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集锦

时间:2022-12-26

教师范文大全主题栏目精选:“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反思”,敬请访问。

作为一名授予学生知识的教师,一般要懂得写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学习到知识。想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是该如何写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和空间想像力。

教材以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剪纸图案入手,从而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轴对称现象。然后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再让学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及举例,进一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雪上活泼,富有好奇心,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的活动,大胆的防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啊横的主题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难点:准确找对称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观察物体

(二)。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能辨认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2)能根据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体会物体与它相对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的关系,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四、教具准备:农远设备、光盘、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爱心箱,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认识,是捐款箱)

师:对,这是捐款箱,去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同学们曾通过这个爱心箱,为四川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一份爱心。

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爱心箱”,并请你告诉我,在你的位置看到的是它的哪一面或哪几个面?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观察后指名回答。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是的,我们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三个面。同学们知道,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想看清物体的形状,必须从各个角度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教师板书

二、新授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和几位新同学,你们想认识他们吗”?①(播放光盘)在“指一指,谁是它的正面、上面、侧面”?处暂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谁是它的正面、上面、侧面?”(教师强调:我们这里说的正面、侧面、上面指的都是从垂直的角度看的。)指名回答。好,我们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②(播放光盘)在问题:“你知道它是那个立体图形吗?”处暂停。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认为的呢?指名回答。“恩,‘可能’这个词用的真好”。是啊,这个物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别的物体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物体”。③(播放光盘)到“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停。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只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我们来看电视机里的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④(播放光盘)到“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摆一摆吧。”

2、教学例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清楚电视里老师的要求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正方体摆一摆,并且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同学们可以下位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出示下图并提问:同学们,观察好了吗?(观察好了。)

提问:“上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我们看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回答的。⑤(播放光盘)到“通过上面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谁来说一说?”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谁来说一说?”(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我们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⑥(播放光盘)到“电视前面的`同学们,你们也一起来摆一摆吧。好,开始吧。”处停下。

师:“同学们,我们也动手摆一摆吧。用4个正方体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好,同学们已经摆好了,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摆的呢?”指名说说。多请几位同学说说,最好是不同的。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组织。师:“同学们摆的都不错”。“我们看看电视里的同学们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说的。和我们摆的一样吗”?⑥(播放光盘)到“用老师给的正方形摆出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处停止。让班里的同学先用手中的正方形摆一摆。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正面的物体的形状是怎样的?并用我们手中的正方形摆出正面看到的图形。 “好。同学们摆好了吗?谁给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师:“我们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⑦(播放光盘)到“你知道这三幅图分别是他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吗?”停。师:“小强是这样摆的,和我们摆得有什么不同?”

师“这几幅图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呢?”指名回答。

我们再看电视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⑧(播放光盘)到“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试一试吧?”停。

3、课堂巩固练习:

师:我们也来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摆法?不做评说,然后和电视中的小朋友对照一下,看是不是都摆对了。“好,我们来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⑨(播放光盘)到“赵晶的回答,可以这样一直摆下去。”停。师:“同学们,你们看赵晶同学多爱思考,你们有没有想到?好,请同学们接着看电视。” ⑩(播放光盘)到“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也请你们动动脑筋。”

师:“如果只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有多少种摆法呢?”指名回答。好,我们再来看电视。⑾(播放光盘)到“你有什么感受呢?”停。

三、总结:师:“是啊,你们有没有什么感受?或者说有什么收获呢?”

四、思考:

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下面物体从各个方向观察,你会看到什么?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选定一个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捐款箱、电视柜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坐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离开位置观察、拍照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文具盒、小正方体等实物,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物体,把所看到的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捐款箱的哪几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这几个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竟然说自己能看见四个面,甚至更多。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把看到的一条边当成了一个面,我想如果在课前复习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2、本节课学生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了,不过学生活动的有些没有章法,我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新课改实验中,教学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学的"活而不乱"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片断一】

教师将抽奖箱正对着学生放在讲台上。抽奖箱正面标着抽奖箱三个字,右面标着欣欣超市,左面标着活动时间:1月1日~1月7日。

师:(指抽奖箱)瞧,这是什么?

生:(齐)抽奖箱。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边指着正面边说)这里写着抽奖箱三个字。

师:这里是抽奖箱的哪一面?

生:抽奖箱的正面。(板书:正面)

师:谁知道这个抽奖箱是哪个超市的?知道的同学举手!

生(坐在右面的):抽奖箱是欣欣超市的。

师:哎,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抽奖箱右面标着呢!

师:(指坐在中间和左面的学生)你们看到了吗?

生:没有。

教师移动抽奖箱,使右面对着学生,之后恢复原来的摆法。(板书:右面)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认识抽奖箱的左面,略)

师:(指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都是抽奖箱的侧面。(板书:侧面)

师:谁来指一指抽奖箱的上面?

(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指抽奖箱的上面)

师:你们坐着能看到抽奖箱的上面吗?

生:看不到。

师:怎么会看不到呢?

生:抽奖箱上面太高了,坐着看不到。(板书:上面)

【反思】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上述片断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片断二】

师: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地观察这些面。谁愿意上来观察抽奖箱的正面,要求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

一个学生上来观察,他实际看到了抽奖箱的正面和上面。

师:他观察正面,站的位置对吗?

生:(齐)对。

师:(对着正在观察的学生)你现在是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吗?(学生摇头)自己调整一下,行吗?

学生点点头,两腿微微下蹲,使视线正好平视抽奖箱的正面。

师:(结合观察学生观察的姿态)只看到正面,必须面对正面,眼睛平视正面。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模拟抽奖箱。请一位同学从抽屉里把抽奖箱拿出来轻轻放在面前,正面朝着自己,抽奖箱摆好后不能移动。活动时每个同学走到合适的位置,一个接着一个轮流观察。

教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指导学生如何6个人观察同一个抽奖箱。

【反思】

观察物体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物体面的形状的认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安排了三次观察物体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实物为已有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是个别演示还是组内观察,都注意突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注重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方法获取的过程。特别是组内观察,由于6个人观察一个抽奖箱,如果要求不明确,小组活动容易混乱,学生的观察很可能只是走过场,草草了事。因此小组活动前,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一个一个认真仔细地轮流观察。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地示范小组活动如何开展,有效地组织了小组观察活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观察得很充分,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14号师父来听我的课,课上的非常不好,之前打算给孩子上一节练习课,后来临时改成新授课,这虽不是师父第一次听,却是第一次推门听课,我想更能毫无水分的反映我的教学水平吧,只想对自己说,对待备课,我得踏踏实实的做,来不得半点虚假。

呵呵,不知不觉,废话好多,可能是给自己找理由吧!现在回过头看这节课,有不少收获。

这节课是观察由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并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画出相应的视图。

一让学生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任意摆出物体,并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在处理这部分时,我对摆的要求很多,其实观察才是重点。二根据相应一个面的形状来摆物体,在观察的基础上画出它的视图。在这部分的处理上,我应该要引导学生把视图中的每一个正方形和物体中的每个小正方体一一对应起来。不应让孩子的观察浮在表面。三根据视图判断观察的位置。

师父说,视图的理解要和学生的观察体验相结合。这样处理才能帮助学生逐步由物过度到形,逐步地建立起空间观念。这是我忽视的地方,导致孩子的观察和对视图的理解是分离的,这样在没有实物做依托的环境下,孩子做习题就会有困难。

通过这次的教训,我知道最近自己对待教学,有点浮,研究课只停在表面,没有好好的去思考,例题为什么会这样设置?这里的出的习题有什么目的

看了师父的博客,有这么一句话也可能与一直以来我对她的期望较大有关吧,不知道会不会给她太大的压力我想说,说一句俗套话,我会把压力化为动力,谢谢师父给我压力。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课前思考: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简单物体的方法,积累观察简单物体的经验,提高辨别响应视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课前思考:

观察物体需要孩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时让孩子通过观察实体,逐步上升到想象。统计还是比较简单,孩子只要细心一些就可以完成得很好。而可能性也需要孩子进行想象,同时要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和统计与可能性只进行简单的复习就过了,但对于植树问题,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补充了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在一边练习一边讲解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画图的方法,把握点数和段数的问题,即点数比段数多1。利用这个知识点,学生只要找准题目中相应的点数和段数,就能很简单把问题解决了。但如果题目出现变化,学生又不能很好地灵活处理。实际上,学生没有养成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有时候,解决问题手足无措。

课后反思:

本课复习的是观察物体以及统计与可能性两单元的内容,由于知识比较简单,从学生掌握的情况了看比较理想,所以没有过多的练习;主要是渗入了一个有关植树的问题,对于典型的一个、两个的题目,学生理解起来还可以,但对于一些稍有变化的练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不能灵活的解题,主要还是缺乏对图的理解,没有很好的抓住线段图中点与线之间的关系,更不能灵活的运用到各类题型中,总得来说学生的理解比较虚,没有去借助实际的辅助图形来帮助,还没能养成勤画图、勤打草稿的习惯。

通过练习孩子能较好地理解,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有可能不一样,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位置观察到的可能一样。通过举例,孩子能理解统计的方法和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同样通过举例孩子能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够体会一定、偶尔、经常等。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shifanwen/6643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