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2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二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1厘米,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概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孩子们,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桥的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蚂蚁们非常着急,他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可是,他们不知道该做多长。孩子们,你们能帮帮蚂蚁们,告诉他们扶手有多长吗?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在你们桌上都有一根和扶手同样长的小棒,把它举起来,下面可以用你们桌上的工具,在小组里量一量,扶手有多长。师:都量好了吗?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告诉同学们,你量的扶手有多长?(几个生答)师:那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为什么大家量出的长度不一样呀,这是为什么呀?生:因为他们选用的工具不一样。师:哦,原来是大家选用的工具不一样。那如果我们要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测量比较好呢?生:尺子。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目标展示1.认识直尺。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引导自学1.自己在直尺上看一看,直尺上有些什么?2.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1厘米。3.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和长的物体。4.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学生自学p55上的内容和56页上的例1。探究交流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要重点讲解让学生知道直尺上有些什么,让每个学生都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用直尺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检测练习1.量一量,纸条有多长。2.用手势判断。3.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铅笔的长和练习本的宽。尚美评价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长度单位:厘米(cm)0刻度-:起点教学反思尚美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五段”教学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备课教师
教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3,练习十三4~10题。教学目标
1.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呈现情境导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测量较长物体或距离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米用什么字母表示?(m),米与另一个长度单位——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米作单位来测量长度。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目标展示1.进一步掌握用米作单位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能解决有关长度计算的简单问题引导自学1.量比较长的距离,还可以用什么量?2.估一估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3.用卷尺量一量。4.说一说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科书63页上的例2。探究交流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量较长物体的长或距离,也可以用卷尺。用软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距离时,一定要注意:1。物体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离数学几最近,就是大约几米。2。在小组同学合作测量时一定要注意,把尺子拉直。3。读数时一定要看清离尺子上哪个数字最过就大约是几米。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讲解。检测练习填合适的单位一支粉笔长约8()教室门高约2()妈妈的鞋跟高约6()小力的身高约125()一张床长约2()黄瓜长约20()一座楼房高约15()旗杆高约15()尚美评价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表现,小组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教学板书
设计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量较长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教室长大约是9米,宽大约是7米教学反思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1626.html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去年的树教案模板
下一篇:个人教师述职报告(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