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25教案推荐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之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表演。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演课文。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并了解有关除草剂、喷雾器的知识。
2、制作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CAI、图片、头饰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书写生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二、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1、生自由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师过渡语:小稻秧能否顺利脱险?它们又是怎样脱险的?带着这两个问题,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
2、读后,学生自由谈谈脱险部分的大意。
3、看CAI课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4、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同位互相练读,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把我都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这样试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①杂草。(给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把他当成文中的角色)抓住警觉来体会它的害怕,抓住有气无力,纷纷倒下去来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有气无力纷纷等词可以指名生边读边演,读中体会。(板书:有气无力)重点词语:
A、警觉(感觉到不对劲/有点害怕/有所察觉)
B、你是谁?(声音颤抖、害怕/故作镇定/紧张)
C、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演中理解)
拓展:杂草会喊什么?来体会杂草的绝望,加强读的效果。
②喷雾器。抓住洪亮、化学除草剂、收拾、大声,一边一边等词语来体会它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
6、分角色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集体评议。
7、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8、师: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现那如果在小稻秧遇险时,你在旁边,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小稻秧吗?
9、我们学完了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想试试吗?
10、学生在小组里练习读、演。教师巡视指导。
11、指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三、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生写好欺负一词。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习字册》上的其他词语。
四、板书设计
18(图)脱险记
(杂草图)气势汹汹有气无力
(喷雾器图)
(稻秧图)脸色蜡黄吸足营养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所谓激发兴趣,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当好导演,为学生搭设“表演”的舞台,诱发学生入境,使学生产生入境始入亲的感受,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在本课中我努力创设了两个学习的情景:1、尝试说服杂草;2、做个出色的宣传员。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尝试,全新的挑战,全新的体验。从没做过的事情学生就爱去试试。这两个情景的创设使他们产生尝试的欲望,所以,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去了。
低中年级的学生最爱游戏性的学习方式,活动化、交际化的课堂学习是最适合他们的了。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好朋友一起讨论、表演、朗读,思维更活跃了,感受更真切,学习效果当然更好了。
/oblog/more.asp?name=%c2%bd%d1%c7%ba%ecid=4055
《小稻秧脱险记》自然生成无处不在
在写小学语文《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的习题中有这么一题:太阳公公躲到云里休息去了。云婆婆给太阳公公盖了五层被子,天空暗了下来。一会儿,雷伯伯敲起了大鼓,发出隆隆的声音,惊醒了睡梦中的雨点......这段话描写的景象,一般出现在()1、春天2、夏天3、秋天。针对这道题的答案,我们班的孩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于自己的观点都各抒己见。
刘嘉浩同学说:我认为应该是春天,因为冬天的雨点在睡觉,到了春天就醒了。
邱政博同学说:我认为是夏天,因为夏天的雨水最多,而且打雷也很响。
孟子文同学赶紧补充:我的看法跟邱政博的一样。
接下来是一阵窃窃的讨论声。
马其韵同学说:我认为是春天,因为只有春天的时侯阴天的比较多。
接下来是一阵激烈的讨论声。
周继松同学说:老师,这其实是秋天,你瞧,云婆婆给太阳盖了五层的棉被,天气阴森森的,说明雾霾比较大,秋天的时候雾霾才是最大的。(看来,咱们生活的环境受雾霾的影响太大了。)
接下来是大家的面面相觑,同时都发出了惊讶的轻呼声。此时的我立即补充了一句:云婆婆给太阳公公盖了五层棉被,说明天气阴的厉害,而不能说这就是雾霾啊?你们认为呢?接下来,一片寂静。不知道他们这些小脑袋里又再想什么?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4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