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到市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两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绘制成标价牌。
2.测量身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学生出示商品标价牌。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标价牌,并交流商品的价格。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磁性黑板上的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
元角分
4.504元5角
0.707角
0.656角5分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元___角___分。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5.学生类推。
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补充练习。
(1)填单位名称
7.89元=7()8()9()
4.54米=4()5()4()
(2)填适当的数
0.56米=米=()厘米
0.89元=元=()角()分
6.18米=()米()厘米=()厘米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p.45、46,练习与应用第6~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区别“数位”和“计数单位”。
请学生举例说明两者的不同。老师再依次整齐的板书(部分):
数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计数单位: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2、说表象:用正方形表示几个就是完整的几个正方形,长条用一位小数表示,方格用两位小数表示,立体的方块用三位小数表示。
3、说“满十进一”:
10个百分之一是()(看板书说)这样的话你还能说么?
提醒:个位和十分位也是相邻的两个数位,10个十分之一是1。
4、说组成,举例:56.108判断:
小数一定比整数小么?为什么?分别说说这个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是多少?
指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比较小,不是0的时候就可能很大。
改成0.108,说组成:
(1)总说:它是一个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有108个
(2)分说:除去0,有两个数字,1表示1个十分之一,8表示8个千分之一。
提醒:说一个小数的组成时,要仔细审题,有时要分开来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依次说,有的是整体的说。
二、完成书上练习:
1、(第6题)读题后,问:类似的不同的题目要求是什么?(填≈或=)
指出:要看清楚具体要求。
学生填写,交流,选几个说说思考方法。
如第一个只要比整数部分,第二个是利用了小数的性质……
2、(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最好能请从大到小排的同学先读一读,发现问题,再强调顺序。
3、(第8题)强调书写的格式。
指导规范的板书。
4、(第9题)量出某个同学的身高,分别用“厘米”、“米”来说一说。(时间关系,可以量最高的和最矮的同学,让大家知道正常的身高的范围。)
老师量课桌的长、宽、高,用厘米说一说,请同学用米为单位写下来。
5、(第10题)交流调查的自来水费和电费,
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常常用到小数。
6、(第11题)查资料,了解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是40700千米,大约是4.07万千米。
7、(第12题)交流人口普查情况,
汉族:118295万人,少数民族12333万人。
改写成用亿为单位的数,再用近似数数表示。
感受:中国13亿人口中汉族占了12亿……8、
游戏:数到31、2、2.1、2.2、……2.91、2.92……问:
这样数下去,能数到3吗?
为什么?完成书上的思考题。
小结:规定小数的位数,这样的小数个数是有限的。但不规定位数的话,个数是无限的。
三、布置作业。
课题第四课时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末尾去掉”0”,其大小是没有变化的。教学目标1、利用先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处方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准备共享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昨天金老师去买几支中华牌hb铅笔,有一家店里每支笔的价格标有:0.50元,另一家店是标了0.5元,那你说金老师应该选择哪家店去买我的铅笔呢?生:随便哪一家,都一样的呀。师:那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师: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1/1010/100100/10000.10.100.100(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二、利用性质,改写小数师:你理解了小数的性质了吗?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请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0.70=______师:你是如何进行化简的。强调是去掉末尾的“0”。105.0900=_______4.09=()师:这个数能化简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答.因为它的零不是在末尾,所以不能去掉。师:那么你能不改变它的大小,把它写成三位小数吗?生:能,4.09=4.090师:那3呢?这个数怎么改呢?(生答)那两位呢?板书:改写成三位小数。4.09=4.0903=3.000师:现在你会使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了吗?那你能说说我们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去“0”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0”也只是在小数的末尾添加。……三、课堂小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四、巩固练习p58----59的做一做判断:1、0.080=0。8(×)2、4.01=4。100(×)3、30=30。00(√)4、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练习十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了解。
2、使学生会正确的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的负数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说以说对温度的认识。
①可以结合天气预报。
②说一说“零下度”使什么意思,怎样表示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负数。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①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上你看到了那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
②学生观察,自由汇报。
a、教室内的温度是16℃。
b、雪地上的温度是-16℃。
c、“℃”表示什么?
d、“16℃”和“-16℃”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e、“-”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
③针对上边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a在小组中说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b全体汇报交流,认知结果。
c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简要说明:“°”表示度,“℃”表示慑氏度,零下16℃用“-16℃”表示,“-”是负号,在这里表示比零度还低。16℃表示零上16℃。
2、教学例2
①出示银行存折数据,统一说出这些数各表示什么呢?
②以“500”和“-500”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500表示存入,-500表示支出)
3、认识负数。
①联系16℃和-16℃,500和-500说一说体会。
②什么是负数?
③教学负数的读写法。
④什么是正数?
⑤关于正数前的“+”可以省略的指导,强调负数的负号不能省略。
⑥关于“0”的认识(非正也非负)
⑦你能写出几个负数吗?组内订正。
⑧指导看书,画一画,记一记。(要看课后资料)
三、巩固提高:
1、完成“做一做”
第一题,独立完成,组内订正。
第二题,介绍“海拔高度”再同桌完成。
2、练习二第一题。
边度边想边填,组内订正。
3、验收:练习二第2、3题,集体订正。
4、思考:-2○3,5○-5
四、总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负数
例1:16℃:读作:正十六摄氏度。
-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
例2、500元:存入
-500元:支出
负数表示和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