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南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校以阅读为本,以《新语文读本》为载体,开展走进名篇、欣赏名篇、诵读名篇等阅读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为目标,在校本课程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具体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范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对教师制订的校本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过程、教案、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结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评价。开展展示与评优活动,教导处要对各班进行美文诵读的抽查和检测。
四、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1、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由学校校长室推荐,教导处负责课程开发与指导,并实施课程过程管理。
2、教师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制定科学的、实施性强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从整体着手,分段实施,循序渐进,有连贯性。
3、教师要认真按计划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把握目标,挖掘文本内涵,提炼精彩,讲求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4、严格课堂管理。认真备好课,按课表上好每一节课,教师不得随意挤占和挪用。
附1:各年级《新语文读本》名篇诵读的必读篇目
一年级:《我住的房间像一块蛋糕》、《交朋友》、《童话》、《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英雄》
二年级:《永长不大的孩子》、《我多大了》、《开在信箱里的野花》、《两只棉手套》、《狐狸和猫》
三年级:《下雨了》、《我家的泥墙根》、《开在小河边的微笑》、《神奇的金鱼》、《吹牛大王历险记》
四年级:《我的傻瓜妈妈》、《遗嘱与狗》、《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善于辞令》、《草还会长出》、《孩子不会再来》
五年级:《闹春荒》、《孩子与老人》、《一个七美元的梦》、《渔夫的故事》、《虹》
六年级:《童年的回忆》、《没娘的小鸟》、《风雨中的菊花》、《伟大的日子》、《懒猫市长》
附2:各年级《新语文读本》名篇诵读的必背篇目
一年级:《棍子上的屋盖》、《什么飞过青又青》、《夏天在床上》、《阳春三月作》、《羚羊》
二年级:《绿》、《捉月亮的网》、《最难的单词》、《我是一只小蝴蝶》、《猪八戒吃西瓜》
三年级:《大人们的大事情和小孩们的小事情》、《睡意蒙眬的小鸟儿》、《金香木花》、《从图画中》、《向着明亮那方》
四年级:《像自由一样的字眼》、《在霓虹消逝的地方》、《在天晴了的时候》、《盲童》、《外国诗歌名句》
五年级:《林中》、《铃兰花》第一小节、《土地》、《和平颂》、《外国诗歌名句》
六年级:《人》、《遗忘是可爱的小偷》、《放慢生活的舞步》、《树》148页、《诗两首》
注:以上篇目是学校要求孩子们必读和必背的篇目。如老师在教学中,觉得还有更值得欣赏的篇目,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再适当地增加些篇目。
浦南小学教导处
池墨小学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家长开放日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长开放活动以我们尽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我们诚意,家长满意,孩子受益为主题,展现校园风貌,彰显学校国学启蒙教育理念,展示师生风采,创设和谐育人氛围;让家长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参与评价,增进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和能力表现的了解,增进家校联系。
二、活动目的:
1、利用开放日这一载体,传播学校、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管理观。加强沟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改进学校的管理。
2、让家长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提升理念。
3、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为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出谋划策。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共分为风采课堂、班级特色、阳光之约版块。
第一版块风采课堂班级习字一刻钟
国学课程内容(执教者)一(1)
《中国戏曲欣赏》z一(2)
《怀素写字》z一(3)
《快乐端午节》z二(1)
《多姿多彩的偏旁》z二(2)
《有趣的纸》z三(1)
《京剧欣赏》z三(2)
《声律启蒙诵读》z四(1)
《生活中的古诗》z四(2)
《春联趣谈》z四(3)
《古诗书写》z五(1)
《国画》z五(2)
《对联趣谈》z五(3)
《中国剪纸》z六(1)
《结构中的对比关系》z六(2)
《祖冲之与圆周率》z
第二版块班级特色
教室的布置,旨在充分展示各位同学在学校的学习的点滴进步、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体现和谐的班集体、温馨个性的教室环境。在班级张贴学生的特色作业。
第三板块阳光之约
通过家长课后填写的问卷调查,请家长留下宝贵的意见,以供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断地改进。同时并成立池墨小学校级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讨学校发展大计。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0日下午1点40分
五、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全体家长
六、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地点负责人
13:20前红领巾文明岗迎接家长校门口
13:4013:55习字一刻钟各班任课教师
14:0014:35国学经典课程展示各班相关教师
14:4014:50家长填写反馈表各班班主任
15:0016:00校级家委会会议艺文堂校长
七、具体分工
(德育办杨丹)
总策划,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全面关注活动过程,做好活动总结。(少先队z)
1、发放家长开放日邀请函、家长开放日活动意见反馈表发放到各班。
2、回收家长开放日邀请函回执,并做好参与家长人数统计。
3、做好迎宾学生的训练。(教导处z)
安排各班授课表,负责磨课,并将上课教师的教案于5月11前进行整理归档。(总务处z)
1、制作家长开放日条幅,并悬挂。
2、做好服务工作,5月10日发放,摆放家长坐的板凳。
3、布置好艺文堂,为活动提供茶水。
(办公室z)
1、做好宣传及媒体接待工作。
2、及时做好相关事宜的报道工作。
3、负责展板设计。
(班主任)
1、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开放日活动,发放邀请函,并做好回收邀请函回执和参与家长人数统计工作。(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人数每班控制在1015人,于5月16日前上报)
2、精心布置教室,加强班级文化氛围建设。
3、做好与会家长的信息传递,提醒家长注意会场纪律,将手机调制在震动档,认真填写家长反馈表,并及时上交班主任处。
4、推荐校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名单(限报一名,名单于5月16日上报德育处)。并提醒校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准时到艺文堂参加活动。
5、家长开放日反馈表收齐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反馈分析,形成文字材料,上传5张最满意的照片,打印出来连同家长反馈表上交教导处。
(执教教师)
1、4月18日上报课题。
2、4月25日5月11日备课、磨课、上交教案。
3、5月20日上课。
(书画组z、z)负责学校文化环境的布置。
(信息组z)负责家委会课件制作、音响。
德育办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要知道高效教学水平可以体现在老师写的教案课件里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关于小学校本课程教案”,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鞋子跑到树上的原因及要领,领悟“依偎”的意思。
3、能够恰当的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树上的鞋》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上去呢?)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师:课文读完了,谁能用简短的3、5句话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指名复述3~5人,师恰当评价(说话有条有理,口齿清楚,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评价。)
二、分析理解课文
师:复述完了,同学们那么我们刚才的问题你有了答案了吗?
生回答:鞋里有一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鸟,小鸟把我的鞋当成了家,于是我就把我的鞋连同小鸟一起放在了树杈上。
师:那么小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鸟送进窝里呢?有哪些原因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勾出答案,然后读一读。
1树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导攀的写法)
2小鸟打蔫,时间紧迫。(第7自然段)
3小鸟只有躲在鞋里才会感到安全,它把鞋子当成了避风港。(第8自然段)
(每说一点教师指名读此段,读出作者的天真、朴实及小鸟的可怜。)
师:在第8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叫做“依偎”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可能说是“靠着”的意思。)
师: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你能通过读课文的来体会“依偎”的意思吗?
(小鸟这时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边上才会感到些许安全,因此“依偎”不单只是靠着的意思,而是一种安全、幸福的靠着、挨着。
师:再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还出现过“依偎”这个词吗?(第13自然段)
指名读这句,体会依偎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依偎”的意思
师归纳:“依偎”是小鸟与小鸟妈妈和谐幸福的埃在一起。
师:你能不能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依偎”的感觉?指名用“依偎”说一句话。
(如:晚上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给我讲《灰姑娘的故事》。
三、小练笔
师:刚才咱们找了3个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鞋子挂到树叉上的理由,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当你遇到一个无助的小鸟躲在你的脚边你会怎么做。
师:作者为什么没有把小鸟带回家,而是把它送还给小鸟妈妈?从这件事中体会作者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天真、善良、爱护小鸟)
师:作者把自己的鞋子奉献给了小年妈妈和小鸟而他只能光着一只脚回家。同学们相信一下回到家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写出来。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能力目标:
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②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②了解自己接种疫苗情况,体会父母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①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②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 人体的免疫功能。
2.难点: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②区分抗原与抗体,描述 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 引入
(二) 新知探究
1、 学生阅读教材P68,观察图VIII-1思考问题:
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病原体?
③分析图VIII-1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在了解传染病特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传染病在满足什么条件(即环节)下就可流行起来呢?
2 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完成P70的讨论题。
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③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如何预防?怎样与艾滋病患者相处?
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
①、区分“病原体”与“传染源”
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既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达到健康的目的呢?
3、学生阅读P71第二自然段,了解三种预防措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观察图VIIII-3,说出这些措施分别属于哪一方面?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
师强调点拨:控制 切断 保护三个动词,通过6幅图片理解。指出要根据针对对象来确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师小结:
(三)当堂达标:
学案P100达标测试题1、3、5、6、7、9
(四)作业布置:
互动训练P56第一题 P58第九题及调查当地的传染病。
##结束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8845.html
上一篇:超级实用的小学教师期满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