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3.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情感:
愿意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高高兴兴参加各项活动。
行为:
课间活动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遵守纪律”德目中教学内容“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和基本要求中“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而设置的。
一年级小学生非常喜欢游戏,因此,游戏成了他们课间的主要活动。虽然学生在幼儿园受过守秩序的教育,但由于他们刚入学校,还不习惯过集体生活,因此,做游戏时常常出现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抢先、“夹塞”,不按顺序,独占玩具和游戏器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这不但影响游戏的进程,影响同学团结,而且由于课间玩得不愉快,还影响上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从正面教育学生课间活动守秩序十分必要,一方面教育学生遵守学校一日生活常规;一方面教育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不能只顾自己,要心中想着他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教法建议:
1.课间活动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在学生具体感受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明确是非,提高道德认识。教师不要讲得过多。
2.在分析各种活动发生的情况时,应把课间同时活动的人很多,要想着别人,想着大家,不能光顾自己的思想贯穿始终,使学生意识到一个人不守秩序,会影响大家,所以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在课间活动中自觉守秩序。
3.课间活动学生都有感受,平时学校也常进行守秩序的教育,学生可能不感新奇,教学中要结合教材,抓住典型事例,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讲道理,使学生感到不同于日常的教育,能有新的收获。还要采用一些电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使图中的人物能活动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2.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3.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情感:
愿意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高高兴兴参加各项活动。
行为:
课间活动守秩序,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课间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教育过程: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学校安排课间的目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
1.提问:你能看出这是在什么时候吗?课间指什么时间?
2.小结:一节课与一节课之间休息的10分钟叫课间。
板书:课间
3.小组交流:
图上的同学要去做什么?
课间时,你做什么?
为什么学校要安排课间?
4.小结:
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10分钟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5.同桌互相说说:你知道课间应注意些什么吗?
板书:活动守秩序
6.小结:
课间活动的时间短,全校同学同时活动,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按顺序走出教室是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第一个要求。
过渡语: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些同学在课间活动时是怎么守秩序的吧!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间活动为什么要守秩序,怎样守秩序。)
出示图片。
1.小组交流:
(1)课间休息时,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做哪些活动?
师:操场上,同学们有的在玩跳长绳,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踢毽子,有的铺垫在玩压板,还有的同学在引水桶前接水喝。
(2)观察他们的表情怎样?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2.小结:在课间活动时,同学们都很守秩序、守规则,所以他们玩得很高兴,休息得好。
3.分小组学习:(每组任选一题交流)
(1)跳长绳的同学为什么玩得好?
小结:这些同学在跳长绳之前就规定好每人跳几个,一旦跳够了数或跳坏了,就要自动下来,让别人跳。由于他们自觉地按规定、按顺序、有秩序地跳,所以大家玩得都很高兴。
(2)玩老鹰捉小鸡和压板的同学为什么玩得好?
小结:同学们轮流当老鹰和鸡妈妈,在做游戏时,当小鸡同学没有猛跑、互相推的,而是拽着同学的衣服轻轻地跑。玩压板的同学也是这样。在玩集体性的游戏时,只有每个同学都按规则、守秩序,大家才能玩得开心。
(3)玩踢毽的同学哪做得好?
小结:这两位同学不仅玩得好,还特别注意做到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活动。
过渡语:下课不仅可以开展有益的活动,还应当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休息一下。
看图(喝水的同学)
(4)这些在引水桶前喝水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他们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同学们排好队,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接水喝。
师:操场上,无论是做游戏的同学,还是休息的同学,都很守秩序,所以同学们玩得好、休息得好。操场上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笑声。
4.讨论:
课间游戏和休息时如果不守秩序会怎样?
5.小结:
不守秩序同学之间可能会闹意见,磕着、碰着、出事故,不仅得不到休息,还会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所以课间活动守秩序非常重要。
过渡语:既然课间活动守秩序那么重要,就请大家帮帮下面这些小同学吧!
三、看一看(使学生知道不守秩序的危害。)
1.展示课间:
请同学找出不守秩序的同学。
说一说他哪做得不好。
2.小结:在玩滑梯时,有个小同学为了让自己多玩一会儿,不排队、乱挤,还加塞,同学们很生气,都劝阻他要守规则。他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去倒着爬滑梯,结果和一个正往下滑的同学撞在一起。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不高兴地向教室走去。那两个相撞的同学一个被老师抱着,一个被同学搀扶着,向医务室走去。看!违反游戏规则,不守秩序,使得课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大家都不愉快。如果造成伤害事故,不仅自己痛苦,还会影响学习。
四、想一想(使学生知道课间无论做什么都要守秩序。)
1.出示投影片。(想一想中的图1)
小组交流:拐弯时为什么不能猛跑?
小结:拐弯时猛跑,如果对面来人看不见,两人撞在一起很容易出事故,所以,拐弯时千万不要猛跑,要走。
2.出示投影片。(想一想中的图2)
讨论:上下楼梯为什么要靠右走?
小结:上下楼梯靠右走,上下楼的同学才不会相撞,否则,挤在一起很不安全,容易出现挤压事故。
五、儿歌总结(激发学生愿意在课间活动中守秩序的情感。)
1.读儿歌。
课间活动多,
有趣又快活。
人人守秩序,
个个按规则。
大家休息好,
一起来上课。
板书儿歌
2.总结:
同学们,马上要下课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课间,希望大家都能按儿歌中的要求去做,让这首儿歌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愉快的课间10分钟。
板书设计:
六、课间活动守秩序
课间活动多,有趣又快活。
人人守秩序,个个按规则。
大家休息好,一起来上课。
探究活动
一、开展主题活动“课间活动如何守秩序”
1.把同学带到操场上,老师先不提要求,同学分组活动。
2.集合,请同学说刚才玩得高兴吗?为什么?
3.分组交流:课间活动如何才能玩得高兴?
4.全班交流。
5.老师结合同学回答,提出具体要求。
6.再次分组活动。
7.集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8.全班交流:课间活动守秩序的好处?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遵纪守法”中的有关要求而设置的。
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法建议:
1.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在家长、老师带领下参与社会活动或独自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体验,对在公共场所中的各种行为持有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学,应肯定他们正确的看法,纠正他们的错误想法,以正确观点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
2.遵守公共秩序可从两方面进行教育。一是从个人的道德素养讲,作为一个公民要有适应社会规范的素质,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二是从法制的角度讲,除了靠公民自身素质外,国家在法律上也做出强制性的规定,所以本课教学可渗透一些法制教育。
3.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具体,如在什么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公共秩序。可结合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春游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
教学设计示例
九、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公共秩序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学校里指导有一定难度。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2.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
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板书:公共秩序
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板书:自觉遵守
二、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板书:为他人着想
从自己做起
师:某部六练的战士们也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下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5.放音频二:六连战士“听电影”的故事
6.同桌互相说说:
(1)六连战士们为什么不站起来看电影?
(2)六连战士既然看不到电影了,站起来走走,随便谈谈话,可以吗?为什么?
(3)如果战士们向群众要会上级制定给他们的位置,现场会发生什么情况?
7.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8.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四、复习巩固
1.出情境题:
(1)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2)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4)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现场采访: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这样做会怎样?
2.出示课件:下载
(1)小组讨论:制定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的要求,并把它写出来。(每组任选一题制定)
(2)全班交流
3.评一评
小组交流:下面这些同学的做法对不对?你对他们的行为怎样评价?
小结:在公共场所,任何人、任何团体不能为了自己的小集体,损害公众的利益,违反公众活动的规定。公共场所有安静、有秩序参观的规定,如违反这些规定,也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
五、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到电影院、汽车站、商场、公园调查、了解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回来写个小的调查报告,并制定措施。
2.开展主题活动“争做文明小公民”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我们都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2)全班交流:
(3)在小组内表演(任选一题)
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4)在小组内制定“如何争做文明……”的措施
(5)全班交流,补充完善制定的措施
3.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遵守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4.以小队为单位做一些有关遵守公共秩序的精美的宣传卡,贴到公共场所或发给过路行人,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遵纪守法”中的有关要求而设置的。
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法建议:
1.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在家长、老师带领下参与社会活动或独自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体验,对在公共场所中的各种行为持有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学,应肯定他们正确的看法,纠正他们的错误想法,以正确观点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
2.遵守公共秩序可从两方面进行教育。一是从个人的道德素养讲,作为一个公民要有适应社会规范的素质,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二是从法制的角度讲,除了靠公民自身素质外,国家在法律上也做出强制性的规定,所以本课教学可渗透一些法制教育。
3.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具体,如在什么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公共秩序。可结合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春游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
教学设计示例
九、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公共秩序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学校里指导有一定难度。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2.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
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板书:公共秩序
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板书:自觉遵守
二、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板书:为他人着想
从自己做起
师:某部六练的战士们也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下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5.放音频二:六连战士“听电影”的故事
6.同桌互相说说:
(1)六连战士们为什么不站起来看电影?
(2)六连战士既然看不到电影了,站起来走走,随便谈谈话,可以吗?为什么?
(3)如果战士们向群众要会上级制定给他们的位置,现场会发生什么情况?
7.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8.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四、复习巩固
1.出情境题:
(1)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2)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4)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现场采访: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这样做会怎样?
2.出示课件:下载
(1)小组讨论:制定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的要求,并把它写出来。(每组任选一题制定)
(2)全班交流
3.评一评
小组交流:下面这些同学的做法对不对?你对他们的行为怎样评价?
小结:在公共场所,任何人、任何团体不能为了自己的小集体,损害公众的利益,违反公众活动的规定。公共场所有安静、有秩序参观的规定,如违反这些规定,也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
五、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到电影院、汽车站、商场、公园调查、了解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回来写个小的调查报告,并制定措施。
2.开展主题活动“争做文明小公民”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我们都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2)全班交流:
(3)在小组内表演(任选一题)
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4)在小组内制定“如何争做文明……”的措施
(5)全班交流,补充完善制定的措施
3.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遵守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4.以小队为单位做一些有关遵守公共秩序的精美的宣传卡,贴到公共场所或发给过路行人,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第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教学重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能回忆回忆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呢?3、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液体体积单位间的进率。4、说说这些已经学过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教师板书)板书: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液体体积单位1升=1000毫升5、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6、提炼猜想,为研究作好必要的准备。学生出现的猜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过的单位间的进率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二、实践探究、学习新知(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出示自学纲要: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②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③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2、学具提供:①教师提供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2个,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10厘米,供学生观察使用。②挂图,让学生可以观察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提供感官上的支持。3、交流学习结果,分组汇报: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4、让学生在回顾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一个环节教学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2、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3、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4、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5、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6、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7、完成书上31页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填表,让学生联系填表的过程再一次说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想办法探索并进行验证,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合作,最终有了自己的发现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三)完成书上30页练一练1、让学生先想一想:审题时先注意什么?试着说说要解决这些题目的过程和算理。2、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适当总结把相关体积单位进行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要提醒学生运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的方法计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00的得数。3、小结: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三、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方法1、完成31页第2题让学生先审题,观察这一组题目有什么特点?在解决的过程中要突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都要乘相应的进率。2、完成31页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题。说说自己的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方法,形成技能。3、完成31页第4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升与毫升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升、毫升与本单元所学的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关系。四、全课总结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疑问,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出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思想,让数学能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激励着一部分学生。五、布置课堂作业(略)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遵纪守法”中的有关要求而设置的。
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法建议:
1.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在家长、老师带领下参与社会活动或独自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体验,对在公共场所中的各种行为持有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学,应肯定他们正确的看法,纠正他们的错误想法,以正确观点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
2.遵守公共秩序可从两方面进行教育。一是从个人的道德素养讲,作为一个公民要有适应社会规范的素质,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二是从法制的角度讲,除了靠公民自身素质外,国家在法律上也做出强制性的规定,所以本课教学可渗透一些法制教育。
3.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具体,如在什么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公共秩序。可结合学校组织的看电影、春游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
教学设计示例
九、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懂得公共秩序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学校里指导有一定难度。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2.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
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板书:公共秩序
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板书:自觉遵守
二、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板书:为他人着想
从自己做起
师:某部六练的战士们也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下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5.放音频二:六连战士“听电影”的故事
6.同桌互相说说:
(1)六连战士们为什么不站起来看电影?
(2)六连战士既然看不到电影了,站起来走走,随便谈谈话,可以吗?为什么?
(3)如果战士们向群众要会上级制定给他们的位置,现场会发生什么情况?
7.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8.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四、复习巩固
1.出情境题:
(1)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2)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4)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现场采访: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这样做会怎样?
2.出示课件:下载
(1)小组讨论:制定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的要求,并把它写出来。(每组任选一题制定)
(2)全班交流
3.评一评
小组交流:下面这些同学的做法对不对?你对他们的行为怎样评价?
小结:在公共场所,任何人、任何团体不能为了自己的小集体,损害公众的利益,违反公众活动的规定。公共场所有安静、有秩序参观的规定,如违反这些规定,也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
五、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以小队为单位开展调查。
到电影院、汽车站、商场、公园调查、了解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回来写个小的调查报告,并制定措施。
2.开展主题活动“争做文明小公民”
活动过程:
(1)小组交流:我们都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2)全班交流:
(3)在小组内表演(任选一题)
在商场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顾客……
在公共汽车上,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在电影院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观众……
在公园里,应该怎样做一名文明小游客……
(4)在小组内制定“如何争做文明……”的措施
(5)全班交流,补充完善制定的措施
3.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遵守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4.以小队为单位做一些有关遵守公共秩序的精美的宣传卡,贴到公共场所或发给过路行人,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46个,其中33个会正确书写,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认读21个(其中有多音字1个,是“和”)。
2、继续学习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第一课。
3、积累词语,会用“必须”、“继续”造句。
4、学写便条。
5、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和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幸福欢乐,懂得遇到困难不应该灰心的道理,体会参加家务劳动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和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幸福欢乐,懂得遇到困难不应该灰心的道理,体会参加家务劳动后的喜悦。
2、学习写便条。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课时:11课时。
入学教育
目的:
1、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初步认识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说话,初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初步了解学生的习惯。
3、使学生尽早的回到课堂。
过程:
一、欢迎词:
欢迎大家又回到我们的教室,一个寒假过去了,大家已经有一个假期没见到老师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学生说一说
三、重申课堂常规及要求:
(一)坐姿:
(二)站姿
(三)读书的姿势
(四)写字
(五)本子的使用
(六)回家的要求
四、了解本册教材的内容
五、教师和学生互动,问问你想知道的内容
六、学生自己看书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
2、知道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情感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愉快。
行为
1、积极参加少先队、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2、积极为集体活动出注意、想办法、做贡献。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关心集体”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册第八、九课为一个单元,都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和关心集体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二年级已经初步进行了爱集体的教育,学生知道了班级、少先队组织、学校等都是集体,自己生活在集体中要热爱集体。在集体中要想着别人,心中有他人。三年级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使学生懂得怎样做到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四、五、六年级将要教育学生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在集体生活中学习过民主生活。
教法建议
1、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的体验,激发学生参参加集体活动的的积极性。
2、教学中还可以以小组或小队为单位开展“我为集体献计献策的活动”。使学生在课上就能体验主人翁的责任,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3、课后最好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一项活动,然后利用一节课总结学生的参与情况,谈体会。或对各小队的活动或方案进行评比,请大家谈成功与否的原因,以及活动体会。
教学设计示例
八
认知
1、知道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
2、知道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情感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愉快。
行为
1、积极参加少先队、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2、积极为集体活动出注意、想办法、做贡献。
本课教学要点是:我们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为集体活动出主意、做贡献。
教学难点是:通过分析学生主动为集体做贡献的表现,阐明要关心集体,,主动为集体活动出主意、做贡献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咱们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许多集体活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参加过那些集体活动?你愿意参加这些活动吗?为什么?
教师出示学生参加活动的照片或录像,也可让学生带照片,边看照片便说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感受。
过渡:学校为什么要组织集体活动,我们每个人应怎样对待集体活动呢?大家不用着急回答,我们先来看看三(1)班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二.结合课文,讲明道理。
1、听故事(1—8)自然段(投影:插图1)
2、提问:为迎接校运动会而举行的班级运动会的决定公布以后,三(1)班的同学们表现怎样?
(同学们踊跃报名,非常积极。)
3、个子矮小,平时又胆小害羞的张翔同学为什么要踊跃报名?
(张翔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
板书: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
追问:听了张翔的话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4、张翔说明他对集体怎样?
(热爱集体)
板书: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大家想一想,张翔明明知道自己身体条件差,如果参加比赛肯定落后,那他报名有什么意义呢?
小结:虽然张翔的个子矮,但是他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而且是热爱集体的表现。他这样做对其他同学也是鼓舞,对同学参加集体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5、听故事(第九自然段)(投影:插图2)
6、提问:同学们为什么都称赞张翔是好样的?
(称赞他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
小结:张翔虽然跑了最后一名,但是同学们称赞他这种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表现,以及关心集体的精神。
7、校运动会上,三(1)班的同学表现怎样?请将故事听完(投影:插图3)。
(1)没参加比赛的同学为班级体做了什么?
小结:在校运动会上,参加比赛的同学尽自己的努力争取好的成绩为班级争光。没参加比赛的同学为参赛的同学服务,为这次活动贡献了一份力量。
(2)同学们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①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
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8、同学们有什么好处?
(1)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2)为集体争光。我们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生活会觉得愉快。
(3)集体充满凝聚力,会更可爱。
三.辨析导行。
1、怎样才算?你能举自己班同学的事例来说一说吗?
(表扬班集体中同学,树立榜样)
请的同学谈谈参加活动的体会。
小结:咱们班有这么多的同学都能,希望更多的同学都像他们一样。
2、议一议,你认为这几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投影:“议一议”内容。)
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讨论时要说清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
中队委员会决定在星期天组织大家去博物馆参观。
(1)李强说:“我已经和妈妈说好去动物园,中队活动我不参加了,反正少我一个也没关系。”
(当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发生冲突时,能参加集体活动,就尽量参加,不能因为“少我一个也没关系”而不参加集体活动。)
(2)陆刚说:“我已经和爸爸去过这个博物馆了,不想再去了。”
(和爸爸去与集体一起去性质不一样。即使去过,作为集体活动也要积极参加。)
(3)杨冬说:“我也去过,不过这是集体活动,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当积极参加。”(对)
(4)陈梅说:“这次活动还是挺有趣的,所以我参加。如果是其他活动,我就不一定参加了。”
(参加集体活动不能从个人兴趣出发,集体活动是锻炼和提高我们多种能力和兴趣的机会,不参加,就会失去许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5)王兰说:“这次中队活动,每个队员都要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活动才能搞好。”(对)
3、马上就要召开校冬季小型运动会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应该怎样组织好这次集体活动,你能做些什么?小组讨论后向全班汇报。
小结: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为班级做出一份贡献。
四、总结归纳观点。
1、我们为什么要?(以各组为单位交流,归纳出几点然后在全班汇报)
(我们是集体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为集体活动出主意、做贡献。还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可以结合后面的名人名言)
2、今后你打算怎样?
(为集体活动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参加,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热情认真、分工合作)(可以结合后面的名人名言)
板书:出主意、想办法;主动承担任务;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热情认真、分工合作
四、总结全课,布置活动
希望每位同学参加每一次活动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参与。为集体活动出主意、做贡献,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能力。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自定。下周介绍各组的方案,看哪一组的方案好。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与同学讨论交流,如果全班同学都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这个集体是个什么样的集体?你是否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
2、与父母探讨自己应该如何参加集体活动。
3、搜集整理本班集体活动的有关照片、及相关资料搞一个题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小展览。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4644.html
上一篇:爱我中华教案模板
下一篇:小班绿色出行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