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会动的身体教案其四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地掌握知识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会动的身体教案其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快慢的明显变化,并且根据音乐节奏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去感知音乐节奏的快慢,让幼儿获得丰富,愉悦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音乐一首(快慢明显的音乐),猴子,兔子,蜗牛,乌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放音乐,跟着音乐做游戏。

2、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的知识,巩固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二、欣赏音乐,初步感知音乐的快慢。

第一遍放音乐,引导幼儿区别音乐的快慢。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很对,在这首音乐里有的快有的慢,你们真棒,我非常喜欢你们。

三、根据音乐的快慢,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如果音乐快,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如果音乐慢呢,你又会做什么样的动作?

教师:那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动作把,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快慢啊。

教师:我来看看谁做的最漂亮,并且和别人不一样,就让他上来给咱们表演。

小结:你们刚才用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快慢,你们很棒,但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着急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也想和你们一样跟着音乐来表演

四、 探索不同动物的不同动作,巩固音乐的快慢。

1、教师出示图片,猴子,兔子,乌龟,蜗(问什么动物走路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

2、跟着音乐学小动物走路。

小结:音乐有快有慢,小动物们走路也有快有慢都不一样,真的好神奇啊。

教师:来把,让我们最后跟着音乐做你自己最喜欢的动作。

五、 放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欢笑,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有趣的音乐很感兴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本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大班安全教育会动的身体教案优质文章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木头人2、各种图案标记(粘贴)3、音乐《眉飞色舞》。

4、课件《我们爱运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随音乐出发去木偶王国玩)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老巫婆给我施了魔法,不舒服、不能动,请你们把我身上的胶带拿掉我就能动了)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胶 带)3、我现在身体非常舒服,我给大家跳个舞。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看课件:观察并讲述木头人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并模仿)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毛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看图片)1、小朋友回家和父母共同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项目2、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注意安全)我们现在就动起来。

四、表演《眉飞色舞》:邀请其他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欢笑,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有趣的音乐很感兴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本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人的身体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人体内的腔)

2、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区分其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3、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4、能识别不同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说出它们的分布及功能

5、能举例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八大系统

6、能解释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3、通过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培养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

4、通过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装(切)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讨论、比较四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比较分析)能力

5、通过讨论人提是一个统一整体,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讨论,使学生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讨论,向学生渗透辨证地看待问题的思想

教学建议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的基本结构

2、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二)教学难点

1、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2、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关于本章内容的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是系统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的开始,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概况,将为学习其它各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体的各部分名称及人体内的腔;第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第三、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本章知识要点

(一)人体概况:

1、四部:头、颈、躯干、四肢

2、三层:皮肤、肌肉、骨骼

3、二腔:颅腔、体腔(包括胸腔和腹腔)

4、一管:椎管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1、细胞:基本结构、形态多样

2、组织: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

3、器官:概念、主要器官

4、系统:概念、人体的八大系统(名称及功能)

5、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三)人体是统一整体:

1、从结构方面看

2、从功能方面看

本章重难点提示

1、人体的基本结构。重在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认知顺序和使用术语正确表达的能力。

2、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重在观察和分析比较,以及渗透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及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联系实际理解这一抽象的内容。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知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关于两个教学难点的处理

本章有两个教学难点:一是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二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在同一章节里,理论性的知识比较集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初二学生来说仍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一)关于“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难点的处理。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的四种基本组织,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有些陌生。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感性认识,既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上皮组织,让学生回忆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是在何处刮取的上皮细胞?让学生以此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就使得四种基本组织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不再感到陌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让学生通过插图比较、实验观察,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插图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比较观察,能加深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如,让学生把上皮组织的两幅插图与结缔组织的两幅插图对比观察记忆,学生就会发现它们两者的结构特点恰好相反: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通过这样的对比观察,学生就比较清楚地记住了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之后,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区分四种基本组织,进一步熟悉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事前把玻片标本上的标签除去,贴上编号,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各编号玻片标本的组织名称。

3.前后照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所讲述的内容,特别是有关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知识,与后面各章讲述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前后照应,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巩固所学知识。如,讲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联系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讲述表皮的角质层和真皮的构成时,联系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保护功能。

(二)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的处理。

1.让学生从人体的构成来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人体严整、完美的结构是分不开的。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系统,由各个系统进一步构成人体。人体在结构上的严整性、完美性,保证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让学生从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协调性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以人进行剧烈运动为例,说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让学生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整体性的,二是人体的机能活动总是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为什么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能相互配合,协调活动?为什么当手碰到热炉子时会飞快地缩回,而且动作是那样的迅速、准确?就是因为神经系统和体液特别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由于有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4.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理卫生教学的始终。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后面的各章节中多有体现。因此,教学中结合着有关内容渗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如骨胳肌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总结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时,告诉学生,正是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体育锻炼给人体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同样,吸烟和饮酒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恰当引入“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切脉”诊病的原理时,告诉学生:人体某一器官有病,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且在脉搏上表现出来,因此,医生通过“切脉”就可以推知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

可见,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理卫生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突破难点,使学生加深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而且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意义。

教法建议

建议本章授课3~4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人体概况;第二课时研究人体细胞;第三课时学习四种组织;第4课时学习器官、系统及人体是统一整体。

在学习人体概况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名称。可以先让学生对照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自己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如不太清楚的名称,则应该对照书上的图来识别。最好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应注意避免我们平时讲俗语,如胳膊,应该称为上臂和前臂,学习使用专用术语。应准确知道人体的四部三层二腔和一管。四部指头、颈、躯干、四肢,三层指皮肤、肌肉、骨胳,二腔指体腔和颅腔,一管即椎管。

在学习人体基本结构——细胞时,组织学生做好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准确地绘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出其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还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人体各种细胞形态结构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细胞的多样性。关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学习,都应在联系动物学的基础上进行。

人体4种基本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是本章的重点,在学习时,建议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如挂图或永久玻片标本,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还应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组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学习人体器官时,建议以具体器官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器官概念以及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的,并且以某一二种组织为主。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体器官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人体主要器官的分布及其功能,如心、肺、胃、肾、肝等。

在学习人体系统时,建议联系动物学部分所讲的系统,分析得出系统的概念。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名称、主要器官和功能。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本章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时,建议让学生联系实际,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一下从平静状态变成剧烈运动后,自己的各个器官系统有什么变化,如肺和呼吸系统,心脏和循环系统,骨胳肌和运动系统等。(可以利用媒体素材中的课件)深深体会这些器官系统是怎样密切联合的,它们的协调活动充分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成为一个整体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积极维护和改善周围的生存环境。使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心理素质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12页

人的身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人体内的腔)

2、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区分其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3、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4、能识别不同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说出它们的分布及功能

5、能举例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八大系统

6、能解释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3、通过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培养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

4、通过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装(切)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讨论、比较四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比较分析)能力

5、通过讨论人提是一个统一整体,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讨论,使学生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讨论,向学生渗透辨证地看待问题的思想

教学建议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体的基本结构

2、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二)教学难点

1、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2、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关于本章内容的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是系统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的开始,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概况,将为学习其它各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体的各部分名称及人体内的腔;第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第三、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本章知识要点

(一)人体概况:

1、四部:头、颈、躯干、四肢

2、三层:皮肤、肌肉、骨骼

3、二腔:颅腔、体腔(包括胸腔和腹腔)

4、一管:椎管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1、细胞:基本结构、形态多样

2、组织: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

3、器官:概念、主要器官

4、系统:概念、人体的八大系统(名称及功能)

5、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三)人体是统一整体:

1、从结构方面看

2、从功能方面看

本章重难点提示

1、人体的基本结构。重在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认知顺序和使用术语正确表达的能力。

2、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重在观察和分析比较,以及渗透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关系。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及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联系实际理解这一抽象的内容。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知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关于两个教学难点的处理

本章有两个教学难点:一是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二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在同一章节里,理论性的知识比较集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初二学生来说仍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一)关于“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难点的处理。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的四种基本组织,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有些陌生。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对组织的感性认识,既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上皮组织,让学生回忆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是在何处刮取的上皮细胞?让学生以此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就使得四种基本组织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不再感到陌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让学生通过插图比较、实验观察,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插图直观、形象、生动,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比较观察,能加深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如,让学生把上皮组织的两幅插图与结缔组织的两幅插图对比观察记忆,学生就会发现它们两者的结构特点恰好相反: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通过这样的对比观察,学生就比较清楚地记住了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之后,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区分四种基本组织,进一步熟悉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为了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事前把玻片标本上的标签除去,贴上编号,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各编号玻片标本的组织名称。

3.前后照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所讲述的内容,特别是有关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知识,与后面各章讲述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前后照应,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巩固所学知识。如,讲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联系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布;讲述表皮的角质层和真皮的构成时,联系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保护功能。

(二)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的处理。

1.让学生从人体的构成来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人体严整、完美的结构是分不开的。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系统,由各个系统进一步构成人体。人体在结构上的严整性、完美性,保证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让学生从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协调性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保持着高度的协调性。以人进行剧烈运动为例,说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让学生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来理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整体性的,二是人体的机能活动总是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为什么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能相互配合,协调活动?为什么当手碰到热炉子时会飞快地缩回,而且动作是那样的迅速、准确?就是因为神经系统和体液特别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是由于有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4.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理卫生教学的始终。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后面的各章节中多有体现。因此,教学中结合着有关内容渗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如骨胳肌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总结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时,告诉学生,正是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体育锻炼给人体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同样,吸烟和饮酒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恰当引入“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切脉”诊病的原理时,告诉学生:人体某一器官有病,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且在脉搏上表现出来,因此,医生通过“切脉”就可以推知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健康状况。

可见,把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贯穿于整个生理卫生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突破难点,使学生加深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而且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意义。

教法建议

建议本章授课3~4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人体概况;第二课时研究人体细胞;第三课时学习四种组织;第4课时学习器官、系统及人体是统一整体。

在学习人体概况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名称。可以先让学生对照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自己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如不太清楚的名称,则应该对照书上的图来识别。最好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应注意避免我们平时讲俗语,如胳膊,应该称为上臂和前臂,学习使用专用术语。应准确知道人体的四部三层二腔和一管。四部指头、颈、躯干、四肢,三层指皮肤、肌肉、骨胳,二腔指体腔和颅腔,一管即椎管。

在学习人体基本结构——细胞时,组织学生做好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准确地绘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出其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还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人体各种细胞形态结构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细胞的多样性。关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学习,都应在联系动物学的基础上进行。

人体4种基本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是本章的重点,在学习时,建议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如挂图或永久玻片标本,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还应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组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学习人体器官时,建议以具体器官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器官概念以及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的,并且以某一二种组织为主。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体器官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人体主要器官的分布及其功能,如心、肺、胃、肾、肝等。

在学习人体系统时,建议联系动物学部分所讲的系统,分析得出系统的概念。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的名称、主要器官和功能。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本章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时,建议让学生联系实际,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一下从平静状态变成剧烈运动后,自己的各个器官系统有什么变化,如肺和呼吸系统,心脏和循环系统,骨胳肌和运动系统等。(可以利用媒体素材中的课件)深深体会这些器官系统是怎样密切联合的,它们的协调活动充分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成为一个整体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积极维护和改善周围的生存环境。使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心理素质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1、从“健康”的概念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健康吗?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呢?(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健康的表现?(3)单从生理方面考虑,我们怎样才能更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人的躯体没有疾病,还包含了人的心理和社会上的一种完美状态。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现象和危害健康的隐患。例如:生活起居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酗酒;过食补品;滥用药物;盲目减肥;居室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如:厨房烟雾、装修涂料、不洁净的食物和饮水、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噪音等;单亲家庭、父母过分溺爱等导致的孩子心理素质差,不能承受挫折,与善于与他人合作等等。

要想让自己身体更健康,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关于人体的基本知识,先来做个小测试。

2、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的重要性及此课程的研究内容。

问题:(1)你能解释关于自己的一些生理问题吗?例如:你从哪里来的?你为什么能长高?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天热的时候为什么出汗?吃进去的食物在身体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血液为什么是红的……(2)你能在发生以下问题时,科学地保护自己或他人吗?例如:外伤、煤气中毒、骨折、脱臼、大出血、中暑、冻伤、火灾、溺水、触电……

要想解释这些问题,使自己健康地成长发育,我们就必须了解关于自己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知识,而这些正是我们在初二的生理课上所要学习的内容。

3、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从宏观水平学习人体概况。

问题:(1)我们应该如何(用什么方法)认识呢?(2)分为哪几个部分?有哪些主要结构?

通过初一生物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认识生物体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注意观察,而观察要有正确的方法,要讲求顺序——由宏观到微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等。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的方法从宏观水平来认识一下自己的身体吧!

学生活动:(1)学生两人一组,对照书上的图,来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人体内的腔及重要内脏器官的名称及相对位置。(2)在教师说出名称后,全体同学一起指认。(3)讨论在认识人体概况的学习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鼓励和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注意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强调用规范的术语代替俗语。如:颈(脖子)、腹(肚子)、上臂和前臂(胳膊)、足(脚)等。最好能利用人体模型(内脏器官可以拆卸),让学生对人体内部建立立体感。

课后活动:把课上学过的关于健康和人体概况的知识传递给家里人,和他们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

1、将对人体结构的研究从宏观引入微观,明确本节学习内容。

问题:(1)把肉眼看到的人体在显微镜下,会看到什么呢?(2)你有办法通过实验看到自己的细胞吗?(提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3)怎样选取实验材料(人体细胞)?

上节课我们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了自己的身体,这节课我们将要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的结构,无论是坚硬的骨,还是流动的血液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可以利用大家已经具备的技能——制做临时装片。(回忆步骤)取材讲求简便易行,我们这次就选取口腔侧壁的上皮细胞。

2、学生通过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认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单位。

学生活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问题:(1)实验材料中生理盐水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不用清水?

(2)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上课前为什么要用清水漱口?

(4)怎样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细胞?

(5)怎样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6)人体细胞和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在实验前查对实验用品时,引导学生思考生理盐水的作用——给细胞提供相应的生活环境(人体的内部环境),浓度为0.9%是经过测定得出的,可以联系生活中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的例子来说明道理。

制作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操作顺序正确;滴生理盐水的量要适度;取材方法正确(教师演示);材料涂抹均匀(防止细胞重叠);盖盖玻片的方法正确(防止气泡)。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漱口的目的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获得较纯的细胞。

在学生观察时,应指出:在显微镜下观察无色透明的标本时视野的亮度要适当(通过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暗一些,可以使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界限分明,容易分辨,利于观察);将细胞染色处理,更利于观察(提示学生注意染色方法)。并借助媒体(显微投影、挂图等)指导学生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绘细胞图来学习人体细胞的结构。(学生边观察边在笔记本上绘简图,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问题,在绘版图讲解时给予指正)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人体细胞在结构上和动物细胞一致,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没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液泡。

3、通过观察图片或挂图认识人体细胞的多样性。

问题:(1)人体细胞都和我们观察的口腔上皮细胞一样吗?(2)为什么人体细胞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类型?(提示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利用图片或挂图,给学生展示人体细胞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并简单联系功能,指出这是进化的过程中,人体细胞适应不同功能演变的结果。

课后思考:在观察人体细胞时,你认为可以用其它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吗?提出建议。

第三课时

1、回忆细胞结构,引入研究课题,再将人体结构由微观逐渐引向宏观。

问题(1)人体细胞具有哪些结构?(利用挂图回忆)

(2)多种多样的细胞是怎样构建人体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动物学知识回答)

2、观察各种组织的永久装(切、涂)片,认识人体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问题(1)生长在一起的细胞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2)人体有哪些基本组织?如何划分?

(3)四种基本组织在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发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1)观察人体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解决上述问题1。

(2)讨论四种组织在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上的不同。

生长在一起的细胞,往往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功能上是相同的,它们借助一些间质,彼此联系,形成人体的组织。

构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在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见下表)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分布

体表及各管腔壁的内表面,构成腺体

分布广泛

心脏、胃、肠、骨骼肌

分布广泛,在脑、脊髓、感觉器官、神经和皮肤等处较丰富

结构特点

细胞形态结构统一,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极少。

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的量和成分都很丰富

细胞种类单一,细胞间质较少

由神经元构成

类型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腺上皮等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坚固性结缔组织、浆液性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等

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

功能

保护、分泌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和运输

能收缩舒张

产生运动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举例

皮肤外层、血管内层、气管内层等

皮下撕片、韧带、骨、软骨、血液

胃壁肌肉层、肱二头肌、心肌

脑组织

脊髓

联系实际

上节课观察的口腔上皮取材于什么组织?

平时我们说的筋、肥肉是什么组织?

饭后胃的体积比原来增大,是什么组织的特点决定的?

下肢瘫痪的人是由于损坏了什么组织?

(建议课前印好空白表格,方便学生讨论和记录)

在学习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时,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彩色挂图等作为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建议选用比较法(列表),更加突出各种组织的特点。最好是在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和点拨作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通过学习应当使学生体会结构和功能是相互适应的。

第四课时

1、以人体主要器官为例,分析其组成(回忆四种组织)和功能。

问题:(1)组织又是如何构建人体的呢?

(2)以心脏为例,它是有哪些组织构成的呢?

(3)构成不同的器官的组织的组合方式一样吗?

四种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器官(如:心脏——心壁是肌肉组织,表面的膜是结缔组织,心壁内分布着神经组织,心脏内表面是上皮组织)。

举例说明构成不同的器官时组织的组合方式不同,不同的结构导致生理功能的差异。(如:心脏以心肌为主;脑以神经组织为主;骨以结缔组织为主。)引导学生得出在一个器官中一般以一、二种组织为主的结论。

2、系统的概念、类型、功能。

问题:(1)器官又是怎样进一步组成人体的呢?

(2)(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这里都有什么器官?这些在一起的器官有什么联系?

(3)人体有哪些系统?分别有什么功能?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明确的分工,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器官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环环紧扣高效率地完成着人体某项生命活动(以消化系统为例,阐明“系统”的概念)。象这样的由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成的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就是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在已有动物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书上的图,了解各系统的名称和功能),以后我们将分别去学习它们。

3、总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回顾人体的结构,从微观到宏观依次由哪些结构构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利用课件演示,辅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并为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体”做铺垫)

4、讨论人体为什么是一个统一整体。

问题:人们常说“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考虑)

学生活动:讨论人体为什么是一个统一整体。(在从功能方面分析时,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个活动:请一个学生代表做15次全蹲起后说出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的情况,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此处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

总结:

在结构方面,从微观层次看,人体各个细胞间借助细胞间质彼此联系,从宏观层次看,人体的各个系统又由血管(循环系统)和神经(神经系统)联系起来;

在功能方面,八大系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共同完成着各项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探究活动

一、认识一些动物的组织

问题:我们在观察人体细胞时,选取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利用其他材料来观察,让我们了解其它组织的细胞?

实施方案:选取小动物(如蟾蜍)的肌肉、皮下碎片少量,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选取新鲜哺乳动物的脊髓,从灰质中挑取少量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神经组织。

二、探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条件

问题: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我们采用了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换成清水或20%

的生理盐水行不行?请设计实验寻求答案。

实施方案:

1.分别用清水、0.9%的生理盐水和20%的生理盐水做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三种情况下,细胞的形态。

2.先用0.9%的生理盐水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后,利用染色的方法,从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吸,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形态有没有变化;同理,先用0.9%的生理盐水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利用染色的方法,从盖玻片一侧滴加20%的生理盐水,另一侧吸,一段时间后,再观察细胞的形态有没有变化。

思考:

1.在实施上面方案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以上两个实施方案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课件范本] 倍的认识教案其四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有了完善的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本] 倍的认识教案其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的例3和第5~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课时目标:

1、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生通过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黄、蓝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让学生用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圆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种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并汇报。

3,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课件演示三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演示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中的填空。并说一说填写的依据。

2、提问:要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后,小组交流算法。

分小组汇报算法,并说说算法的依据。

3、小结算法:82=4,并着重提醒学生,“倍”不能做单位。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说说判断的方法和依据。

2、“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动,先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在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并说说题意,先连一连,再填空,并说说怎样列式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统计学生用“倍”做单位的情况,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倍”不能做单位。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1、这节课我们了一个新朋友“倍”,说说你对它的认识吧。

2、“倍”为什么不能做单位?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案系列] 《月光启蒙》的教学思考其四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教案系列] 《月光启蒙》的教学思考其四》,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一、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月光启蒙》是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重中之重。 “月光”不能少:“我”的童年有明月星光的`陪伴,“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环境中给予“我“的启蒙。“启蒙”不能少:作者的原文题为《月光母亲》,而进入教材后题目改为《月光启蒙》,编者还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默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编者将原文中最能打动人的章节删去,而留下的大段篇幅的歌谣、童谣,看来恐怕这“启蒙”不仅是不能少,而且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母亲”不能少: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母亲。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我从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以“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给我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和“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题目?”导入新课。之后便是读歌谣,品亲情。整堂课结束,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是“母爱”很浓,但“启蒙”不够。现在想来,这不是我对文本的理解有问题,而是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不对。

课文的重点是“启蒙”,若这样导入:母亲是怎样给我启蒙的?然后学歌谣,唱歌谣,品歌谣,在歌谣中体会母亲给我的“诗”的启蒙和“爱”的启蒙。这样教学的思路会更清晰些,重点也把握得更到位些了。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教学中尝试采用“削枝强干,长文短教”的方法:不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如何找到这个点?像《月光启蒙》,从题眼“启蒙”就切入抓住了重点难点;还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统领全文;或者提炼文章线索串连一篇;再者整合一个问题,推进整篇课文的教学。相信在以后的不断实践中会练就一双慧眼。

二、鱼与熊掌可否兼得?

何为舍得?《现在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但如果将这个词分开来看却很有意思:舍,即为割舍,得,意为收获。在我看来,这个词饱满着一种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真理:没有舍哪有得?

今天,以这个观点看这堂课,我仍然没有学会舍弃:各个突破,面面俱到。却显得整节课容量过大,各环节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像我这样的教师不少。为什么会这样?细想来,有这样几点原因。一是应对考试,教学中怕有遗漏;二是面对大纲,恨不能大纲中提出的要求每堂课都要落实;三是自己好不容易对文本理解透彻,也要求学生在每个难点精彩点上作停留。如课文中有一句话:“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中,像一尊玉石雕像。”我当然也是在这里让同学思考母亲怎么会像一尊玉石雕像的?然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是:流淌着的溪水突然被一块石头挡住了;每个环节留给学生思考品味的时间不足。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遗憾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材,无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还是经典名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可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教学时不得不舍弃很多内容。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遗憾,留下较大的空间,才可能让学生觉得“盛宴散而意无穷”,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继续钻研。问题是,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留给学生所谓的“充分时间”从何而来?我想,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

三、当心走入“教教材”的误区

钻研教材,其实教师身兼两种角色。其一是读者的角色,教师首先是教材的阅读者,是阅读者就要读懂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的主旨,品味语言文字。其二是教者,教师不光要自己读懂教材,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要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编者的编排思想,还要思考通过文本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节课,可以说在情境创设方面我花了不少的心思。课前,我准备了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可是,一切都是我的预设,学生从头至尾都被我牵着走。情境创设是不错,可是对于文本的运用可就值得商榷了。

如母亲是怎样给我启蒙的?当然是歌谣故事等。可是,歌谣故事为什么能给我启蒙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理解并不到位。因为我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却反复的朗读、吟唱这样歌谣,没有让他们的朗读吟唱中体会到歌谣带给我的启蒙,歌谣中包含的母亲的爱。

再如“她用甜甜的嗓音轻轻地为我吟唱,……芳香的音韵。”一段的教学,我一开始便播放了自己吟唱的歌谣,并问问学生听后的感受。其实不经意当中,我已经将自己阅读文本后的感受强加给了学生。学生并没有从文本中体会到母亲吟唱的柔和深情。如果调换一下教学步骤:先让学生自己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母亲在为我吟唱);进而理解“吟唱”,并说说能放声歌唱吗?(不能,因为是月夜);再读一读描写月夜的句子,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体会浓浓的诗情和亲情;再读第3小节,感受母亲的爱,理解“芳香的音韵”。

是啊,“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的例子。”作为教师,不是将自己阅读感悟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而有自己的理解,并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让学生的理解有所提升。我们的课堂不能剥夺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更多地是要考虑让学生通过这篇教材的学生收获些什么。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前者以书为主,后者以人为主,关注人的发展,后者对教材的使用,更多的强调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尝试着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与教材产生共鸣。

《月光启蒙》中,作者孙友田一生感激她的母亲。而我感激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感激听课并参与讨论的所有老师,感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给了我这么多启迪。同时,也代表我的学生们感谢孙友田,感谢各位老师。因为今后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精选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其四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精选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其四》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1、以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组教材,引导探究。

按传统数学教材,周长的概念描述为“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它的周长”。但我从数学新课程“空间与图形”的整体目标出发,从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出发,加强了“周长”与日常生活联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对“周长”的理解,并一一进行充分肯定,这样教学,充分反映了我对新课程理念的正确认识。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自我感悟,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参与者。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潜力和图形周长推理潜力的发展,体现了“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教学思想,充分地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带给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准则,强调算法的多样化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迅速。但对初次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是把重点放在周长公式的结果上,还是注重引导学生在测量具体图形中探索周长的过程,则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公式─例题─习题”的教学结构模式,而是采用新课程努力倡导的“问题情景─猜想─建立模型─验证与解释─应用与拓展”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的。

3、采用多种有效策略,调控探究进程,做到“自由而不散乱”

新课程强调“算法的多样化”,就必然要引导学生。但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又可能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因此,应对新课程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充分讨论,又保证学习进程的顺利进行呢?对于这些状况,我认为首先能够有一颗“平常心”,同时有一些“容忍”,即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吵闹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务必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务必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但这节课中与探索新知中似乎有重复的地方,而且仅仅就这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说对周长的理解效果不必须好,这节课不能仅限于书上或教师给出图形和实物,完全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摸、画、量、算身边熟悉的物体或图形,透过超多例子感知各种物体的周长。还有,在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中,我急于归纳公式,而忽略了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但又不就应追求任何强制的统一。在类似的“计算周长”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算法,对他们的不同算法,教师不要急于归纳到公式中去,能够让他们说说算的道理。在多次的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会掌握用周长公式计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透过独立思考、探究与计算的过程,自己会去体会他喜欢或者能够理解的算法,真正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当然,对一些不善于用周长公式计算的学生,也不必强求统一,随着计算周长经验的积累,他们慢慢也能悟出周长公式的好处的。

[教案参考]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其四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教案该怎么写?《[教案参考]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其四》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本节课我采用使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开始通过找规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不等式的性质1.然后通过比较简单的不等式的变化,探究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3.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少。

接下来的问题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选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得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便于后面的练习。

练习的设计上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

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同时使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其中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探究的问题比较简单,在使学生体会类比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时,也可以通过问题设计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但是怕学生接受不了高难度的题目,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经过反复思考,终究没有选择类似的题目。终究是不放心学生。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59437.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