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平面图形”教学评析

时间:2022-01-19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高中教师教学总结

摘自:《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教材分析:初一实验教材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对学生的整体要求是:学生能感悟图形,能识别图形,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学生分析:本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虽很不一致,但在小学时已对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有初步认识,至少都能识别,而且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到过图形的拼凑,对本节内容他们应非常感兴趣。设计理念:初一新生仍处在对新鲜事物的特别好奇阶段,他们也特别好动,图形的认识和动手拼凑对他们来说很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这一节内容也本无高深理论知识,所以结合教材内容在设计时所涉及到的活动略多了一点,这也是为了适应他们的口味,同时也就是想借助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在学习中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认识多边形,认识到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点、线、多边形和圆形等可各种优美的图案。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让学生对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有更多的感觉。2、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相互转化。3、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教学手段:投影仪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二、活动实践(一)发现探究1、展示1元硬币:你们能观察出它的表面形状吗?画出图形。2、猜想学校旗台的表面形状----交流----画图3、分小组观察1角硬币的表面有什么图形----画图。4、展示教具:帆船,观察----画图。5、观察教室里出现得最多的平面图形,并画出图形。6、大家还能举出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并说出它的表面形状吗?归纳小结:1、多边形(polygon)全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形成多边形线段条数的不同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注:三边形也叫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也叫四边形)2、圆(circle)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所以圆不是多边形。(二)、研讨探究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多边形?(投影)(图略)2、判断:下列图形哪几个是四边形?(投影)(图略)3、练习2P1n指出哪一个图形与三角形最相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图略)4、①三角形是多边形中最基本的图形,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会把下面的多边形进行分割吗?(投影)(图略)②下面我添一个条件:从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把它与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结起来构成的三角形有多少个?③观察一下多边形原边数与所得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5、你能仿照上面方式把练习3的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吗?(三)、发散探究1、找出你已熟悉的平面图形(1)展示一块来自生活中的格子布料,让学生找出布料上已熟悉的平面图形。(2)讨论教室黑板上面的小国旗上出现的多边形(注:五角星是十边形)。2、(投影P149的图案)你最熟悉的是哪一幅?为什么挺感兴趣?(注:当时学生对五环旗特别感兴趣,于是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其余图形学生下来小组讨论)3、展示巴西国旗的投影图,让学生找出上面出现的平面图形(彩色投影)。(图略)四、自由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可走上讲台展示。五、课堂小结学生间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东西,提出得与失。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忙回答。六、迁移创新探究请设计一幅你所喜欢的优美的图案,并包含有你今天所学到的一些平面图形。七、课后作业:P150-151点评:1、本节课能抓住学生的爱好和心理需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并能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2、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多边形和圆,并认识到它们可以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了教学,同时学生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平面镜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具准备:

演示器械、平面镜、潜望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课堂实验

1.学生实验:

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做课本p67“做一做”的实验。将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直立在桌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相同的粉笔a、b。

实验步骤:

①移动玻璃板后的粉笔b,使它与粉笔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重合,这时粉笔b的位置就是粉笔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②移开粉笔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粉笔的像?

得出结论: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提问:(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2.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①观察并比较像与物体(粉笔)的大小;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粉笔a和粉笔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评价得到的结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

教师补充说明:

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三、讲授新课: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我们来看一下,怎样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教师举例并演示:作ab在平面镜中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如课本p68图3-39)

(课本p68图3-39)

教师补充说明:物体与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平面上表示,其实是关于表示镜面的直线成轴对称的。

四、课堂练习

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一些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教师适当指导,讲解。

五、联系实际,生活实例

平面镜的应用:

1.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3.某些店里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

……(学生看课本p69,并思考,举例)

教师说明: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也能看作是平面镜。

(适当涉及“光污染”的有关实例的知识。)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联系课本p70“生活、物理、社会”对凹面镜与凸面镜的知识稍做讲解。

(2)学生思考与作业p70“www”中的题目。并完成《学习指导》、《课课练》上的相应习题。

(3)预习“光的反射有关知识”。

高中教案高中政治征税纳税教学设计


《征税和纳税》

(一)地位:

从教材体系来看,第三单元主要涉及收入与分配的问题,而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调节着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现实来看,依法诚信纳税,增强纳税意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然经历的现实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容量大

2.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提高纳税人意识的问题。分两个问题展开:

(1)为什么要纳税——税收的本质和特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法税法受处罚)

(2)纳什么税——税类和税种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为什么要纳税)

增强纳税人意识;(难点)

税收的基本特征

确立依据:该问题的现实紧迫性。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主要税类和税种

(2)理解税收的本质和特征,

(3)会辨别违反税法的行为;

2.能力目标:

(1)提高对两难问题的判断的推理能力

(2)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增强纳税人意识

1.从学生生活出发,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生态课程观

2.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

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三条线索

故事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87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