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单元条崭新的路小学下册艺术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当我们提起小学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小学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元条崭新的路小学下册艺术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课题:一条崭新的路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1、感受东山魁夷的艺术作品,能够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描述。

2、了解东山魁夷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并运用其方法进行创作尝试。

3、通过学习,能够了解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内涵是人文主题的体现,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表现了一定的思想和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感受东山魁夷的艺术作品,能够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描述。

难点:用同类色表现风景,引导学生对颜色的明度进行分析。

媒体设计:1、东山魁夷作品以及其他相关作品图片。

2、魁夷生平资料和罗丹故事。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学生排队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物品。

二、发声练习

(1)断音练习(小黑板)

(2)长音练习。

(3)三声部练习(轮唱练习)

活动一:走进东山魁夷

1、介绍东山魁夷生平:日本当代著名画家,他的艺术贯通古、今、东、西,在音乐、哲学、历史、宗教、文学多个领域都有深厚修养。其绘画作品雅俗共赏、散文富有诗意。他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

2、少年的东山魁夷体弱多病,在山里养病期间,他独自在葱郁的树木、树影边写生,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后来,他又经历了战争、双亲的死亡、弟弟早逝等悲惨的生活体验,但在他的心底一直藏着一条路,那就是不断追求探索崭新的艺术之路。

活动二:一条崭新的路

1、师生共同欣赏东山魁夷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给人宁静的感觉,因为东山魁夷擅长用蓝色、绿色等同类色彩进行厚涂法来表现。《山谷》这幅作品作品的色彩对比却比较强烈

2、讨论欣赏东山魁夷的美术作品的特点是什么?根据大家的讨论和自己的体会写出简短的文字,并在自己小组里说一说。

活动三:我“读”东山魁夷

1、东山魁夷是日本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名字对中国的画界并不陌生。但东山魁夷的文字,中国的读者可能很少接触,其实,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读东山魁夷的散文和随笔,你会感到心醉,因为一个画家的眼睛和审美情趣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更具色彩灵感,真正有“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

2、东山魁夷美术作品中的诗歌和散文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诗意和画境中倾注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真挚情感。

3、通过东山魁夷从事艺术创造的故事的学习和了解,展开讨论,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创造生活和美”这个主题进行思考。什么叫做用艺术家特有的眼光看事物(世界),艺术家特有的眼光与普通人的眼光有什么下同?自己用简单的话说出来。

活动三:世界就在我的手中

1、运用东山魁夷在色彩的创作特点,鼓励学生用同类色表现风景,引导学生对颜色的明度进行分析,并对局部的形态作比较细致的处理。学生用色彩尝试这样的表现。

2、作品展示交流。

jk251.cOm扩展阅读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单元 小学教案范例


体现新课标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并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雨点》、练习1

教学目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学习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9课时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课(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12-412-314-8

16-96+813-6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12-613-714-9

2)12-713-811-6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九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1)学生讨论

(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

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语文下册单元导学图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交流一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阅读链接:明日歌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新课标第一网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说说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阅读链接:手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独立思考。当我们读的心有所动时,就会心有所思考,继续往下读,联系上文想一想,你就能明白,作者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生长。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结合本组课文和以前的语文学习,交流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你在习作中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的。

数的运算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数的运算(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6、7题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问题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巩固生活中的税率、折扣、利息等问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生活中的税率、折扣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设计:

一、整理回顾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2.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税率问题、利息问题、打折问题等

二、整理解题思路:

1.利息问题:妈妈将8000元钱按3.24%的年利率存入银行3年,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那么到期后一共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

引导学生分步解答,理解解答过程与每步意义。区分应得利息、实得利息,税后利息等术语意义。

提醒学生三点,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在前阶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

(1)计算利息时,千万不要忘记乘时间。

(2)不要忘记是否要交利息税。什么情况不用交?

(3)要看题目要求是取出什么?像这题千万不能将“本”都丢了。

2.纳税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7题

读题理解:哪些稿费应该纳税?怎样计算?

3.打折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6题

读题看图理解题目意义。分析解题方法:原价乘折扣=现价

三、拓展练习(补充)

1.小琴妈妈七月份的工资收入是1350元,扣除800元后按5﹪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小琴妈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爸爸在XX年6月1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

2.25﹪,到期时国家按所得利息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到期时爸爸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爸爸这次储蓄实际收入多少元?

3.一套瓷器,如果比成本价多80元出售,则可赚25%;实际卖出后,反而亏了80元,这套瓷器是打几折出售的?

4.商店有100台洗衣机,如果按每台1000元出售,则每台可得20%的利润。但其中有一台在搬运时有些小问题了,所以只能打对折出售。那么卖出这些洗衣机一共赚了多少钱?

5.XX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500元-XX元的部分------10%

超过XX元-5000元的部分------15%

——————

李明的爸爸月收入是4000元,妈妈的月收入是XX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如果张叔叔每月要交200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张叔叔的月收入是多少元?

6.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坐满,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坐满,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7.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所得稿酬应该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计算方法是:

(1)稿酬不高于800元,不纳税;

(2)稿酬高于800元但不超过4000元的,应交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款;

(3)稿酬高于4000元的,应交纳全部稿酬的11%的税款。

李老师说:“按照这样的规定,有时所得稿酬多的人反而比所得稿酬少的人纳税少。”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苏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案习作4 小学教案范例


文题:记一次实验

写作目的要求: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写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作前准备:开展实验活动,组织观察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记一次实验

二、指导习作:

1、课前做好写作的准备:

布置学生注意面容科学课上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或自己动手做一个实验,做好记录。

2、完成习作:

a、让学生拿出记录,回忆实验情景,和同桌说一说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可以说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也可以说科学课上观察得来的实验,要求一定要说清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b、明确要求,完成作文初稿。

a、在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并简单叙述实验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b、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c、交流作文初稿,师生评点。

a、教师点名或小组推先代表在班上交流,对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结果阐述清楚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b、评点细化,以起到对学生的指导,提高的作用。

d、根据个别点评,学生再次修改。

e、誊写作文,要求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数学上册单元时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习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1、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871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