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质量的教案对初中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初中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

教学目标:

1.1.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2.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

3.3.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二次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数与形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创设情景、建模引入

我们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写出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S(CM2)与R的关系式

答:S=πR2.①

2.写出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

答:S=L(30-L)=30L-L2②

分析: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与R、L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S是否是R、L的一次函数?

由于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不是R、L的一次函数,那么S是R、L的什么函数呢?这样的函数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它叫什么函数呢?

答:二次函数。

这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二.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注意:(1)必须a≠0,否则就不是二次函数了.而b,c两数可以是零.(2)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的形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练习:1.举例子:请同学举一些二次函数的例子,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2.出难题:请同学给大家出示一个函数,请同学判断是否是二次函数。

(若学生考虑不全,教师给予补充。如:;;;的形式。)

(通过学生观察、归纳定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通过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题目用了一些人性化的词语,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由前面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研究函数一般应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二次函数我们也会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这里指出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旨在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并将此方法形成技能,以指导今后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三.尝试模仿、巩固提高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入手展开研究

1.1.尝试:大家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学生分别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2.模仿巩固:教师将了解到的各种不同图象用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到底哪一个对呢?下面师生共同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解:一、列表:

x

-3

-2

-1

0

1

2

3

Y=x2

9

4

1

0

1

4

9

二、描点、连线:按照表格,描出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按照x(点的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各点连结起来.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二次函数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对称轴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抛物线y=a(x+h)2+k(a≠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2+m2-m-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kx2+bx-1的图像大致是()

yyyy

11

0xo-1x0x0-1x

ABCD

3.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象限

2、对于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8、在公式=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A)x>5(B)x<5(C)x≤5(D)x≥5

12、抛物线y=(x+3)2-2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A)0(B)1(C)2(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B)(C)(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3,5)(B)(3,5)(C)(-3,-5)(D)(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的是()

(A)y=x2(B)y=x2+2x(C)y=x2+x+2(D)y=x2-x-2

17.函数y=中,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C)x≠(D)x<

18.已知A(0,0),B(3,2)两点,则经过A、B两点的直线是()

(A)y=x(B)y=x(C)y=3x(D)y=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的交点不可能在()

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对称轴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抛物线y=a(x+h)2+k(a≠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2+m2-m-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kx2+bx-1的图像大致是()

yyyy

11

0xo-1x0x0-1x

ABCD

3.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象限

2、对于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8、在公式=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A)x>5(B)x<5(C)x≤5(D)x≥5

12、抛物线y=(x+3)2-2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A)0(B)1(C)2(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B)(C)(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3,5)(B)(3,5)(C)(-3,-5)(D)(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的是()

(A)y=x2(B)y=x2+2x(C)y=x2+x+2(D)y=x2-x-2

17.函数y=中,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C)x≠(D)x<

18.已知A(0,0),B(3,2)两点,则经过A、B两点的直线是()

(A)y=x(B)y=x(C)y=3x(D)y=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的交点不可能在()

经典初中教案数学教案-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

教学目标:

1.1.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2.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

3.3.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二次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数与形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创设情景、建模引入

我们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写出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S(CM2)与R的关系式

答:S=πR2.①

2.写出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

答:S=L(30-L)=30L-L2②

分析: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与R、L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S是否是R、L的一次函数?

由于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不是R、L的一次函数,那么S是R、L的什么函数呢?这样的函数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它叫什么函数呢?

答:二次函数。

这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二.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注意:(1)必须a≠0,否则就不是二次函数了.而b,c两数可以是零.(2)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的形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练习:1.举例子:请同学举一些二次函数的例子,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2.出难题:请同学给大家出示一个函数,请同学判断是否是二次函数。

(若学生考虑不全,教师给予补充。如:;;;的形式。)

(通过学生观察、归纳定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通过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题目用了一些人性化的词语,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由前面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研究函数一般应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二次函数我们也会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这里指出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旨在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并将此方法形成技能,以指导今后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三.尝试模仿、巩固提高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入手展开研究

1.1.尝试:大家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学生分别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2.模仿巩固:教师将了解到的各种不同图象用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到底哪一个对呢?下面师生共同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解:一、列表:

x

-3

-2

-1

0

1

2

3

Y=x2

9

4

1

0

1

4

9

二、描点、连线:按照表格,描出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按照x(点的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各点连结起来.

二次函数y=ax的图象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

3.使学生结合y=ax2的图象初步理解抛物线及其有关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初步理解。

难点: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在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y=x/4;(2)y=4/x;(3)y=2x-5;(4)y=x2-2。

2.什么是一无二次方程?

3.怎样用找点法画函数的图象?

新课

1.由具体问题引出二次函数的定义。

(1)已知圆的面积是Scm2,圆的半径是Rcm,写出空上圆的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是60m,一边长是Lm,写出这个矩形的面积S(m2)与这个矩形的一边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农机厂第一个月水泵的产量为50台,第三个月的产量y(台)与月平均增长率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何表示?

解:(1)函数解析式是S=πR2;

(2)函数析式是S=30L—L2;

(3)函数解析式是y=50(1+x)2,即

y=50x2+100x+50。

由以上三例启发学生归纳出:

(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

(2)处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

我们说三个式子都表示的是二次函数。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没有限制而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请注意这里b,c没有限制,而a≠0。

2.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按照描点法分三步画图:

(1)列表∵x可取任意实数,∴以0为中心选取x值,以1为间距取值,且取整数值,便于计算,又x取相反数时,相应的y值相同;

(2)描点按照表中所列出的函数对应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7个点;

(3)边线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即得所求y=x2的图象。

注意两点:

(1)由于我们只描出了7个点,但自矿业量取值范围是实数,故我们只画出了实际图象的一部分,即画出了在原点附近、自变量在-3到3这个区间的一部分。而图象在x>3或x

(2)所画的图象是近似的。

3.在原点附近较精确地研究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形状到底如何?——我们–1与1之间每隔0.2的间距取x值表和图13-14。按课本P118内容讲解。

4.引入抛物线的概念。

关于抛物线的顶点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从图象上看,y=x2的图象的顶点是最低点;一是从解析式y=x2看,当x=0时,y=x2取得最小值0,故抛物线y=x2的顶点是(0,0)。

小结

1.二次函数的定义。

(1)函数解析式关于自变量是整式;(2)函数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

2.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1)其图象叫抛物线;(2)抛物线y=x2的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上,顶点是原点。

补充例题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1)y=2-3x2;(2)y=x(x-4);

(3)y=1/2x2-3x-1;(4)y=1/4x2+3x-8;

(5)y=7x(1-x)+4x2;(6)y=(x-6)(6+x)。

作业:P122中A组1,2,3。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局部和全体、有限和无限、近似和精确等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2.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结合所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要求学生思考:

(1)y=x2的图象的图象有什么特点。(答:具有对称性。)

(2)如何判断y=x2的图象有上面所说的特点?(答:由观察图象看出来;或由列表求值得出来;或由解析式y=x2看出来。)

数学教案-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对称轴是,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抛物线y=a(x+h)2+k(a≠0)的顶点是(-h,k),对称轴是x=-h.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

已知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m-2)x2+m2-m-2额图像经过原点,

则m的值是

2.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kx2+bx-1的图像大致是()

yyyy

11

0xo-1x0x0-1x

ABCD

3.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x=,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4.考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二次函数的极值,有关试题为解答题,如:

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3,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1)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用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5.考查代数与几何的综合能力,常见的作为专项压轴题。

习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3,6)在第一象限,则点B(3,-6)在第象限

2、对于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

3、二次函数y=x2+x-5取最小值是,自变量x的值是

4、抛物线y=(x-1)2-7的对称轴是直线x=

5、直线y=-5x-8在y轴上的截距是

6、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8、在公式=b中,如果b是已知数,则a=

9、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1)x+7,如果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某乡粮食总产值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A)x>5(B)x<5(C)x≤5(D)x≥5

12、抛物线y=(x+3)2-2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3、抛物线y=(x-1)(x-2)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为()

(A)0(B)1(C)2(D)3

14、下列各图中能表示函数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B)(C)(D)

15.平面三角坐标系内与点(3,-5)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3,5)(B)(3,5)(C)(-3,-5)(D)(3,-5)

16.下列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的是()

(A)y=x2(B)y=x2+2x(C)y=x2+x+2(D)y=x2-x-2

17.函数y=中,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C)x≠(D)x<

18.已知A(0,0),B(3,2)两点,则经过A、B两点的直线是()

(A)y=x(B)y=x(C)y=3x(D)y=x+1

19.不论m为何实数,直线y=x+2m与y=-x+4的交点不可能在()

二次函数y=ax+bx+c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2、渗透解析几何,数形结合,函数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3、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主体的积极思维,体验感悟数学.逐步建立数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用具:微机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例1、已知:抛物线y=x2-(m2-1)x-2m2-2

⑴求证:无论m取什么实数,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⑵m取什么实数时,两交点间距离最短?是多少?

解:

△=(m2-1)2+4(2m2+2)

=m4-2m2+1+8m2+8

=m4+6m2+9

=(m2+3)2

m2≥0

∴m2+3>0

∴△>0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问题:为什么说当△>0时,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交点.(能否从数和形两方面说明)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说数学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习,以达到①经验共享,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提高.②学会合作,消除个人中心.③发现自我,提高参与度.④弘扬个体的主体性,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

数: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曲线的方程.反之,曲线方程的每一个实数解对应的点都在曲线上.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既在抛物线上,又在x轴上.所以交点的坐标既满足抛物线的解析式,也满足x轴的解析式.设交点坐标为(x,y)

这样交点问题就转化成求这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代入y=0,消去y,转化成ax2+bx+c=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根问题.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当△>0时,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y=ax2+bx+c

y=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形:顶点在x轴上方,且开口向下.或者顶点在x轴下方,且开口向上.

设计意图: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使学生掌握转化思想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知数学的直观性和形式化这二重性.掌握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逐步学会数学的思维.

转化成代数语言为:

小结:第一种方法,根据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将求曲线的交点问题,转化成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

第二种方法,借助于图象思考问题,比较直观.发现规律后,再用数学的符号语言将其形式化.这既体现了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也是探索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思考:试从数、形两方面说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判别式的符号的关系.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能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而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创造过程.使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揭示出蕴涵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数学观念.

⑵m取什么实数时,两交点间距离最短?是多少?

解:设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为(x1,0),(x2,0)

解法㈠由⑴可知m为任何实数时,都有△>0

解①

∴x1+x2=m2-1

x1·x2=-2(m2+1)

∴│x2-x1│=

=

=

=

=m2+3

∴当m=0时,两交点最小距离为3

这里两交点间距离是m的函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将其一般化,形式化,解决问题,体会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第12页

二次根式教案模板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3)∵x取任何值都有2x2≥0,所以2x2+1>0,故x的取值为任意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简单性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了解了第一个简单性质

我们知道,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分别记作零的平方根是零。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就是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将符号看作开平方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看作将一个数进行平方的运算,而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因而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式成立的条件是a≥0,提问学生,a可以代表一个代数式吗?

请分析:引导学生答如时才成立。

时才成立,即a取任意实数时都成立。

我们知道

如果我们把,同学们想一想是否就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了.

例1计算:

分析:这个例题中的四个小题,主要是运用公式。其中(2)、(3)、(4)题又运用了整式乘除中学习的积的幂的运算性质.结合第(2)小题中的,说明,这与带分数。因此,以后遇到,应写成,而不宜写成。

例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2)11;(3)1.6;(4)0.35.

例3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1)4x2-1;(2)a4-9;

(3)3a2-10;(4)a4-6a2+9.

解:(1)4x2-1

=(2x)2-12

=(2x+1)(2x-1).

(2)a4-9

=(a2)2-32

=(a2+3)(a2-3)

(3)3a2-10

(4)a4-6a2+32

=(a2)2-6a2+32

=(a2-3)2

(三)小结

1.继续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及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2.关于公式的应用。

(1)经常用于乘法的运算中.

(2)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解决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等方面的问题.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

1.填空

注意第(4)题需有2m≥0,m≥0,又需有-3m≥0,即m≤0,故m=0.

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分析:通过本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0,b>0,且|a|>|b|.

3.计算

二、作业

教材P.172习题11.1;A组2、3;B组2.

补充作业:

下列各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该式成为二次根式?

分析:要使这些式成为二次根式,只要被开方式是非负数即可,启发学生分析如下:

(1)由-|a-2b|≥0,得a-2b≤0,

但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a-2b|≥0,

∴|a-2b|=0,即a-2b=0,得a=2b.

(2)由(-m2-1)(m-n)≥0,-(m2+1)(m-n)≥0

∴(m2+1)(m-n)≤0,又m2+1>0,

∴m-n≤0,即m≤n.

说明:本题求解较难些,但基本方法仍是由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式)大于或等于零列出不等式.通过本题培养学生对于较复杂的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概念.

三、板书设计

经典初中教案二次函数的应用时


2.4二次函数的应用(2)

教学目标:

1、继续经历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最值问题的过程。

2、会综合运用二次函数和其他数学知识解决如有关距离等函数最值问题。

3、发展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地分析,即用数学的方式表示问题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例2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情景比较复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许多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问题,它的一般方法是:

(1)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列解析式时,要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或配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上节课我们讨论了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面积的最值问题。出示上节课的引例的动态

图形(在周长为8米的矩形中)(多媒体动态显示)

设问:(1)对角线(l)与边长(x)有什何关系?

(2)对角线(l)是否也有最值?如果有怎样求?

l与x并不是二次函数关系,而被开方数却可看成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引导学生回忆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被开方数越大(小)则它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小)。指出:当被开方数取最小值时,对角线也为最小值。

二、例题讲解

例题2:b船位于a船正东26km处,现在a、b两船同时出发,a船发每小时12km的速度朝正北方向行驶,b船发每小时5km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行驶,何时两船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

多媒体动态演示,提出思考问题:(1)两船的距离随着什么的变化而变化?

(2)经过t小时后,两船的行程是多少?两船的距离如何用t来表示?

设经过t小时后ab两船分别到达a’,b’,两船之间距离为a’b’=ab’2+aa’2=(26-5t)2+(12t)2=169t2-260t+676。(这里估计学生会联想刚才解决类似的问题)

因此只要求出被开方式169t2-260t+676的最小值,就可以求出两船之间的距离s的最小值。

解:设经过t时后,a,bab两船分别到达a’,b’,两船之间距离为

s=a’b’=ab’2+aa’2=(26-5t)2+(12t)2

=169t2-260t+676=169(t-1013)2+576(t>0)

当t=1013时,被开方式169(t-1013)2+576有最小值576。

所以当t=1013时,s最小值=576=24(km)

答:经过1013时,两船之间的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24km

练习: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为2,求斜边的最小值。

三、课堂小结

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四、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029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