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
【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认清就业前景
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就业常识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就业和自主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
【学习重点】自主创业的条件和意义
【知识梳理】
创业,除指创办国家大业、社会主义事业外,还多用于指劳动者自己进行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
1.创业成功的条件
创业之梦虽然美好,但并不是每一个想创业的人都能成功。一般而言,创业成功需要一些条件。主观方面:创业者要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或有专项技术特长;必须用于创新和冒险,用于将梦想付诸行动;愿意承担创业的风险,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创业期的坎坷而不放弃目标;不怕失败,失败后再来,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客观方面(有足够的资源):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经营能力,人力资源。
创业成功的基础: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2.自主创业的意义
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劳动者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对于当代劳动者来说,自主创业是一条利国利民的光明之路、希望之路。
(1)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就业。在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2)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
(3)与其他就业形式相比,自主创业更具有某些优势。例如,自主创业可以带来更高的收入、工作时间可以自由安排等等。
(4)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
(5)自主创业有利于创业精神的发扬光大。创业精神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3.自主创业的主要形式
自主创业可分为个人独立创业和一群志同道合者共同创业。前者的优点是自主性强,经营灵活;后者则体现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按起点分:白手起家式创业和收购式创业;按组织形式分:个体经营和创办人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等;按是否参加连锁经营分:独立创业和加盟连锁商店
课题:第24课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欧共体的成立、《罗马条约》的内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盟的性质、欧洲一体化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进取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欧洲一体化中整体利益与各国出让部分国家主权的关系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史料
图片
视频教学过程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导入新课哪一种货币使用的国家最多呢?(屏幕显示欧元)用欧元导入xx年欧盟的50华诞之际,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到这片大陆,今天也让我们通过欧盟揭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神秘面纱,回顾昨天,了解今天,畅想一下欧洲,乃至世界的未来!学习新课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呢?以知识卡片的形式阐述概念.一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板书背景)看这组材料(屏幕显示)是什么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板书共同的文化)有什么共同的思想文化?近代又共同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的洗礼。这为欧洲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我们来看下一组资料:(屏幕显示)从这组材料中你看到了什么?战争、死亡、仇恨和痛苦,(板书战争的灾难)再看下组材料(屏幕显示材料)美苏争霸,冷战中却加强对欧洲的控制,在欧洲陈兵对峙,(冷战中的尴尬)法德和解为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欧洲的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二过程1950年的5月9日,二战后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学生分析(屏幕显示材料)提问:为什么要把煤钢工业共同管理呢?“舒曼计划”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几个国家的支持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有人说《罗马条约》是欧洲一体化的第一个里程碑甚至我们今天说欧盟50华诞也从这一年算起,为什么?《罗马条约》签定后到1992之前,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我这里有一个表格并不完整,请大家参照教材为我补充一下。1992年欧共体的12个成员国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请看大屏幕(屏幕显示《马约》内容)大家发现欧洲一体化的什么趋势?欧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屏幕显示盟旗)根据〈马约〉欧盟成立后第一项任务就是什么?用憨豆先生的故事导出欧元的启动。思考欧元诞生的意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欧盟也在忙着另一件事情。看这样一幅漫画,它反映了什么?(屏幕显示护照、驾照、欧洲杯、电影节等图片)
课前探究一体化对世界的影响?小组展示探究成果1对成员国2对美国:3对亚洲课后探究1、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你认为他的梦想会实现吗?谈谈你的想法。2、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冲击下,你认为国家会消亡吗?说明理由。教师小结用欧盟盟歌欢乐颂结课里程碑1启发学生学生分析学生思考归纳填充里程碑2学生分析里程碑3显示变化的地图教师点评板书设计:背景:昨天过程:今天影响:明天共同的文化《罗马条约》……战争的灾难《马约》冷战的尴尬
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选用恰当模式,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综合运用最优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实验,针对不同课型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就几种课型做简要说明。一、新授课教学模式新授课通常包括基础知识课、概念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1、基础知识课教学采用“启发探究式”基本程序是: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总的说来,新授课的导入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原则。新授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例如,初三数学在引入反比例函数概念时,可以采用“新旧知识类比导入”,依次引导如下:(1)什么叫做函数?(2)两个变量x、y满足什么关系时是反比例的关系?(xy=k)(3)你能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吗?(y=(k0))(4)对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问题情境”之中,在内在的驱动力下,就会积极思考、探索,最终获得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数学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策略,增强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应该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初三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求根公式法时,教材是运用配方法推导的,配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二次函数等知识做了铺垫。如果教师只是把公式告诉学生,而忽略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就失去一次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只能变成机械的解题机器,得不到能力培养。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在教师的启发下对知识体系中蕴涵的内在联系和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表面形式多是“两头活中间静”,所谓“两头活”是指在一节课的开头和末尾课堂上的交流气氛相当活跃。“中间静”是指在知识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教师要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做题,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2、概念课教学采用“结构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自学→提炼→交流→形成结构→巩固练习。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主张知识结构网络化。即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索,找出共性,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并对知识结构网络化。这种方式对揭示知识规律,认识知识本质有很好的帮助。例如,初三数学四边形一章中的矩形一节学习中,教材概念、定理和结论很多,学生不易掌握。采用结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自学矩形,然后由学生提炼出知识结构,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完成认知。知识结构如下:图形平行四边形矩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一个角为90度的平行四边形性质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角相等,都等于90度对角线互相平分互相平分且相等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有一个角为90度的平行四边形三个角为90度的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通过以上知识结构,学生会清楚、系统地掌握矩形的知识,并且通过类比自行总结矩形的知识结构,找出了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使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从而使枯燥、零乱的一堂课变得生动而紧凑。3、定理新授课教学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组织交流→鼓励猜想→引导论证→运用结论。这一过程中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引导学生发现推理,形成知识,满足学生期待,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操作方法与启发探究式相似,重点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例如:初四数学在学习圆中的圆幂定理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画好图形,大胆猜想,并试图证明,学生不会遇到多大的困难,通过自己的发现得到的结论印象会更深刻,更牢固。并且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会总结出他们的内在联系,如图:我们会总结出推广的圆幂定理:从圆内(外)一点引两条直线,这一点和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所形成的两条线段之积为定值。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得到了提高。4、新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时应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新授课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有一种困惑,教材改革之后,课时和教材内容比起来显得较紧张,采用上述教学模式时总担心时间不允许,实际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是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丢掉面面俱到一讲到底的旧传统,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整合。二、习题课教学模式习题课教学采用“导练建构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变式导练→应用建构→归纳提炼→完善建构。提高习题课质量关键是精选习题和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使学生通过自己做题巩固学过的知识并发展能力。习题应以变式题为主,变式训练可采用如下方式:一题多问式,这种题型能使学生系统地对本单元基本知识点做归纳,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习题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初中数学几何第三册67页练习第2题已知:在中,的平分线AD交BC于D,圆O过点A,且和BC切于D,和AB、AC分别交于E、F。求证:EF∥BC变式一:知在中,的平分线AD与的外接圆相交于D,过D作圆的切线BC。求证:,EF∥BC变式二:知在中,过点A与BC相切于D的圆分别交AB、AC于E、F,且EF∥BC。求证:AD平分变式三:知在中,的平分线AD与AD与的外接圆相交于D,过D作EF∥BC。求证:BC与圆相切这种训练,紧扣教材、适当变形,使学生了解命题的来龙去脉,探索命题演变的思维方法,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多题一解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复习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采用“导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复习→交流→概括→练习。传统数学复习课一般是由教师对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更多的是让学生做题。“导学模式”强调把系统归纳的责任还给学生,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复习时重在类化、系统化、概括化,并且可以和“结构教学模式”及“导练建构模式”结合起来。课前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复习中,如让学生看书自己查找学习中的漏洞,校正错误,写出归纳小结等,然后课上交流。交流形式可多样化,如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或错例分析交流,宣读小论文等。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组织交流、引导合作,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建构等。需要强调的是,数学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自己做会和悟会的,因此教师的分析讲解不能代替学生亲自经历这些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每个模式的教学功能,避免陷入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的误区,另外,从教学改革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综合、灵活运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作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要在继承和发扬每种教学模式传统优势基础上,不断整合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其它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衍生和发展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2、理解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以及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3、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1、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2、能解释自然界中出现的现象,如:海市蜃楼、水中观像等.
情感目标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教学建议
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是重点内容.其中对折射率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注意这样几点、
①折射定律在初中是作为实验的结论提出来的,定律的第二条没有讲正弦比,只是通过实验讲了入射角和折射角哪个大、在高中教学中应该介绍折射定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上的发现是要经过曲折过程的,培养学生不断树立勇于探索规律的思想、
②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要让学生理解中体会这样几个层次;当光由真空射入玻璃时,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们的正弦值是可以改变的,但正弦值之比都是个常数;对于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媒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而是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v有关.
③讲完折射定律应做学生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是测量式,而折射率反映的是介质的性质、
对于折射定律的应用,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折射现象,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渐让学生认识到规律对现象的分析方法.
实验建议
1、现象的演示,可用激光光学演示仪,它的优点是可以不在暗室中进行实验.本实验利用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和光盘上“90°”刻度线重合,圆心和光盘圆心重合,使入射光射向圆心让入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光从柱面射出,因沿半径方向而不再折射.这样改变入射角,可以从光盘读出几组不同的i、r值,计算正弦比值、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2、在讲光的全反射现象时,可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以使学生对全反射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一个直径2cm以上的表面粗糙的金属球悬挂起来,表面用蜡烛燃烧冒出烟将其熏黑.使其浸入水中从量林侧面观察是一个亮亮的银球.提出水后是一个黑球.”学生看后很惊奇,然后引导学生用全反射产生的条件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效果较好.
3、测玻璃的折射率的学生实验,作图时要求精确,本实验要让学生知道:
(1)处理数据的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测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还可以通过在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上量取等长线段,然后向法线做垂线的方法,如图用刻度尺测量出AD和BP的长度,
这种方法中,AO=PO且注意AO和PO尽量取得长一些,例如要大于10cm,一般可得到三位有效数字,取不同的入射角得到的n值很接近.
(2)本实验也可以不用平行板玻璃砖、实验的关键在于用插针法确定射出玻璃砖的出射光线,然后通过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找到折射光线.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现象,我们在初中也已经初步了解,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现在我们讨论.
(二)教学过程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1、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
(3).为折射率它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对于同一介质无论、变化,是不变的.对于不同介质的值是不同的.介质的折射率n与光的其中传播速度有关,.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必须指出光线入射的介质为真空;另一种介质可是任意的,如此定义的折射率为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又叫绝对折射率.如果光线在任意“两种介质中传播,折射率大的介质对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反之叫光疏介质.它们是相对的.
理解和掌握折射率的物理意义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
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其能量分配成反射和折射两部分,随着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分配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一束光在两个介质的界面上会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的规律与折射率有关.
对于折射率应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
A、在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两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个常数.
B、对于不同的介质,此常数的值是不同的.如光从真空进入水中,这个常数为4/3,光从真空进入玻璃中,该常数为3/2.显然,这个常数能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我们把它定义为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C、介质的折射率是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的.它取决于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D、由于不同频率的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
只有掌握了折射率的内涵,才能理解现象,不仅能掌握折射定律,而且为研究全反射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究活动
1.测定各种透光物质的折射率
2.研究同种物质对于不同颜色率
3.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板书:1.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板书:2.称量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板书:3.溶解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板书:4.转移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板书:5.洗涤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板书:6.定容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板书:7.摇匀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板书:8.装瓶贴签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堂练习:1.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答:(4)(5);(3)(6);(1)(2)作业:复习溶液的配制方法。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4.转移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8.装瓶贴签
教学设计示例三
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学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加水稀释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示范-实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有哪几个步骤?
引入:我们掌握、理解了概念,我们学会了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今天主要学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求同学们特别注意解题的规范。
板书: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关系图。投影:例1:将23.4gNaCl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讨论: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先求n(NaCl),再求c(NaCl)。板书:解题步骤(略)练习: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2g。引入:讨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投影:回顾对比两个概念时的表格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特点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实例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10g。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10mol。换算关系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部分。讲述: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计算出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并换算成相应的物质的量,然后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体积,最后再计算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计算时密度的单位是g/mL或g/cm3,而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板书:(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投影:例:已知75mL2mol/LNaOH溶液的质量为80g。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讨论:由学生分析已知条件,解题思路。(注意引导应用概念解题)(1)已知溶液的质量。(2)只需求出溶质的质量m(NaOH)=n(NaOH)·M(NaOH)=c(NaOH)·V(NaOH)·M(NaOH)(3)再计算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练习: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了336体积的HCl气体,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盐酸,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提示:假设水的体积是1L,HCl气体的体积是336L。参考答案为11.3mol/L。引入:实验室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是18.4mol/L,可实际上做实验时需要稀硫酸,那么如何得到稀硫酸呢?板书:(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讨论稀释浓溶液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因为c(浓)V(浓)=c(稀)V(稀),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板书:c(浓)V(浓)=c(稀)V(稀)投影:例:配制250mL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讨论:由学生分析、解题。检测练习: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加水100g稀释后浓度变为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3.0mol/L。小结:本节主要内容作业:教材P61-P62板书设计:三、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2.计算类型(1)有关概念的计算cB=nB=m/M(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c(浓)V(浓)=c(稀)V(稀)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学习要求】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2.了解跨国公司及其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3.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了解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教学要求】
1.搜集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了解我国目前自主品牌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讨论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主干知识】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1)跨国公司含义: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
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3)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1)实质: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实质上是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不能将此理解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2)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补充: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要: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明确波图象的物理意义.
2、能够从中求解:
①波长和振幅;
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
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形的区别.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图象描述波的特点.
教学建议
本节难点是理解横波图象的物理意义,要求会“识读”横波图象,能够弄清横波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区别.掌握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波还有两个特性,即双向性(在不注明波的传播方向的情况下,波的传播方向有两种可能)和重复性(经过周期的整数倍时间后,波形图是完全一样的).研究波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时,注意波的“两个特性”,这是我们解决波的问题的关键.
由可以求什么?
(1)从图象上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
(2)从图象上可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
(3)可求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
(4)在波传播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5)可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明确的物理意义。
2、从中会求:①波长和振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形的区别。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图象描述波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里的传播过程(如绳波),从波源开始,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大量质点先后开始振动起来,虽然这些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重复波源的振动。但由于它们振动步调不一致,所以,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不相同。(如右图:是绳波在某一时刻的形状,即)为了从总体上形象地描绘出波的运动情况,物理学中采用了。
同学们可以思考,是什么?
学生举例:足球赛场上的“世界波”,也可请同学集体表演“世界波”
教师举例:水波,演示水波的实验,让学生理解是某一时刻的“照片”。
教师提问:那么怎样画图象呢?
(二)新授课:
1、:
在直角坐标系中:
横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与参考点的距离。
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请学生把绳表示出来。
在某一时刻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所得到的曲线就形成了,横与纵形状相似,又叫波形图。简谐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的物理意义:
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同一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空间分布情况。在不同时刻质点振动的位移不同,波形也随之改变,不同时刻的波形曲线是不同的。图2表示经过丛时间后的波的形状和各质点的位移。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位移对空间的展开图”,即具有空间的周期性;同时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虽然不同时刻波的形状不同,但每隔一个周期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波在时间上也具有周期性。
3、从上可获取的物理信息
例1、如图3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
求:(1)该波的振幅和波长。
(2)已知波向右传播,说明A、B、C、D质点的振动方向。
(3)画出经过T/4后的。
解:(1)振幅是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波长是两个相邻的峰峰或谷谷之间的距离,所以振幅A=5cm,波长=20m。
(2)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的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质点B开始的时间比它左边的质点A要滞后一些,质点A已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所以质点月此时刻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同理可判断出C、D质点的运动方向是向下的。
(3)由于波是向右传播的,由此时刻经T/4后,即为此时刻的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推进T/4的,如图4所示。
请学生讨论:1.若已知波速为20m/s,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说出经过5s,C点的位移和通过的路程。
2、若波是向左传播的,以上问题的答案应如何?
3、从可以知道什么?
总结:从上可获取的物理信息是:
(1)波长和振幅。
(2)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若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3)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
(4)质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例题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7—8所示,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7m,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①此波的周期是多少?②此波的波长是多少?③当t=1.2s时P点的位移?④从t=0到t=1.2s质点P的路程是多少?
思路分析:由t=0时刻的波形图
由右向左传播可知:以后每个质点开始振动时应向上振动,而波传播到P点需半个周期,当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可见P点在0.7s内完成了次全振动,则可求得波的周期。质点在一个周期内的路程是4A。
解:①由分析可知:T=0.7T=0.4s。
②由可知:λ=4cm
③由分析可得:x=0
④由分析可得:s=1.5×4A=1.5×4×2=12cm
布置作业:练习一的1、2、3。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热器发热的原理。
2.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使学生能够辩正地看问题。
(二)教具
热得快、电烙铁、电炉、电烘箱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问:(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2)同学们家里有哪些用电器?
(3)各种用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就要发热,那么,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呢?
引导学生回答:家用电器连续作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这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而电器长期停止使用时,隔一段时期又要通电,这是利用电热来驱潮。
(4)电热对我们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引入新课,指出电热既可供我们利用,也要防止它造成的危害。
2.进行新课
(1)电热的利用
①原理:
问:同学们见到哪些利用电热工作的电热器?
学生答:电烙铁、电烫斗、电饭锅、电烤炉等。(学生回答时,教师出示相关的电热器)
指出:这些电热器是利用电热进行加热的设备。
②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拿出一个废旧的“热得快”让学生观察,并注意管中的电阻丝。
指出: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③电热器的优点:
问:生活中到处可见电热器。电热器为什么能够被人们广泛使用?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电热器有许多优点,它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④常见的电热器
讲述(或让学生看书后学生讲述):常见的电热器有电褥、电烘箱、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等。指出:各种电热器的构造和用途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2)防止电热的危害
问:①电热有没有危害呢?(让学生举例:电线中电流过大时,电热会使绝缘材料迅速老化,甚至燃烧起火。用电器,如不采取散热措施,会被烧坏。)
问:②用电器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电热的危害的?
引导学生回答:如有的电动机里装有风扇,电视机、收音机机壳上有散热窗等。
(3)讨论本节的“想想议议”。然后再问:电热对日常生活是有利还是有害?请一些同学起来辨论。通过辨论引导学生要辩正地看问题。
(4)指导学生做课本上的小实验: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首先由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教师帮助他们搞清:①电能表的表面上标着3000转/千瓦时的意义;②测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和需测出什么物理量;③利用测得的数据如何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3.布置作业
(1)找一只小灯泡,观察它的铭牌标志,然后实际测一下灯泡的功率,并比较测出的功率和灯泡上标着的额定功率是否相等。
(2)复习、小结全章。
(四)说明
该节课的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要引导学生看书回答,要让学生多举自己身边的事例。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
掌握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电离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pH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对上一节电离平衡的具体应用,同时又为接下来学习溶液酸碱性作必要的准备。一开始,教材根据水有微弱导电性的实验结论,说明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突出了化学研究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原则。然后,应用电离平衡理论,用电离平衡常数推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使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也反映了两个常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
本节的第二部分为溶液的酸碱性和pH。教材首先指出常温下即便是在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然是一个常数,由此进一步说明c(H+)和c(OH-)的相对大小是决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根本原因。在具体分析了溶液的酸碱性和c(H+)、c(OH-)的关系之后,结合实际说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这也为后面讨论pH的范围埋下了伏笔。在给出了pH的表达式之后,教材随即介绍了pH的简单计算,并在分析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最后强调了pH的应用范围。
从教材编排的看,整节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成为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整体。
教材还安排了“资料”和“阅读”,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还应注意的是,根据新的国家标准,教材将“pH值”改称为“pH”。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准,不可读错。
教法建议
迁移电离平衡理论学习水的电离。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证明水也有极弱的导电性,试分析水导电的原因”,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电离理论得出“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的结论。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级,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班级,可以以教师为主进行推导。
推导水的离子积常数,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因。教学中切不可把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推导方法上。
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演示水的电离过程,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先让学生分析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分析水中加入酸或碱后c(H+)和c(OH-)的变化。再根据KW=K·c(H2O),说明对于稀溶液而言,c(H2O)也可看作常数。因此,只要温度一定,无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在KW都为常数,或者说c(H+)和c(OH-)的乘积都是定值。进而得出水溶液的酸碱性是由c(H+)和c(OH-)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结论,并具体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pH的教学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先说明引入pH的意义,再给出计算式,介绍有关pH的简单计算,最后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并强调pH的使用范围。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班级,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确定pH的使用范围。
可安排学生课下阅读课后的“资料”和“阅读”材料,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在25℃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的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等于多少?等于多少?和有什么关系?
①
②
③
(2)水中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表示。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4)想一想
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增大。25℃时,
;100℃时,。
(5)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浓度,则来自于水的电离。
且
②在碱溶液中,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浓度,而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想一想]
为什么酸溶液中还有?碱溶液中还有?它们的浓度是如何求出来的?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时,溶液酸碱性与,的关系是:
中性溶液:,,越大,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小。
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
①当或大于1mol/L时,可直接用或来表示溶液酸碱性。
②若或小于1mol/L,如,或,这种表示溶液酸碱就很不方便,化学上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为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度强弱。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剖析:
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也增大。
25℃时,
100℃时,
(2)酸或碱电离出来的或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来的与浓度减小。其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决定于酸碱的或,而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3)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度不一定越小。(具体实例待学习盐水解时介绍)
2.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酸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等于;
(2)碱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碱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此就是水电离出的且等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3)在水解呈酸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在水解呈碱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总结、扩展
要点
内容
水(或溶液)离子积
(25℃)
溶液pH
溶液酸碱性与pH
:
扩展
1.已知强酸、强碱稀溶液的pH,等体积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计算)
适用于选择题型与填空题型的速算规律。
混合前
混合后
条件
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
2.强酸强碱混合呈中性时二者体积与pH变化规律
(1)若pH酸+pH碱=14,则;
(2)若pH酸+pH碱>14,则;
(3)若pH酸+pH碱<14,则
3.强酸(弱碱),弱酸(强碱)加水稀释后的pH变化规律:
(1)强酸,,加水稀释倍,则;
(2)弱酸,,加水稀释倍,则;
(3)强碱,,加水稀释倍,则;
(4)弱碱,,加水稀释倍,则;
(5)酸碱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碱不可能小于7。
二个单位,由13变为11。溶液中减少,增大,pH变小。
例1等体积的和的两种盐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设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设混合前两种盐酸体积都为
混合前:
,,溶液中
,,溶液中
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是原两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总积。
即
∴
答混合液pH为3.3。
例2指导学生练习。
和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液的pH?
教学设计示例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pH
一、水的电离与离子积
1.水的电离
2.水的离子积
常温下,
(仅是温度函数)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使电离,增大。
(2)溶液中,浓度增大,均抑制水的电离,但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溶液中小于1mol/L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关键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探究活动
pH等于13与pH等于9的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与pH等于5的两强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结合以上两题总结出规律。
参考答案: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分析先求出两溶液的,继而求出混合溶液的,再据水的离子积求出混合溶液的,并取负对数,即可计算出两强碱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13,=,=。PH=9,,。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为:
混合后溶液的pH为:
两强酸溶液混合:
分析pH等于1的强酸溶液为,pH值等于5的强酸溶液为,混合后溶液的要用原两强酸所含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解:两强酸溶液混合后的氢离子浓度为:
混合溶液的pH为:
小结: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由碱性强的溶液决定,比碱性强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为-0.3。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强的溶液决定,比酸性强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为+0.3。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5622.html
上一篇:气候复杂多样初中教案精选
下一篇:计算工具的演变 教案精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