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课件分享]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之三”,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感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幻灯《本草纲目》和医学成绩,请同学们读一读,再谈谈感受。
2、《本草》医学成绩之高,让人张口结舌。就来看看李时珍写《本草》的经历。
二、学习第一局部(简)。
1、揭题并考虑讨论: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
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
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
2、自由朗读感悟这一局部。
三、学习第二局部(详)。
1、师徒俩就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过夜的,的确很苦。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艰苦?
2、自由朗读,找一找(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泉水……)。如此艰苦,他们有没有埋怨?我们来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3、出示师徒对话,初读感悟,读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说一说。
重点突出“笑”字,表示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
理解:“常年累月地奔走,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出示资料,为什么待遇丰厚的御医不做,在外劳苦奔走?)
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再读再悟,体会人物以苦为乐,为国为民的精神。
四、学习第三局部。
1、借着月光,我们走近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2、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做的。读一读,说一说(通过记载药物和药性和用法,可以看出他们工作的认真严谨。)
3、当记录到鸡肠草时,有个“……”,表示什么意思?李时珍又是怎么做的?(李时珍一时无法分辨两种草药了,他扯下一点放在口中嚼嚼。)
4、你敢嚼吗?(出示资料,李时珍曾经尝药险些中毒丧命)。
5、李时珍这样做值得吗?各抒己见。标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愿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1、这时,你想对李时珍说些什么?也可以对庞宪说。写一写,相互交流。
2、了解了李时珍,我们再次饱含激情的读一读课文,看谁读的最棒。
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题导入:
4、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5、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内容)
人物:李时珍
(1)请学生介绍李时珍。
(2)教师拓展:当时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
时间:夜
地点:古寺
哪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拓展: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直接以描写的对象为题,如《九寨沟》;有些文章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有的文章则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中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一路花香》。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要善于从课题中捕捉有效信息,帮助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长年累月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3、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4、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5、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统一意见,梳理交流顺序。
四、研读课文:
1、能不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3、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阅读配套阅读。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推荐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之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李时珍(读),你们了解他吗?学生自由发言。
2、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捕捉到了一个信息: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学生发言。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出示课件)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述:是啊!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有这样一部惊世之作而自豪。可是你们知道李时珍是如何编写这部巨作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李时珍编《本书》的小故事。(板书: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
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行囊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啃干粮 断垣残壁
先指名读2遍,再齐读,说一说读后的感受(很辛苦)
过渡:是啊!为了修《本草》,李时珍历尽了千辛万苦。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他们吃了哪些苦?你能找到文中语句来体会吗?
三、学习课文。
一)、体味生活之苦。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1)第一节。
“饥餐渴饮” 饮食差; “晓行夜宿” 一天的工作时间长;
“……等地……”路程远; “好几个月” 连续时间长。
述:好几个月,多少个日日夜夜,李时珍师徒跋山涉水(板书:跋山涉水),为的是什么呀?(板书:访药材)
因为要编一本药书,必须对每一种药材进行考察,有时还要去拜访有经验的村民,以获得最准确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
2)第4节。
① 学生找到后出示语段。
② 交流:住宿条件差。古寺荒凉、破败。
③ 谁能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古寺的荒凉、破败呢?指名读。
④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老师好象看到在古寺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灰尘,因为他有一个词读得特别好——“到处”(点击红点)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评一评这位同学的朗读吗?
⑤ 学生抓住关键字评价。一一点击词语“断垣残壁” “长满”、“厚厚”。
⑥ 同学们真像个小老师,评价很到位。那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
3)第5节。 吃得苦。
4)第9第1句。 工作条件简陋。
小结:是啊,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师徒白天跋山涉水察访药材,晚上就只能在破败不堪的古寺中过夜,有时连最起码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面对生活上的苦,李时珍师徒的态度用书上的一个字,就是——“笑”。从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要编好一本药书,除了要承受生活上的苦,他们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工作,你们知道有哪些吗?请读一读课文8——12节。
二)品味工作之苦。
1、学生自由读课文8——12节。
2、交流:
①做记录。“把寻访所得记下来”“边忆边写”读一读相关句子。
②试药性。(板书:试药性)
述:同学们,药性的准确与否,可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呀,所以试药性至关重要。有时,两种草药——读“叶子十分相似”李时珍就会——读“端详了一阵子”,点击“端详”什么意思?外形看不出,就只能——读“放在嘴里嚼嚼”亲自尝试,“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读“鸡肠草 ……”药性的不同区别开了,只因为李时珍的“放在嘴里嚼嚼”同学们,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咀嚼动作吗?不是,在不知道药性的情况下,亲自尝草药是十分危险的,李时珍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研究呀。此时此刻,你想对李时珍说些什么呢?
那就让我们读出深深的敬意吧。8——11节自言自语,12节齐读。
3、拓展。
述: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古寺内,李时珍师徒…… 拿出笔来,把你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3、如果白天他们是为了查访药材跋山涉水,那么夜晚他们又为了记录与试验药性——披星戴月(板书:披星戴月)
三)揭示中心。
述:生活的苦,生命的危,李时珍师徒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出示:“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蔡老师补充说一下:中医给人治病,要根据药书开药 ,在以前,有许多种药书,但是记载有很多错误,有的一种药有几个名称,有的种类不齐全,有的药性不明确,有的甚至还掺杂迷信荒谬的东西。这可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呀。
现在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拓展:课件。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本草纲目》而受益得福,李时珍的夙愿得以实现了,让我们再一次地重温这一句朴素的话语——齐读。
本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悟,感受李时珍的察访药材之“苦”,从而逐步领会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以苦为乐的伟大。全文几乎是围绕一个主打话题: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李时珍察访生活非常“苦”?找到这样的词语或者句子,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在学生默读完成自学(大概5分钟左右)即将交流的时候,老师说: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注意,别人说过了的感受,我们就不重复说;但是别人如果说到的词句你有不同的感受,或者要补充,请你把手举得最高,老师就马上请你回答,明白吗?”
在聆听学生回答的时候,我特别关注了他们的语言。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很多学生都非常自如地运用了“我补充意见”“我有不同看法”的话语。甚至有的同学会补充前面若干个同学的发言。而且发言的表达的内容从篇幅和质量上来看都非常值得圈点。在这其中,老师不断地关注学生聆听发言之后的即时反馈,比如问:“××同学,刚才有同学补充了你观点,你认为呢?”不断地在课堂反馈中即时生成。
课后我和王老师交流,非常欣赏她的课堂语言和学生的课堂语言。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这个班的孩子就是这样富有个性,有时候老师的预设会因为他们发生诸多的改变,在教学“维生素”一课的时候,学生竟然当堂争论起来了,我预设的流程都上不下去了!言语中些许遗憾其实是更多的自豪。
走出课堂我在想,放手也是一种美丽,自由与个性才会有呼吸与生长的空间。当然,放手不是“放任”,王老师的这种“放手”理念之下又不乏理性智慧的适时点拨引领,才有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良好习惯,才能生发出更多的课堂个性化的语言,也才能从当下的“有效”关注更长远的发展。
($1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李时珍)
此文转载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做足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教案模板」《太阳》教学思考.doc”,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是组内讲课,说来也是讲过几次了,来听课的都是极熟悉的老师,可是还是不免有很多紧张。
讲的是第21课《太阳》,条理极其清晰的一篇说明文。在课前让学生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包括生字及课文大概内容,课文信息量其实是挺多的,但不准备在课上花费过多时间讲字词,计划一节课给讲完。上周在别班上课时候曾讲过一次,但是没有完成计划,最后剩下一些内容赶得很急,所以本节课就加快了节奏,不过却是有点儿过了,好像又太快了。
上课以谜语导入,较简单,学生们一下子猜出。字词预习检查,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课文以“后羿射日”这个神话传说开头,读故事问大家:“后羿到底有没有这个本领能把太阳射下来呢?”走入课文,讲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在讲特点的过程中,由于一直想着千万不能讲不完,就“刷刷刷”特别快,在学生们回答完问题后,也没有进行朗读及指导朗读,接着就进行下半部分了。下半部分是讲“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们逐一找出,也基本是跟着PPT出示,几句带过。最后一段:“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将会怎么样?“,由于时间还比较充裕,所以在这个过程让学生们进行了短暂的小练笔,发言并进行了阅读,有感情的指导阅读。最后以”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结束。最后小练笔作业:以太阳的身份自我介绍。
课文讲完,其实自己在讲课过程中就意识到了问题,害怕一节课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节奏太快,每个程序基本都有,但学生们好像不能掌握的比较扎实。整体下来有点儿“赶”,还是因为没有合理计划好时间安排,随意性比较大,以后应该特别注意了。
课后和老师交流,同组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我自己意识到的差不多,并且提出了更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说: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更多的朗朗书声,一定要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自己探讨学习,老师一定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等等。
非诚感谢各位老师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听课,指出不足,提供建议,愿自己以后课堂安排更严谨一些,讲课能再放开一点,加油!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系列] 《蚕姑娘》教学思考.doc》,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这节课我差点在学生面前出洋相,学生对这个蚕宝宝可真是太感兴趣了。整节课不断地向我提问:“蚕为什么要经过4次睡眠才变成蛾啊?”“蚕为什么会变成蛾啊?”“变成蛾后它又干什么啊?”“它为什么要到蚕山上吐丝啊?”……
一开始我还很高兴,表扬他们爱动脑筋,可到了后面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有些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现想想,觉得真有些不好意思。看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真的必须要常流水。
这一次经历,更促使我要多学习,博览全书,决不能对不起那一个个脑子随时充满疑惑的孩子们。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