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夜莺的歌声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2022-01-25 夜莺的歌声教案 夜莺的歌声课文教案

一、以夜莺的歌声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大家仔细听一听,谁在唱歌?

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树林里,这歌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是那样的宛转悠扬。如小溪流水,似鼓乐丁冬,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夜莺宛转的啼鸣,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夜莺的歌声”。(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学

1、交流自学方法:(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需要有四个步骤)读生字;理结构;明中心;表情感。(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方法自学课文)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描写夜莺叫的句子,读一读。

被游击队员称为夜莺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读后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和敌人周旋,用夜莺与杜鹃的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

你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板:机智勇敢)

四、再读课文

(出示图)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非常镇定,一点也不害怕,甚至还很快活,请你们再细读课文,想想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他的机智勇敢?找到最能体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段落,画出有关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人物精神。

如:“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艺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

五、学后质疑

大家对课文的了解还真多,那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吗?

如:课题为什么要叫“夜莺的歌声”?

它包含了两个意思:

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

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莺”.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美好的,是游击队员对孩子的赞美。

又如: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

首尾呼应前后照应

这样的照应显得文章结构严谨,表现了孩子多次执行任务,更加突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六、想一想:

小夜莺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名小英雄,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机智勇敢的事迹?说出来,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最多。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七、拓展学习:

课外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1、编一份抗战小英雄的小报。

2、以“我崇尚小英雄”为题写日记。(二选一)

jk251.cOm扩展阅读

歌声习题优秀模板


【学习导航】

学会生字新词,读准文中词语的读音;有语气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文中小姑娘的非凡勇气。

【应知应会】

1.读一读,连一连。

2.读拼音,写词语。

【综合练习】

3.照样子写词语。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4.查字典,填空。

(1)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组词。

(2)量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节;组词。

【开放探索】

5.请你根据图意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编个小故事。

我现在正在读这本书,一共页。今天我读到了页。我最喜欢的词或句子是。

好习惯之二十八:碰到任何困难都要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它。

参考答案:

1.筋疲力尽-jīnpílìjìn;隐隐约约-yǐnyǐnyuēyuē;断断续续-

duànduànxùxù;雾气笼罩-wùqìlǒnɡzhào

2.幸福激昂聚拢增添

3.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白白胖胖大大方方

4.(1)女3妇女;(2)lliang商量

5.略

欢乐的泼水教案 教案精选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词卡多媒体课件《太阳出来喜洋洋》乐曲

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vcd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字2、词3、指名背诵§1

二、细读§2、3

1、观看泼水节实况录像

2、教学§2:

(1)轻读,要求:标一下共几句?

(2)(示句一)指名读,体会“早早地”,再读。

(3)(示句二)女生读,说说读后的感觉。做动作齐读(先同桌练)

(4)(示句三)男生读,指名做“灌”、“泼”的动作。指导读。

(5)引读句四,交流:读了这一句,知道了什么?

对照图理解人们的欢乐之情,笑容满面地读句四,读后质疑,引入句五,生自读。

(6)(示句五)范读,指名给“怎么能不高兴呢”换一种说法,体会书上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

(7)引读§2。

3、教学§3

(1)导入:泼水节的场面真是欢乐,大家想不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以外,还有其它活动呢!自读§3,用笔画画还有哪些活动?(交流)

(2)畅谈: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你最想干什么?

(3)朗读比赛:分四人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读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

(4)配乐齐读§3

三、创设情境,总结课文。

1、生演泼水节场面,师进行采访:

(1)我是苏州电视台的记者,请问这位老大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香水、撒花瓣?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到不高兴吗?

(3)老妈妈,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2、怀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

四、练写祝愿的话。

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你怎么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贺呢?请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纸上。

神奇的书公开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正确规范地学写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同学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

3、抓住能唤起同学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同学联系自身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

4、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

同学:预习课文,查找与书有关的资料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非凡的战舰神奇的坐骑在书的王国里漫游

装载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教学活动设计

补充完善

一、提问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

1、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这个字,并解释以和这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

2、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一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一位同学发挥想象力的源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一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身的感性认识。重点对2、3、4小节加强理解)

三、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同学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同学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

(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同学已经对本课诗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

(由同学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齐读、指明读、竞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同学感受书的神奇。激发读书的热情)

了充沛准备)

四、拓展延伸

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同学把自身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身的想象翅膀,给他们一次创作自身诗歌的机会,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同学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一个拓展环节)

作业设计与拓展

1.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绳子词。

2.完成《同步探究》中的局部题目。

3.续写《神奇的书》

课后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教案精选篇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5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金色的脚印教案 教案精选篇


【课前游戏】:

规则:每人手拿一块饼干,手臂伸直不准弯曲,想办法将饼干放入口中者获胜。

师:怎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吃到饼干?从这个小游戏中你有哪些收获?

师:不仅生活中需要合作,学习上更需要合作。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合作共同学习。

一、谈话导入。

1、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2、看来大家对狐狸的印象不大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狐狸有关,学完之后,也许你对狐狸的看法会有所改变。

3、观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

1、小组内交流预习卡字词部分。

2、汇报:通过交流预习卡,你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

4、交流:读过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三、理清思路。

1、根据阅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小组合作,完善学习卡,补充思路图。

3、汇报,展示学习卡。(实物投影)

4、展示老师的学习卡。

四、细读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里让你感动,哪里的语言值得细细品味,从这些片段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可以在旁边批注。

2、小组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齐读画面上课文最后一段话,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是金色的脚印了吗?(画气泡图)

五、续写结尾。

狐狸一家终于团聚了,它们会回来看正太郎吗?今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呢?请展开想像,为这篇文章续写结尾。

角形的认识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孟州市南庄镇田寺小学范希建【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二)利于学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自己领悟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下面各是什么角?

说出什么叫直角、锐角、钝角?组成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2.家在本子上画出直角(用三角板)、锐角、钝角各一个.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段和角,如果把角的两条边改为线段,把角的两个端点连起来会出现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和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1)我们已学过三角形,你能举例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吗?(红领巾等)(2)利于学具,动手做三角形,小组内比一比有什么不同?(3)结合复习题,思考讨论:①三角形是几条线段围成的?②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4)巩固概念.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看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要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条线段,二是要看是否围成的封闭图形.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刚才大家找出这么多三角形,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进一步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明确:它们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它们都有三个角,都有三个顶点.再引导学生概括: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3.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我们学习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车的车架、房梁架等.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们来做一次实验.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框,让同学们拉一拉.先拉五边形木框.(变形)再拉四边形木框.(变形)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三角形不变).提问:通过三角形木框拉不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吗?(椅子腿松动了,可以固定一个三角形铁架)(三)巩固反馈1.说说三角形的意义、特征.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一)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性: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性质:稳定性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争论的故事》的争论

江阴市实验小学李红霞

[案例再现]

师:谁能把盛老师的故事表演出来?下面分小组准备。

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表演之前的一个小组:

生1:我表演哥哥。

生2:不行,哥哥是主要角色,你还是表演村里人吧!

生1:我觉得我能表演好。

生3:凭你,作业老是不写,成绩也是倒数。别要砸了咱小组的表演。

生4:就这么定了,你表演村里人。

生1低下头,不再作声。

……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在这课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分小组积极讨论。

发言之前的一个小组讨论情况:

生1: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把握好时机。因为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啊!

生2:做事情最关键的是要先做起来,我们可以在做中体会其中的道理、奥妙。

生3:做事要抓住时机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习兄弟俩,要学会质疑。

生1:你的说法不对,学会质疑不应在这个时候。

生3:大雁飞走了,还会再来。我们照样可以把它射下来。

生2:关键课文中是告诉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不能白白浪费时间。

生4:当我们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除了需要学会请教别人,还需要全面地去分析问题。

生:(众笑)这根本不是课文中要告诉我们的呀!

小组汇报的时候,这一组的答案只有两个:生1、生2。

……

[反思认识]

合作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但我们往往注重的是这种表面形式,却很少有人虑及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意志等。这些都使得合作性学习的实效受到了挑战:学习者是否积极参与了,他们的群体是否善于合作,他们是否能在合作中体现真正的自我,他们的合作是否建立于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以上的这则案例无疑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想,谈合作性学习,必须得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习者自主参与、畅所欲言。不管是优等生,潜能生;强势学生,弱势学生。谈合作性学习,还需注重构建民主、平等的新课堂模式。不仅要帮助学生创设民主的平台,提供给学生平等交流的广阔空间,而且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地让学生锤炼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渐渐变得自立、自信、自爱。

简单的搭配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务进行搭配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喜欢木偶娃娃吗?

出示例题图:小明打算买一份生日礼物送给同学,在商店的柜台上有3个穿不同颜色的木偶娃娃,旁边还有两顶不同颜色的帽子,小明打算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可以怎样选配呢?请小朋友帮小明想想。

师:小明买一个木偶娃娃和一顶帽子究竟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

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找找规律。(揭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如果用2个三角形来表示红帽子和黑帽子,用3个梯形表示3个木偶娃娃,你想怎么选配?在小组内动手搭配一下,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2、引导发现,有序探究

师:小朋友选配了好几种方法,你能在小组内把几种方法整理一下,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吗?

师:一共有几种方法呢?

师:在选配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师:你能在书上用连线的方法很快地找到答案吗?

电脑显示连线过程。

师:你认为用连线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2、总结规律:

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木偶的个数乘帽子的顶数等于一共有几种选配方法

三、巩固性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师:小华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师:为什么?2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意思

电脑显示:从学校到街心花园中的一条路可以选4种从街心花园到少年宫的路线,另一路也同样可以选4种,这样就有8种了。

师:如果老师在从学校到街心花园多增加一条路线呢?一共有几种走法?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

师: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根据问题选择需要的条件回答问题吗?

①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为什么?

②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为什么?

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为什么?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如果我再多加一件衬衣呢?想一想,你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种穿法吗?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

小数的性质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第四课时小数的性质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末尾去掉”0”,其大小是没有变化的。教学目标1、利用先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处方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准备共享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昨天金老师去买几支中华牌hb铅笔,有一家店里每支笔的价格标有:0.50元,另一家店是标了0.5元,那你说金老师应该选择哪家店去买我的铅笔呢?生:随便哪一家,都一样的呀。师:那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师: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1/1010/100100/10000.10.100.100(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二、利用性质,改写小数师:你理解了小数的性质了吗?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请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0.70=______师:你是如何进行化简的。强调是去掉末尾的“0”。105.0900=_______4.09=()师:这个数能化简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答.因为它的零不是在末尾,所以不能去掉。师:那么你能不改变它的大小,把它写成三位小数吗?生:能,4.09=4.090师:那3呢?这个数怎么改呢?(生答)那两位呢?板书:改写成三位小数。4.09=4.0903=3.000师:现在你会使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了吗?那你能说说我们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去“0”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0”也只是在小数的末尾添加。……三、课堂小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四、巩固练习p58----59的做一做判断:1、0.080=0。8(×)2、4.01=4。100(×)3、30=30。00(√)4、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练习十中的习题.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726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