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教案

【热门课件】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营救南国王子之四

时间:2022-07-31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如何才能写好幼儿园教案呢?希望《【热门课件】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营救南国王子之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故事中隐藏的排序规律。

2.积极参与排序活动,在游戏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尝试自主按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合作材料3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你们喜欢听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来讲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

“看,这就是一位美丽的公主,有一天,一只青鸟给公主送来了一封信,找找信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写着什么?”(将信拖大展示。)

这是王子写给公主的,上面说:“公主殿下,我到了乱七八糟城之后迷路了,请公主用您的聪明和勇敢来救救我吧。”公主读完信赶紧向乱七八糟城出发了。”

二、利用故事情节,发现规律排序

1.找钥匙

(切换画面)公主来到了城门,可是门是锁着的,守门的大怪树不让公主进去,我们来听听大树怪是怎么说的(你要在树上找到打开城门的钥匙。)

(切换课件)有几棵树上有钥匙?哪一颗树上的钥匙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再来听听大树怪的提示(那棵树上的果子是按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的规律排列的)

师:你们来找找是哪棵树上的钥匙呢?为什么是这棵树呢?(幼儿回答)这棵树上的果子排列的顺序正好是苹果苹果梨。

聪明的公主也找到了这把钥匙,我们一起把锁打开吧。

2.铺小路

公主走进了乱七八糟城,可是前方出现了很多岔口,你们看有几条路,这些路一样吗?你们能将这三条路拼出来吗?

哪那条路才是通往城堡的呢?你们看看周围有没有提示。

看了这个路牌,你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吗?

为什么是第2条路?(因为第2条路的排列规律是和路牌一样的)

3.给猴子排队

公主继续往前走。看,她遇到了谁?猴子拦住了公主,要让公主给猴子们排好队才能通过。你们能帮助公主给猴子排队吗?谁来试试看,这几只猴子应该排在哪儿,它们是怎么排的。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猴子说你们太聪明了,想请你们排出不同的队来,要求和这个不一样哟,你们有胆量挑战码?现在去试试看吧。(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讲讲自己是怎么排的。)

4.修桥

看,公主又来到了哪里?你们看有几座桥,桥下有什么,如果不小心掉下去会怎么样?仔细看看这些桥能过去吗?为什么?

那怎么办呢?这里有三块板子,你们谁能来把桥修好呢?

幼儿操作。

5.找到王子

终于走进了城堡,可是王子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大声地喊“南国王子你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找到了!!”

三、救出王子,庆祝胜利。

我们帮公主救出了王子,高兴吗?一起来跳个舞庆祝一下吧。(听音乐跳舞)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热门课件】 中班语言教学设计:落叶之四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什么样的幼儿园教案比较高质量?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课件】 中班语言教学设计:落叶之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散文诗,发展幼儿思维的连动性、灵活性。

2.发展幼儿想像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发展幼儿口语,学习运用动词: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二、活动准备

1.依据散文诗内容画一幅图画。

2.活动前带小朋友到户外观察落叶,拾落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小朋友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引出散文诗的名称。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要求小朋友认真倾听,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内容。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四)丰富词汇,找出散文诗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

(五)启发幼儿想像,鼓励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

1.树叶还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模仿散文诗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六)教小朋友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让幼儿根据秋天的天气变化增加衣服。

艺术:配合美工活动,让幼儿用拾回的落叶贴出美丽的图画。

科学: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五、生活中渗透 通过打扫落叶,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 布置活动室墙面五彩的秋天,让幼儿将户外拾来的落叶、落花等布置于墙上,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带领小朋友到公园玩时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树木、落叶,了解秋天的变化。

八、活动评价。

[课件]中班音乐教学设计之四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课件]中班音乐教学设计之四"这样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简单了解ABCA的曲式。

活动准备:

1、《春天来了》、《春之歌》音带、春天的大背景图,剪出好多小图片(太阳、云朵、小燕子、布谷鸟、小草、各色花、柳树叶、迎春花、蜜蜂、蝴蝶)春天仙子的服装及装饰物(柳叶、花)

2、彩纸、色卡纸、亮光纸、塑料纸、硬纸板、木棒、各种瓶(饮料瓶、玻璃瓶等)

3、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带、水彩笔、剪刀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春天来了》做动作进教室

2、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2)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得很棒。春天来了,万物苏醒,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多美啊!(课件)

今天,春姑娘送给小朋友一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请小朋友轻轻的闭上眼睛欣赏,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欣赏后回答:

a、你有什么感觉?(优美、明朗)

b、听这首曲子使你想到了什么?(春姑娘、花仙子、蝴蝶、小鸟等春天的花草树木小动物)

c、你想一想怎样表现出来?

d、请小朋友给这首优美的曲子取个好听的名字。

2、教师介绍曲子:

老师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之歌》,这是一首无词歌,作者是门德尔松。

结合观看课件(ABCA),再欣赏一遍乐曲,听一听可以分为几部分?(四部分ABCA)

3、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春姑娘和小朋友手拉手来到草地上。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表演,听音乐表演第一段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这段音乐掀起了高潮,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一起在花丛里绕着花飞舞。

请小朋友们学一学,听音乐一起表演第二段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这一段音乐比较婉转,原来是蜜蜂和蝴蝶出来了,大家都去追它们。

请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听音乐表演第三段

(4)欣赏第四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熟悉吗?它又回到了第一段,大家都一起在草地上、花丛里快乐的跳舞、游戏真快乐。

请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听音乐表演第四段

4、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随画面出现配乐解说词。

(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春风轻轻地吹着。绿油油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野花到处都是,漂亮极了!春姑娘和小朋友们手拉手一起来到草地上。

(2)一群小动物也出来玩了,他们一起绕着花飞舞。

(3)美丽的蝴蝶也飞来了,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那只红蝴蝶真漂亮,春姑娘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追蝴蝶。

(4)大家玩的越来越高兴了,一起在草地上、在花从中快乐的跳舞、游戏。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解说表演乐曲

6、这么美的春天多让人陶醉啊!小朋友,你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呢?

a用漂亮的画笔把春天画出来;b用彩纸把春天贴出来c用橡皮泥捏出来d用拼插插出春天的花e用废旧物品制作f制作春姑娘的衣服

让我们一起来布置美丽的春天吧!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画、贴、捏等方法创作春天景象的作品。(一边聆听音乐)

三、结束部分: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找春天,说春天,唱春天,画春天,大家多开心。啊!在老师眼里你们就像是一群春天的小天使,可爱极了!让咱们一起听着春天的音乐,跳起来吧!

2、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好不好?听音乐出教室,自然结束。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填填看其四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填填看其四,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活动目标:1.认识红色箭头为顺唱,蓝色箭头为逆唱的符号象征。

2.练习1~20的顺唱与逆唱。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团体比赛的趣味游戏,综合练习1~20的顺唱与逆唱,并随时可以变化方向,流利的从任何一个数开始,继续顺唱或逆唱。

活动准备:1~20数字图卡,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1,将1~20的数字卡全部摊开,在按照顺序置于墙面。

2,请幼儿顺唱,逆唱。

3,教师问幼儿认不认识墙面上的数字?请一位幼儿上台,其他幼儿顺唱,在台上的幼儿,根据台下的幼儿顺唱,指出数字。

4,请幼儿逆唱,并请另一位幼儿到台上指出逆唱的数字顺序。

5.教师手指任意一个数字图卡,请幼儿顺唱,逆唱。

(二)团体活动

1.教师将墙壁上的数字图卡全部收集起来,告诉幼儿,要进行一个顺唱和逆唱的比赛。

2,请幼儿分成男生组与女生组,每组可为自己的组别命名,增加团体向心与活动趣味性。

(三)操作活动

1,请幼儿看看书,猜一猜,红色的箭头代表什么?蓝色的箭头代表什么?

2,请幼儿先用念的方式,念念一排,

3,以渐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念唱幼儿用书上的题目。

4,当幼儿熟悉顺唱,逆唱后,请幼儿用笔将答案记录下来。

5,幼儿两两互相对照彼此的答案。

6,教师可在幼儿间走动,一一检查幼儿用书,并针对个别幼儿指导。

(四)小结

让幼儿反复的练习游戏中,流畅进行1~20的顺唱与逆唱。

热门课件: 中班数学活动《玩纸牌》模板


作为幼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幼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幼儿园教案该怎么写?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热门课件: 中班数学活动《玩纸牌》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

3.培养幼儿的合作、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范作、白卡片(许多)、铅笔、水笔、蜡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实物材料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要求。

1.出示范作“纸牌”。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请小朋友四人一组在牌里把小3找出来,认识各种花式。

3.再次分组找6,自由说出它的花式。

4.师出示10,让幼儿指认。

5.提出活动内容。

师:这是我做的纸牌,今天我们来开个纸牌加工厂,请小朋友自己来做纸牌。

6.引导幼儿了解做纸牌的方法。

(1)每人做4张同一数字的纸牌。

(2)先在纸牌的一角写上同一个数字,然后再在中间点出相应的点数。

(3)4张卡的点子排列要不一样。

(4)4张卡片上的点子用不同的颜色来制作。(红、黄、蓝、绿)

7.老师进行示范制作。

二、引导幼儿做纸牌。

1.提出要求。

师:每人做4张牌,做好后愿意多做的可再做一些。

2.指导幼儿制作纸牌。

提醒幼儿每张卡上点子的排列要不一样,要注意用4种不同的颜色制作。

3.检查幼儿做的纸牌。

老师做质量检验员,检查幼儿有没有按纸牌上的数来点相应数量的点子。

听清制作纸牌时的要求。

三、组织幼儿玩纸牌。

1.请幼儿自由结伴,把纸牌合起来,然后再分一分,合作玩纸牌排数序、纸牌配对、纸牌比大小等游戏。

2.老师带幼儿玩一次纸牌,帮助他们理解简单牌游戏的规则。

3.组织幼儿继续玩纸牌,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对数的概念的掌握情况,表扬能分享材料、合作游戏的幼儿。

先完成的一起自由结伴玩牌。看老师跟小伙伴是怎样玩纸牌的。

再次自由结伴玩纸牌。

热门课件: 小班美术教学设计之四


作为幼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这篇《热门课件: 小班美术教学设计之四》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可取放的泥土)、棉签、水分颜色(如熟褐、深绿、桔黄、粉红、钛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引趣

1、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朵争相开放,可是,有一个花园里一朵花儿也没有开放。花园的主人感到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2、忽然,泥土下传来了花籽的说话声:“这里的泥土实在太硬了,我每天都用力顶,想钻出去,现在力气都用完了,还是没有钻出地面。”

3、谈论蚯蚓的本领重点提问:小蚯蚓有什么本领呢?

小结:蚯蚓可以使坚硬的泥土变得又松又软。

二、学画小蚯蚓——尝试用棉签作画

1、用棉签宝宝蘸水粉色表现扭动的小蚯蚓。

2、给小蚯蚓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蚯蚓的身上添画白色线条的花纹。

3、花儿开放了,在画面上粘贴花朵。

三、欣赏表现

1、观赏作品

2、学学小蚯蚓扭动身子钻泥土。

中班数学教学设计简短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中班数学教学设计简短》,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活动—8的形成

活动对象: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形成。

2·感知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掌握8的形成,知道7添1是8。

活动难点:感知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学习7的形成的经验。

物质准备:各种水果卡片若干;操作板人手一份;课件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采摘园”情景。

教师“春天来了,又到了采摘的季节了,汤姆爷爷的果园里种了好多的水果,你们愿意帮助爷爷采摘水果吗?”二、师幼共同探索8的形成。

1·复习6、7的形成。

出示红苹果树,“爷爷想请小朋友帮忙采摘5个绿苹果,谁想来试试?”

请一名幼儿采摘5个绿苹果。

“老师也摘了一个,现在是几个了”“6个”“为什么?”引导幼儿

说出5添1是6·

同理引导幼儿说出6添1是7。出示数字7,7个红苹果可以数字7来表示,也可以用7个点表示。

小结:有7个苹果,6添1是7·

2·探索8的形成。

我这里还有一个苹果,现在有几个了?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7添1是8。

提问;8个绿苹果可以用什么表示?

引导幼儿说出8个绿苹果可以用数字8或者8个点表示。

8里面有8个1·

“我们知道了数字8可以表示8个苹果,数字8除了可以表示8个苹果还可以表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数字8可以表示数量是8的物体。

小结:数字8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8的东西。

三、自主探索,进一步巩固8的形成。

你们愿意帮助采摘苹果吗?请你帮助爷爷采摘7个苹果。(幼儿在操作板上操作)

幼儿操作点数7,教师个别指导。

爷爷想要8个苹果,怎么办?

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说出“再添上1个”“7添1是8”四、自主探索,感知7、8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爷爷的果园里除了有苹果还有草莓和桃子,请你根据操作板上的数字提示摘两箱相应的水果,出示课件(7个香蕉,8个桃子)。

分别发放带有数字7或8的操作板,请幼儿采摘和自己操作板上数字一致的水果。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多?多多少?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发现的?

引导幼儿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两边水果哪个多,哪个少?多几个?少几个?

引导幼儿说一说7比8少1,8比7多1·

五、创设游戏,回归生活,巩固8的形成。

1·一名幼儿手中拿一个数字7,一名幼儿拿数字1,添起来正好是8

可以得到爷爷送的苹果

2、幼儿听音乐到台上领取苹果,并说一说如何变的。

教师小结:7添1是8·

六、延伸活动。

1·科学区:将操作板和水果卡片投放在科学器,鼓励幼儿到科学区继续探索。

课后反思:

在组织中班数学活动《8的形成》中,我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满足幼儿乐于探究的天性,让幼儿在采摘水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发挥幼儿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一开始,通过创设“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在比较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了数学的乐趣,掌握了8的形成。基本环节“摘苹果”游戏中通过“寻求帮忙”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寻求答案的兴趣。《指南》中要求“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的概念”。活动以“采摘水果”为游戏主线,通过“采摘苹果”,让幼儿学习8的形成;使幼儿能够跟随情景的发展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游戏的快乐。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创造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是幼儿的玩伴儿、是游戏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游戏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活动过程层层递进,挑战性不断增强。通过游戏“采摘草莓和桃子”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感知7和8之间多1少1的关系。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遵循了幼儿自主操作在前、教师梳理提升在后的原则。数学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在探究具体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8的形成的探究和最后游戏环节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进行的科学数学学习,感知了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快乐。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4333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