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尊重老师的劳动优秀模板

当我们提起小学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你是否在烦恼小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重老师的劳动优秀模板”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老师爱我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爱老师,就要,接受老师的教导,多与老师交换意见。

教学要点:

1、老师爱我们,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我们爱老师,要,接受老师的教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诗朗诵(灯片出示)

①、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②、全班齐朗诵

③、读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想说或想问的吗?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A、桃桃看了白发和作业本上的红叉叉,为什么心里怪难过的?

B、你认为我们怎样做才是?

2、学生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你弄懂了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辨析导行。

1、想一想

读故事、看图、讨论,感谢老师,最好的行动是什么?

2、议一议

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四、总结。

老师爱我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爱老师,就要,接受老师的教导,多与老师交换意见。

五、活动延伸。

开个颂师会,说说老师关心爱护、辛勤教导我们的小故事。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其他教案思想品德册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第八课《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教材简析:

本课以清洁工人时传祥为例,说明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时传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尊重及全国人民的尊重为例,说明劳动本身不分贵贱。不管是哪一行,只要好好干,做出成绩,就能在社会上受到尊重,以此教育学生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教学理念:

教学本课,意在使学生知道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本身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值得尊重。教学设计时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立足点,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弄清上述知识点。从而产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教学目标:

1、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

2、懂得社会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值得尊重。

情感培养:

1、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怀有崇敬、热爱之情。

2、对从事又脏又累的劳动的人从内心产生敬意。

行为养成: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他们有礼貌。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告诉我,你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的劳动辛不辛苦?你是怎样对他们的?

生1: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很辛苦,我很尊敬他们。

生2:我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农民,他们都很辛苦,我很尊敬他们。

……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些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财富,我们要尊重他们。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八课《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板书课题)

(自评:通过学生自述父母劳动的辛苦、自己是怎样尊重他们的来揭示课题,既激发学生对其他劳动者的探究兴趣,又为使学生对其他劳动者产生尊敬的情感埋下伏笔,还自然地引进了课堂教学)

二、新课教学。

(课件展示一些劳动者画面,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劳动者。(板书一部分劳动者:工人、农民、商人、教师、军人……)

师:除了刚才在屏幕上看到的这些劳动者,你们还知道哪些?

生1:商人、科学家、工程师。

生2:菜场里卖菜的。

生3:扫马路的。打蜂窝煤的。

生4:经理、售货员。

……

师:同学们知道的劳动者真多。面对这么多种劳动者,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一)、课件展示:“这么多种劳动者中,如果缺少了某一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员把小组意见记下来,指定出发言代表,教师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

(二)、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结合课件情景1小结。

小组1:如果没有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吃,饿着肚子,做什么都是一句空话。

小组2:如果没有工人,我们就没有穿的、用的……。

小组3:如果没有清洁工,就会到处是垃圾,疾病到处传,人们无法生活。

小组4:如果没有医护人员,人们生了病,就得不到及时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通过你们的回答,使我想起了这样的情景。(展示情景1,让学生观察,加深理解,并板书结论:缺一不可)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困扰了我:

(四)课件展示:“有人认为,当科学家、工程师就光荣,当服务员、清洁工就低贱,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员把小组意见记下来,指定出发言代表,教师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

(五)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实际拓宽并小结。

小组1:我们认为,当清洁工并不低贱,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能为人们创造出清洁的环境。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世界到处是垃圾,哪种情景简直不敢想象。

小组2:我们认为,就是打蜜窝煤卖也不低贱,他们的劳动,能给他人带来方便,不至于为没有柴烧而发愁。这也是在为人民服务。

小组3:当科学家自然光荣,但如果没有农民做又脏又累的农活,那科学家们饿着肚子又怎么进行科学研究呢?所以我们认为,当一个农也很光荣。

小组4:老师:我们组商量了好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种光荣些,因为他们都很重要,各有各的好处,怎么分也分不出个高低来。

……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不管干什么,只要努力做好,都能给他人带来方便,为人们创造出不同的财富,只是劳动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都是光荣的。(板书结论:不分贵贱,劳动光荣)

(自评:把教学目的的两个重点设计成两个讨论题,而且这些讨论都来自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作用,尊重学生主体。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小组中进行辅导,又可以照顾到后进生,也可面向全体,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把课标的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又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

(六)展示图画,引导学生学习、讲述清洁工人时传祥的故事,了解人们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师:同学们,文中有个时传祥的动力人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学生学习时传祥故事)

生甲:讲述故事。

师:同学们,不光时传祥,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辞辛苦地劳动,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在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都通过对劳动模范的表彰,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你们看:(展示情景2,引伸到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

(自评:这部分是重点,在学生明白了上述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合作,了解时传祥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地为人们掏粪,“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高尚品质,得到人民和国家领导人的尊敬这个故事,加上一些表彰劳动模范的画面展示,达到培养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情感。较好地体现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标的要求。)

(七)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具体应该怎样去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思想变成行为。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懂得了社会需要各种劳动、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值得尊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该怎么做呢?(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员把小组意见记下来,指定出发言代表,教师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引导学生通过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来体现对劳动者的尊重。)

小组1:在家庭,每一粒粮食、每一样用具都是父母辛苦劳动的成果,我们要爱惜它们。做个好孩子。

小组2:学校的桌椅、板凳、花草树木、清洁卫生,都是相关劳动者的成果,都要爱护。做个好学生。

小组3:在社会,各种公用设施,农民的作物等,不能随意地破坏。做个好公民。

师:同学们说得真透彻,相信大家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争取在家做好孩子、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不但如此,我们还要会辨别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制止他们做出不尊重劳动者的行为。课后“想一想”中,就有一些这样的行为,如果你碰上了,该怎样做呢?

(八)学生对“想一想”中的行为进行评定和纠正,老师给予点拨。

评:这部分设计,是课文内容的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标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但要让小学生明其理,更重要的是用其行。要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该怎样做。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学之会用。)

三、请学生向劳动者说两句心里话。

师:学到这儿,同学们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

生:尊重、尊敬。

师:有什么心里话要对他们说吗?

生1:我想对老师说:“敬爱的老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

生2:我想对医护人员说:“谢谢您们为病人解除痛苦,您们辛苦了。”

生3:我想对环卫工人说:“叔叔、阿姨们,为了全人类的清洁,您们辛苦了,人民感谢您!”

……

师:同学们的声声话语,打动了我的心,我也想向所有劳动者说两几心里话,让我们全体起立、敬礼,大声喊出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吧!(课件展示爱语,师生一起饱含深情地齐读。)

四、课堂在师生缴动的气氛中结束。

(总评:本课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文中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明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该怎样做。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轻松达到小学高段思想品德课标的要求。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思想行为。)

板书设计: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懂得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

教学要点:同“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

教具准备: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谈话:你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习惯,你了解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A、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傣族服饰参加泼水节?

B、泼水时,警卫员用雨伞给周总理挡水,周总理为什么不让他这样做?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以上思考题。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读文……)

3、汇报交流

(你弄明白了哪个问题就说哪个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辨析导行

1、说一说

在粮食极为困难的时候,红军为什么要把猪肉罐头和腊猪肉扔掉。(小组讨论汇报)

2、议一议

班上组织野炊,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尊重回族同学马小青的饮食习惯。波波说:“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你认为波波说得有道理吗?到底该怎么做?

3、读一读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应该做到哪几点?

四、总结

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孩子的选择听杨静老师高尔基他的儿子有感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尊重孩子的选择——听杨静老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有感

南京市爱达花园小学张建华

今天,有幸听了杨静老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颇有感触.现采颉片段,与老师共同研讨.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答略)

师: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呢请同学们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再把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小组讨论)

师:请小组长汇报交流

(老师边梳理边板书)

师:大家都很会看书,学习,提出的问题都有思考价值,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主要学习研究这几个问题:

a,为什么说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b,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什么意思拿什么意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好吗

(一生突然站起)不好!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好,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笑脸啊我就想讨论我们小组提的问题.

师:(毫不犹豫)好,你就讨论这个问题.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好吗

生:(高兴地坐下)

点评:

杨老师顺应了学生的要求,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我不禁为她叫好!有人曾经担心,让学生进行学习选择,学生是否拣轻避重,偏离了教学的重,难点,难于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这个学生的选择告诉我们:在不断的学习选择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学习能力.这个学生选择的讨论题,不也正是本课的中心所在吗他们对学习充满了自信,提的问题也与老师设计的八,九不离十,他们能说出自己学习的困惑之处,强烈地渴求自己得到正确答案,一展自己的风采.这是他们全身心投入,执著的一种探索精神,更值得我们去珍惜.也许刚开始尝试时,孩子们会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从心底里尊重他们,理智地尊重他们的差异,智慧地加以点拨引导,在这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我们要做的只是为他们创设挖掘他们生命潜能的平台.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

劳动的开端评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劳动的开端》讲述了有名英模吴运铎小时候第一次挑煤的艰难历程。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离我们现在比较遥远,所以,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较难感悟其中流露出的劳动的艰辛。针对这点,王乐微老师在教学时就有意转变以往老师有声有色地讲,学生毫无感受地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重点放在抓住课文一个突破点,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准、透、长”。现在就王老师的这节课来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抓“准”课文中心点。

课文的中心点往往能统领全文。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假如能老老抓住课文中心点,就如同抓住了一个人的“命脉”。老师教则简练,正确;学生学则快捷,深刻。记得有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就紧紧抓住周总理的“俭朴”来进行层层推进式的教学。效果很突出。而王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紧紧围绕“艰难”这个中心词。让学生体会艰难,让学生感受艰难,让学生在“艰难”中启迪现在,指导将来。

在教学时,王老师紧抓一个突破点,让学生进行感受。然后层层推进,得出“艰难”这个要害词。最后又从“艰难”出发,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灵魂就是“艰难”。而学生在学习时,也总是沉浸在生活艰难这一主旋律中。收到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不满无目的,老师的教学不无的放失。课堂紧凑而有序。

二、学生感受深刻“透”彻。

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我们语文老师要重点培养的学生素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也就成了我们老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方法是抓住一点,进行层层深入式的朗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阅读感受力。

在学生找到课文的重点句:“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往返晃荡,像是打秋千。”后,王老师分成三个步骤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感悟。第一步,读的正确,这句话中的停顿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而不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停顿的要求其实也体现了课文对学生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指导学生读好,读正确。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山路很滑。而学生是要通过朗读读书这中意思。第三步,学生深入体会,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如写出了生活的艰辛,作者意志的坚强,劳动的艰难等。而这些体会当然也要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这三个步骤中,我建议王老师应穿插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读,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完全进入文本的情景,朗读和感受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作者的深深同情,这是一种透彻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学生一定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也一定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也可以说是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

三、学生感受文本时间“长”。

对于学生感受“长”这一教学特色的理解,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比如:齐读,个别读,自由读,读后体会,体会后读等。我想,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人,假如不给学生时间,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没有生气和生命力的。而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呢?在语文课中,让学生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书读百边,其义自现”。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周总理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当时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周总理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2、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搜集各民族同胞的照片,在班里搞一次“我们是一家”图片展。

3、注意一下党的十六大,记录少数民族代表的名字。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过渡: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呢?听老师读课文。二、老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同学们要专心听,一边听,一边想,弄清楚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三、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简介萧伯纳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肖伯纳,简介肖伯纳。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纳塔莎,指导读好小姑娘的名字。过渡:纳塔莎怎么会成为大作家的小老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四、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五、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1、自由读。(提出要求:我们不仅要用口读准字音,还要用眼记记它的字形。)2、同桌互读。3、小老师领读。4、开火车读。5、打乱顺序抽读。6、打乱顺序齐读。7、教学多音字“教”。8、把词放回句子再读。这些词都藏在课文的哪里了?我们来比赛找一找,看谁找得快,找一句就读给大家听。过渡:刚才我们让这些生字词回到句子这个小家读了读,现在我们再让他们回到课文这个大家读,边读边想一想它的意思。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过渡:通过我们读词、读句、读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已经读懂了,再读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七、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边画边教学生上台板书自己不理解的词八、通过联系上下文、换词、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读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可见读书太重要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这些词的意思。九、分自然段读课文过渡:读了几遍课文,相信同学们单个生字也认识。十、抽读单个生字十一、描红(课件出示坐姿图。)十二、布置作业1、把生字多写几遍,不仅要写会还要写漂亮。2、思考课后第五题。注:此课获甘肃省优秀课比赛一等奖。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840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