阶气势开阔甜美心情喜悦心情f-p-f引子变化现现

五声音阶先声夺人陕北秧歌山东吕剧推动气氛气氛更热烈

五声调式鼓点节奏女子,小孩男子,老人人越来越多刮指八度上行

波音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雨花石


通过欣赏《祖国,慈祥的母亲》,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通过欣赏《魔王》,了解舒伯特及其创作的过程,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通过欣赏〈〈跳蚤之歌〉〉,了解音乐家如何用音乐来抨击现实。

1、复习歌曲,进行歌谱的教学。

2、欣赏音乐。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感情真挚,演唱时要求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唱出纯朴而又高尚的心愿。

学唱歌谱,进行抽测,利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三、乐曲欣赏:

一)〈〈祖国,慈祥的母亲〉〉

这首歌把祖国比作慈母,抒发了人民对祖国无限深切的爱。歌曲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第一部旋律建立在级进和小跳的基础上,第二段如奇峰突起,旋律猛然跃到全曲最高音上,然后蜿蜒下行,内心深处的激情像爆发的火山,奔泻的急流,得到尽情的抒发。

二)〈〈魔王〉〉

1、舒伯特,见书上P14,强调他的音乐接近平民。学习他勇敢创新的精神。

了解〈〈魔王〉〉的创作过程。

2、朗诵歌词,在里面有多少角色,各自角色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诵,表现什么样的性格。

3、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4、进行欣赏。体会音乐伴奏的特色,及各角色的旋律进行体会表现人物性格。歌唱者的表现力度。

三)〈〈跳蚤之歌〉〉

通过欣赏跳蚤之歌,体会讽刺幽默的歌曲来表现对当时朝政的讽刺。

四、小结下课。

雨花石

魔王

跳蚤之歌

经典初中教案初一音乐


作者肖丽娣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深圳市华强中学肖丽娣

教学目的任务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视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青春舞曲


《青春舞曲》教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不追求学生的识谱能力、歌唱技巧,主要是让学生在创作律动和创编节奏中感受和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征,感悟其中蕴涵的深刻人生道理。

教材:人教版音乐第四册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㈠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㈡通过欣赏,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㈢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课件: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走走吧![课件:欣赏并简介新疆风土人情]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就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课件:欣赏《青春舞曲》]

㈡学唱歌曲:

①发声练习:[课件]

②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字正”才能“腔圆”。

③教师范唱并讲解与欣赏版中的不同。[民歌的演变和二度创作]

④学生轻声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⑤再次完整连唱歌曲。[要求唱出欢乐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㈢训练与表现

节奏练习:[课件]

节奏与演唱的结合,全班同学分成演唱组和节奏组,进行唱奏表演。[运用不同的伴奏并改变速度、力度等来表现歌曲]

㈣拓展阶段

①提问:有哪位同学能表演一些新疆的舞蹈动作?大家还知道哪些新疆民歌?

②介绍歌曲整编者王洛宾先生事迹及其主要作品,并欣赏新疆乐器图片。[课件]

③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告诫人们青春易逝,时光宝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㈤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正处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时代,美丽的西部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衷心祝愿同学们能珍惜时光,立足现在,拼搏进取,在不久的将来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队伍,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㈥下课礼仪:

学生在《青春舞曲》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雪域高原


课题

第二单元雪域高原

课型

歌唱

课时

第1课时

(45分钟)

教学

目标

一)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地做到背唱这首歌的后半部分。

教学

内容

演唱《走进西藏》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重点学唱《走进西藏》的齐唱部分

难点

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的录音

2、采用聆听歌曲,让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初步学会歌曲

难点处理,重点学唱《走进西藏》的齐唱部分。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用降低调高或轻声演唱的方法妥善处理。

讨论这首歌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等

3、乐曲材料:《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

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支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孔繁森究竟发现了什么理想?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天堂?歌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即:“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这首歌为C宫调、4/4拍,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较长大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深沉、悠远而高亢。间奏之后的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严谨而对称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优美、明朗而带有舞蹈性。它反复之后,增加了一个补充句,并用它结束了全歌。在创作手法上,这首歌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4、讨论西藏的人文、音乐。了解他们的生活

5、学习欣赏西藏的舞蹈

6、创设活动

结合《走进西藏》歌曲唱跳藏舞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岭南春色


京剧音乐日期作者年级: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级中学音乐课本》第三节

执教:深圳市碧波中学廖平凡

教具:影碟机影碟(唱段实况)幻灯片幻片机彩电等

教学目的

1、通过对京剧的简介,使学生了解京剧基础知识。

2、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内容。

(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剧种?)

2、介绍京剧基础知识:(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1)京剧的形成:

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清朝安徽省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戏班)进京演出,皮黄腔风靡京城。后来,留京徽班艺人与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京剧虽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因为它久居京城这种特殊背景之下,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以致世界,被世人称为中国的国剧。

(2)京剧音乐:

1)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西皮腔源于秦腔,形成于武汉一带。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二黄的起源在江西,形成于湖北、安徽,它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

2)伴奏乐队称为“场面”,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文场由演奏旋律的管弦乐器组成,常用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小三弦、京二胡、笛子、唢呐、笙等(出示挂图),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课题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这首乐曲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童谣。在杜鹃的欢叫声中结束全曲,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

教学重难点

唱准“5、6、7、1、2、3、4、5”八个音。

教具、学具准备

手风琴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特色设计

音阶的学习

鼓励学生视唱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

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

1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在老师的指导下唱音阶,并注意“4、7”两个音。

根据教师的板书了解、认识低音点和低音点的作用,看老师的柯尔文手势视唱乐谱。

看着书,学生视唱前4小节。

学生唱熟前4小节后,再视唱后面4小节,学生积极性高。

在视唱后,听辨乐曲重复部分出现最多的是什么音。

想象杜鹃鸟的叫声,然后把“咕咕”唱的短促、有跳跃感。

有口风琴的学生吹奏,其他学生感受音程。

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5

4

3

2

1

7

6

5

课后小记:

经典初中教案音乐教案-民族乐器


教学目的:

1、通过三首不同民族乐器借鉴形式乐曲的赏析,让学生突破狭隘的民族观,从世界大文化的高度,积极认识“乐器借鉴”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

2、运用Cakewalk电脑作曲软件让学生探究在多媒体计算机中进行“乐器借鉴”,从而加深对“乐器借鉴”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点:

1、重点了解不同民族乐器借鉴的形式。

2、指导学生运用音色在多媒体电脑中进行不同民族乐器借鉴。

教学准备:

1、多媒本硬件:

(1)多媒体计算机一台;

(2)多媒体投影仪一台,银幕;

(3)KB——410雅玛哈一台及功放、音箱等。

2、多媒体软件:《不同民族乐器的相互借鉴》

多媒体运行环境:Windows98下MicrosoftOffice2000中的PowerPoint及CakewalkExpressGo1d6.0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欣赏音乐片段,考虑:

(1)作品名(2)作曲者(3)什么乐队演奏

2、感悟:为什么中国民乐队演奏这首曲子,在什么地方演出(看影片文件)

中国民乐队演奏传统西洋乐曲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由此引发课题——不同民族乐器的相互借鉴。

二、新课导入:

1、质疑: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民族乐器的相互借鉴现象呢

说明:借鉴的生命力

每一种民间乐器都有其富于美感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一个民族的人们对自己的民间乐器都有很深的感情,但对异族乐器都抱有一定的新鲜感和猎奇感,因此,民族乐器通过借鉴可以展现音乐作品新的风貌,民族情感在乐器的借鉴中可以焕发新的光彩。

三、作品赏析,揭示不同民族乐器借鉴的形式

作品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云雀》,排箫演奏与杨琴演奏的比较

借鉴形式:用东方乐器表现西方民族情感

分析:这种借鉴的特点(相同点及不同点)

作品二: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

管子独奏与二胡协奏曲的比较

借鉴形式:用西洋乐队烘托东方乐器

讨论:A、这首乐曲表现什么情感

B、管弦乐队的加入起到什么作用

C、这种借鉴的意义

作品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借鉴形式:用西洋独奏乐器和乐队表现东方情感

讨论:A、这种借鉴好不好,为什么

B、这种借鉴是不是也体现民族性,为什么

补充举例:马晓军与二胡

结论:跨民族的乐器借鉴、渗透、合作能造就全新的时代经典

四、实践操作: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进行乐器借鉴,体验不同民族乐器的借鉴。

1、简要介绍色彩性比较强的几件民族乐器的音色特性及与雅玛哈KB——410电子琴上民族乐器音色的比较

2、在Cakewalk电脑作曲软件上进行编辑

乐曲1:茉莉花乐曲2:雪绒花

乐器:弦乐(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萨克斯、二胡、笛子、笙等

3、具体要求:(1)分组讨论选择乐器

(2)派代表交流并说明为什么

(3)派代表进行操作

五、小结:跨民族不同乐器的借鉴、渗透、合作不仅能造就全新的时代经典,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文化的相互尊重,从而应验了“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这句名言。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4379.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