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中学化学实验现象初中教案精选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那么如何写一份初中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学化学实验现象初中教案精选》。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棕褐色。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黄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并有白雾产生。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干燥布条不褪色,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产生。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名称: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型:实验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使用部分仪器的技能和操作方法

教育目标:进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仪器的使用

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

教学媒体:仪器及挂图

教学学生

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活动

导课

新授一、学生实验的要求:

1、做好课前预习,进实验室时带好书、讲解听讲

笔、实验报告册记忆

掌握

2、实验前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有无破损

3、实验中按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

实验现象和数据

4、实验结束后,仪器归位,废液倒入指定容器,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5、实验结束后,按时填写实验报告册,及时上交

二、常见化学仪器

1、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实物展示听讲

间接加热的仪器(垫石棉网):烧杯烧瓶介绍用途记忆

2、收集气体的仪器:集气瓶水槽和使用方法掌握

3、量取液体药品的仪器:量筒(滴管)

4、加热的仪器:酒精灯或喷灯

三、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取用:讲解听讲

(1)不直接用手接触;不直接闻药品演示观察

(2)药品用量:操作

液体:1~2毫升

固体:豆粒大小或盖满试管底部学会

(3)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4)药品的取用方法:

固体:(装在广口瓶中)

粉末状或小颗粒:药匙纸槽

液体:(装在细口瓶中或滴瓶中)

少量:滴管强调方法反复

一定量:量筒(胶头滴管)练习

多量:倾倒

学生1、分别用药匙和纸槽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巡回指导练习

练习2、用镊子把锌粒装入试管操作

3、用10毫升量筒分别量取3、10毫升水熟练

4、用胶头滴管滴液掌握

5、量取2ml盐酸倒入1中,观察现象;熟练

化学实验的设计教案模板


一、化学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

1.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实验基础

化学学科中,任何理论(或假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都有一定的实验事实作根据,如:原子结构理论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根据是电离能的测定;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根据是铜—锌原电池实验;某些有机物之间反应机理的确定是在实验中利用了示踪原子等。许多类似的实例道出了以下规律:实验事实→理论的建立(或假设的提出)→再实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类在自然科学中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家就是这样去认识化学世界的。

2.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实验事实以及单质、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化学实验是证实某物质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唯一手段。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是定性实验,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确实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看清反应实质,进而推断物质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制备原理是以物质的性质为基础的,某一物质的制备方法不止一种,但教材上采用的方法则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最好方法,熟悉了这些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就能够灵活选择实验原理。

3.能查阅、运用有关图表、数据和其它资料。

4.掌握中学化学常规实验手段,熟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规实验手段是化学实验的基础,综合实验是常规实验的综合运用,即使那些高、精、尖的实验也离不开常规实验,因而教材中所有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都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一丝不苟地完成。通过动手,一方面达到对常规实验操作(加热、蒸发、过滤、分液、称量、滴定、仪器的组装等)的熟练掌握,同时熟悉常见仪器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设计实验必须有化学实验总体观

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设计(4)实验药品、仪器、装置(5)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6)实验结果的处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可称为化学实验的六要素。实验目的是核心;实验原理是达到实验目的的理论根据;实验程序是能否完成实验的关键,它的设计以实验原理为基础;药品、仪器、装置是物质保证,这些物质条件的选择是由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决定的,同时对实验程序也起着制约作用;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是实验得以顺利、安全进行的保证,它的制定要由实验程序和实验用品来决定;实验结果的处理是对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检验,在解释实验现象、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分析实验误差等项工作中必须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思维能力是化学实验设计的核心

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化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层次较高,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处于从经验型向抽象型过渡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设法加速这一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快趋于成熟,尽早地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培养出较好的思维品质。

四、创造性是实验设计的灵魂

学生在设计时,首先是通过模仿、移植现有的实验方案,然后通过独立思考、探索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走进化学实验室新学案的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型:实验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掌握物质加热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基本操作养成教育

教学方法:讲演练结合

教学媒体:有关实验仪器药品

教学学生

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活动

新授一、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演示听讲

内焰:温度较低讲解记忆

掌握

(1)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焰心:温度最低

(2)灯内酒精量:1/3 酒精 2/3讲解记忆

(3)火柴点燃:禁止互相点燃讲解

(4)用后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

2、加热方法:

(1)可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演示记忆

(2)均匀受热:移动试管或酒精灯强调掌握

(3)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4)试管不能与灯芯接触用外焰加热

试管内的液体小于1/3,试管与桌面成45

角,试管口对着无人方向

3、失火处理:灭火器沙或湿抹布扑灭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

水洗:可溶物演示观察

不溶性碱掌握

1、方法:酸洗后水洗:碱性氧化物

不溶性碳酸盐

碱洗后水洗:油脂

2、检查:

玻璃内壁上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学会

即已洗净

3、放置:

试管:倒放晾干

其它:正放晾干

热仪器:冷却后洗涤晾干

本节课的识记仪器有:

试管试管夹试管刷酒精灯水槽归纳识记

导管集气瓶

学生1、点燃、熄灭酒精灯,观察火焰并检验出示题目练习

哪层火焰的温度最高?巡回指导熟练

练习2、给试管中的3毫升水加热至沸腾纠正错误掌握

3、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

后加热

4、将本节课所用实验仪器洗刷干净并整理提出要求自查

实验台互查

讨论探究: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能否不擦干就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year+]年xx中考化学实验题答卷分析相关教学方案


实验题21题的平均分约是4.5,22题的平均分是约3.2,两题的满分百分比约为15%,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一、基础知识显薄弱

1.常见的化学仪器不认识

酒精灯:写成“烧杯”、“量筒”、“酒精瓶”、“酒精台”。另外错别字的情况非常严重,酒写成“洒”,精写成“清”、“晶”……

2.基本实验操作不熟练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在选择上把握不好,浓硫酸做干燥剂时气体的进气口找不准。

3.常见酸碱盐的用途、性质混淆不清

液体干燥剂应选“浓硫酸”,学生的回答有“氢氧化钠”、“氧化钙”或者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有的错误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

氢氧化钠在空气变质的产物不知道是碳酸钠,这就体现出学生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没能很好的掌握,所以学生就找不到哪种物质可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二、不能灵活、规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1.化学用语不规范,元素符号中的大小写不分,化学式中的小数字写得过大

2.实验现象描述不规范,如“没有明显的现象”写成“原来的样子”、“溶液不变”、“溶液没发生反应”……

三、思维不灵活,综合能力较弱

22题中现象b应是“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不变质,可以依据现象a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变质来解决问题的。

四、审题不仔细,不按要求答题

适量的a溶液的名称,部分学生写成化学式,而且又写不对。

浓硫酸干燥气体的进气口填“a”部分学生写成“a”

通过本次改卷,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一定要注重细节,要注重指导学生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实验现象描述的规范性,也要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记忆十法教案模板


一、简化记忆

这是记忆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的有效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精炼的话来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大简化了记忆量。

二、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元素符号、分子式、原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

三、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四、重复记忆

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五、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编顺口溜方法来记忆。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

六、归类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如: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七、对比记忆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八、联想记忆

把性质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记住他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再回忆时,只要想到一个,便可联想到其他。如: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不要孤立地记忆,要扩大联想。

九、关键字词记忆

这是记忆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的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

十、知识网络记忆

用表格或图示进行归纳、整理,使看似零散的知识结成网络。

初三上化学硬水软水知识点归纳初中教案精选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①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两种水,搅拌,浮渣少,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蒸馏水泡沫多,无浮渣)

②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

(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①煮沸水;②蒸馏(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4)蒸馏:获取纯净水的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通过对硬水和软水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

[year+]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初中教案精选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明中考中此两类题目的解法。

1.优先置换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则加入一种金属时,优先置换出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离子。

〖例1〗、在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是()

a.cub.agc.zn和agd.zn和cu

[分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o3反应,只有agno3完全反应后,锌粉才能与cu(no3)2反应,否则不反应。“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的agno3尚未反应完,故cu(no3)2不可能反应,证明锌量不足,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b。

〖例2〗、向含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是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zn、fe,滤液中有zn2+、fe2+

[分析]:铁粉加入混合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fe+2agno3=fe(no3)2+2ag①;fe+2cu(no3)2=fe(no3)2+cu②,根据溶液中的优先置换原理,反应①优先于反应②进行。因此,a选项中,滤液中有ag+证明反应①未完成,自然反应②还未进行,正确;b选项中,滤纸上已经有cu,说明反应②已经发生或已经完全发生,则反应①应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可能有ag+,不正确;c选项中,滤纸上有fe,说明反应①②都已完全,但滤纸上没有cu,不正确;d选项中,滤纸上由zn,不正确。

初中化学知识点相关教学方案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例:从微观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例: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些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⑥化学式的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c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d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非金属气体单质h2、o2、n2、cl2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mgcl2。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cl-。构成氯化镁的微粒是mg2+、cl-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已知ro32-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教学方案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cu---紫红色、金---黄色、汞----常温下液态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气体,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硫酸锌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

经典初中教案九年级化学上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空气

命题落点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

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

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

课题2氧气

命题落点

1.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考查。

2.对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

3.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考查。

4.对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的考查。

课题3制取氧气

命题落点

1.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氧气的检验方法的考查。

2.对气体收集方法的考查。

3.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4.对实验室制氧气和工业制氧气不同的考查。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3080.html

上一篇:认识千克克 小学教案范例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