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中国民歌-的教学方案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初中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中国民歌-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中国民歌

安徽蚌埠张公山中学王晓琴

年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目的:

1、介绍中国民歌的种类及音乐风格。

2、欣赏云南、四川两种不同风格的民歌。

3、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中国民歌的概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

教材分析: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民歌体裁形式大体可归纳为如下表格:(仅列举我国两个地区)

放马山歌

民歌体裁

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

(云南民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反映牧童生活的著名山歌。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它生动地反映了放马人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歌中的衬词及吆喝声,表现了牧童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川江船夫号子

民歌体裁

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

(四川民歌)长江流经四川境内的部分叫“川江”

“劳动号子”亦称“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

《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节奏平衡、舒展,旋律悠扬动听,是船夫们在平静江面上劳动呼号的民间歌曲。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体裁,种类及分布。

教学难点: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利用电教设备进行欣赏后,展开比较讨论。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电视机、放像机、钢琴。

教学过程:如下图表:

师生问好。

教师:你们曾经去过云南、四川吗?

学生:没有

教师:好,让我们随着电视画面去进行一次有趣的旅行,听一听上述几个地区当地的民歌。

放录像:出示中国地图。

录像

画面

1、云南地区的风光。

2、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演唱。

教师

解说

1、现在我们旅游的第一站是云南地区。

2、随镜头介绍画面内容。

讲解

分析

1、介绍云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当地人民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分析讲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

录像

画面

1、四川地区的风光

2、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

教师

解说

1、现在我们旅游的第二站是四川。

2、随镜头介绍画面内容。

讲解

分析

1、介绍四川境内部分的“川江”位置以及当地人民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2、分析讲解《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风格。

概述

总结

1、出示民歌归纳表格,概述本课内容。

2、简述民歌的作用,民歌在祖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教育学生热爱、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中国区域地理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教育;结合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1998年洪灾;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与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的分布图(复合片),红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上海市略图;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明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指图总结】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濒南海。它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提问】请说出南方地区有哪些民族?

【讲述】南方地区民族众多,以汉族为主。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板书】二、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录像】鱼米之乡。

【提问】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指图回答】南方地区河湖众多,盛产淡水鱼等水产品,所以成为“鱼乡”;该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便成为“米乡”。因此,南方地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提问】本区除水稻外,还有哪些农作物?一年几熟?

【讲述】本区热量充足,一年可两熟至三熟。除水稻外,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的产量也很大。

【板书】1.温暖湿润的气候

2.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3.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等为主

【提问】南方地区有哪些经济作物?有哪些经济林木和水果?

【录像】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看完录像后,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总结。

【板书】三、亚热带、热带的经济作物和林果

1.经济作物:甘蔗、天然橡胶等

2.水果: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椰子等

3.经济林木:茶、油茶、油桐、漆、竹、杉、樟等

【提问】在这些丰富的经济作物和林果基础上,可发展什么工业?(制糖、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板书】四、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指图讲解】紫色盆地指四川盆地。它位于四川省东部。盆地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只有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有“天府之国”之称。

【提问】(1)四川盆地为什么被称为“紫色盆地”?

(2)四川盆地为什么物产富饶?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四川盆地温暖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地底部,它们所含的铁、铝等矿物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了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

紫红色的岩石经风化而成的土壤,称为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所以四川盆地物产富饶,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菜、甘蔗、柑橘的重要产区。

【板书】1.紫色盆地

(1)紫色盆地的形成

(2)肥沃的紫色土

【展示投影片】红壤。

【讲述】这是红壤,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

【板书】2.红壤丘陵

【提问】红壤有什么特性?如何进行改良和利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总结】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改良的途径有: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等。

这种酸性土壤中适宜生长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在红壤丘陵区发展了这些经济林木,并用以保持水土。

【板书】(1)红壤的性质和改良

(2)红壤的利用

【讲述】南方地区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南方丘陵的红壤外,在平原地区,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发育成为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的水稻土,多呈青灰色。

【板书】3.平原地区肥沃的水稻土

【板书】五、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录像】长江1998年洪灾。

【提问】结合所看录像,回答:为什么要在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长江每年的输沙量虽然只有黄河的1/3,但长期以来,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严重淤积,夏季常受洪水威胁。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就是一次惨重的教训。为避免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防止长江中上游水土继续流失,减少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已势在必行。

【板书】1.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目的

【展示投影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

【提问】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包括哪些省?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图总结。

【总结】长江中、下游的分界是江西的湖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范围指湖口以上的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10省市145个重点县,预计30年内造林3亿亩,为保护长江建设起一道宏伟的绿色屏障。

【提问】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有何效益?

【看书】阅读课本第66页“读一读”。

【回答】到2000年第一期工程结束时,长江中上游森林覆盖率将由20%提高到40%左右,每年土壤侵蚀量可以减少40%以上。各种林木产品的经济收入,每年可新增加约50亿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板书】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范围和效益

中国的疆域相关教学方案


本学期总第2课时

本单元第2课时

授课日期9、4—5

课题第一章第1节

中国的疆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我国的领海、内海和岛屿。

2、使学生了解我国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3、使学生了解与我国陆地相领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机能力。

5、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教育。

重点难点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2、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邻国。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还有辽阔的海域。

讲授新课:

(一)我国濒临的海洋

1、东临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分界:渤海—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以南为南海

2、我国的领海和内海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内海是深入到大陆内部,只有狭电脑显示我国濒临的海洋,教师说明,学生在图中指出相应的位置。

提问:领海和内海各指哪些海域?

三窄水道同外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域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4、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夏季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二)陆界和邻国

1、漫长的陆界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

2、邻国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反馈练习:

1、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

2、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简述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课件展示我国海域及岛屿图,闪烁大陆海岸线

提问: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请学生读地图册上的地图,找出这些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1节中国的疆域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东临四海一洋

2、我国的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

4、海陆位置及优越性四、陆界和邻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教

后记:

通过测试出现的主要错误有这样几点:两个内海,特别是琼州海峡,我国的海岸线与陆界长度,雷州半岛,渤海的“渤”字。

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材分析

本节中国的疆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位置、范围。本节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教材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部分内容是体现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切入点。因此该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和地理意识的养成。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陆界和邻国”明确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知识点:

从世界看中国→明确地理位置

我国的疆域→明确国土面积、领土四端

我国濒临的海洋→明确领海、内海、濒临的海洋、海岸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和半岛

陆界和邻国→陆界和邻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法建议

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注意把握地图在认识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地图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在讲述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半球图中分析我国在全球的位置,巩固用经纬度来确定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就容易得出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海陆位置的分布特点,学生从图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陆位置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还对开发海洋资源、海上交通事业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这样不仅讲清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而且也教给学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疆域”图,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巡回检查读图的情况,要求学生从开始学习地理就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读图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第一课时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

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最南端在4 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 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 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 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约5000千米)

3.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约5500千米)

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3.经纬度位置与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

1.疆域(四至点)

2.面积

“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疆域第二课时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导入]回忆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濒临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海岸线漫长。大洋的边缘是海,那么我国濒临的是哪几个海呢?

(学生读图)

[教师归纳]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教师讲解]渤海与黄海的分界是渤海海峡,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是台湾岛南端与闽、粤大陆海岸分界处的连线。黄海、东海和南海属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海港。

我国的领海指的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按照这个规定,其中渤海是内海,另外三个海是边缘海。(注: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另:除了渤海,我国内海还有琼州海峡。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沿海的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南海诸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等重要的半岛、岛屿和群岛。

[总结]我国共有大小岛屿约5000多个。

思考:从海陆疆域看,中国同英国有什么不同?同蒙古有什么不同?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最终明确:中国既不象英国那样四面环海,也不象蒙古国那样深居内陆,而是同美国一样,部分地区临海。但又和美国有所不同,那就是美国东西都临海,而中国只有一面临海。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政区图”

1.指出我国陆上共有15个邻国:东面的邻国有朝鲜;北面的邻国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北面的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的邻国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西南的邻国有印度(中印边境西段)、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中印边境东段);南面的邻国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2.说出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隔黄海与韩国相望,隔东海与日本相望,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

[总结]从上述内容,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认识到伟大祖国的国土辽阔、位置优越,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而自豪。

[板书设计]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漫长的海岸线

2.我国的领海

3.我国众多的岛屿

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国

1.漫长的陆界

2.陆上邻国

3.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探究活动

1.关于“中国的范围和位置”的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读图“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会有如此大的晨昏差异?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总是不变的吗?(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东西所跨经度范围较大,地方时相差四个小时,而日出时间却是以当地的地方时为准的,因此两地的晨昏差异比较大;但同时还要从两地的纬度上来看,因为纬度也会决定日出的早晚。夏季,处于高纬的乌苏里江白昼更长,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大,到了冬天,这种差异会相应减小。)

2.关于“中国的领海”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思考题来完成:读中国政区图,通过量算说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提示:注意计算领海的范围要从海峡的两边算起,不能只计算一边。)

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建议

关于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与“中国的疆域”一节一样,都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不仅如此,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的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活动:

1.拼图游戏:每个人买一套拼板,或自己找一幅大小合适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将其

按照行政区划分成28份(划分的方法见教材第9页),并且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拼得又快又好。

2.“找门”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组负责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一组负责简

称,第三组负责说出该省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最后一组负责指图。每次从每组抽出一名同学,选其中的一名同学先说,另外三名同学应该把相应的内容迅速说出来或指出来。说对了加一分,说错了不给分,最终以分数来定哪组获胜。

3.“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

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上一节的内容加进去,例如在第2个游戏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或者在第3个游戏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相对位置外,还要注意纬度位置,比如北回归线穿过了哪些省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一节课就够了,但由于本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一节课之后练习一节课,或者边学边练。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手段:

中国政区演示拼图或利用硬纸板制作一套(每个学生一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第二节

提问:如果你要给你在外地的亲戚写一封信,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的地址怎么写?(安排学生每人写一份,并选择几位同学来念一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的。)

追问:为什么这些信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因为这些地址在等级上非常清楚,邮递员按照上面一层一层地找,很快就可以找到。)

看来这些等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各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一、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板书讲解:

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承转: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活动:教师按照课本第7页的顺序介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学生在教师提到某个省的同时,完成中国政区拼图。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1997年7月1日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1999年12月20日成立的。

转折: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首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活动:

1.“拼图游戏”。

2.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四川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个省区?学生迅速答出这个省区,并找到它在我国的位置。

3.教材第7页“想一想”。

4.观察每个行政区划的形状,看看它们都像什么?(如广东省象大象的头;广西省像孔雀;黑龙江省像天鹅;陕西省像兵马俑等)然后做第8页练习。

转折: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找到记忆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论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请学生归纳: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闽、赣、湘、皖)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活动:“找门”游戏或“找邻居”(见“教学建议”)

作业:回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试着用最短的时间说出该城市所在的省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国政区图”的拼图。这样既可以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还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我国领土的认识。

2.请学生自己创造方法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和位置,并进行交流活动。

3.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内容围绕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展开。分组进行,淘汰制,最后剩下的两方进行决赛。

中国的行政区划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建议

关于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与“中国的疆域”一节一样,都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不仅如此,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的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活动:

1.拼图游戏:每个人买一套拼板,或自己找一幅大小合适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将其

按照行政区划分成28份(划分的方法见教材第9页),并且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拼得又快又好。

2.“找门”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组负责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一组负责简

称,第三组负责说出该省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最后一组负责指图。每次从每组抽出一名同学,选其中的一名同学先说,另外三名同学应该把相应的内容迅速说出来或指出来。说对了加一分,说错了不给分,最终以分数来定哪组获胜。

3.“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

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上一节的内容加进去,例如在第2个游戏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或者在第3个游戏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相对位置外,还要注意纬度位置,比如北回归线穿过了哪些省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一节课就够了,但由于本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一节课之后练习一节课,或者边学边练。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手段:

中国政区演示拼图或利用硬纸板制作一套(每个学生一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第二节

提问:如果你要给你在外地的亲戚写一封信,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的地址怎么写?(安排学生每人写一份,并选择几位同学来念一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的。)

追问:为什么这些信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因为这些地址在等级上非常清楚,邮递员按照上面一层一层地找,很快就可以找到。)

看来这些等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各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一、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板书讲解:

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承转: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活动:教师按照课本第7页的顺序介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学生在教师提到某个省的同时,完成中国政区拼图。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1997年7月1日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1999年12月20日成立的。

转折: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首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活动:

1.“拼图游戏”。

2.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四川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个省区?学生迅速答出这个省区,并找到它在我国的位置。

3.教材第7页“想一想”。

4.观察每个行政区划的形状,看看它们都像什么?(如广东省象大象的头;广西省像孔雀;黑龙江省像天鹅;陕西省像兵马俑等)然后做第8页练习。

转折: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找到记忆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论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请学生归纳: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闽、赣、湘、皖)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活动:“找门”游戏或“找邻居”(见“教学建议”)

作业:回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试着用最短的时间说出该城市所在的省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国政区图”的拼图。这样既可以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还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我国领土的认识。

2.请学生自己创造方法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和位置,并进行交流活动。

3.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内容围绕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展开。分组进行,淘汰制,最后剩下的两方进行决赛。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357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