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汇集5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老师应该认真地编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密不可分,所以要想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案课件的编写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程度和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教案课件的内容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感,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案课件的设计要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例如插入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教案课件的布局要简洁明了,字体颜色和大小要合适,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最后,教案课件的实施要注重互动与反馈。教师在使用教案课件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例如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总之,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应该重视并认真编写教案课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希望以上对教案课件编写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篇1】

教学内容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步骤、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熟练地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正确地求出分式不等式的解集;

3.会用列表法,进一步用数轴标根法求解分式及高次不等式;[生日祝福语网 M.289A.com]

4.会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有关的问题,尝试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展开,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体会到现实世界存在大量的不等量关系,并且研究了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回顾下等比数列的性质。

生:略

师: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现有两种ISP公司可供选择,公司A每小时收费1.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公司B的收费原则是第1小时内(含恰好1小时,下同)收费1.7元,第2小时内收费1.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若用户一次上网时间超过17小时,按17小时计算)那么,一次上网在多少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的上网费用小于等于选择公司B所需费用。

学生自己讨论

点题,板书课题

新课学习

1.一元二次不等式

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

2.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一元二次不等的解法,发现一元二次方程及对应的二次函数有关系,那么同学们课本打开到p77填表格。

生略

师学生讨论归纳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一看:看二次项系数的正负,并且变形为

二算:,判断正负,有根则求并画出对应的函数图象

三写:写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练习反馈

[例题剖析]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2)

(3)(4)

(5)(6)

课本80页练习

例2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试解不等式

变式:

已知

课堂

小结

1.三个“二次的关系”

2.解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作业布置

课本第80页习题3.2A组第1.2.4题B组1

练习调配

设计42页全做,43页例1例2随堂练习2.3,4,5测评1、3、4、5、6、7、8、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篇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自。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内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课堂意外预案等几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后面的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第二层面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第三层面是德育目标,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第四层面是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本节课是在复习了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解不等式即可。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了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②交流探究——发现规律,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练习小结——深化巩固,⑤思维拓展——提高能力,五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透彻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培养学生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能力,学会主动探求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图象法)

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尝试探索教学法、归纳概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今天开始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板书课题)记得在初中我们已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解的'吗?

学生可能回答是代数方法,也可能说是利用直线图象。

[师]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使得我们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请同学们画出 y=2x-7

[师]请同学们画出图象,并回答问题。

一次函数y=2x-7的图象如下:

填表:

当x 时,y = 0,即 2x-7 0;

当x 时,y

当x 时,y > 0,即 2x-7 0;

注:(1)引导学生由图象得出结论(数形结合)

(2)由学生填空(一边演示y0部分图象)

从上例的特殊情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其结论,并由学生尝试叙述:一元一次方程ax+b=0的根实质上就是直线y=a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或ax+b

2.新课导入

[师]我们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那能否也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呢?

二、讲解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探索

[师] 你知道二次函数的草图是怎样画出的吗?(用"特殊点法"而非课本上的"列表描点法")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二次函数 y=x2-4x+3的图象如下:

填表:方程x2-4x+3=0(即y=0)的解是

不等式x2-4x+3>0(即y>0)的解集是

不等式x2-4x+3

注:学生类比前面的知识,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与x轴的交点,确定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从而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边说边画y>0,y

[师]现在如果我变动这条抛物线,请大家观察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有何变化?

注: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其对应的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也有三种情况,是由 >0, =0,

2、讲解例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分析几个具体例子

(板书)例:解下列各不等式

(1)2x2-3x-2>0;

(2) -3x2+6x>2;

(3)4x2-4x+1>0;

(4)-x2+2x-3>0.

注:跟学生共同详细分析(1),强调解题规范性,其余(2)(3)(4)由学生完成,并小组讨论。

解:(1)方程2x2-3x-2=0的两根为x1=- 或 x2=2,(画草图,结合图象)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x2 }

四、课后作业:书P21/习题1.5/1.3.5.6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类比探索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本节课采用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探索发现,体会解题过程中形结合思想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让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在思维训练方面,注重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培养。归纳总结可以训练学生的收敛思维,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4、本节课的例题及课堂练习是课本上的习题,其目的在于落实基础,提高运算能力。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篇4】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简单方法,能正确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组织学生举例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提问:如何求解?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结合课前回顾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对比之前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其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共同特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课件【篇5】

展过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一元二次不等式》。从内容上看它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延伸,同时它也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之间联系紧密,涉及的知识面较多。从思想层面看,本节课突出本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同时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解决函数定义域、值域等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本节课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标:培养数形结合思想、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类比猜想、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3、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但大都数学生的基础都不是很好,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分析:教学环境应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良好的课堂组织、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学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需要花很多心思的,特别是就业班的同学,且要有一个相当长的适应时间。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都有手提电脑,每间教室都有宽屏电子显示器,老师都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好、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积极性高。上课时比较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效果会不错,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回答所提的问题,不知不觉学习了新的知识,他们不会感觉到学习疲劳,反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其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在教学中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类比猜想、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在探究、讨论、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10678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