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课件借鉴] 圆锥的体积教案之三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本站收集了《[课件借鉴] 圆锥的体积教案之三》,供您参考。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迅速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和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同教学难点。

设计理念:

练习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升华的过程,练习过程中既有基础知识的合理铺垫,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练习的内容有明显的阶梯性。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收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内化知识。1. 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互关系填空,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相互关系的理解。

(1)一个圆柱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求下列圆锥体的体积。

(1)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2)底面直径6分米,高8厘米。

(3)底面周长31.4厘米.高12厘米。

4、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讲。同座位的同学先说一说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独立练习,互相批改,指出问题。

学生交流一下这几题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二、丰富拓展、延伸练习。1.拓展练习:

(1)把一个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圆锥的体积占圆柱体的几分之几?削去的部分占圆柱体的几分之几?

(2)一个圆柱体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48立方厘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各是多少?

2.完成31页第5题。讨论下列问题:

(1)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有什么关系?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3.分组讨论: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圆锥的2倍,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2倍,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以有疑问的方式参与讨论。

三、充分提高,全面升华。

1.展示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

2.教师给每一组一小袋米。让学生在桌子上堆成一个近似的圆锥体,通过合作测量的形式求出它的体积。

3.讨论练习八蒙古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方法。

(1)蒙古包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上部的圆锥和下部的圆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同学们能独立地求出蒙古包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吗?请试一试。

4.交流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分组讨论后动手实践并计算。

学生先交流。

四、全课总结,内化知识。

1.提问:

(1)同学们掌握了圆锥体的哪些知识?

(2)你用圆锥体的体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38页思考题。

3.作业:练习八6、7、8

学生独立练习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圆锥的体积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37—38页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圆锥,并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高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圆锥特征,体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说说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p37教材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板书课题),指出本书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二、新授。1、认识圆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2、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联系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⑴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⑵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3、探讨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和圆锥体积的转化。4、实际操作。⑴根据讨论情况,测量圆锥的高。⑵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4、小结。要求圆锥体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6、教学例1。⑴尝试练习。⑵规范格式,强调公式中的—不能遗漏。三、巩固练习。p40页1—5。四、课堂作业。p38页练一练。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9页例2。【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这个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空。⑴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倍。⑵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比圆柱体积小——。2、指名板演,其余座练。⑴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高是15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⑵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3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二、新授。1、揭题。2、教学例2。⑴出示例2,自由读题。⑵讨论,回答。①这道题目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②怎样求沙堆体积?③学生试做,指名板演。④评讲板演,小结解题注意点。⑤阅读课本。三、巩固练习。1、p39页练一练。2、填空。⑴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6米,它的体积是()。⑵一个圆锥的体积是8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这个圆锥的高是()。⑶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定是96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大()。⑷一个圆柱形木块的体积是180立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去()立方厘米木块。四、总结。说说本课学习收获。五、作业。练习八8、10。

[教案必备] 圆锥的体积教学思考篇一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教案必备] 圆锥的体积教学思考篇一,供大家参考。

该学习“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这部分知识了,想到在学生的生活中,纯圆锥的物体并不多见,所以这样安排本部分内容的教学。

第一节课带领学生做圆锥,画圆——剪圆——再剪出圆心角不同的扇形——把两条半径无缝隙的粘住,放在桌上,一个圆锥成型了,如果你想粘上底面也可以,可是得知道底面的半径啊!(拓展怎样知道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的度数,求出圆锥底面半径的大小)

学生自己做出来的圆锥,对它的认识肯定是比较深刻的——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曲面围城,底面是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还有强调对圆锥的高的理解。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圆锥,让学生试一试,想象一下。

第一节课圆锥的认识,因为加上了让学生动手制作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出奇的好,也为下一节课做好的铺垫。

[教案借鉴] 识字教案之三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怎样才能写好教案?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借鉴] 识字教案之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

2.指名读生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看图理解词义。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继续看图说话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廊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年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教案精选篇


思考一:学生预习后教师怎么教

预习后,学生已经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有了这个公式,教师如果什么都不讲,学生或许也能照着公式去解决问题。只是学生对公式是怎样推导来的,为什么要乘1/3,不一定理解。出于这样的学情,我把教材的思路变为: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这样三个流程。首先说说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然后用实验来验证它是怎样推导来的?最后用这个公式解决哪些问题?

思考二:怎样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

合作学习的价值可以体现于同伴间的优劣互助,体现于分工合作带来的高效,也体现于智慧的相互碰撞。本节课的实验研究,需要向学生提出要求:1号拿圆锥,2号倒水,3号观察圆柱,4号记录实验单。在这样的分工下,学生可以比较顺利的完成实验。

思考三: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操作活动更加具有价值。

教师的活动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让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的模仿操作,充当操作工的角色。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是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用高和底不同情况的圆柱和圆锥进行操作活动,在汇报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如果没有教师可以唱反调,示范一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此时引发争论。通过让学生反思不同的操作结果,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新知,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思考四:如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需要教师去培养,去训练。本节课上的“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看似简单的一个结论,其实其中隐藏着很多学问,由此可以联想到下面的结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把圆柱削成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2/3,是圆锥体积的2倍。圆锥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圆柱和圆锥等积等底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这么多知识点,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和预设,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去引导,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才会走向深处。

思考五:学生在做本节课的练习时,往往容易发生两个方面的错误

一是在计算圆锥的体积时,漏乘1

/

3,;二是错误的判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

/

3”。为什么学生经历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过程,理解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做题时还是犯错。这仅仅归结于学生身上吗?我想在教研课,或者是同课异构,或者是小型课题的研究时,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课件借鉴]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蜡笔》之三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怎样才能写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借鉴]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蜡笔》之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够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2、尝试用物体的特征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明显特征。

2、物质准备:

(1)情境创设:蜡笔娃娃画展(蜡笔画作品若干)。

(2)图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蜡笔娃娃的--画展"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带幼儿自由入室参观"蜡笔娃娃"画展。

2、个别提问:小蜡笔画了什么?有谁能说说小蜡笔画了什么,什么什么样?

二、利用图谱,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1、师配乐完整朗诵儿歌。

师:小蜡笔画了什么?什么什么样了?

2、出示图谱,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师:哦,原来这首儿歌都是三个字、三个字,读起来可好听了。

3、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师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三、学习根据物体的明显特征来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1、师示范利用物体的明显特征来仿编儿歌。

2、幼儿自主选择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尝试仿编儿歌。

师:要求用句式:画XX,XX?

3、鼓励幼儿利用图谱分组合作,仿编儿歌,并大胆朗读。

4、师幼分享交流,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图谱和实物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创编。

【热门课件】 桥教案之三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门课件】 桥教案之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小熊过桥》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念起来又很有节奏,朗朗上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 ,学习有节奏的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律美。

2、通过学念童谣,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情感变化过程,教育幼儿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活动准备:

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小熊的外婆生病了,小熊要去看他,在去的路上要走过一座竹子做成的独木桥,你们猜在过桥是小熊会遇到什么是呢?

2、出示PPT,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小竹桥,摇摇摇,你们说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了?小熊在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了?他害怕的怎么说啊?

(3)小熊在喊妈妈的时候谁听见了?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4)那小熊过桥了吗?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乐的怎么样?

3、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完整观看PPT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4、集体念童谣,并感知童谣的韵律美。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童谣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这首童谣啊念起来很有节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所以非常的好听,我们还可以配上身体的动作很有节奏的把它念出来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5、你们喜欢诗歌中谁?,为什么小朋友都都喜欢乌鸦和流水啊?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小熊过桥是害怕的喊妈妈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啊?

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6、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想到怎么过桥了,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玩过桥的游戏吧。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4687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