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 教案精选
时间:2022-02-17 初三数学上册教案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执教:赖雪春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jk251.cOm
归纳总结本阶段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一、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分析回顾
3、学生自由发言(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
谁能详细地说说
二、拓展延伸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数学卡片,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奖他一个桔子。
出示卡片:
2.你们知道吗,这些桔子是农场王叔叔送给我们的。王叔叔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农场参观,你们想去吗。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线路图,你们能看懂吗,谁来说说是怎么走的。
3.学生说:
4.现在几点了,我们出发吧。(请一名学生说出时间)
5.让全体学生张开飞翔的翅膀,闭上眼睛一起飞。
6.出示农场图
7.请学生认真观察,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和大家交流,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摘了几千克桔子?河里有几条鱼?有几朵花?30只小鸟住得下吗?一个星期需要几千克饮料等。
8.王叔叔还知道我们二(5)班的同学爱看书,买了很多书送我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书吗?(出示书图:)
但是叔叔要考我们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它吗。
问题一:王叔叔买了一种书,正好用了54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书?买了几本?
问题二:王叔叔还用了20元买了三套书,他买的是什么书呢?每个小组最少说出两种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寻找答案。
三.说说这节课你对老师的教学满意吗?对老师有什么要求。
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四.游戏(玩扑克牌)
游戏规则:同桌一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算出两个数的积,扑克牌就归谁。
Jk251.coM编辑推荐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十整理复习
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911-811-711-611-511-411-311-2
12-912-812-712-612-512-412-3
13-913-813-713-613-513-4
14-914-814-714-614-5
15-915-815-715-6
16-916-816-7
17-917-8
18-9
课后小记:
苏教版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105页期末复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笔算。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笔算方法的复习
1.完成期束复习第1题。
(1)完成第一组:43+25、43+2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2)完成第二组:86—54、86—5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3)完成第三组:75+675-6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比较:进位加、遇位减在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通过刚才的计算、比较,你认为笔算加法、减法时要注意些什
么?
师小结。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
(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
(2)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方法。
(3)分组笔算验证,指名板演。
(4)师小结。
2.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3分钟内完成,了解按时完成的情况。
(2)针对错误及时纠正。
3.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学生读题,估计鸭、鹅的只数。
(2)学生列式解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应注意的问
题。
课堂练习
1.口算。
87-30=14-8=85-40=64-60=
92-8=87+8=80-3=23+70=
62-4=65+90=46+40=39+2=
42+8=56-7=39+8=53-8=
8+56=7+26=81-5=53+8=
2.用竖式计算;
7+28=7735=48十37=
58+32=6927=73—8=
拓展训练:
如果明明给军军3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原来军军比明明少几张邮票?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理解算理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思考
教学用具: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
2、情境;小朋友在电梯里说出自己家的楼层。你猜一猜,他们分别住几楼?
3、填空:4+()=86+()=10
5+()=98+()=10
二、加法表;
(1)观察有什么规律,可以讨论
(2)汇报
(3)开火车
(4)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三、学习减法表:方法同上
四、小结
板书:
加法表减法表
略略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的:巩固10以内加减法
教学重点:复习大括线题,区分求整理与部分的题
教学难点:弄清部分与整理的关系。看图说图意
课前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7-3=46+2=8
(二)看图列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3+4=77-3=4
4+3=77-4=3
(三)在○里填上+-号订正:3-2=16+3=94-4=0
3+2=56-3=35+2=7
(四)填空并回答问题
1、看图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西红柿有几个?3个,蘑菇有几个?3个土豆有几个?4个茄子有几个?)
2、哪种菜最多?(土豆)哪两种菜的数量同样多?(西红柿和蘑菇同样多)西红柿、蘑菇、茄子共有几个?(3+3+2=8)
(五)口算练习7题1.自己计算注意方法2.小组订正互查互改1+4+3=8
板书:◇◇◇◇◇◇◇3+4=7
◇◇◇◇◇◇4+3=7
7◇◇7-3=4
7-4=3
7-3=46+2=8
数学上册位置顺序总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XX年月日
课题
复习比较与分类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复习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2、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分辨物体的位置和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位置与顺序”及立体几何图形。
二、复习“时间”。
三、复习简单统计
’
四、小结:
5’
1、说一说。
让学生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左边有几个人,右边有几个人。(个别学生反馈)
2、我说你摆。
学生每人一组立体几何模型,老师下口令,学生按要求摆放。如:先放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圆柱,在正方体的左边放一个球,右边放一个长方体。教师边说边巡视学生的摆放情况。
3、做课本第100页第1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立体几何图形。
(2)说一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所指示的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交流。
1、我拨你说。
(利用课件演示,当分针和时针停下来后,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我说你拨。
每人一个钟面学具,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然后同桌交流检查。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和同学要给予帮助。
3、完成课本第101页的认一认。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老师也可以再次把整时和半时,快整点和刚过整点做个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做课本第1030页练习题。
1、让学生观察图,帮助学生弄懂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意思。
2、学生独立解决完问题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说说自己前后左右都有谁,都有几个人。
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生:小组内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各抒己见。认为那样是有顺序地摆放。
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板
书
设
计复习位置与顺序前左○右后
课
后
反
思
数学下册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八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14-615-716-9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
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9<515-()>6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7+5=125+7=128+7=157+8=15
12–5=712–7=515–7=815–8=7
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 教案精选
反馈教案年月日课题整理与复习――数的世界(2)课型复习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板书设计教后记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加、减法计算。
二、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三、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四、小结(1)做p117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1)做p117第9题前三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做p117第9题后三题。
指名一人极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练习
六、总结
七、课堂作业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换律来验算。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
数学上册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复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XX年月日
课题
数的认识与计算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2、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读数、写数
二、复习比较大小和第几
三、复习数序和组成
’
四、小结
1、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似内的数。
(让学生顺着数,倒着数,还可以跳着数。)
2、出示计数器。
(1)师: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2)老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14、18、5、15让学生读一读,再写出来。
1、让学生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学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也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
2、在20以内的数字卡片中任意取两个数,让学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3、出示一幅小朋友排队的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谁第几,从左数第几位是谁。
1做课本第96页第1题。
(1)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规律,然后填数,最后说说怎样想的。
(2)小结方法:先要找出给你两个或几个数之间的排列顺序和规律,然后再填写,最后可以把填进去的数连起来轻声读一读。
2、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96页第3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老师可以补充:6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多少,由此提醒学生要看清题意。有的是几个一放在前面,有的是几个十放在前面。)
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还要自己复习两个加法表和两个减法表。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做口算游戏。每个同学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要算得又快又对。
学生快速口算。
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题单时,师巡视。
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
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组织讲解。
板
书
设
计
20以内数的认识
十位个位
课
后
反
思
整理与复习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1单元p121页6—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
4、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数口算。
p121第12题。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二、复习加、减法笔算。
(1)做p121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三、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前三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
四、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后三题。
指名一人极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五、复习简便算法
1、你学到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
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
2、找出p121第7题和第11题中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
六、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循环节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注:第一个是89循环,第二个是9循环)
七、解决实际问题
1、p121第8题
(1)说说要求问题各要知道什么条件?
(2)有几种走法,比较走法。
2、p121第13题
独立完成,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p121第14题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案精选篇
整理与复习(二)教学目标
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3、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理解与年、月、日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第二部分我的成长足迹,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基本练习。教学时,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在小组或全班介绍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做出适当的评价,通过整理与复习,不仅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整理复习 教案精选
第11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哪些运算?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复习加、减法计算
1、完成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集体订正。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小组内互相说说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2、完成第7题。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三、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
1、完成第9题左边三题。指名板演,集体评价。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的?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呢?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指出: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完成第9题右边三题。指名板演,集体评价。这一组的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呢?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3、完成第10题。怎样用“四舍五入”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求出来。
4、完成第11题。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指出: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四、综合练习
1、口算第12题。
2、完成第13题。
3、完成第14题。应先求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