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世界的气候

作为初中老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初中教案该怎么写?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的气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

掌握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征。

能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描述气候。

能力培养

通过对气温降水柱状图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视图、析图等用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特征。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热带的气候类型

情境导入

出示四幅不同的热带自然景观图,这些不同的景观是由于不同的气候形成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课前热身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整体认识热带气候的分布。

教师讲述: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垢“五带”来称呼气候,但这样并不具体。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利用气温和降水来研究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

互动1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突出体现热带雨林的气候)

师:同学们试着表述热带雨林的分布情况。

生:分布在赤道附近。

明确: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互动2

师:下面我们利用图中气温、降水资料,来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先注意气温的高低和气温的变化怎样。

生:气温高,但变化不大。

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特点是:全年高温,在26摄氏度左右。

师:再看图上各个月份的降水量和年总降水怎样。

生:多数月份的降水多。

明确:全年高温多雨。

互动3

师:根据书中热带草原气候图,看看其分布怎样?

生: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明确: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互动4

师:下面我们根据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大家观察讨论。

生:全年高温,降水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

明确: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6-9月。

互动5

师:请同学们表达一下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情况。

生: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明确: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互动6

师:下面我们利用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

生:全年高温,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

明确: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互动7

师:学生根据下表填空。

气候分布气候特征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达标反馈。

学习小结

内容总结:见上表

方法归纳:从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等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3、知道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4、能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初步学会说明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方法。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教学用具:自制表格,课本4.16图和4.18图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与读图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外出旅游或探亲过程中是否亲身体验到气候的地区差异呢?各地区气候不同,自然景观也不相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自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自由发言】学生自学后,可以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闻或到过的地方,介绍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及自然景观概况。【小结】各个地区气候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影响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也就是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由此可见,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着手。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自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为选学内容,学生自学后能够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压带和风带、洋流因素,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地理现象即可。)【自学测评】讨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是什么?1、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2、我国黑龙江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海南岛则终年如夏?【自学】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填写表格: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气候

冰原气候苔原气候特殊气候类型

高山气候

【教师引导】通过自学,我们知道组成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所以要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要看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这就是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例(投影“热带雨林气候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全年高温,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大,也就是气温年较差很小;全年降水很多,且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由此总结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其它气候类型依此类推,不难分析出其特征和分布地区。

【练习】投影4.16和4.18图,分小组进行训练,以便使学生及时准确的分析某一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自学】*四、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这部分内容为选学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简单了解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及其代表性的动植物就可以了。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学会了分析某一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地区。同学们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分析一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总结出我们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总结当地气候特征)。

【课堂练习】略

【板书纲要】第三节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见投影表格)

四、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flash复合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

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

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自然景观的差异”,虽然是选学内容,但它却是本章的总结和深化,是最活跃、最有想象力发挥的内容。可以利用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动画或影片等进行学习和讨论,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或者利用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表演等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的复合片,可以体现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关于“主要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部分,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状况分成13种类型。并提供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分析讲解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是对气温和降水内容的概括提高。热带、温带和寒带的类型主要是水平分布,在高山高原区还有高山气候。

对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部分,也作为选学内容。主要介绍自然带的含义和各自然得的位置、特征,主要的动植物,并用景观图片直观的表现出来。

很明显,本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并且层层深入,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手段)

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引入)播放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录像,提问:仔细观察南方和北方的植物,在叶子的大小、冬季是否落叶、还是一年四季常绿上,南方与北方植物有什么区别?一个地区的地形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出来,但是一个地方的气候我们怎样看出来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植物的分布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南方的气温高、降水丰沛,植物的叶子大而且常绿,北方的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植物的叶子小而且冬季落叶。地表的动物又受植物的影响而不同。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我们一般根据当地的植物特点来认识这里的气候特点。

(投影片5)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自然带景观和动物迭加图

(板书)四、世界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学生活动)根据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教材51~53页,分组讨论气候与植物、动物的关系,并完成下表: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带

温带沙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反馈练习)分组,教师随意说出一种气候类型,要求各组迅速说明其气候的特征或代表的动植物等,快且正确者胜。

(板书设计)

四、世界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赤道附近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

单峰驼、沙漠狐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

温带沙漠周围

气温较差较大,降水较少

温带草原

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温带阔叶林

大熊猫、梅花鹿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松鼠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苔原

驯鹿

冰原带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第12页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flash复合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

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

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自然景观的差异”,虽然是选学内容,但它却是本章的总结和深化,是最活跃、最有想象力发挥的内容。可以利用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动画或影片等进行学习和讨论,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或者利用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表演等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的复合片,可以体现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关于“主要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部分,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状况分成13种类型。并提供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分析讲解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是对气温和降水内容的概括提高。热带、温带和寒带的类型主要是水平分布,在高山高原区还有高山气候。

对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部分,也作为选学内容。主要介绍自然带的含义和各自然得的位置、特征,主要的动植物,并用景观图片直观的表现出来。

很明显,本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并且层层深入,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手段)

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引入)播放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录像,提问:仔细观察南方和北方的植物,在叶子的大小、冬季是否落叶、还是一年四季常绿上,南方与北方植物有什么区别?一个地区的地形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出来,但是一个地方的气候我们怎样看出来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植物的分布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南方的气温高、降水丰沛,植物的叶子大而且常绿,北方的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植物的叶子小而且冬季落叶。地表的动物又受植物的影响而不同。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我们一般根据当地的植物特点来认识这里的气候特点。

(投影片5)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自然带景观和动物迭加图

(板书)四、世界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学生活动)根据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教材51~53页,分组讨论气候与植物、动物的关系,并完成下表: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带

温带沙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反馈练习)分组,教师随意说出一种气候类型,要求各组迅速说明其气候的特征或代表的动植物等,快且正确者胜。

(板书设计)

四、世界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赤道附近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

单峰驼、沙漠狐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

温带沙漠周围

气温较差较大,降水较少

温带草原

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温带阔叶林

大熊猫、梅花鹿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松鼠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苔原

驯鹿

冰原带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政区或世界地形图

计算机课件:(1)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2)气压带风带示意图;(3)地形雨动画;(4)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引课)读四个城市柱曲图,根据前面所学方法概括四地的气候特征

(投影片1)北京、伊基托斯、罗马、东方站(学生回答)

(提问)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鼓励)

(总结板书)第3节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师总结)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赤道地区多,

两极地区少

海陆位置

沿海温差小

近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承转)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什么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学生回答)

(投影片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高气压带少雨,低气压带多雨;西风带从低纬到高纬多雨,东风和信风带少雨,同时由于气压带风带还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所以情况较复杂

(投影片3)地形雨动画

(投影片4)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和洋流的动画

(反馈练习)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是什么?

1、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圣地?

2、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海南岛则终年如夏?

(板书设计)

第3节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设计思想)

学习气候的地区差异,以学生活动为主,既复习旧知又引入新内容。巩固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对降水柱状图的识读,并将二者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气候特点。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这部分是教材的难点。本着从易到难、从整体到局部、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顺序和过程进行教学。首先,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纬度位置,二者一个在分析气温和降水部分市都涉及到,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较易理解;对同一纬度来说,最不同的是海陆位置,关于这一点,在前两节也分析得较充分,所以一教师提示,学生活动为主,共同归纳总结出表格。但是,对全球的降水来说有重大影响的还有气压带风带,这是很难与理解的内容,所以以教师讲解为主,只是将现象简单归纳,学生了解即可。在陆地局部和海洋局部地区,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和洋流了。关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已经学过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但对地形雨的成因分布不了解,所以设计动画演示山地迎风坡降雨,背风坡干燥的过程,而随着高度降温是高山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用复合片分步演示,是学生思路清晰。总之,这部分教学步步深入,对学生了解影响气候因素和形成思维的方法有很大帮助。

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手段)

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柱曲图;每种气候类型的景观图

(讲授)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气候类型的不同。请大家依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挂图,分组讨论,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地区、主要影响因素等。并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

分布

特征

植被

寒带、高

(板书)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总结)

全年多雨区

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全年湿润区

热带

全年高温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冬冷夏热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寒带

全年寒冷

极地冰原气候

极地苔原气候

(板书设计)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

特征

植被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

全年高温多雨

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亚热带常绿、温带落叶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中低纬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草原、沙漠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纬大陆西岸

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亚寒带针叶林

寒带、高

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

终年严寒

冰雪覆盖

苔原气候

亚欧、北美大陆北缘

长冬无夏

苔藓、地衣

高山气候

高山高原地区

终年低温

冰雪、寒漠

全年多雨区

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全年湿润区

热带

全年高温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冬冷夏热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寒带

全年寒冷

极地冰原气候

极地苔原气候

(设计思想)

气候类型的分布属于新知识,于是采取以学生自学、分组讨论为主的方法。为便于学生对气候分布地区名称的学习,教师提供世界地形和政区挂图。通过小组讨论,很多同学认真思考过程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加深了理解,学生大部分都学会了如何分析气候类型。完成的表格,是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提供学生一种思维的方法,而且便于理解和记忆。设计的教学课件,使学生看到了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分布特点,同时掌握了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总结规律的方法。

中国的气候类型教案模板


本学期总第20课时本单元第20课时授课日期10、24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类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2、认识我国气候的优越性。3、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我国气候资源的优越性的认识和利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分布以及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气候特征。教具电脑、投影仪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气温和降水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解释、回答几个问题:一、出示图表:地点纬度1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那么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特征:结论:(1)我国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冬季我国要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2、7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4、我国冬季和夏季的降水量有何不同?1030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世界同纬度地区大。二、那么为什么我国的气候具有这样的特征呢?(一)季风气候显著总结:冬季,我国盛行偏北的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大陆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我国主要盛行偏南的夏季风,来自低纬度太平洋、印度洋的气流暖热并且含有丰富的水汽,因此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这种气候叫季风气候。(二)气候复杂多样总结: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西北距海远,为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气候区。东部季风区由于所跨温度带较多,又分别以秦岭—淮河一线和北回归线为界,自北向南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全课总结:我国气候具有三大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1、在世界图上指出中国的位置,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2、在亚洲季风图上画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3、我国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1、我国有几个温度带2、我国有几个干湿地区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哪里。5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后记:

世界的地形教案模板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1、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1、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自主学习】第三节世界地形1

一、陆地地形

1、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_____的______距离。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______距离。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据课本填右上图。

4、山脉分布的两大地带:(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a、太平洋东岸的_______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_____山脉和南美洲的_____山脉组成。

b、太平洋西岸山脉带。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_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组成。

二、海底地形

【合作探究】1、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_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____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盆地:_____________。

2、博兴县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这种地形有利于__________(农业部门)的发展。

【反思总结】

【达标检测】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2、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境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盆地d、丘陵

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

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这是哪种地形区?

a、海沟b、洋盆c、海岭d、大陆架

5、读图完成:

(1)a点的海拔是_______米,b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

(2)a、b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6、写出世界之最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_

气候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案


本学期第17课时本单元第17课时授课日期10、16课题气候复杂多样(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气温入手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气温对农业的影响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温度带的分布难点:气温对农业的影响教具大背投、电脑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三复习: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2、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悬殊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那么我国夏季的气温特点是不是和冬季相同呢?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讲授新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漠河的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南北温差很大纬度位置是主要因素,冬季风南下影响,地形的影响。夏季,如果我们也做由北到南的旅行,我们会发现气温情况怎么样呢。学生读《七月气温分布图》5530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四少摄氏度?3、海口的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4、计算两地的温差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归纳总结,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思维训练)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的原因?(出示图表)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日照情况比较,分析总结此时纬度位置和昼长的关系。(推理判断)1、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2、夏季我国最热的地方是海南岛。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课后总结)夏季北方较长的白昼和光照,缩小了南北的温差,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一些地势较高的高原和山地成为夏季最“凉爽”的地方。学生归纳,温差说明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冬季有何不同?想一想,这时的北极圈内是什么景象。

地势较高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深居内陆,陷落天山之中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夏季我国真正的“火洲”

5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我农业国北方白昼较长气温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分布

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的教法建议

关于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通过以上的读图计算,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增长和分布现状。

人口的迁移,可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讲授。对于科技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这部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通过计算题,算出甲乙两城市的每平方千米的人数,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出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最大?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结合世界地形图,做对比,展开讨论,找到影响他们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的作用。本节中讲述了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热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的增长,教材先用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一段报道,点明数量。用“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显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个示意图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然后提出人口增长是如何算出来的,提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最后用“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各大洲的柱状图,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高,拉丁美洲次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用“读一读”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极限。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地区差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上刊登的报道,请回答: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

(板书)人口的数量

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根据计算结果,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的。)

(板书并总结)人口的增长1)缓慢---加快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量化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千分之多少)

(展示)《世界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请大家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起来,(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差异存在

(板书)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快?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慢?

(非洲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讲述)目前许多大家熟悉的明星是混血人种,比如球星萨尔瓦多、影星金城武等。混血人种是不同种族融合的结果,他的前提是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迁移。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世界人口的迁移”部分内容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

输出的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学生讨论)课本“想一想”,由学生回答,再由其它学生评判。(原因:科技移民较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工资,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劳动力输出更高的工资)

(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1、人口的数量:6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非洲最快、欧洲最慢

二、世界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2、二战前的人口迁移:

3、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移动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

【教学手段】幻灯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地形图〉

(导入)目前,世界有60多亿人口,60多亿人是否平均分布?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

(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个有多少人?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人口密度不同,在图上有什么区别呢?看甲、乙两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图(教材)。

可看出:甲市人口稠密,乙市人口稀疏。

(计算)“做一做”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中国:约121/平方千米;加拿大25/平方千米)

(总结)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板书)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稠密?我们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

首先,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比较,

提问:1、它们都处于什么纬度?(中纬度)

2、它们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近海地带)

3、它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平原为主)

4、它们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

(总结)可以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对比上述四个问题,结合已学过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知识,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在海陆位置上:内陆地区

在地形上: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

在气候上:干旱的沙漠和湿热为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在纬度上: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学生讨论):“想一想”第二题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总结)这一节主要讲了人口地理的两个知识点:增长、迁移和世界人口分布。这两个知识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迁移是认识人口的动态变化,它们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人口增长的状况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练习)在世界大洲的空白图上,找出世界四个人口稠密区的具体位置,要求形式用红笔在课本图上勾画出人口稠密区的位置。

【板书设计】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人口的多少是怎样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的?

(展示)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

本报萨格勒布7月11日电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记载: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讲述)18世界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界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加以量化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练习)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出生率:千分之二十五;死亡率:千分之十;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十五)

(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提问)请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讲述)这样的结论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差异。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表

请学生粗略计算:1950年、1990年、2025年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分别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加深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设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越来越明显,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但不必回答,为下节课讲人口问题埋下伏笔。

(过渡)大家都听过《橄榄树》这首歌吧,歌中唱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歌中的人是从其他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的,这种人口从一个地区移居到另一个地区的社会现象,就是人口迁移。

(提问)请大家读教材“人口的迁移”这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回答并评判。最后展示“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教师总结。特别强调目前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即: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

(讨论)1.大批的科技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哪些影响?

2.你认为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过渡)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首先,我们学习一个反映人口分布特点的指标——人口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有多少人?(甲市:2500人/平方千米;乙市:1250人/平方千米)

(讲述)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的居民人数(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计算)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1998年)

国家

人口数(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中国

1248100000

9600000

加拿大

30300000

9970000

(中国:121人/平方千米;加拿大:25人/平方千米)

(讲述)人口密度能准确的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提问)世界人口稠密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总结)

(讨论)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讨论)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不能,因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练习)选择题

探究活动

我家的人口

要求:

1.周末对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进行一次采访,问一问:从你的曾祖父母开始,经过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家庭人口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为什么?

2.通过你家的情况,你能否理解虽然我们已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的总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为什么?

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家的人口增加和变化过程,印证课本上关于人口增长的结论和数据,即理论联系实际。

2.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

要求:查找资料(可上网查找)。

看看你们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县(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哪个区(县)或乡的人口密度大,为什么?分析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目的:

1.通过查找自己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县(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把书本的理论用在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如通过调查得出人口分布的差异后,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调查,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情绪的多重世界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教学目标1.明白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窗口”。2.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不同的情绪会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同的后果。3.认识人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重难点重点:1、情绪的四种形式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难点:人们的情绪经常变化教学方法小品表演,事例分析,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被一种说不清、摸不透的东西所困扰。它让你多愁善感,让你孤独无助,让你兴高采烈,让你豁达开朗……这神秘的东西是什么呢?欣赏漫画《下雨了》p35思考:遇到下雨,为什么有人欢喜有人忧呢?(二)、情绪的多彩世界:1、体验不同情绪:p36-37(1)、XX年7月9日至16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13日,会议经过秘密投票,北京第二轮胜出,取得XX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喜讯传来,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青海……全国一片欢腾。此时,我们感到。(2)、一个中学生被人欺负之后,回到家,书包一摔,两手握紧拳头,话也不讲一句,只是在房间里来回走……此时,这位中学生感到。(3)、XX年2月1日上午,美国各大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主持人以哽咽的声音播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突然解体,机体7名宇航员在天上工作了16个昼夜,离到家只差16分钟,现已全部遇难……此时,主持人感到。(4)、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11岁的王瑞获救前被埋在废墟下的缝隙里。乡亲们听到呼救声,找到铁棍撬压在上面的楼板,结果楼板动也不动。大家只能等着吊车来吊。王瑞在下面哭,渐渐地嗓子哑了,哭声弱了……此时,王瑞感到。大家阅读上述四则事例后,仔细体会上述情境中各种情绪,然后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描述:喜怒哀惧2、发给每组投影胶片或白纸,三分钟内完成,分四组列出的表现喜怒哀惧的词语,并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3、说一说:在幼儿园到中学,你的种种情绪体验:最开心的事情:最生气的事情最难过的事情最害怕的事情(三)、走进情感天地1、阅读p39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和《早发白帝城》,说一说你有过类似的情绪变化的体验吗?2、你是如何划分下列词语的:喜悦、兴奋、垂头丧气、忧郁、兴高采烈、豪情万丈、愁眉深锁、踌躇满志、悲伤、洒脱、紧张、眉飞色舞、惆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3、p40面对演讲比赛,下列哪些是积极情绪,哪些是消极情绪?(四)、拓展:阅读故事《三气周瑜》谈谈你的感想。二次备课作业布置教学总结

经典初中教案季风气候显著


本学期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21课时授课日期10、26课题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2、理解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及危害3、通过观看和阅读有关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的具体报导,能分析有关现象的本质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难点:三种气候灾害的形成原因。教具电脑、投影仪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问:我国的气候具有哪些主要特征?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优越条件?(过渡)我国的气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你们听到或见到下列天气现象吗?讲授新课:

上述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现象就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一)寒潮把以下问题的结论填下表格:

(1)什么是寒潮?源地?多出现在什么季节。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录像:1、寒潮与台风警报及其带来的灾害;2、水旱灾害片段

1、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寒潮侵入我国的路径。2、描述寒潮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

530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三(2)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它会带来哪些灾害天气。(3)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二)台风看课本回答以下问题:1、在亚洲轮廓图上画出台风前进的路径。2、描述台风过境时的天气变化过程3、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有哪些4、台风带来了哪些灾害。(三)水旱灾害1、资料展示:1998年特在洪水录像2、问题: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水旱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影响?总结: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种类中,尤以气象灾害最为常见,影响也严重。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哪些。4、寒潮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台风?源地?多出现在什么季节?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防御台风。

讨论: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气候原因有哪些?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与水旱灾害的形成有什么关系?你经历过水旱灾害吗?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措施来防御水旱灾害?

10板书设计: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一、寒潮、台风、水旱灾害教后记:

气候复杂多样初中教案精选


本学期总第16课时本单元第16课时授课日期10、12课题气候复杂多样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记住1月0 c等温线的分布3、知道纬度位置对我国气温分布的影响能力目标学会根据等温线图分析掌握我国1、7月份的气温分布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难点:同样的纬度跨度,在不同的季节,气温的分布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教具投影、背投、电脑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复习导入:1、检查上节课布置的收听天气预报的作业,请学生预报当天的天气。2、复习概念:气温——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气候要素之一。讲授新课:(设问过渡)一天中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年中有最冷月和最热的月份,即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猜一猜,我国大多数地区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过渡)在隆冬的1月份,我们来一次从北向南的图上旅游,你就会发现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了。一月,它可以代表我国冬季的气温。

读《1月气温分布图》提示:等温线概念

530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设置情境)出示“北极村”漠河冬季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漠河(冬季最冷的地方)——进入山海关,北京(变得较暖和了一些,北风呼啸,只是没有了茫茫积雪和冰雕)——淮河是界线,这里河水不再结冰淮河以南,绿意盎然,羽绒衣有些穿不住了。过了南岭,到了广州,这里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地。(二)冬季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1、纬度位置是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因素比较漠河、北京、广州三地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总结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的规律。2、冬季风以及地形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南北的温差。所以,我国冬季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突出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学生思考:那么我国冬季南北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纬度位置——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冬季风频繁南下,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板书设计: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北寒南暖,温差大

我北方光照较弱且昼短+冬季风国气温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分布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393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