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通用。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新手教师,一般都比较头疼写教案。规范编写教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以下为我们为您分享的“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若您需要再次阅读请将本文加入收藏!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能力目标
1.通过上节力的三要素的学习引入重力的三要素,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重垂线和重心,培养学生尊重物理事实,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三节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最常见的力——重力.教材通过“苹果落地”和“抛出去的石块向地面下落”两个例子使学生认识重力的存在.然后用实验研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质量成倍数关系的钩码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比值,由此得出重力跟质量成正比,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并由此关系,得出重力的计算公式.
关于重力的方向,教材说明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种讲法比直接告诉学生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更符合逻辑.
由于物体重心的位置跟形状、质量分布情况有关,教材关于重心的问题只做了简单介绍.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中的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理解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方向是不同的,都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有关“重力的方向”的教学建议
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认识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人们把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学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误认为踉接触面垂直.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在讲授重力的方向时可以做以下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重垂线与水平桌面、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为了让学生了解重垂线在建筑中的作用,课后可以让学生利用重垂线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看重垂线是否与墙壁平行),窗台、桌面是否水平(看重垂线是否与窗台、桌面垂直).
有关“重力的概念”的教学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思考能力,建议教学中可以演示下面的小实验:手中的小球离开手以后,竖直下落;杯中的水从高处流往低处;小球在桌面上滚到桌边后要落地……等等,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学生不难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时再总结出: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再让学生列举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受到重力的种种现象.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重力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
重力的概念比较复杂,而且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重力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而且有些认识是不科学的,例如有的学生认为重力是物体自己施加的,这样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因而在进行“重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层次进行.
(1)从观察入手,手中的物体离开手以后竖直下落,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向下降落.
(2)分析思考,物体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向上抛出的物体速度越来越慢,物体升高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3)物体下降时速度越来越快,向上抛出时越来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下的力.
(4)有受力物体必然有施力物体,这个施力物体就是地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了力.由此得出重力的概念.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关于重力的方向,在学生中易出现两个错误说法:一是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或者误认为与接触面垂直.由于学生对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可以沿斜面下滑有感性认识,因此认为这时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为了解决上述学生中的问题,建议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
(1)认真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然后向学生明确,这个方向被人们称为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从数学知识可以知道,垂直是两条线、两个平面,或者是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但是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因此讲垂直向下或者讲与接触面垂直是错误的.
3.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当一个物体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分布不发生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来说也是确定的,并不随物体放置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但如果形状发生了变化,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将发生改变,如一个人在运动时其重心位置就会不断发生变化.
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如球形,正方体,圆柱体等.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体上,例如一个圆环其重心就不在环上,而在圆心上.
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观察手中的物体离开手后自由下落,向上抛出的物体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改变方向自由下落,通过分析这些现象得出重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小实验,确定重心的位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
准备重垂线、弹簧秤、钩码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手中,松开手,请同学们观察松开手以后小球如何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然后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二:教师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情况.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请同学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为什么小球在抛出以后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为什么小球会改变运动方向?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以上现象都说明小球受到了一个向下的力,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抛出小球以后、小球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向下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小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了力.这个力我们叫它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的方向
老师:放在讲桌上的粉笔盒、板擦,同学们课桌上放的书、铅笔盒,以及桌子、椅子,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受不受重力?
[学生]都受到重力.
[老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老师]在地面附近有没有不受重力的物体?
[学生]没有.
[老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线挂着几个物体,有重锤、有砝码.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不一致?
[学生]这些方向都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个方向叫竖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小的,这里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这两个金属球放在手心感觉一下.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拿起金属球.
[老师]这两个金属球哪个质量大?
[学生]大金属球.
[老师]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哪个金属球的重力大?
[学生]大球.
[老师]金属球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学生]质量越大的金属球,它的重力也越大.
[老师]回答的很对,但这只是一个定性的结论,下面我们定量的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把大小两个金属球用胶条固定两根小线,并挂在两个弹簧秤上)大金属球弹簧秤示数大,挂小金属球的弹簧秤示数小,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我们每个同学的课桌上有一个弹簧秤和3个100g的钩码,请同学们分别测出100g、200g、300g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计算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把测量值和计算结果填在教材P96的表格中.下面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了解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测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将学生测得的值写在黑板上.由于弹簧秤不十分精确以及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计算出的比值不会正好等于9.8N/kg.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测量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值不准确的原因.
大量的实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是9.8N/kg,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请同学考虑一下g= 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这个结论如果学生一时说不出,教师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逐步进行引导)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已知质量计算出物体的重力,也可以已知重力求出物体的质
量.但计算中要注意质量的单位用千克,计算出重力的单位是牛.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质量是450g的物体重力是多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练习结束后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将学生回答内容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正确解题过程的板书.
例题质量是450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
求G=?
解
答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41N.
4.重心
请同学们把直尺、钢笔、铅笔放在手指上并且让它们能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
是不是随便怎么放,直尺、钢笔等物品都可以在手指上静止不动.
不是,对每一样东西总是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如果这个点正好在手指中间的位置,物体就可以不掉下来,这点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我们叫它重心.
老师:刚才实验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直尺重心的位置与钢笔、圆珠笔等物体重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没注意的同学可以再试一下.
[学生]直尺重心的位置正好在中间的位置,钢笔、圆珠笔就不在中间.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这说明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
外形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如球心、圆心、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
现在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两块不规则的纸板,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迅速、准确的找到它重心的位置.
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引导大家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这一物理规律,利用几何中两条
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的数学规律归纳出用吊线法来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研究了重力,实际研究了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研究了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概念比较复杂,初中只能作一般的了解.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引力称之为万有引力,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地球引力,但是一般地说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引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中在讲重力时只说“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并没讲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也没有给出重力的定义.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今后到高中还要作进一步研究.今天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重力的三要素,即重力大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这三个问题对于今后学习物理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掌握.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篇2
教案示例:
教学课题 第三节 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
(2)能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发现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用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重点 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公式G=mg
第三节 重力
一、重力G(gravity):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 重力的大小
(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方案与表格: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 g=9.8牛/千克
3. 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
4.重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创设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
(1)师:请大家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现象.
(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地
(3)师:“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面?”、“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吗?”
(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在这里,针对善于思考的同学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讲解)
(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师: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呢?(强调: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师: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观看视频,思考其共同特点:落回地面.
回忆小学自然课所知的物体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问题.
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飞机失事坠毁等).
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观讲解:重力的方向
(1)演示:让粉笔由静止自由下落.
(2)演示: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最后竖直悬挂静止.(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
(3)师: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重力的方向吗?(学生容易回答:垂直向下)
(4)演示:如上实验中,把铁架台放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时细线悬挂情况.(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
(5)比较两图片,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方向即为垂直水平面的方向)
(6)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检测一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
(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图片) 观察粉笔自由下落的方向.
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静止时的方向.
猜想重力的方向.
观察铁架台倾斜过程中细线的悬挂方向,思考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别.
掌握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不能简单的说“向下”也不是“垂直向下”.
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同学应能想到利用铁架台实验的思路.
积极发现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
3.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
(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约0.49N).
(2)师:你的体重(质量)是多少千克呢?你觉得你的重力大还是一个钩码的重力大?
(3)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况也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
(4)组织学生猜想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和制定表格
(6)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帮助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
(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
(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发现规律.
(8)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现的规律.
根据情况可提醒学生计算G与m的比值,在表格中补充一列,如: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 kg)
0.1 0.98 9.8
0.2 1.96 9.8
0.3 2.94 9.8
0.4 3.92 9.8
(9)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千克(用g表示).(对有的同学得出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释)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G=mg
强调:①在公式中,m的单位需用千克,计算出的G的单位才是牛.
②g=9.8 N/ 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③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属性,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是一种力.在近地面范围内,重力是质量的9.8倍左右,但比如在月球上,物体所受引力约为地球上的1/6.(举例:宇航员的称重图片;播放宇航员月球行走的图片.)
(10)师:请同学们计算自己的重力?(指出平时所说的体重其实是质量)
(11)师:请大家想象一下,要是地球对物体没有重力作用将会是什么样子?
播放宇航员在失重状况下的生活场景. 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重力的办法.
根据日常经验应能回答自己重力比一个钩码的重力大.
积极猜想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提出:物体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以及所需记录的物理量,并且根据方案制定实验表格.
积极交流实验方案和表格,如:
钩码的质量m/kg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认真实验并记录数据.认真分析研究实验数据,总结发现规律.
通过计算G与m的比值发现规律:G与m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定的,即G与m成正比.
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计算关系.
理解质量和重力的区别.
掌握用公式计算重力的方法.
充分想象重力消失后的各种场景.体会重力作用的重要性.
4.简单介绍:重力的作用点
(1)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2)举例(课件):找出正方体、球、直尺的重心.
(3)请学生想办法用一个手指托住一把直尺(图),观察手指所在刻度.
(4)(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可放在扩展资料中)重心的应用: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如不倒翁. 掌握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的作用点.
用一个手指托住直尺,观察手指所在刻度可知重心在尺子中央,从而体会重心的概念.
5.重力的图示 举例:试作出静止在一斜面上的质量为2千克的正方体木块所受重力的图示.
(目的在于通过作重力的图示总结所学内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通过作重力的图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与回顾.
6.总结:探究生活中运用重力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可从中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情况.) 积极思考重力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能从重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重心等各个角度展开讨论,体会重力与世界的息息相关.
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应内容;小论文:“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或“重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反馈
(1)由于学生已知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所以对重力的存在直接能接受.
(2)在没有进行辨析前,很多学生确实会把质量与重力划等号.
(3)学生参与思考和动手的部分较多;学生展示自己平时课外知识的机会较多,比如关于失重、不倒翁等的讨论.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篇3
在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中,我负责教授初中物理重力这一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我在教案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反思和改进。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我在教学中的反思。
一、教案设计反思
在教案设计方面,我注意到之前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因此,我决定在本次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生动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的思考。
1.引入实例和案例
在教案的开头,我设计了一个引入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如水中的漂浮、人体的重力等。接着,我引入了一些案例,如探索为什么月球上没有大海、跳伞运动员的下坠速度等,这些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在设计教案时,我发现重力与其他学科有很多联系,如地理、生物等。因此,我着重强调了重力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地球引力对天体运动的影响、人体的重力对运动和生理的影响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重力。
二、教学过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感到困惑和无趣。因此,我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实例和案例后,我进行了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我组织了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提高学习兴趣。
2.多种展示方式
在讲解重力的概念和公式时,我不仅使用了黑板演示,还采用了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模型演示等多种方式。这样能够更直观地展示物体受重力作用的过程,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巩固和拓展知识
在教学结束前,我组织了一些复习和拓展的活动,如小测验、实验观察和问题解答等,以检验学生对于重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答疑解惑,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重力这一知识点。
三、教学效果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反思和改进,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和与他人合作,更好地掌握了重力的概念和公式。同时,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然而,我也发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公式和计算仍然感到困扰,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巩固。其次,教学时间仍然较为紧凑,无法涉及更多的实例和应用场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物理重力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篇4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教学反思:
重力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物体受到的合力,其方向总是指向地球中心。重力的定义、性质、作用和计算是初中物理重力教案的重点。在本节课中,我首先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了重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演示了重力的性质,最后通过计算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对重力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重力的性质,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同时,在计算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
2. 实验操作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该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步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
3.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上。
4. 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模型、实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篇5
重力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物体受到的加速度大小的方向相反的力。重力教案教学反思如下:
1. 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重力的概念和性质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重力的计算和应用方法。
2. 引入实验和图片等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重力的概念和性质可以通过实验和图片等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重力实验、重力图片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概念和性质。
3. 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应用能力。重力教案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重力的概念和性质进行物理实验和习题的解答。
4. 引导学生探究重力的本质和产生原因。重力教案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探究重力的本质和产生原因,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本质和产生原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5. 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重力教案教学应该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和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方法,同时注意避免教学中的科学性错误和规范性的不足。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引入实验和图片等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加强练习,引导学生探究重力的本质和产生原因,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上一篇:最新跳高的加油稿锦集13篇
下一篇:最新接待办述职报告
- 最新公共汽车美术教案04-07
- 教学设计观后感9篇08-24
- 田园风景作文推荐十五篇04-07
- 写景满分作文范例6篇04-07
- 最新行政执法局年度工作总结12篇04-07
-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10篇04-07
- 教学上励志的句子汇总03-07
- qq空间句子04-07
- 家务日记(热门7篇)04-07
- 史上辞职报告04-07
-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00字集锦12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