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文字图表处理学习指导

时间:2022-03-16 文字和图表处理学习指导 文字及其处理技术教案

(一)教学要求

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和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二)教学设计建议

本节教材包含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和使用字处理和表处理软件等内容。

在文字处理和图表处理部分,教材介绍了流行的字处理和表处理软件有哪些,以及字处理软件、表处理软件分别具有怎样的功能。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结合学生对字处理、表处理软件的掌握情况,安排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掌握这些功能。

本节教材中安排了实践体验活动使用字处理软件设计制作主题班报和综合探究活动制作关于《主要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比较》的报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展开教学和辅导,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和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如何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JK251.com延伸阅读

其他教案 word文字处理


第四章Word97文字处理系统

第一节Word97基本操作

一、Word功能简介:

1、图文混排。

2、强劲的制表功能。

3、强大的打印功能。

4、超强的辅助功能:

1)拚写语法检查。

2)自动模板。

3)处理邮件。

4)Web工具。

二、Word的启动及窗囗组成:

1、启动:三种方式。

2、窗口组成:

1)Win98传统模块: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滚动条、状态栏。

2)标尺栏。

3)文本区。

三、文本的输入:

1、汉字输入。

2、字母输入:按ctrl+空格。

3、数学公式输入。

4、特殊符号输入。

四、文件的保存和关闭:

1、文件的存盘。

2、自动存盘:三种方式。

3、关闭文档。

第二节编辑文档

一、打开已有的文档。

二、选定文本:鼠标方式、键盘方式。

三、插入文件。

四、复制和移动文本:

1、复制文本:

1)鼠标拖动:按住shift键。

2)菜单、快捷按钮。

2、移动文本:

1)鼠标拖动。

2)菜单和快捷按钮。

五、查找、替换和定位:

1、查找一定内容。

2、替换文本内容。

3、定位。

六、撤消、恢复和重复:

1、撤消和恢复操作。

2、重复上次操作。

第三节文档排版

一、页面设置:

1、页边距。

2、纸张大小。

3、版面。

二、字符格式:

1、字体。

2、字号。

3、字型。

4、字符修饰:边框和底纹。

5、文字排列位置:居左、居中、两端对齐。

三、段落排版:

1、行间距。

2、段间距。

四、设置制表位:

1、设置三种对齐方式制表位。

2、设置小数点对齐制表位。

五、页眉和页脚。

六、艺术字体:

1、启动“艺术字”工具栏。

2、创建艺术字。

3、编辑艺术字。

第四节图文混排

一、插入图片:

1、插入剪贴画。

2、使用剪切板插入图片。

3、使用图片命令插入图片文件。

二、编辑图片。

三、绘制图形;

1、启动“绘图”工具栏。

2、绘制简单的线图。

3、绘制各种图形。

4、编辑图形。

四、使用文本框:

1、横排文本框。

2、竖排文本框。

五、分栏排版:

1、设置多栏文档。

2、设置栏间距。

3、设置分隔线。

第五节表格操作

一、创建表格:

1、使用菜单命令:

表格插入表格。

2、使用常用工具:使用鼠标拖动进行表格创建。

二、编辑表格:

1、插入单元格:插入一个单元格。

2、插入行:插入一行。

3、插入列:插入一列。

4、合并单元格:将相邻的若干个单元格合并。

5、拆分单元格:将一个单元格拆分成若干个单元格。

6、移动或复制单元格、行或列的内容: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

7、删除复制单元格、行或列的内容:执行删除操作。

三、边框和底纹:

1、边框处理:设置边框和内部网格线的线型、颜色等。

2、底纹处理:设置底纹的颜色及效果。

高中教案信息技术学习指导【荐】


(一)教学要求

1.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设计建议

本节安排一个课时,教材上安排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展望三部分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包含了古代的信息技术、近代的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内容。

本节教材叙述性内容较多,而且学生容易理解,教师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显得比较重要。教师要尽量搜集一些与本节教材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通过课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抓住教学上需要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了那些信息技术?),展开讨论。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来概括一下,在各个时期,哪些信息技术是比较主要的或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具备上网条件的话,在信息技术展望教学部分,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教材中未具体提到的某项未来的信息技术,或了解某项信息技术的目前的研究情况。

高中教案信息获取的方法学习指导【荐】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知道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

(二)教学设计建议

本节安排一个课时,教材中安排了两个讨论交流活动,分别说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知道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通过其他的途径同样可以获取信息。

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以前所接受的教育的程度也有高低,单独的一个同学很难把教材中设计的两个题目没有遗漏地全部回答出来。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就能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做到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同时,培养合作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为此,建议以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来开展讨论活动,可以安排前后排各两位同学共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也可以任意组合。

每一个小组的四位同学中,可以适当进行任务安排,其中一位同学任组长,一位同学是记录员,这些工作在不同的活动中应该由各位同学轮流担任。

本节的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其余小节的内容是本节内容在某一方面(网络资源)的细化。

高中教案图表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城市化”一的教学 精选版


一、背景分析

城市化在整个高中地理第六章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前面的知识是一种深化,对后面的知识是一个桥梁,城市化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所谓熟悉是城市化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同时学生也学习了城市区位的知识,所谓陌生是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于大城市的体验就更少。而利用图表可以让学生直观城市人口和规模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获得理性的知识,这符合知识的习得过程。

二、案例设计

(一)目标

1.利用富阳城区图引导学生讨论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

2.结合书本及教师提供的图表,要求学生画出城市化进程的折线图并划出阶段。

3.利用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讨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区别。

(二)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一周前去了解富阳城区的变化,可以实地考察,也可以在网上或其他方法获得相关资料。

2.投影出富阳城区图及相关问题:

问题(1)据你所了解富阳城区的人口和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富阳城区主要在向哪个方向发展,请举例说明?

(3)富阳城区人口和面积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然后请学生结合书本讲出城市化的含义以及三个标志。

通过对本市城区的了解能较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较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再结合书本知识就能对城市化的含义有较深的理解。

3.投影出图表

时间

1750年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

特点

原因

问题(1)结合书本完成上面的表格

(2)分组讨论完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折线图

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基本能完成作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作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参照作图如下:

4.投影出图和表

国家

起步

速度

水平

其他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结合图和书本分组讨论,完成表格和下列问题:

问题(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最早的是哪个?

(2)现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概是多少?

(3)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原因?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时间、原因、表现?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的原因?

通过这些图表,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前面城市化的含义和主要标志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学习,学生完成这些问题是很容易的。

三、教学反思

以上--,学生既了解本市的城市化进程和概况,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又能使学生对城市化有较好的理解。通过课前的准备,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的学习,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图表以及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先获得直观的陈述性的知识,再获得理性的程序性的知识,也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学生体验了知识的获得过程,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其他教案 信息的处理实践用金山文字进行编辑设计 万能通用篇


信息的处理实践——用金山文字进行编辑设计

课题:信息的处理

课型:实践课

实践场地:电脑机房

一、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设计

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的搜索、处理、交流的能力,并在初中时已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处理技巧,因此为他们提供一堂自己收集信息并进行处理操作的实践课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必要的。

二、教学需要分析民教学设计

信息的处理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处理的实践课对他们自然是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课堂设置的任务即将是他们将要遇到的问题。希望通过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并熟练一定的信息处理操作技巧。

首先,让学生(组合或个人)进入因特网去搜集相关自己要表达的信息,下载到本地硬盘。

其次,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内容用金山文字进行排版,要求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有特色的设计。

通过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决,让学生能更熟练地掌握信息的下载,处理的技巧。

三、教学(目标—内容)分析表

分项

新的机会

知识

符号

概念

事实

技术

思想

了解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处理的

原理

操作

信息处理过程的一系列操作

方法

掌握网上搜索、下载的一般方法,学会如何处理有用信息;金山文字的排版设计编辑技巧

人际互动

表达

能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整个操作过程与想法,并能进行表达

交流

能够及时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是发现有用信息发布到老师或是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成果

合作

在实践中设置合作空间,发挥人个的优势的同时相互学习,理解合作与协作是当今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

问题解决

发现问题

提出自己在整个实践中遇到的不知道的问题,教师或是同学之间进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

确定方案

解决问题

评价调控

要素评价

过程评价

个性化评价

公平合理地评价自己或同学的作品

调整控制

及时地反思各个实践任务的环节,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身心健康

能利用网络的优势服务于学习和生活,能有效地使用信息与处理信息

信息意识

能根据实践任务和遇到的问题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主动探求知识

作品欣赏

能够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作品,认真吸取别人的优点

行为规范

认真仔细完成作品,不能敷衍了事

价值内化

通过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等实践活动,树立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一、实践任务

利用金山文字精心制作一个作品。

要求:

1、个人或分组(不超过三人)制作;

2、内容不定,但要有固定的表达目的;

3、内容信息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搜集;

4、作品必须具有特色,图文并茂。

5、完成后要准备好讲述在自己的实践制作过程,用了哪些技能技巧;

6、作品完成后进行交流与评价。

二、学生自行实践

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与学生交流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三、表达、交流与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进行表达交流与自我评价,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并总结自己在此次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总结

在课堂的最后总结同学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要学会有效地处理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785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