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薇晶
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清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有两点印象最深。
第一,学第四段时,我先把采来的广玉兰叶片发给每小组,同学们拿到叶片显然很高兴,都认真观察、触摸、感受。“富有光泽”、“铁锈色的短柔毛”、“微呈波状的边缘”,这特点无需说明,学生自然能感受到,体会到,当学生再去读第四段时,很容易就理解了。
第二,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不满足。学完这课后,不少同学提出了问题,如:广玉兰除了观赏,有没有药用价值?它对环境要求如何?怎样栽培?和白玉兰有什么区别?等等。有些问题,当时同学们就进行了交流,有些问题,我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然后交流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我想,每一节课学完就应该这样,不能让学生带着满足走出课堂,而应该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疑问走向课外,这样学生才能获取更多更广的知识、信息。
我常常迷恋名师的课堂实录,听了徐健老师的课后,我如梦方醒。如此近,如此真实的名师课堂不去抓住,怎么行?从徐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很多。例如《广玉兰》第一课时:
一、诗意导入,激情激趣。
你听:“她,幽香飘远,微风中夹着一丝香甜;她,高雅洁净,阳光下尽展无限纯美;她,生生不息,风雪中铸就铁色柔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她——齐读课题。”整齐的句式,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和我的心。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对广玉兰的了解,对文题读得各具特色,产生了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扎实、巧妙的训练。
初读文本,重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徐老师深谙此道,她在提出要求后,充分让学生练读。然后,出示生词,指名多人次读,齐读,让学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接着,徐老师又出示三段话,先指导学生读好词,再指导读好句子,读出意思,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徐老师的教学理念——注重读的训练。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徐老师采用的词、句相融的指导方法,先读好词,感知词义,再读好句子,读出味道,从而为下面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尊重主体,引导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唤醒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是课堂的动态生成,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留给学生。看了下面的实录,我们就能感受到徐老师深厚的点拨引导之功。
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将你最喜欢的、最着迷的花形介绍给大家。(学生认真品读文字后开始交流。)
精彩片断一
生:我喜欢盛开的玉兰花,作者把它比作婴儿的笑脸我仿佛眼前出现了婴儿那粉嘟嘟的笑脸。
师:当你看到婴儿粉嘟嘟的笑脸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干什么?
生:心情很愉快,真想亲手抚摸一下。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送进去,练读这句话。
精彩片断二
生:我喜欢凋谢的玉兰花,因为一般人看到花谢会伤感,读了这句话让我感到希望,感受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是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看到花落簌簌流泪,而作者笔下的这株凋谢的广玉兰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生命力。也许在来年,也许在某一个角落,又会有一株广玉兰悄然绽放。
精彩片断三
生:我喜欢初绽的广玉兰,它太香了,你看小蜜蜂都迫不及待地钻进去了。
师:确实,蜜蜂与蝴蝶不一样,蝴蝶着意于花的美丽,蜜蜂却是循香而至。请把你的理解带进去读一读。
精彩片断四
生:我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这句中的“羞”字让我想到了广玉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师:你有很高的语文素养,从一个“羞”字就能联想到了美丽羞涩的少女形象,一起来看看图片中的广玉兰含羞待放的样子。
绚丽多彩高高飘扬一本正经白发苍苍惹人注意随风飘动
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研究成果手脚并用缕缕炊烟满载而归
欢蹦乱跳阳光明媚闻鸡起舞纪律严明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留心观察欣然怒放含笑一现准确无误逆风而行确确实实
浪费时间千里迢迢凌空起飞翩翩起舞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四处寻找垂头丧气半浮半沉五彩缤纷频频点头舒舒服服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毫无保留奔流不息滋润万物
世界闻名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历史遗产名扬中外清清楚楚
紧急时刻黑白相间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远近闻名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相互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成群结队
飘飘摇摇千奇百怪四脚朝天祖祖辈辈海防前哨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舒舒服服来来往往酸甜可口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又肥又大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不闻不问不知不觉景色迷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
世界各地一应俱全旅游胜地举世闻名夜幕降临五颜六色
洒落人间奔流不息高楼大厦光彩夺目五洲四海热情欢迎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一为二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痛痛快快精美别致没精打采
刻舟求剑不假思索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彬彬有礼
恋恋不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教材分析:
以乘、除法知识拓展方式,引入对“因数与倍数”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散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
②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及倍数的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设计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①以学生的贴画为素材,通过不同的贴法引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以乘法算式引出因数
和倍数的意义。
②引导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以此加深对因数的理解。
③引导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倍数,以此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①找一个数的因数时,一定要放手,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同位之间、小组内交流,如何能快速且没有遗漏的找全。
②及时的练习巩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多个练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③找一个数的因数也反映出学生的口算水平的高低。
④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以找2、3、5的倍数为主,让学生发现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8840.html
上一篇:桃花心木读后感 教案精选
下一篇:三角形的内角初中教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