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时间:2023-05-08

【热】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精选。

教师犹如辛勤劳动的春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是否也在为写好教案而烦恼呢?我们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1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还让学生感知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积就扩大这两个倍数的乘积倍。如:6×2=12 (6×10)×(2×10)=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平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虽然课堂上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刻地理解规律,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例如: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8小时呢?12小时呢? 2、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方法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2

《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一位和两位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多元化互动,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中去。学生一方面尝试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作意识,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归纳出商的变化规律。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重点突出。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心理动力。托尔斯泰亦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听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利用了这一点,给学生讲了《猴子分桃》的故事,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都投入到“猴子和猴王哪一笑才是聪明的一笑“的思考当中,学习积极性非常浓厚,最后顺利地进入了本课的教学中。

二、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组合作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合作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并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体验探究与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始自终的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数据都来自与学生,比较真实,让学生参与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让学生学生有序观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让学生学习发现第一个规律时,我就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很快找到被除数不变时商与除数变化特点,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再次提醒大家按一定的顺序汇报,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维顺畅了,表达也准确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观察奠定了基础。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3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材首先出示2×6 =12、20×6=120、200×6=1200 ,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作出猜想。再出示20×4=80,10×4=40,5×4=20,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提出猜想。

学情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4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利用三张卡片0、5、1,让学生组合成不同的三位数,然后在105的不同位置点小数点,最后让学生观察数据1.05、10.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3、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通过计算器探索,提出假设,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研究规律,而不是在做一些机械的运算。数学规律必须经得起反复的推敲,只适合个别现象的规律不是规律,因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加以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体现了讲一点而学很多的策略

不足之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5

一、准确把握起点,合理的运用知识迁移,

本节课的变化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前边在第三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为这节课的教学打好了知识基础。我抓住并利用了这一知识基础:“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学生很自然的由乘法中的变化规律类推出了除法中的变化规律,既准确地找到了新知的切入点,合理的运用了知识的正迁移,又为后边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个探索研究的基调——这些大胆的猜测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验证。这就将整节课的落脚点定位在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非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上。

二、自学并经历探索研究的全过程

学生自学后,让学生经历了三次验证过程,看似有些重复,但细品起来,每次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第一次是使学生知道例举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使用此方法时应尽可能多的举例,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偶然性,提高正确率;第二次是让学生有意识的经历挫折,我们的猜测不总是正确的,可以通过实验来修正猜测,得出正确结论;第三次是提醒学生当研究思路出现偏差时,应学会及时调整,积极寻找新的思路继续研究,直至得出结论。三个侧重点层层递进,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展开。

在这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是最终目标(其实学生在这种积极主动地研究状态下、在经历“做”的过程中,自然理解掌握了被除数、除数、商这三者的变化规律,且会印象深刻),而引领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推测、勇于实践、科学严谨、不轻言放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数学素养,是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教育理念:“使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得到发展”。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牢牢地抓住了两点:一是利用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的迁移,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激情,提出猜测,展开教学;二是不仅仅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在三个规律上,而是落脚到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上,将这种“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研究方法深入到每个学生之中,真正让学生成为一名数学知识的猜测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6

积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规律性的内容。从内容上来说,它更加抽象化,更接近纯数学的学习。如何走好这一步,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整堂课的设计始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注重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一、情景“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应当“学有用的数学”。教师不仅考虑到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考虑到与本堂课的知识点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素材。本节课联系全社会非常关注的西藏发展和青藏铁路建设为线索,教师充分提供表象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兴致勃勃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积的变化规律,并一次次地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规律作出分析、判断和计算,解决了西藏铁路运输和校园改造等生活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关注“个性化”,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

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新课标教材编排的意图,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主动观察、猜测、讨论、交流和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通过看、想、说、动手做、练的过程,顺利的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并能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亲历性”,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初步感知规律后,引导学生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相同的特点呢,再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学生们个个像数学家一样,进行大胆的猜想,并自主地收集例证材料进行验证,发现真正的数学规律。这样,学生在研究发现数学规律的同时,受到了一次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三、施教之法,贵在启导

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以”导”为载体,以“学”为根本。开课时,引导学生从现象上感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随着发生变化;通过提问:从上往下观察和从下往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7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4---“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例题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的探索中,我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辨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觉还不错的地方:

1、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例像书上那样写出2组算式,还设计了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发现,这样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也对后面规律的揭示起到铺垫的作用。

2、通过规律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练习的设计能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自如,并且重视每次练习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在教学2的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规律的时间太多,有的时候学生已经说的很好了就不要让其他学生再说了。

2、教师的提问要精练,例如教师提问“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可以换成“这节课我们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8

运算定律和有关的规律、性质,是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客观存在的一般规律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迅速准确解决有关计算问题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仅仅如此,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目标,就规律教学而言,知识技能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方法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的愉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好情感体验。由于这些规律性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因此,让学生机械记忆,再经过强化训练,学生同样可以掌握。而这样的话,数学的枯燥、乏味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除了掌握这些味同嚼醋的知识外,别无所获。而如果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学生同样能达到知识技能目标,同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显然,这种知识的获得是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自主探索出来的,既印象深刻,又生动活泼。这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规律教学。因此,我个人认为:规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过程方法上,要让学生经历从特殊现象中发现一般现象,进而总结概括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并力求形成一种数学模型,能运用这种数学模型,自主探索,掌握知识,获得体验。

《商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变化引起商变化的规律。这对加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至关重要。教材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不变以及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引起商变化的规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商会怎么变化?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自主探索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按照这样一种编排理念,杨老师在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帮幼儿园老师购物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直接感知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计算200÷2=200÷20=200÷40=,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得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缩小扩大或相同的倍数”。接着让学生根据16÷8=2160÷8=20320÷8=40这一组除法算式,用同样的方法得出“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对于这两个规律的获得,杨老师不是简单讲授,而是有层次的,其中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对于第一个规律,杨老师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了“计算---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结论”的探索过程。对于第二个规律,杨老师采用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探究方法,发现规律。这一过程,其实是对形成科学方法的一次强化,促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究模型。在此基础上,杨老师又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情境,并将之归结为三个算式:8÷4=216÷8=280÷40=2,并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商会怎样变化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杨老师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刚才我们掌握的方法,发现商变化的规律呢?就这一过程而言,杨老师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创造性地渗透了探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但细思量本节课的三个环节,就其知识难易程度而言,前两个规律是商不变性质的铺垫,商不变的性质应该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它牵涉到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还是有条件的,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虽然也体现出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也力求体现探究方法的渗透,但总有平均用力的感觉。我个人认为,前两个规律既然是第三个规律的铺垫,那么在探究方法的渗透上也应该成为第三个规律的铺垫。我们可以做以下设想,第一个规律,杨老师给学生示范展示“计算---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结论”的过程,适当加以总结强化,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探索第二个规律时,就应该适当放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去探索规律,应该说是形成初步的数学模型。而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就应该把探究的机会完全放给学生,明确提出让学生先观察,发现谁变了,是怎么变化的?谁没变?由这个特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测,然后再举例验证,最后得出一般的规律。相信这种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模型,自主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做法,学生肯定兴致盎然,劲头十足。能自始至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对于规律教学,我也曾做过一些尝试,并就此写过一篇教学反思《教给学生有营养的数学》,现在拿出来,供老师们参考指正:

所谓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教给学生有营养的数学,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在数学化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使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加法的运算定律为基础,在意义和表述上和加法的运算定律有相似之处,学生完全可以把加法的运算定律迁移到乘法的运算定律上。这里,知识技能目标很容易达到,于是,我就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过程与方法上,下面是课堂实录:

1、复习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这里a和b是什么数?

生:a和b表示加数

师:a和b可以表示什么数?

生:任何数。

师:这就是说,只要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定不变;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和也不变。

2、探索乘法的交换律。

师:将a+b=b+a中的加号改为乘号,问:现在a和b变成了什么数?

生:a和b表示因数,

师: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吗?

生1:相等。(90%的学生举手同意)

生2:不相等。(10%的学生举手同意)

师:很好。那现在认为积相等的同学组成一组,认为积不相等的同学组成第二组。拿出练习本和笔,举例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把结论写出来。

学生自主证明,师巡视。

师:现在请第二组同学推举一名代表上来汇报你的结论。

生:我起初认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相等。为了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举了一个例子:2×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变为3×2,结果都是6。和我的猜测相反,说明我的猜测是错误的。我的结论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第二组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说出你的结论。

生:没有。

师:第一组同学有意见吗?

生:没有。

师:很好。那就是说,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

师:回顾小结:刚才我们根据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提出了猜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测,同学们举例证明了自己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里猜测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举例验证,无论猜测是否正确,我们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看来,提出猜想,然后去验证,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3、自主探索乘法的结合律。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己提出猜想,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看一看(a×b)×c=a×(b×c)成立不成立。

生:自主探索。

师:谁愿意上来汇报自己的结论?

生:我认为(a×b)×c=a×(b×c),我举了一个例子:2×3×4,结果是24,2×(3×4),结果也是24。说明(a×b)×c=a×(b×c)。我的结论是:先把前两个因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积不变。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说出你的结论。

生1:我的结论是交换括号的位置,积不变。

师:括号起什么作用?

生:改变运算顺序。

师:那交换了括号,运算顺序变化了吗?是怎样变化的?

生:交换括号以后,本来先算前两个因数,现在要先算后两个因数。

师:对。这就是说等号左边是先把前两个因数相乘,等号右边是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积不变。同意吗?

生:同意。

(学生还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意思相同,教师一一肯定,同时加以规范)

师:很好。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知道了先把前两个因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因数相乘,积都不变。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乘法结合律。

3、课堂练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小精灵与一个学生的对话。

生:(齐读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谁能改动乘法交换律中的两个字,就把它变成加法交换律?

生:把因数变为加数,把积变成和。

师:很好。谁能只改动两个字,把乘法结合律变成加法结合律?

生:把“因”改为“加”,把“积”变成“和”。

师:太有才了。

4、全课总结(略)

本节课,学生始终处于探索的兴奋之中,满怀激情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并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特别是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写出自己的结论,正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方式,因为只有动笔,才有真正的思考。只有真正的思考,学生才有所得。事实证明,当堂测试中所有的同学都掌握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本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尝试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经过老师的提升,形成了一个认知模型:认真观察――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做为一种数学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9

《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是在学生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两位数的笔算除 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既为后面学习简便运算做准备,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做铺垫。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教材,我觉得三个规律要想在一堂课教学中完成,会显得仓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个规律中,商不变的规律是重点,商随除数变化的规律是难点。只有把它弄清楚了,下面的学习才会顺利。因此我将这一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商随被除数、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一个相同的数”。“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一个数相同的数”之后,就进行巩固练习;第二课时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总结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个性质,同时补充被除数、除数末尾同时有零时利用这一性质进行竖式的简化。这样就能够使每一部分的内容都足够完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计算——观察——猜测——交流——验证——总结”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的知识足够清楚明白。在学生参与发现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观察、思考、尝试、交流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交流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去探索交流,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模板 篇10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6×2=12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平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另外,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刻地理解规律,才能熟练、恰当地运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

例如:1、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8小时呢?12小时呢?

2、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法子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xuezongjie/9741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