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不等式复习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不等式复习》,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不等式一章回眸知识梳理1、不等式、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不等式的解和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和确定。双基训练一、填空题(每题4分,计32分)1、如果a<b,-3a_____-3b;;a-b_______0.2、如果a<b<0,则4a_______4b;|a|________|b|.3、不等式-2x>-11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4、当x________时,代数式的值是正数5、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6、若代数式的值不小于代数式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7、当a____时,不等式(a-3)x>1的解集是8、已知x是内整数,满足不等式2x+3<5的x应为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4分,计32分)9、.如果a<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共有()个正确的。(1)a-3<b-3(2)a-b>b-b(3)a-a<b-a(4)a+7>b-7a.1b.2c.3d.410、如果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1,那么a的取值范围()a.b.a>1c.a<1d.a<011、要使代数式与的和小于,则m的取值范围()a.不存在b.一切有理数c.d.12、使不等式成立的最小整数解是()a.0b.-1c.1d.213、如果方程(2-)=1的解是正数,那么()a.k>0b.k<0c.k<2d.k>214、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15、不等式式组整数解的和是()a.1b.0c.-1d.-216、满足不等式组的整数m的值是()a.1个b.2个c.3个d.4个三、解答题17、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18、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19、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x-a>2与不等式3x>4的解集相同,求a的值.20、求同时满足不等式的整数解21、某校住校生若干人,住若干间宿舍,,若每间住4人,则余20人无宿舍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也不满,求该班住宿生人数和宿舍间数。22、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能力训练一、填空题(每题4分,计32分)1、若a>-a,则a________;若|a|>a,则a______________.2、如果1<x<2,则(x-1)(x-2)______0;若x<1或x>2,则(x-1)(x-2)____.3、若a+b>b,a-b>a,则a_________b.9-104、不等式mx-2<3x+4的解集是,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5、若a>0,b<0,c<0,则|ab|-c______0.6、已知x=3是方程的解,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7、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那么的值等于(2001重庆)8、不等组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4分,计32分)9、如果a>b>0,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bcb.c.b2>abd.a-b>b10、若2-3a是正数,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11、如果(m-1)x<m-1的解集是,那么m满足()a.m<-1b.m>-1c.m<1d.m>112、如果代数式的值不大于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x<4c.d.13-713、已知实数、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3-2=4-,②4-3=2+,③>,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使()。a.>-1b.<1c.<-1d.>12002徐州14、如果不等式组有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8b.c.m<8d.m815、如果方程组,则a的取值范围是()a.a>-3b.-6<a<3c.-3<a<6d.不同于以上答案16、若m<n<0,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2mb.x>-2nc.2m,x<2nd.空集三、解答题17、解不等式14-1818、解关于x的不等式19、设方程组的解满足y>-1且x<1,求整数k的值。20.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3,求a,b的值。21、一人10点10分离家去赶11点整的火车,已知他家离车站10千米,他离家后先以3千米/小时的速度走了5分钟,然后乘公共汽车去车站,问公共汽车每小时至少走多少千米才能不误当次火车?22、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700吨,由于甲、乙两个处理厂处理。已知甲厂每小时可处理55吨,需费用550元;乙厂每小时可处理垃圾45吨,需费用495元。(1)甲、乙两厂同时处理该城市的垃圾,每天需几小时完成?(2)如果规定该城市每天用于处理垃圾的费用不得超过7370元,甲厂每天处理垃圾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不等式的解集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难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请学生举例说明)

2.用不等式表示:

(1)x的3倍大于1;(2)y与5的差大于零;

3.当x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x+3<6是否成立?

-4,3.5,4,-2.5,3,0,2.9.

(2、3两题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得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

首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不等式x+3<6,除了上面提到的,-4,-2.5,0,2.9是它的解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解?若有,解的个数是多少?它们的分布是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利用试验的方法,结合数轴直观研究.具体作法是,在数轴上将是x+3<6的解的数值-4,-2.5,0,2.9用实心圆点画出,将不是x+3<6的解的数值3.5,4,3用空心圆圈画出,好像是“挖去了”一样.如下图所示)

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点在数轴上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寻求不等式x+3<6的解的关键值是“3”,用小于3的任何数替代x,不等式x+3<6均成立;用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数替代x,不等式x+3<6均不成立.即能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是小于3的所有数,用不等式表示为x<3.把能够使不等式x+3<6成立的所有x值的集合叫做不等式x+3<6的解的集合.简称不等式x+3<6的解集,记作x<3.

最后,请学生总结出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的概念.(若学生总结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补充)

一般地说,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一般有无限多个解.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启发学生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3<6的解集x<3呢?(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试着用数轴表示一下,其余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教师巡视,并针对黑板上板演的结果做讲解)

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左边部分,表示解集x<3.如下图所示.

由于x=3不是不等式x+3<6的解,所以其中表示3的点用空心圆圈标出来.(表示挖去x=3这个点)

记号“≥”读作大于或等于,既不小于;记号“≤”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

例如不等式x+5≥3的解集是x≥-2(想一想,为什么?并请一名学生回答)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

即用数轴上表示-2的点和它的右边部分表示出来.由于解中包含X=-2,故其中表示-2的点用实心圆点表示.

此处,教师应强调,这里特别要注意区别是用空心圆圈“°”还是用实心圆点“·”,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4)1≤x≤4;(5)-2<x≤3;(6)-2≤x<3.

解:(1),(2),(3)略.

(4)在数轴上表示1≤x≤4,如下图

(5)在数轴上表示-2<x≤3,如下图

(6)在数轴上表示-2≤x<3,如下图

(此题在讲解时,教师要着重强调:注意所给题目中的解集是否包含分界点,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本题应分别让6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巡视,遇到问题,及时纠正)

例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再用数轴表示出来:

(1)x小于-1;(2)x不小于-1;

(3)a是正数;(4)b是非负数.

解:(1)x小于-1表示为x<-1;(用数轴表示略)

(2)x不小于-1表示为x≥-1;(用数轴表示略)

(3)a是正数表示为a>0;(用数轴表示略)

(4)b是非负数表示为b≥0.(用数轴表示略)

(以上各小题分别请四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最后,请学生在笔记本上画数轴表示)

例3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下列各数轴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投影,请学生口答,教师板演)

解:(1)x<2;(2)x≥-1.5;(3)-2≤x<1.

(本题从另一侧面来揭示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表示数的范围的一种对应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的优点)

练习(1)用简明语言叙述下列不等式表示什么数:①x>0;②x<0;③x>-1;④x≤-1.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①x>3;②x≥-1;③x≤-1.5;

(3)*观察不等式x-4<0的解集是什么?用不等式和数轴分别表示出来.它的正数解是什么?自然数解是什么?(*表示选作题)

四、师生共同小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别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几个概念?

2.找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在“解”,“求解”等概念上的异同点.

3.记号“≥”、“≤”各表示什么含义?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应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再强调指出,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及解不等式这三者的定义是区别它们的唯一标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时,需特别注意解的范围的分界点,以便在数轴上正确使用空心圆圈“°”和实心圆点“·”.

五、作业

1.不等式x+3≤6的解集是什么?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1;(2)x≥0;(3)-1<x≤5;

3.求不等式x+2<5的正整数解.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相关教学方案


课题:

【学习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

2.让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3.能够根据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㈡过程与方法:.

1.通过汽车行驶过a地这一实例的研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探究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

2.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

3.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2.教学难点:不等式解集的意义,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学法与教法设计】

1.学生学法:观察发现、讨论研究、总结归纳;

2.教师教法:启发引导、分析、类比。

【课时与课型】龙活虎

1.课型:新授课;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自制cai课件、实物投影仪、三角板等。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生交流探讨;师生共同归纳;教师示范画图,课件交互式练习。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数学〗

[多媒体展示]“五·一黄金周”快要到了,芜湖市某两个商场为了促销商品,推行以下促销方案:①甲商场:购物不超过50元者,不优惠;超过50元的,超过部分折优惠。②乙商场:购物不超过100元者,不优惠;超过100元的,超过部分九折优惠。亲爱的同学,如果五·一期间,你去购物,选择到哪个商场,才比较合算呢?

(以上教学内容是向学生设疑,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会儿)

教师:要想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大家就要学习第九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学完本章的内容后,我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真正地做到既经济又实惠。

首先,我们来共同学习本章的第一节课——9.1.1节《不等式及其解集》

〖新课学习〗

[多媒体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学习目标:

1.能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意义;

2.会寻找不等式的解,会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3.能够根据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段动画]:引例: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让学生讨论发言后,师生共同分析:)

设车速是x千米/小时,

(1)从时间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不到小时,即

<①

(2)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驶小时的路程要超过50千米,即

x>50②

二、探究新知

㈠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两个式子,式子左右两边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左右两边相等吗?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课堂练习——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是不等式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划“√”,不是的请划“×”

(1)3>2()(2)2a+1>0()(3)a+b=b+a()

(4)x<2x+1()(5)x=2x-5()(6)2x+4x<3x+1()(7)15≠7+9()

上面的不等式中,有些不含未知数,有些含有未知数,大家把(2)、(4)、(6)式与(5)式类比,(5)式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能不能给(2)、(4)、(6)式也起个名字呢?

3.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注意:<中,x在分母位置上,它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4.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学生讨论发言后,多媒体展示几个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的例子)

㈡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1.现在,我们再来看汽车行驶问题(多媒体展示)

问题1:要使汽车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车速可以是78千米/小时吗?75千米/小时呢?72千米/小时呢?

问题3:我们曾经学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那么我们可以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什么呢?

(师生共同归纳)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2.课堂练习二——动一动脑,动一动手,你一定能算得对。

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不等式x>50的解

76,73,79,80,74.9,75.1,90,60

(学生做完后,师问):你还能找出这个不等式的其他的解吗?这个不等式有多少个解?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当x>75时,不等式x>50总成立;而当x<75或x=75时,不等式x>50不成立,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x>50的解,这样的解有无数个。因此,x>75表示了能使不等式x>5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x>50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经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知道,要使汽车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必须大于75千米/小时。

3.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注意:在表示75的点上画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这一点.

(教师板演示范)

5.课堂练习三——动一动脑,动一动手,你一定能算得对。

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哪些不是?

-4,-2.5,0,1,2.5,3,3.2,4.8,8,12

6.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7.课堂练习四——看谁算得最快最准。

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1)x+3>6;(2)2x<8;(3)x-2>0

解:(1)x>3;(2)x<4;(3)x>2。

㈢列不等式

1.例用不等式表示:

(1)x与1的和是正数;(2)的与的的差是负数;

(3)的2倍与1的和大于3;(4)的一半与4的差小于的3倍.

解:(1)x+1>0;(2)+b<0;

(3)2+1>3;(4)-4<3;

2.课堂练习五——看谁最列得又快又准。

用不等式表示:

(1)是正数;(2)是负数;

(3)与5的和小于7;(4)与2的差大于-1;

(5)的4倍大于8;(6)的一半小于3.

答案;(1)>0;(2)<0;(3)+5>0;

(4)-2>-1;(5)4>8;(6)<3

三、总结、扩展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意义;

2.会寻找不等式的解,会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3.能够根据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p134习题9.1第1、2题.

2.选做题:p134习题9.1第3题

附:板书设计:

经典初中教案不等式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难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不等式的概念

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另外,(“≥”是把“>”、“=”)结合起来,读作“大于或等于”,或记作“≮”,亦即“不小于”)、(“≤”是把“<”、“=”结合起来,读作“小于或等于”,或记作“≯”,也就是“不大于”)等等,也都是不等式.

2.当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乘以同一个正数或负数时,所得结果仍是不等式.但变形所得的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有的与原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相同,有的则不相同.因而叙述时不能笼统说成“……仍是不等式”,而应明确变形所得的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

3.不等式成立与不等式不成立的意义

例如:在不等式中,字母表示未知数.当取某一数值时,的值小于2,我们就说当时,不等式成立;当取另外某一个数值时,的值不小于2,我们就说当时,不等式不成立.

4.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重要依据,性质1、2类似等式性质,不等号的方向不改变,性质3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这是不等式独有的性质,也是初学者易错的地方,因此要特别注意.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理解什么是不等式成立,掌握不等式是否成立的判定方法.

3.能依题意准确迅速地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方法研究相关内容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积极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不等式的学习,渗透具有不等量关系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2.学生学法:只有准确理解不等号的几种形式的意义,才能在实际中进行灵活的运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不等式是否成立的判定方法;依题意列出正确的不等式.

(二)难点

依题意列出正确的不等式

(三)疑点

如何把题目中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准确地翻译成相应的数学符号.

(四)解决方法

在正确理解不等号的意义后,通过抓住体现不等量的关系的词语就能准确列出相应的不等式.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创设情境,通过复习有关等式的知识,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从演示的有关实验中,探究相应的不等量关系,从学生的讨论、分析中探究代数式的不等关系的几种常见形式.

3.从师生的互动讲解练习中掌握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依题意正确迅速地列出不等式.

(二)整体感知

通过复习等式创设情境,自然过渡到不等式的学习过程中,又通过细心的分析、审题寻找出正确的不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正确的不等式.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习题,思考并回答:

(1)什么是等式?等式中“=”两侧的代数式能否交换?“=”是否具有方向性?

(2)已知数值:-5,,3,0,2,7,判断:上述数值哪些使等式成立?哪些使等式不成立?

学生活动:首先自己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教师释疑:①“=”表示相等关系,它没有方向性,等号两例可以相互交换,有时不交换只是因为书写习惯,例如方程的解.

②判断数取何值,等式成立和不成立实质上是在判断给定的数值是否为方程的解,因为等式为一元一次方程,它只有惟一解,所以等式只有在时成立,此外,均不成立.

【教法说明】设置上述习题,目的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不等式和等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家在学习时要自觉进行对比,请观察演示实验并回答:演示说明什么问题?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本第54页天平称物重的两个实例(同时指出演示中物重为克,每个砝码重量均为1克),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后回答:演示中天平若不平衡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物体的重量不相等.

【教法说明】结合实际生活中同类量之间具有一种不相等关系的实例引入不等式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生活中,像演示这样同类量之间具有不相等关系的例子是大量的、普遍的,这种关系需用不等式来表示.那么什么是不等式呢?请看:

,,

,,

提问:(l)上述式子中有哪些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2)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关系?(3)这些符号两侧的代数式可以随意交换位置吗?(4)什么叫不等式?

学生活动:观察式予,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案:(1)分别使用“<”“>”“≠”.(2)表示不等关系.(3)不可以随意互换位置.(4)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不等号除了“<”“>”“≠”之外,还有无其他形式?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尝试得到结论.

教师释疑:①不等号除“<”“>”“≠”外,还有“≥”“≤”两种形式(“≥”是指“>”与“=”结合起来,读作“大于或等于”,也可理解成“不小于”;同理“≤”读作“小于或等于”,也可理解成“不大于”.)现在,我们来研究用“>”“<”表示的不等式.

②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它们具有方向性,因而不等号两侧不可互交换,例如,不能写成.

【教法说明】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进而猜测出不等式的意义,这种教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通过教师释疑,学生对不等号的种类及其使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同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常用“>”“<”来表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不等式的理解,解答习题.

(1)用“<”或“>”境空.(抢答)

①4___-6;②-1____0③-8___-3;④-4.5___-4.

(2)用不等式表示:

①是正数;②是负数;③与3的和小于6;④与2的差大于-1;⑤的4倍大于等于7;⑥的一半小于3.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5页例1.

注意:不是所有同类量都可以比较大小,例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只有等与不等关系,而无大小关系,这一点无需向学生说明.

学生活动:第(l)题抢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由两个学生板演,完成之后,由学生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教师活动:巡视辅导,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同时给予肯定或鼓励.

【教法说明】①第(1)题是为了调动积极性,强化竞争意识;第(2)题则是为了训练学生书面表述能力.

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题目中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翻译成相应的不等号,例如“小于”用“<”表示,“大于等于”用“≥”表示.

下面研究什么使不等式成立,请同学们尝试解答习题:

已知数值;-5,,3,0,2,-2.5,5.2;

(1)判断:上述数值哪些使不等式成立?哪些使不成立?

(2)说出几个使不等式成立的的数值;说出几个使不成立的数值.

学生活动:同桌研究讨论,尝试得到答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答,使未知数的取值不仅有正整数,还有负数、零、小数.

师生总结:判定不等式是否成立的方法就是:如果不等号两侧数值的大小关系与不等另一致,称不等式成立;否则不成立.例如对于;当时,的值小于6,就说时不等式成立;当时,的值不小于6,就说时,不成立.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培养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知识的意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1)当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是否成立?

-7,0,0.5,1,,10

(2)①用不等式表示:与3的和小于等于(不大于)6;

②写出使上述不等式成立的几个的数值;

③取何值时,不等式总成立?取何值时不成立?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1题,2题,同桌订正;教师抽查,强调注意事项.

【教法说明】

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可以有多个,为6.2讲解不等式的解集做准备.

②强化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总结、扩展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掌握不等式是否成立的判断方法;2.依题意列出正确的不等式.

注意:列不等式时,要注意把表示不等关系的词语用相庆的不等号来表示.例如“不大于”用“≤”表示,而不用“<”表示,这一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61A组1,2,3.

(二)选做题:

1.单项选择

(1)绝对值小于3的非负整数有()

A.1,2B.0,1C.0,1,2D.0,1,3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不是负数,则

B.是大于0的数,则

C.不小于-1,则

D.是负数,则

2.依题意列不等式

(1)的3倍与7的差是非正数

(2)与6的和大于9且小于12

(3)A市某天的最低气温是-5℃,最高气温是10℃,设这天气温为℃,则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1.再现本节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2.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1.<,<,>,>,<,<

2.5.2,6,8.3,11是的解,-10,-7,-4.5,0,3不是解

3.(1)(2)(3)(4)

(二)1.(1)C(2)D

2.(1)(2)(3)

九、板书设计

6.1(一)

一、什么叫不等式?

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

重点研究“>”“<”

二、依题意列不等式

“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

三、不等式能否成立

时,(√);时,(×);

时,(×)

四、归纳总结重点

(一)依题意列不等式.

(二)会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费马数

费马(P.deFermat)是17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是法国南部土鲁斯议会的议员,他在数论、解析几何、概率论三个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他无意发表自己的著作,平生没有完整的著作问世.去世后,人们才把他写在书页空白处和给朋友的书信中,以及一些陈旧手稿中的论述收集汇编成书.费马特别爱好数论,在这方面有好几项成就,如费马数、费马小定理、费马大定理等.

费马于1640年前后,在验算了形如

的数当的值分别为

3,5,17,257,65537

后(请注意这些数均为质数)便宣称:对于为任何自然数,是质数.

大约过了100年,1732年数学家欧拉(L.Euler)指出

从而否定了费马的上述结论(猜想).

尔后,人们又对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在中,除了上述五个质数外,人们尚未再发现新的质数.

虽然费马的这个猜想是错误的,但为了纪念这位数学家,人们仍把这种形式的数叫做费马数.

经典初中教案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难点为的概念.

1.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的意义的异同点

相同点:定义方式相同(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的表示方法也相同.

不同点:解的个数不同,一般地,一个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而一个方程只有一个或几个解,例如,能使不等式成立,那么是不等式的一个解,类似地等也能使不等式成立,它们都是不等式的解,事实上,当取大于的数时,不等式都成立,所以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

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别与联系

不等式的解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等式的解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某个值,而,是指满足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所有的值,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了解集,解集中包括了每一个解.

注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解集中的任何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第二,解集外的任何一个数值,都不能使不等式成立.

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

一般地,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其解集是某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一个最简单的不等式表示出来,例如,不等式的解集是.

(2)用数轴表示

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4的点的左边部分表示,因为包含,所以在表示4的点上画实心圆.

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4的点的左边部分表示,因为包含,所以在表示4的点上画实心圈.

注意: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所以在数轴上表示时应牢记: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出.

2.知道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解”的不同点.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出,并且能把数轴上的某部分数集用相应的不等式表示.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讲解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解”的关系,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可利用图形来表达,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类比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法.

2.学生学法:明确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熟练地用数轴表示,在数轴上表示时,要特别注意: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2.利用数轴表示.

(二)难点

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三)疑点

弄不清与方程的解的区别、联系.

(四)解决办法

弄清楚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直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解不等式的概念并会用数轴表示.

(二)整体感知

通过枚举法来形象直观地推出,再给出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从而更准确地让学生掌握该概念.再通过师生的互动学习用数轴表示,从而为今后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或的形式.

①②

(2)当取下列数值时,不等式是否成立?

l,0,2,-2.5,-4,3.5,4,4.5,3.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说出答案:(1)①②.(2)当取1,0,2,-2.5,-4时,不等式成立;当取3.5,4,4.5,3时,不等式不成立.

大家知道,当取1,2,0,-2.5,-4时,不等式成立.同方程类似,我们就说1,2,0,-2.5,-4是不等式的解,而3.5,4,4.5,3这些使不等式不成立的数就不是不等式的解.

对于不等式,除了上述解外,还有没有解?解的个数是多少?将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观察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尝试得出答案,指名板演如下:

【教法说明】启发学生用试验方法,结合数轴直观研究,把已说出的不等式的解2,0,1,-2.5,-4用“实心圆点”表示,把不是的解的数值3.5,4,4.5,3用“空心圆圈”表示,好像是“挖去了”.

师生归纳:观察数轴可知,用“实心圆点”表示的数都落在3的左侧,3和3右侧的数都用空心圆圈表示,从而我们推断,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是不等式的解,而大于或等于3的任何一个数都不是的解.可以看出,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这无限多个解既包括小于3的正整数、正小数、又包括0、负整数、负小数;把不等式的无限多个解集中起来,就得到的解的集会,简称不等式的解集.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

①以方程为例,说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情况.

②不等式的解的个数是多少?能一一说出吗?

(2)解不等式

求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解方程求出的是方程的解,而解不等式求出的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指名回答.

教师归纳:正是因为一元一次方程只有惟一解,所以可以直接求出.例如的解就是,而不等式的解有无限多个,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因而只能用不等式或揭示这些解的共同属性,也就是求出.实际上,求某个就是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原不等式变形为或的形式,或就是原不式的解集,例如的解集是,同理,的解集是.

【教法说明】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印象较深,而不等式与方程的相同点较多,因而易将与“方程的解”混为一谈,这里设置上述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弄清与“方程的解”的关系.

(3)在数轴上表示

①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因为未知数的取值小于3,而数轴上小于3的数都在3的左边,所以就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左边部分来表示解集.注意未知数的取值不能为3,所以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的位置上画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3这一点,表示如下:

②表示的解集:()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指名板演并说出分析过程.

分析:因为未知数的取值可以为-2或大于-2的数,而数轴上大于-2的数都在-2右边,所以就用数钢上表示-2的点和它的右边部分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注意问题: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的位置上,应画实心圆心,表示包括这一点.

【教法说明】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的解集,增强了解集的直观性,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的解有无限多个,这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教学时,要特别讲清“实心圆点”与“空心圆圈”的不同用法,还要反复提醒学生弄清到底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这也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1)与有什么不同?在数轴上表示它们时怎样区别?分别在数轴上把这两个解集表示出来.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

①②③④

(3)指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师生活动:首先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教师抽查,最后与出示投影的正确答案进行对比.

【教法说明】教学时,应强调2.(4)题的正确表示为:

我们已经能够在数轴上准确地表示出,反之若给出数轴上的某部分数集,还要会写出与之对应的来.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1)用不等式表示图中所示的解集.

【教法说明】强调“·”“°”在使用、表示上的区别.

(2)单项选择:

①不等式的解集是()

A.B.C.D.

②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

A.1,2B.1,2,3C.1D.2

③用不等式表示图中的解集,正确的是()

A.B.C.D.

④用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说出答案.(教师给予纠正或肯定)

【教法说明】此题以抢答形式茁现,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四)总结、扩展

学生小结,教师完善:

1.本节重点:

(1)了解的概念.

(2)会在数轴上表示.

2.注意事项:

弄清“·”还是“°”,是“左边部分”还是“右边部分”.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P65A组3.(1)(2)(3)(4)

八、板书设计

6.2

一、1.: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

2.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

二、在数轴上表示

1.2.

三、注意:(1)“·”与“°”;(2)“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它的解法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本书首先结合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最后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进行了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难点是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在中学代数中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大值、最小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等,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不等式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学习和掌握不等式的求解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解不等式的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解各类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解一些由简单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

1.在构成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中

①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含有同一个未知数;②这里的“几个”并未确定不等式的个数,只要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行.

2.当几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共归结为下面四种基本情况:

【注意】①其中第(4)个不等式组,实质上是矛盾不等式组,任何数都不能使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所以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说其解集为空集.②从上面列出的表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来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

三、教法建议

1.解本节的引例及例1、例2、例3时,注意把解不等式组的思路讲清楚,即先分别解每一个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求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求公共部分的过程一定要结合数轴来讲.

2.这节课的讲解自始至终要突出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这两个重点.准确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讲新课之前要复习提问这些内容.

3.求公共解集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这些优点.解集的公共部分教师可用彩笔在数轴的相应部分描画出来,使学生感到醒目,便于理解记忆.

4.每组不等式不要超过三个,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和两个步骤,不宜做过于难、过于多、重复的机械计算.

(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利用数轴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利用数轴解不等式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用数学图形解题的直观性、简捷性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归纳总结法.

2.学生学法:学会利用数轴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并观察出其公共部分,再小结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

(二)难点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

(三)疑点

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关系,以及对四种不等式组解集的一般形式的理解.

(四)解决办法

加强对不等式组解集含义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利用观察法、归纳法即可掌握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办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铅笔、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设计提问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其解集的概念,并复习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2.教示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常规图形的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它们.

3.通过反复的师生共练,从实践中归纳小结出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

(二)整体感知

要正确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关键在于学会用数轴表示.若有解,必为其公共部分;若无公共部分,则为无解.并要正确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

(2)已知一个数比2大但比4小,请在数轴上表示数.

学生活动:口答(1)题.板演(2)题,如下图所示:

教师分析:一个数比2大但比4小,说明取值使不等式与都成立,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可以看出,使不等式,都成立的值,是所有大于2并且小于4的数(记作),它们是不等式①、②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在数轴上表示成:

不等式①、②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不等式①、②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板演,教师分析,使学生形成对不等式组解集的初步认识,激发了他们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说明: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关键是找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若有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即为解集;若无公共部分,则不等式组无解.

(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列各题.

例1利用数轴判断下列不等式组有无解集?若有解集,请求出.

①②③④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时指定四个学生板演.板演完成后,由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解:①②

不等式组解集为不等式组解集为

③④

不等式组解集为不等式组无解

【教法说明】教学时,可用彩笔在数轴上描出折线的公共部分,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并掌握解集的表示方法.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利用数轴判断下列不等式组有无解集?如有,请表示出来.

(1)(2)(3)(4)

教学活动:独立完成,同桌互阅,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教师活动:抽查部分学生,纠正错误.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不等式个数多于两个,解集求法有无变化呢?同学们通过解答下列各题,仔细体会.

利用数轴解下列不等式组:

(1)(2)

(3)(4)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尝试得出答案;指名回答,与投影出示的正确解题过程对比.

答案:(1)(2)(3)(4)无解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单项选择:

(1)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A.0,1B.0C.1D.

(2)不等式组的负整数解是()

A.-2,0,-1B.-2C.-2,-1D.不能确定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4)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为()

(5)根据图中所示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B.C.D.

学生活动:前后桌结组讨论完成,各组以抢答方式说出答案.

参考答案:C,C,D,A,C

【教法说明】设置上述题组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抢答形式完成则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四)总结、扩展

不等式组1.图示

2.折线特点3.解集4.解集与公共部分关系

折线的公共部分

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

无解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有规律可寻吗?

【教法说明】学生通过实践尝试得到规律,以此揭示规律存在的一般性、必然性,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注意问题:教学时,每组不等式不要超过三个,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不宜过于难、过于多,避免重复的机械计算.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781;P79A组1.

(二)选择题:

填空题:

1.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

2.若同时满足与,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补充题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参考答案

略.

九、板书设计

6.4(一)

三、小结

二次函数与方程或不等式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1)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求法

第一步确定a的符号:a>0有最小值,a

(2)y轴与抛物线y=ax^2+bx+c的交点为(0,c)。

(3)与y轴平行的直线x=h与抛物线y=ax^2+bx+c有且只有一个交点(h,ah^2+bh+c)。

(4)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1,x2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①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交。

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轴上)△=0抛物线与x轴相切;

③没有交点△

(5)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同(4)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k,则横坐标是ax^2+bx+c=k的两个实数根。

(6)一次函数y=kx+n(k≠0)的图像l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g的交点,由方程组y=kx+n和y=ax^2+bx+c的解的数目确定:①当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与g有两个交点;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与g只有一个交点;③方程组无解时l与g没有交点.

(7)利用函数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先观察图像,找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再根据交点坐标写出不等式的解集.注意:观察图像时不要看漏了其中的部分。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134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