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中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初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经典初中教案图层与拼贴技巧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图层与选取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利用大头贴模版和拼贴的图像制作合成大头贴。
(3)能把普通的图像制作成不同的大头贴模板。
(4)利用属性面板中的羽化功能制作出自然柔和的的照片。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图层顺序的调整。(2)选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3)羽化效果的制作
难点:选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课时:1课时
四、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激趣导入
展示教师作品,导入课题。
2.展示学习目标(略)
(二)自学互动与适时点拨
自学互动一
看课本p19-20页,结合书上的操作例子,思考下列问题。个人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1)导入图片的方法。
2)调整图层顺序的方法与技巧。
3)设置画布与图片大小的方法与技巧。
自学互动二
看课本p21-23页,教师提示学生利用选取和套索工具来实现,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1)利用工具栏中的矩形选取框工具制作模版方法
2)利用工具栏中的椭圆形选取框工具制作模版方法。
3)利用工具栏中的套索工具制作模版方法。
4)利用工具栏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制作模版方法。
5)使用羽化的方法。
(三)、知识扩展
利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老师发给你们的素材(素材2)制作一张精美的大头贴。
五.课堂小结
我相信初中教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初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初中教案图表与我息息相关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excel数据图表的综合运用。学生经过前面多个课时的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excel表格的特点和功能,能够针对给出的工作表格数据制作图表,对电子表格的优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灵活运用excel图表分析现实遇到的问题,与数学学科的统计与图表进行整合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表的常见类型;
2、熟练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
3、领悟图表与产生该图表的工作表数据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与操作,学会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来解决问题;
2、通过练习操作,掌握插入图表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对图表进行恰当的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制作图表,体验作品制作成功的喜悦感,拉近excel和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2、能够主动的利用所学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图表分析数据
难点:自主收集数据建立表格,及选择合适数据源建立图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出课题
任务一:展示初二(2)班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期中考成绩,计算每位同学的综合成绩。
1、三位同学的成绩有什么特点?
2、数学上有什么方式可以更直观显示出他们成绩的特征?(展示折线图表)
计算求出总分
分析某同学成绩数据的特点
复习计算(公式计算、函数计算)
引出图表的直观作用
图表制作,巩固知识
除了分析成绩,图表还能用于什么情况呢?
任务二:展示3名同学一周在食堂的消费数据表格。请选择分析一位同学的消费,给出你的建议。
(和学生同时完成任务,边解释操作注意事项)
1、选择什么类型的图表合适?
2、应选择哪些数据?
选择数据制作图表,分析数据给出建议
复习插入图表操作步骤。
通过任务驱动解决选择正确数据源制作图表的难点。
同时为学困生提供制作样例。
自主完成任务,学以致用
任务三:侨中初中部开展一项双休日时间安排的调查活动,请同学们制作表格统计你和两位同学的双休日各项活动时间,通过图表分析双休日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并给出建议。
自主建立图表,收集数据,选择正确的数据建立合适的图表,分析问题。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真正懂得运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展示学生作业
展示学生作业,互相交流。
展示与交流
反馈学习效果
总结
展示:生活中的图表
图表是一个便利的工具,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利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现在,很多初中教学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怎样写好自己的初中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经典初中教案图像加工的常用方法导学案》,希望您喜欢。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图像的裁剪、亮度、对比度和色阶调整的操作。
(2)学会合理加工图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亮度对比度与色阶的调整及图像的裁剪。
2、难点:亮度对比度与色阶的区别。
三、自学指导
1、如何打开准备要加工的图像?
→→
2、裁剪和调整尺寸的操作步骤。
3、如何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阶?
4、亮度、对比度与色阶的定义
4、亮度、对比度与色阶的区别
5、如何保存图像。
→→
四、自学检测
第一次检测
1、打开桌面上的素材文件夹中名为“花”的图像文件,调整图像大小为宽为300像素,高为300像素。
2、在景色中裁剪一朵花下来。
第二次检测
打开桌面上素材文件夹中名为“人”的图像文件,调整该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阶。并把该图像保存为“jpeg”格式,选择“jpeg-较高品质”,将jpeg格式的“品质”设置为“80”,“平滑”设置为“0”,
五、课堂检测
运用所学知识,分6-7人一组协作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要求:
(1)“艺术照”图像文件中的人物相片裁剪下来。
(2)把裁剪下来的相片的尺寸和颜色进行相应调整。
(3)可自主尝试调整菜单下的其他命令和滤镜效果的应用。
(4)完成后把该图像保存为“jpeg”格式,选择“jpeg-较高品质”,将jpeg格式的“品质”设置为“80”,“平滑”设置为“0”,并把该图像以本班级组别命名,如初二(4)4组,上传教师机。
课题:知识助我成长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教育的涵义、教育的作用、受教育的涵义、义务教育的地位、涵义和特征。
2、树立终身学习观,提高依法维护受教育,培养自觉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教育对个人和民族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习难点:义务教育的特征。
二、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组内合作
1、请你说说对教育的理解。
2、受教育权指的是()
3、所谓义务教育是指()
4、义务教育具有()性、公益性和()性。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主要体现是()。
展示与探究
1、某学者与陕北一放羊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
(1)上述对话你有何感受?
(2)你认为怎样改变生存命运,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生活呢?
2、材料一:调查资料表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致富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致富门路多、致富快;文化程度低的,致富慢。
材料二:我国目前25岁以上的劳动人口中受过高中、中职教育的只有18%;接近9亿的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4年,还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提高25~~64岁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是终身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1)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们最不能放弃的是什么?
(2)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什么?
3、“阿韦龙野人”的故事,你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4、中学生缀学现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某班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假如你是其中成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调查前你准备学习哪些相关法律?运用哪些调查方法?
(2)通过调查,请总结青少年缀学原因。
(3)如果你的同学中有缀学的,你打算怎样动员他们重返校园,设计简单方案。
归纳与总结
请你对本课结构给予概括
感悟与启示
谈谈对本科学习的感悟
三、反馈与检测:
1、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只要学习了知识,命运就会变好
b、知识是万能的,可以改变人的一切
c、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因素
d、知识可以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2、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b、促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政治权利
c、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建设
d、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3、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这充分说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才的培养靠教育②教育成就未来③教育为幸福生活奠基④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四、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学习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为自己喜爱的一本书重新设计封面、封底与书脊。
情感目标:感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树立创意为先的设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封面、封底、书脊的设计表达出书的内涵,恰当地使用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以及构成关系。教学难点:书籍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互映衬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a4纸、画笔等。
学具:彩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讨论:每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时,是否会仔细地品味书的包装是否漂亮、触感是否舒服、内文编排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具有美感?这种印象使我们喜欢上了美丽的图书。
揭示课题:“美丽的书”。
(二)新授课程
1.分析讨论
评判一本最美的书的标准是什么?
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反映了世界书籍艺术的最高水平。莱比锡提出的评判标准值得借鉴:第一是设计和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第二要有创造性;第三,它是给人以阅读享受的,一定是在印刷和制作方面有最精致、独到的地方。
2.欣赏感悟
书籍设计重在对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朱熹千字文》一书,探究书的要素。观察:翻开《朱熹千字文》,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
分析:构成这本书基本的形式要素,古朴的形式和外观气息的要素正是一本书必备的。
思考:一本书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
3.探究分析
一本好的书籍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书的内在精神的形象化体现,让读者阅读起来方便、易懂、有趣,并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好的书籍设计。书籍是一个带有情感的事物,其形式充分体现了纸文化的魅力。其不仅仅是文字信息的传达,在翻页阅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动态的阅读体验,也是非常有趣和有益的。
4.探讨交流
观察:《小蓝和小黄》封面由黄色、白色、黑色大块面分割而成,环衬由黄、蓝圆圈相隔而成,非常形象地点题,突出书的主题。
分析:这本认识色彩的图画书由色彩、文字、构图构成愉悦、轻松的风格,非常吸引小朋友阅读。
思考:一本书的封面又该如何设计呢?
交流:一本书的封面就是书的外衣,它既保护了书籍,又是书籍的脸面,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此书的内容。
构图——封面艺术的构图,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容相互作用的反复渗透,巧妙结合,凸显设计者的审美意趣。
书名——一目了然,有先声夺人之势。
色彩——封面色彩要富有装饰性,简洁强烈,给读者以视觉、心理上的冲击。
艺术手法——写意、比拟、象形、象征、变形等手法进行艺术处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29808.html
上一篇:中班语言秋天的落叶教学方案(精)
下一篇:开始菜单及窗口的基本组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