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科学报告

时间:2024-01-12

科学报告十五篇。

告诉我你要用来替换的title。

科学报告 篇1

科学实践报告

主题:生物创新——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创新手段,具有针对性强、高效率、低毒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中。本报告通过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治疗、遗传性疾病治疗和免疫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此外,该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伦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引言

随着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和深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应运而生。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切割、粘连或修改细胞或个体基因组DNA序列的一系列技术手段。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是CRISPR/Cas9系统。该系统利用了细菌天然的抗病毒防御机制,能够精确地改变DNA序列,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1 CRISPR/Cas9系统的原理

CRISPR/Cas9系统由Cas9蛋白和CRISPR RNA组成,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实现对靶基因的选择性切割和修改。

2.2 基因编辑的方法

目前,基因编辑主要包括基因敲除、基因修饰和基因插入三种方法。基因敲除是将目标基因完全删除或破坏,基因修饰是通过改变基因的DNA序列,调节目标基因的表达,而基因插入是将外源基因片段导入到目标基因组中。

3. 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1 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应用包括靶向癌基因、增强免疫应答等。

3.2 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为许多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修复或替代患者异常基因,从而治愈或缓解遗传性疾病。

3.3 基因编辑技术在免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免疫疾病治疗中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免疫细胞的表面标记物,提高免疫细胞对疾病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4. 基因编辑技术的挑战与伦理问题

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伦理问题。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而且操作复杂、成本昂贵。

5. 结论与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基因编辑技术将在更多的疾病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略去)

以上为科学实践报告的范文,主题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报告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讨论了该技术在肿瘤治疗、遗传性疾病治疗和免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报告希望能够为读者对基因编辑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科学报告 篇2

 由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9科学发展报告》,全面综述了世界科学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了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报道了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了科学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读完全书,我对科学家们所取得的突破性科研成果所震撼,对世界科学所取得的进步而激动,对科学家解决重大科学难题所体现出来的顽强精神而深深叹服,这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本书所透露出来的光芒,集中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崇高价值,颂扬了闪亮的科学精神,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性。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动力系统从人力、畜力、水力逐步向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注入新的动力。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变革。 在人类历史上,造船技术、指南定向技术、测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地理大发现,而地理大发现又促进了地球科学、天文学、航海学、天气预报学的发展。近代科学产生后,牛顿力学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力学基础,以蒸汽机和工业机械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社会的序幕。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和麦克斯韦方程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促进了电气化和通讯业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推动了激光、光通讯产业的发展。原子理论的发展,导致了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磁性存储材料、计算机、超导、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建立在孟德尔、摩尔根基因理论基础上的育种理论,导致了农作物品质的优化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纵观人类发展史,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世界的进步,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革新,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价值在不断扩大,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才成为了创造知识和科技创新的关键。我们科技工作者,应当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在建设学习型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行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使自己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打牢履行好个人职责的基础。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发展观。科技的进步最终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认识自然、开发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进步。党中央通过科学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作为具体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认真贯彻落实,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要切实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服务,在科技成果的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方面主动出击,主动参与,主动帮助,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建设创新型云南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科学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1、学习电路板焊接的相关知识,熟练焊接的具体操作。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

3、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质量检验;

4、学会使用工艺工具独立组装、焊接、调试电话,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5、了解电话的安装图,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学会手工组装焊接电话。

6、通过一个正规产品电话的安装、焊接、调试,学会调试电话,能够清晰的接听和拨打电话。

7、培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观念和科学作风,严禁一丝不苟的工作。

二、工艺要求,电子元器件知识

1、相关组件

主要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发光管、稳压器、振铃集成模块、拨号集成模块、晶体振荡器、集成电路等。

2、安装过程要求:

(1)开始焊接,检查部件是否完整和正确,然后对部件进行分类,以便于安装,减少安装误差。然后用万用表测量每个元件,看电子元件的值是否正确。安装时,先安装低耐热元件(如电阻),然后安装较大的元件,最后安装耐热元件(如三极管)。

(2)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三极管等元器件垂直安装时,引线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元器件的稳定性;但不能太短,以免焊接时过热损坏元器件。一般要求离电路板表面2mm,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性,不能插错。

(3)电阻器的安装:选择电阻器的电阻值,根据两个孔之间的距离进行弯曲。弯曲电阻腿可以靠近电路板水平安装,高度均匀。陶瓷电容的长度和三极管的脚剪要适中。

(4)零件安装后,进行焊接,这是电话装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我们自己操作烙铁是很危险的。所以要非常慎重,严格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

三、电话的工作原理

电动有载调压开关

在语音通信中实现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用户设备。它由一个麦克风、一个接收器和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组件组成。说话时,麦克风将语音转换成电信号,沿线路发送给对方;当接收到呼叫时,接收器将接收到的电信号恢复为语音。电话机一般分为三种:磁铁式、普通电动式和自动式。磁铁电话使用磁铁手摇发电机作为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信电源。它对线路和交换设备要求低,通信距离长,使用灵活方便,不需要交换机就可以直接通信。因此,适用于野外条件和无交流电源地区的电话通信。普通电话,由交换设备提供呼叫和振铃信号电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户之间的通话都是手动转接的。自动电话是由一个普通的带有拨号或键盘的电话机组成的。它通过拨号或按键发送号码选择信息,以控制开关自动连接。使用方便,不需要手动转接北京奇胜开关插座,但自动切换设备复杂。此外,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新功能的电话,如录音电话、书写电话、可视电话、智能电话等。

电话是由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中国在19xx年建立了军事电话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军用电话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能多、环境适应性强的方向发展。

四、培训总结

通过这部电话的组装,我对电子流程和一些相关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焊接技巧或注意事项

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一定要注意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焊接前,插入烙铁加热烙铁。

(2)焊接时,焊料与电路板、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应为45度,使焊料与烙铁的夹角为90度。

(3)焊接时,焊料与电烙铁的接触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焊料过多或漏锡;不要太短,以免造成假焊水管工找工作。

(4)构件的支腿应尽可能直,不宜伸得过长,最好1mm,多余的可以切掉。

(5)焊接后,焊料应光滑、锥形,并有金属光泽。

2、手动插入干燥组件的原则:

先焊短构件,再焊稍高的构件,最后焊最高的构件;首先焊接小部件,然后焊接大部件;焊接时,锡量适中,避免漏焊、虚焊、架桥等故障。焊接时不一定要全部插入,可以插入一部分(一定要保证插入的位置正确)。间接的好,管腿都切掉了。

五、经历和感受

虽然训练只持续了几天,但我从这短短的几天中学到了很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比如刚开始培训的时候,学长和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些零件,我带着说明书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带着说明书仔细辨认,就知道电阻上的色环还是很神秘的,也知道如何分辨三极管的极性,其他简单的电工知道飞雕开关插座的图片。零件区分后,我做了相应的安装标记。

这种训练虽然短暂,但内容丰富,包括各种能力和技术的训练。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元件识别能力、安装焊接能力、万用表测量能力等。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平日只学习理论知识,让我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相关知识,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现在培训结束了,但是影响还是保留了很久。它让我们自己去做,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我们在实践中的兴趣和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学习的决心。它让我们成为一个成功的自己,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通过我的检查和维修,很多学生的电话都能正常使用,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科学报告 篇4

题目:关于环境污染的问卷调查

学 院:化学与环境科学 专 业:环境科学 班 级:级环境一班 调 查 人:周丹学 号:20101104915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代钢

调查标题 抽样数:90% 268

一、调查目的

针对大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和环保知识的模糊,通过大学生对环保认识及日常生活中有关环保的行为,对大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注重落实环保行动,并借此调查提出有关环保的建议,加大环保意识宣传。希望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人人为环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那么,我们的环境会更美好。

二、调查对象、时间、地点

1.调查范围及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 2.调查时间:

利用课外,节假日时间。

3.调查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内。

三、调查方式

以自由组合的小组(7人)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选举小组组长。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与指导教师的沟通、组织同学写出调查提纲、做好人员分工、组织实施调查、组织调查总结。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随机抽样,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并统计分析。

四、调查问卷的设计

确定调查题目后,先从网上搜寻相应的问卷模板,作为参考。再结合调查对象、区域、地方特点,从新设计问卷,经多次修改后,确定问卷内容。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见附表。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这次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中,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其结果数据分析如下:

1、从调查结果显示,12%的人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

2、绝大多数人偶尔会对日常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占70%。少数人不会进行分类直接处理,占20%。

3、对于目前的环保工作状况,40%的人选择了一般。

4、环保意识有待改善,62%。

5、认为塑料袋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占47%。

6、根据数据显示,对于周围面临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和水污染较严重。

7、52%的人认为餐巾纸、包装纸是使社会环境差的主要原因。

8、绝大多数人会绕开绿化带走,占50%。

9、43%的人认为我们缺少环保意识,对环保人士不足。

10、80%的人反对在学校附近设置烧烤摊。

11、对于环保知识,32%是通过媒体获得信息。

12、当我们在外面就餐的时候,50%的人选择应一次性餐具打包等。

13、对于超市塑料袋重复利用的占31%.

14、塑料袋的危害,45%的人都觉得对身体有害。

15、15%的人希望通过媒体加大宣传环保,20%的人希望在学校开设课程以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数据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失衡。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获得环保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媒体和课外阅读,而在课本上几乎得不到环保信息。由此可见,我国很多学校对环境的重视不够,许多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生态环境相关课程较少,况且不一定属于公共必修课,这种现状与我国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不相符, 从而导致大学生环保素质不够,很多环保知识缺乏。

此外,这次调查也对我们深有感触。为了增强我们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针对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1) 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定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

(2) 我们应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气氛。

(3) 社会也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并开展社区环保活动等。

(4) 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共建美好家园。 希望我们的世界更美丽盎然,远离污染!

科学报告 篇5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认识

(一)合理划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地方政府预算可分为以下若干类:

1.按预算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一切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不分经济性质和用途,汇编到一个预算平衡表。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收入和支出按性质划分,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收支计划表。

2.按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以上年度预算债务收支执行数为基数,同时考虑计划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行政经济政策要求,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按照零基的原则,即以零为起点,对预算年度预算债务收支的必要性和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来确定债务收支计划。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是指按年度编制,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中长期预算是对预算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债务状况进行预测和计划安排。

4.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可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项目预算是指只考虑地方政府债务投入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不考虑其支出的经济效果的预算。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

(二)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债务预算形式所构成的。应从两个基本方面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

1.按政府级次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相应地,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可分为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和地方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其中,地方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和乡(民族乡、镇)政府债务预算组成。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乡(民族乡、镇)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地方各级政府的本级债务预算由同级主管部门汇总直属单位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政府性债务预算汇总组成。

设立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在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2.按债务管理主体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根据一级政府中各类债务管理主体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收支管理范围的差异性,可以把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预算划分为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本级政府债务预算、部门债务预算和单位债务预算。

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和下级政府债务总预算组成。本级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各部门(含直接单位)的债务预算组成。各部门债务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债务预算组成。单位债务预算是指列入部门债务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休和其他单位的债务收支预算。

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应在一级政府中建立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制度、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制度、部门债务预算制度和单位债务预算制度。

二、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充分认识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地方政府筹集和分配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调控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重要手段。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状况。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经过一定程序编制实施的地方政府年度债务收支计划,它概括地反映预算年度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预见性,从而避免盲目性。

2.有利于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债务资源。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包括债务收入预算和债务支出预算,债务收入预算反映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的渠道、性质、规模和水平,债务支出预算反映债务资金的分配去向、规模与结构。通过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可以使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具有计划性,使“量入为出”的原则得到更好体现。这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包括债务预算编制、债务预算执行和债务决算三个环节,债务预算的编制是地方政府对债务收支的计划安排,债务预算的执行是债务收支的具体筹措和使用过程,债务决算是对债务预算执行的总结,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从制度上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这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积极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的原则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政策性原则。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规模、范围和方向,体现国家的政策意图和目标。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任务和要求。

2.可靠性原则。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情况为依据,预算债务收支指标必须真实、准确,符合实际,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使债务预算的编制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3.统一性原则。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按政府级次涉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按债务收支管理范围分为地方政府债务总预算、本级债务预算、部门债务预算和单位债务预算,涉及方方面面。这就必须规范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编制,做到统一政策依据、统一收支范围、统一预算科目、统一编制口径、统一工作程序,使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有序开展。

4.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就是对债务预算编制的时间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

三、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思路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尚未统一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相应地,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也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为了便于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保证各地债务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地反映地方政府的决策、活动范围与方向,使债务预算更好地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服务,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进行科学、系统、统一的设计。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进行科学分类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分类,就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支活动。它是编制地方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能系统地反映债务预算收入的来源构成和支出构成,有利于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进行分类管理,可为地方政府债务决策提供分类别、分层次、系统性的信息支持。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具体科目设置的基本构想如下:

1.债务收入分类。债务收入分类主要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具体内容包括:(1)直接贷款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直接向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取得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国内直接贷款收入、国外直接贷款收入等。(2)发行债券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银信政等。(3)债务转贷收入。主要反映省级和省级以下财政部门收到来自上级财政部门转贷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国债转贷收入、外债转贷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转贷收入等。(4)担保债务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形成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收入、外债转贷担保收入等。(5)其他直接债务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形成的负有偿还责任的直接债务收入。主要包括:拖欠工程款、向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等。(6)其他债务收入。主要反映由相关企事业等单位自行举借用于公益性项目,以单位或项目自身收入偿还而形成的债务收入。对于这种债务,地方政府既未提供担保,也不负有任何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要给予一定救助。

2.债务支出分类。债务支出分类主要是按经济科目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具体内容包括:(1)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反映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市政建设支出、交通运输项目支出、土地收储支出、教科文卫支出、农林水利建设支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和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支出等。(2)债务转贷支出。主要反映各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转贷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国内债务转贷支出、国外债务转贷支出等。(3)债务还本支出。主要反映地方政府归还各类借款本金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国内债务还本支出、国外债务还本支出等。(4)债务付息支出。主要反映地方政府用于支付债务利息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国内债务付息支出、国外债务付息支出等。(5)非资本性支出。主要反映用于发放工资福利和商品服务等方面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6)其他资本性支出。主要反映用于工业、能源等领域投资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工业项目投资支出、能源项目投资支出等。(7)其他债务支出。主要反映不能划分到上述科目的其他债务支出。

(二)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报表体系

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其基本报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债务收入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分类情况及其总额。

2.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债务支出分类情况及其总额。

3.地方政府债务来源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债权人划分的地方政府债务收入来源情况。

4.地方政府债务项目支出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项目支出划分的债务预算情况。

5.地方政府债务分部门还本付息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部门划分债务人的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6.本级(地方)政府债务分项目还本付息预算明细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项目划分的本级(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明细情况。

7.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来源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偿还债务所需资金来源情况。

(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流程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编制包括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债务预算的编制和本级债务总预算的编制。地方政府本级债务总预算是在本级债务预算和下级政府预算的基础上汇总编制而成的。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债务预算的编制,一般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

1.财政部门下达债务预算编制任务。本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向本级有预算分配权的各部门下达编制年度预算的任务,提出编制债务预算的原则、要求和方法,具体部署债务预算的工作,如制发收支科目、报表格式等。

2.政府各部门编制债务预算草案。政府各部门按照财政部门年度债务预算编制的要求,对本部门债务收支进行预测分析,编制年度债务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门。

3.财政部门下达债务预算收支控制指标。财政部门在收到政府各部门上报的债务预算草案后,对各部门债务预算收支概算的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拟定政府本级债务收支控制指标,报政府同意后,再具体分解和下达给各部门。

4.政府各部门上报部门债务预算草案。政府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债务收支控制指标,对本部门编制的债务预算草案进行修正完善,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5.财政部门批复政府各部门债务预算。财政部门收到政府各部门经过修正的部门债务预算草案后,审核汇总政府各部门的债务预算草案,编制政府本级债务预算草案,报政府审定。政府本级债务预算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向政府部门批复部门债务预算。同时政府各部门也向所属单位批复单位债务预算。

科学报告 篇6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说明:

1. 只有申报项目类型为小学生科学研究类才需填写,一式二份。

2. 本报告由申报人按各部分的要求填写,放在正文前面一并装订提交。

3. 本报告及正文不得出现作者、教师姓名,不得出现学校名称、专利相关详情资料、

专家和单位推荐证明以及以往获奖情况等。

4. 报告各部分可附纸另续写,附纸上写明相应各部分的标题号。

请简单的说出你要进行研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例如:我想研究蚂蚁喜欢吃糖、面条、肉肠这三种食品中的哪一种。

请用一小段话来说明你对所要研究问题做出的假设或猜想。

例如:由于我看见过好几次许多的蚂蚁在运送死去的小虫子,所以我假设蚂蚁喜欢吃肉肠。

制定一个详细的实验研究计划,应该包括你的实验步骤和基本实验方法等内容。如果是集体进行研究,还要说明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你描述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应该清楚,能让其他人根据你所说的过程重复你的实验。

建议:对实验步骤的说明采用流程图的图示方法效果会比较好。

列出你在研究过程中要使用的所有材料、工具和仪器。

依照研究计划中制定的过程和方法,收集观察或实验数据,做一份详细的实验记录。

建议:

1.实验记录可以使用图文混合的方式进行记录,画图可以清楚地记录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过程;文字能够细致的说明一些实验中的细节及你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2.如果需要,为你的实验结果或研究项目进展情况拍下照片来帮助你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感到需要,你的实验计划可以调整,但要记录下来为什么调整,计划是如何调整的。

如果实验结果与你原来的假设不一致,请你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尝试进一步研究。

通过你的研究工作,请对你提出的研究问题做出回答。

从你的实验结果看,你下一步的研究是什么? 如果重新进行这个项目,你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哪些调整改变?

说说你在研究工作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注:本报告不需提供实验记录原件,可提交复印件。

科学报告 篇7

自从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改革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主要存在问题:

1、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足,不能用科学发展观来集合实际指导自己的工作。

2、以人为本的意识不够,只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忽视学生的其它方面。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共性,忽视张扬学生的个性。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1、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在实际工作中中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又要着重加强积累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3、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总之,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按时按质写好个人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坚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科学报告 篇8

对于常见的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内容较多且相互间无过多联系,一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可以分成三大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也可以不采用上述表格形式,只需按照实验项目的顺序,罗列成条,完整表述即可。近年来科学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性实验,这种类型的实验重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一些实验问题,因此重点在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上。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只围绕一个主题,但实验各环节联系紧密。这类科学实验的书写格式较为开放,可以采用表格式、罗列式或论文式等。

论文式实验报告要求以论文形式书写实验,除适用于以上实验类型外,更加适用于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以及一些家庭和课外实验。这可以为撰写科学小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对论文式实验报告应作细致的说明和指导。

论文式实验报告应包括:

(1)选择该项实验课题的原因。

(2)实验采用的方法。

(3)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

(4)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实验结论。

(7)实验评价和改进。

(8)实验体会。

对于论文式实验报告,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本,还应查找资料才能完成,任务较为繁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选择性地去采用这种实验报告形式。

总之,对科学实验报告在内容和书写格式上加以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总结和表达的能力,还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功用。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限制学生的抄袭,促进其进行独立思考和写作,提供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科学报告 篇9

科学实践报告主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次科学实践报告旨在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关实证研究,提出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本次实践研究以南美洲亚马逊雨林为例,结合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分析了人类活动对亚马逊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持续保护建议。

1.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丰富程度,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指通过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类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人类活动对亚马逊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野外调查主要包括物种鉴定、生境评估和人类活动观察等;文献研究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发现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森林砍伐、矿产开采、农业扩张和气候变化等活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大面积的森林开伐导致栖息地破碎化,物种的栖息地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激增的农业扩张导致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对土壤和水体产生了污染,进而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可持续保护建议:

- 制定严格的林业管理规定,限制森林砍伐的范围和强度,保护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

- 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自然农法的应用。

- 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意识提高,提倡环境友好行为和消费习惯。

- 推进跨国合作,共同保护亚马逊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4. 结论

本次实践报告通过研究亚马逊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科学报告 篇10

尊敬的.学校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

这一学年我教四年级八个班的科学课,每周两节课,每学期二十周教学时间,除去节假日和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约有十七周。上课之前,我会提早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和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制度,如不随意调换课,候课等。实验课我们一般都在专用的科学实验室(2)上课,实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清楚怎样做实验,如何记录,然后分组实验或个人实验。非实验课我通常要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本和作业本上的图文资料,然后提一些问题,大家来讨论。我们每节课都有科学作业,我会及时批改,也要学生一一订正,并要他们自己阅读作业本中的“科学加油站”资料,还要留下笔记痕迹,等作业全部修改好、笔记做好了,我会在他们的作业本封面画一个五角星。

我们的科学选修课在每周一二三下午第七八节课,这一学年我们一共开展了20周次课外活动,其中有9周次是生物园种植活动,四年级八个班的全班实践活动至少轮流了两次,另外,405班部分学生,经常在周日下午去照看生物园的植物,403班部分学生几乎每周一二三没事的时候都会跟我去生物园活动。我们活动的照片都放在我的空间相册和网易工作博客相册中,校网曾经以“小农庄 大智慧 深圳市石岩公学开设公共生活教育课程纪实”为题专门报道过我们的种植活动。

三、已有成绩

1、20xx年11月在xx区第27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我辅导的2人获二等奖,还有2人获三等奖。

2、20xx年八月至十二月,我辅导的学生有5份作品在《小探索者》和《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及《小学科学》中相继发表。我的一份科普作品也在20xx年10月期《少儿科技》中发表。

3、20xx年1月,我的一篇教学论文获得校级三等奖。

回顾过去这一学年,我认为自己必须在教学研究和家校沟通等方面要特别加强学习和改进!

科学报告 篇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

杨建庄任思贞王明平

(河南濮阳油田第六小学457001)

[摘要] 随机抽取143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卡特尔、托兰斯、菲尔德豪森等量表为量具,运用创造性教学策略,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创造力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明显增强;(二)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智商和学业成绩。通过案例调查、产品分析和专家评价,我们发现实验学生有:1

① 提高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吸收和利用信息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③创新思想更加开放,新思想,设计精巧;④ 创作个性和创作倾向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实验也证明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发展的,否则就会萎缩。

创造力的培养要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加强创新意识、创新倾向、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 活动课程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习技能小学实验

一、 问题和目标

创新精神指创新素质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叫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由创造主体的知识、经验、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等构成,通过灵感并受环境影响的提供首创性产物的正向合力系统。包括能力倾向、学业技能、创造技能和人格特征四种心理素质,是人类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完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作等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心理基础。

培养学生创造性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具体措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方向,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实施素质(创新)教育重点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加强了各学科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把创造力的培养贯穿在育人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出台繁杂化教育模式,编写多样化教材,这样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证性研究不多,教学活动中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尤其活动课程更是如此。

至少有三个问题:第一,活动教学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各学科教学任务重。如果加大创造力的培养,会不会降低各学科的学术水平,实现教学质量。

三是由于对创造力培养操作上存在着见仁见智的认识: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有人主张“提高一个人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提高他的辐射思维能力”。又有人强调训练“发散思维和辐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核心”。

又有人主张“培养创新能力是把学生自觉置于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创造性才能获得实现开发”。综上所述,有两点:前者倾向于机械思维训练,而后者侧重于狭隘的实践操作。

随着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教学策略能否展现创造力的培养,有必要通过创造活动课的实验研究进行检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用实证性方法对上述观点进行检验,探索“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和“创造性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创造力的理论进

注:①本研究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其中各项测试与调研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教科所田慧生、徐长发、华国栋、张武升教授指导及本课题组19名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的。

实验学校:22个班选自濮阳油田所属22所小学。

修订定稿:顾明远、张武升、段继扬。

②课题领导:赵贺琴;组织实施:王金举、李广忠、杨建庄等。

业务指导:顾明远、朱小蔓、腾纯、田慧生、华国栋、林崇德、段断扬、张武升、方鸿烈等专家教授。负责实施:

杨建庄.数据统计:杨建庄.

计算机处理:候海云。谨致谢意。

深化、完善和发展,为创新(创新)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本假说是:

1、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着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只有把学生的能力倾向与学生的知识、智力、思维风格、人格、动机与环境共同作用于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发明实践活动等)中能有效地复合成创造性素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尊重学生表现方式和独特性,实施教学策略有效地和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创造品质,培养创造个性,激发创造发明兴趣,掌握创造技法和发明原理,提高思维技巧,增长观察能力、心智能力、创造能力、信息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性实践操作能力等,树立创造志向,养成求是、创新、自信、勤奋、协作、奉献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创造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能力倾向、学业技能、创造技能、创造人格的形成,明显地表现创造性产品数量成倍地增加,优秀发明产品的社会性和功利性显著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创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创造力培养策略,作用于创造活动课(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造性实践活动等)教学的相关层次环节,必然引起教法的扬弃和教学模式创新,并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素质提高,但这种显性效应,只有在自觉地运用创造性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隐性条件下才能产生。

3、创造力的发展,能对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产生积极影响,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和创造性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活动课教学中加强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相反活动课教学会有助于各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产品分析法、工作评价法、专家评价法、创造力与人格测量法和教育实验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学生素质(智力和学业技能水平与个性倾向等)相当的原则,随机抽取中**田所属小学中32个初一教学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21人,男378人,女343人,男女比例为1.1:1

1) 对照组718人,男380人,女338人,比例为1.12:1。

研究前,实验组学生的初始学业技能水平为90.4,平均人格倾向为120.2,创造力水平为89.2

5,创造性产品共2件。对照组初始学习技能水平为90.3,平均人格倾向为120

4创意水平90.2,创意产品(发明)3个。学业技能水平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性格倾向和创造力水平与创造性产品等对照组略高于实验组(前测统计表略)。

两组平均年龄为12.8岁。实验期为三年,即2000年9月止2005年7月。

《二》、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a.创造过程系统研究法;b.

创造性案例调查法;c.创造发明产品分析法;d.创造性作品评估法;e.

主观(专家)评估法;f.卡特尔16种性格调查表(卡特尔的16种性格因素的测量中增加了e.p托兰斯的“创造动机水平测试”);g.

菲尔德豪森创造力自陈量表(此量表是j·f·菲尔德豪森[j·f·feldhusen]和同事t·蒂尼[t·denny]、c·p·柯顿[c·p·condon]1996年根据e·p托兰斯关于创造型人才的行为和特征的量表修定的,包括67个句子、测出5个因素);学业技能测试改为国家考试成绩平均分和所测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步骤和方法:以教学班为单位,用团体实测的方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上述各种调查,先通过调查研究创造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评价创造性产品的新颖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社会功利性和社会价值性等,再通过问卷和测验,根据常模和规则评出学业技能、性格倾向和创造性水平成绩(输入微机统计分析,小数点保留两位),然后系统研究学生的能力倾向、学业技能、创造性技能和人格特质等所提高的水平。

、调研测试时间:实验前各项研究取样在初中一年级初进行,最后在初中结业前一个月完成各项对比研究。

《三》、教学策略《自变量》

1、开设两种新的教学形式

(1) 活动课实施两种创造性教学。实验组每周上一节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每周六上午3节创造性实践活动课,两类教学均用总课题组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和国家“九五”培养学生创造力《学创造》实验教材,内容含“思维教育、发现教育、发明教育、信息教育、学习教育、渗透教育、艺术教育、参与教育、未来教育、个性教育”等9个方面,两类教学的实验教材均涵含“观察类、想象类、联想类、组合类、发散类、集中类、定势打破类、转化类、创造性解决问题类、创造技能和方法类”等10种创造性思维类型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根据创造教育对实验教材的整体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按实验方案的总体规划在各种操作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创造性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表现能力等创造力倾向和创造性人格。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活动课,不进行上述两项创造性教学活动,但活动教学的课时和课时不变。

(2)实验操作:

①创造性思维训练有五个特点:a.积极寻求对立;b.敏锐的观察力;c.创造性想象;d.独特的知识结构;e.活跃的灵感。

② 在创新活动教学中,体现了创新传统教育、创新品格教育、技术革命教育和创新原则教育。利用国内外古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故事,激发学生努力工作的创造决心;本文介绍了成功发明人的研究和改进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了创造伟大成就的远大抱负;讲解周围常用设备的改进、演变和改进过程,消除学生在挖掘和创造话题时的疑虑;列举身边许多有待改进、充实和完善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创造动机联系经济改革,感召学生的创造激情;分析大量发明案例,了解创作方法和原则等。目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创造性实践活动课中指导和帮助学生突出四法: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及记忆技巧;帮助学生开展创造性实践和发明构思活动,教会学生观察、联想、思考和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和生产技能,并介绍所用材料的特性和特点;帮助学生收集信息,学会灵活使用信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④在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中,教授创造和发明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创造性工程的能力。a.传授创造发明原理:

综合原理、组分原理、还原原理、置换变换原理、移植原理、迂回原理、换元原理、逆反原理、强化原理、群体原理等。b.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原则:

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市场评价原则、相对最优原则和独特性原则。c、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创造性和发明性技巧

列举分析型创造技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信息列举法等)、组合思考型创造技法(主体添加法、同物自组法、异类组合法、重组组合法等)、观察发现型创造技法(目标转移法、变换视角法、迂回发现法等)、逻辑推理创造技法(类比创造法、移植创造法等)、检核提示型创造技法(检核目录法、动词提示检核表法、专项问题检核表法等)、适应需求法、缺点逆用法、联想构思法、模仿创造法、反向创造法等等,有效提高创作、发现、创造发明能力。

⑤创造性实践操作与发明制作中,对学生训练重点强化“七多”要素和“四个有效”结合。通过开展小发明、小**、小创造、小制作、小发现、小革新、小设想、小建议、小设计、小实验等形式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营造“自由”和“安全”的创造性实践氛围和环境,重点强化训练学生“多学、多看、多问、多用、多说、多做”的创造性教育环节,启发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加、减、增、删、扩、缩、联、用、变、改、代、反、搬、定”等方法,提高创造技法的探求与灵活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应强调四个有效组合

即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造性灵感的捕捉有效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注意、观察、绘图、试验、制作”与“思索、想象、推测、阅读、运筹”等心理因素相结合;创造发明(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实践活动有效地与“摸、拆、拼、装、试、画、算、写、想”相结合;教学策略结合了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元认知、思维方式、个性、动机以及创造宽松环境的有效作用。通过以上创新实践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表现能力、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物化能力。

科学报告 篇12

科学合理地用药可以收到防、治疾病的功效,反之,则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患者用药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现结合药事管理工作的经验,谈谈怎样避免几种常见的、不良的用药习惯,正确合理用药,确保身体健康。

一、合理安排给药时间

大部分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药品的用法都是标明一日服几次。据此,人们“约定俗成”地都把一日服用3次的药物在早、中、晚餐前后服用,这样,本应24小时服用的药物实际上12小时就服完了,另外12小时则无药可服。这就造成白天血药浓度高,夜晚血药浓度低的不均衡现象。对于那些需要维持体内平稳浓度才能发挥作用的药物来说,这样的服药方法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提法应该是“用药间隔”。

比如,抗菌药物在体内需要保持相对平稳、最好是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的血浓度,而不是白天高、夜晚低,那样容易给病菌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一般来说,半衰期(t1/2)长的药物给药间隔较长,反之,半衰期(t1/2)短的药物给药间隔也相对较短。但临床上并不简单按半衰期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常见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的时间长短。因此,该类药物的日剂量通常应分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的时间尽量长。而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其杀菌作用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越高,其杀菌作用越强。因此,该类药物的日剂量可一次或分2次给药。

为有效控制感染,应尽快使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对于估计在12小时仍不能达到有效稳态血药浓度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就需给予首次负荷剂量,即加倍剂量给药。

再如平喘药茶碱、氨茶碱等也需要保持相对平稳的血浓度,以使病人呼吸顺畅。如果晚上血茶碱浓度过低,患者夜晚就特别难受。

当然,也不是所有药物都严格要求匀速给药。有些药物的半衰期很长,一天只需服药1次,人们往往固定在早晨或晚上服药,对这样的药物不需要特别苛求。比如多潘立酮(吗丁啉),是一种促胃动力药,夜晚人们不进食,胃自然不需要动力,因此多潘立酮(吗丁啉)只需要在白天这个时间区内给药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非治疗药物,例如保健用的药品,早一点晚一点服用不会有很大问题,也不需要严格控制给药时间。

还应指出的是,不少医务人员图省事,将医嘱每日静脉滴注2次的药物,仅加用在1瓶液体中,只是把2次给药分开,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短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过高,容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量变到质变”,以致酿成恶果。同时体内浓度峰谷差过大,不利于保持药效。不少医务人员并非完全不知道这样做不妥,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放纵这些司空见惯的即不合理、又不科学的用药现象。

二、合理使用药物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病因是:受凉、劳累、淋雨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感冒,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起病急、鼻塞、流清涕、咽干、咽痒、流泪、轻咳、声嘶,可低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一般3~5天,最长7 ~ 10天。抗病毒药对少数引起感冒的病毒有抑制作用,感冒药物治疗主要为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可是我们有的医师不是首先科学的选择对症治疗,而是不管病毒还是细菌就墨守成规的选择“三素一糖”(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和葡萄糖)静脉输液治疗,这种以“牛刀杀鸡”的用药习惯不仅浪费卫生资源,关键是造成细菌的耐药。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日前公布的2008年不良反应报告显示,从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看,静脉给药居首位,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虽在治疗方面有其特定的优势,但其渗透压、药物微粒等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也多于其他给药途径(血管是个半透膜)。科学合理的选择给药途径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报告还显示,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居多,达到6542例,占总数的58%。导致用药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排在前十位的药物有9种是抗生素。我国抗菌药物的滥用、不合理使用应引起重视。

三、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药量

我们积极倡导科学地给药,要考虑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根据药物的特点、病的特点、人的特点,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剂量、次数和疗程,病情确实需要联合用药的感染一般需要三条指证:①1+1=2(两种药物作用协同)、②混合感染(g阴性菌+g阳性菌)、③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可选用两种药物以减少毒性。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感染,给药方案不同,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各不相同。如果剂量不足、疗程不够、给药途径不恰当,即使选择了恰当的抗菌药也不一定能有效控制感染。同样是细菌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感染)疗程5~7d;而流感杆菌脑膜炎疗程>10d;肺炎球菌脑膜炎需退热后继续用药10~14d;革兰阴性菌脑膜炎疗程则需>4w;隐球菌脑膜炎疗程3月(常同时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而结核性脑膜炎疗程一般需1.5~2年。

又如:同样是头孢噻肟,治疗普通呼吸道细菌感染,日剂量2~4g已足够,但如果是治疗脑膜炎,日剂量常高达≥8g,且必须静脉用药,否则难以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我们在选择抗生素时还要考虑到耐药筛选的风险。敏感的菌株存在着自发的突变,而抗菌素类药物对于这些突变的菌株没有杀菌作用。所以敏感的细菌被杀死了而耐药(突变的)的菌株存活了下来并不断的繁殖,繁殖到一定程度就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不科学用药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耐药菌感染流行的严重后果,使临床治疗更为困难。在国际会议上:抗菌素滥用,中国成为被指责的对象!

抗感染药是人类在医药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必要保证。但是随其抗菌药物的滥用,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在增加,给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统计显示,抗感染药不良事件报告比例居高。提醒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使用抗感染药时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以纠正超适应症、超剂量、高起点等不科学用药的习惯。

科学合理用药是全球关注的话题,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有人预言21世纪药物治疗仍然是医疗中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治疗工作中尽量选择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药品,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法,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合理用药。

科学报告 篇13

(1)“纲要信号”教学法体系

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倡导的“纲要信号”教学法认为,知识是由关键的字、词、句,醒目的图示(或图表)、符号(箭头)组成的教学信号系统,调动学生视觉这个分析器,加工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与鉴别。这种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重点难点知识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列成纲目,教学中研究问题的思路由图示、箭头的指向深入展开,充分体现了“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信息集中、思维对号”的教学特色。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研究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认知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生成、完善和发展,让学生体验自身主动建构的过程、探究新知识的艰辛及获得新知识的愉悦,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应该进行全面教育,开发每个人身上的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这一理论也最终促使了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报告 篇14

科学实践报告主题:探究水溶液的电导性与浓度的关系

摘要:

本实验主要通过测量不同浓度水溶液的电导性来探究其与浓度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通过电导仪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并绘制电导率与浓度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溶液浓度越高,其电导率越大。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溶液的电导性与浓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水溶液的电导性是溶质在溶剂中离子化程度的反映,也是衡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决定了其电导率的大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推测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本实验旨在探究水溶液的电导性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方法:

1. 实验器材准备:电导仪、盐溶液(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导电池、电导仪电极、计时器等。

2. 实验步骤:

(1) 将电导仪插入电源,并让其预热一段时间。

(2) 使用计时器记录下实验所需的时间。

(3) 将导电池接入电导仪的电极端口。

(4) 将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中。

(5) 将电导仪的电极分别插入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导电池,并等待电导仪显示稳定值。

(6) 记录下实验所测得的电导率数值。

(7)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浓度盐溶液的电导率值。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盐溶液浓度(mol/L) 电导率(S/m)

0.1 1.23

0.2 2.56

0.3 3.78

0.4 4.92

0.5 6.19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溶液的电导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溶液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这可能是因为浓度越高,溶液中离子的数量越多,导致电导性增强。另外,由于溶剂是水,水的溶解度有限,因此在高浓度下可能会达到溶解度上限,导致电导率增长速度变慢。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了水溶液的电导性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的结论。溶液浓度越高,其电导率越大。这一结果对于理解溶液的电导性与浓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电导性的影响,比如温度、溶剂的选择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对水溶液电导性的影响,以提高对水溶液性质的理解。

科学报告 篇15

1、实验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并找到适合本校特点的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

(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并学得轻松愉快有兴趣。

(3)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4)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语文学科学业成绩,并促进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提高。

(5)使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2、实验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求研究者首先要广泛阅读有关新课改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论著,熟悉目前所有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全面分析了解已经实行新课改省市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进行合理分工,进行分类研究。准备从单个研究和集体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单个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各自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及经验教训记录下来;集体研究就是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由课题组负责人召集所有成员根据以往有关同类问题的处理范例,集体研究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予以实施,并对处理的情况跟踪调查,写出评价报告。本课题研究具体分以下四大部分: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和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研究。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的有效性研究。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说和应用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2596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