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教案

小班艺术一串红教案优秀范文

时间:2022-01-28

活动目的:

1、意识一串红,晓得一串红是花,它的花是赤色的、一串一串的。

2、学会用棉签画出一串红。

3、懂得花儿好看不能摘,是让大家赏识的。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棉签每人一根,红颜料一组一份,画有叶子的白纸每人一张,盆景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友朋友带来一样礼品(出示盆景一串红)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

二、察看一串红的花和叶子提问:一串红的花象什么?一串红的叶子象什么?一串串的小红花长在什么处所?(径)小结:一串红的花是朱颜色的,是一串一串一个接着一个相连在一路的,有点象一串串的鞭炮,叶子是绿色的,它能够种在花盆里,也能够种在地盘上。

三、讲解、示范棉签画的方法:

1、老师带来了棉签和颜料,用它们来画一串红。

2、一串红的花红红的,很标致,长在茎上,就象小友友列队一样,排得很划一的。3、谁也想来试一下画一串红的(让幼儿动手)四、幼儿操作,教师指点提示幼儿注意操作重点及卫生。

五、评价1、(展出幼儿的作品)小友友画了很多的一串红,真好看,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棵一串红,为什么?

2、咱们把一串红送到小猪家去吧,让小猪家变得更高兴!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基本能学习到上面的有序观察方法。

jk251.coM小编推荐

小班艺术、语言哇,彩虹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彩虹,尝试运用彩虹的七种颜色进行绘画。

2.想象并用语言描述出自己的彩虹梦。

活动准备:

1.故事:《彩虹国》(附1)。

2.彩虹可以变成什么参考点子(附2),彩虹的形成资料参考(附3)。

3.彩虹拼版、七色蜡笔(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纸、从杂志或报纸上收集的图案、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顾关于彩虹的经验:

你有没有看见过彩虹?

你是什么时候看到彩虹的,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颜色的?

2.为幼儿讲述《彩虹国》的故事。

3.出示彩虹拼版,请幼儿按照七种颜色的顺序为彩虹排序。

4.请幼儿利用红、橙、黄、绿、青、蓝、紫颜色的蜡笔,画一道美丽的彩虹。

5.请幼儿想象:我的彩虹梦。

如果我做了一个彩虹梦,我希望梦到像彩虹一样的------我就会------例如:如果我做了一个彩虹梦,我希望梦到像彩虹一样的鱼,我就会和彩虹鱼一起到大海里玩。

活动评价:

1.知道彩虹颜色的排列顺序。

2.能用语言较完整地描述自己的彩虹梦。

附1:故事彩虹国在彩虹国里有七个小城堡,每个城堡有一种颜色,城堡里都住着一个小仙子。每个小仙子都很忙碌,他们每天都收集和自己城堡一样颜色的果实、花瓣、石头------小仙子将收集来的东西,都做成一罐一罐的颜料。乌云飘来,下起一场大雨。小仙子兴奋地等待着,太阳一出来,所有的小仙子急忙将桥涂上颜色,于是桥就变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桥了。当人们高兴地看着美丽的彩虹时,小仙子们也笑了。

附2:彩虹可以变成什么参考点子彩虹车、彩虹海、彩虹山、彩虹树、彩虹公路、彩虹船、彩虹鱼、彩虹苹果、彩虹怪兽、彩虹仙女------附3:彩虹的形成资料参考其实,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线,粗略地分为7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见太阳光是白色的。但是,雨后放晴的时候,天空中仍残留一些小水珠,白色的阳光被小水珠折射和反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它们在水珠中被反射到稍微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们以特定的仰角观察天空,会看见不同的水珠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这就是彩虹。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洗澡教案优秀范文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动作,并能与音乐合拍。

2、幼儿喜欢洗澡,体验洗澡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沐浴用品若干;音乐磁带等。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愉快进场

幼儿在洗澡音乐伴奏下手拿小脸盆进活动室。

2、引出话题,大胆想象洗澡的各种动作。

;宝宝们,你们的小脸盆里放的都是什么呀?

;你们为什么要洗澡呢?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洗澡的?

3、幼儿创编洗澡动作

;你们洗澡的办法可真多呀。刚才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出了一身的臭汗,我们快来洗洗澡吧。拿起我们的小浴擦,座进我们的小浴缸。小心浴缸有点滑,动作稍微慢一点。我们开始洗澡喽。

(1)、幼儿尝试在音乐伴奏下作出各种不同的洗澡动作,教师观察并及时表扬动作有创新的幼儿。

(2)、帮助幼儿提升洗澡的动作。

;你们洗澡的动作可真多,能不能把刚才洗澡的动作告诉我们大家呢?

(3)、幼儿再次在音乐伴奏下洗澡。

;你们洗澡就好象在跳舞,我们再来洗一遍。

4、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提示,让幼儿在活动中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表现自我。

小班艺术活动大熊山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倾听音乐,尝试按不同音乐来表现动作。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三段音乐录音、小熊挂饰、音乐《快乐的小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老鼠来了1、播放课件图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啊?(可爱的)1、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1、走一走1)播放课件图2:今天小老鼠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说一说)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3)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来走走看。(请2-3个幼儿学学小老鼠的走路)(老师继续播放音乐A)4)你们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有节奏)5)小结:原来小老鼠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6)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老鼠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着小老鼠走路)2遍7)现在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2-3遍2、由小变大1)播放课件图3(从小逐渐变大):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大了)怎么会变大的?(走近了)它是怎么变大的?(从小慢慢变大的)2)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你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播放音乐B)3)还有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5)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自由猜说)我们继续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乐A)3、睡觉1)播放课件图4(一半身体):那个东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儿自由说)2)你觉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我给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呼呼的打呼噜声音)3)你觉得这个大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试试它睡觉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听了音乐后你觉得睡觉的时候身体怎么样?(摇摆)像在干什么?(汤秋千)5)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刚刚你们睡觉的时候做美梦了吗?等会儿把你做的美梦告诉我。

三、音乐游戏石头熊1、播放课件图5:它到底是谁啊?(熊)我们一起叫醒它,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游戏石头熊:我是小熊我来和你们玩游戏了,(老师带头饰)请你们听好了,音乐一响起你们要跟着音乐做大熊的各种动作,音乐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动,做石头熊,音乐响起,我们再做动作哦。(反复2-3次)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大熊山》节奏性较强,根据故事情节发挥幼儿想象力,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的享受。《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彼此建立友谊,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小班艺术小狗头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4、享受折纸的乐趣;

5、加深对狗的认识。

6、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7、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比比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

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见图2)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

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总结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

活动评价

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

教学反思

本堂课幼儿积极性较高,非常感兴趣,幼儿手部的力量得到很打的提高,幼儿在折纸过程中比较抢先折,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对折纸的基本技

巧掌握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发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使幼儿的动手、动口的能力提高。

小班艺术活动秋天的树叶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树叶的形状和色彩,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2.通过观察和分类活动,加深对秋天树叶特征的印象,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参加相关的游戏活动,丰富对树叶的认识。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与色彩的树叶,如枫树叶、银杏叶、松树叶等,歌曲秋天,16开纸浆糊、各组各一份装有各种树叶的盘子等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边唱秋天边做韵律活动,导入活动。

1.教师展开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挂图上有些什么?

2.幼儿议论后,教师总结:挂图上有各种各样的大树妈妈。秋风吹来了,树叶娃娃纷纷飘落下来,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光光秃秃的、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到那时候,它的树叶娃娃又会回到他的身边。

(二)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树叶的形状和色彩。

1.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树叶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2.依次出示各种树叶,提问: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树叶,你们心里怎么样?

3.幼儿观察、议论、回答后,教师总结银杏树叶像一把小扇子,到秋天它就从绿色慢慢变成黄色的,枫树叶像一只小手掌,有像大公鸡的尾巴,到秋天就从绿色慢慢变成红色了,松树叶是细细长长的,像一根针,到秋天它的颜色还是绿绿的。所以,秋天的树叶是最美丽的。

(三)幼儿制作树叶拼图,结束活动。

1.教师:我们用这些漂亮的树叶来拼图吧!

2.教师示范,用树叶拼一个幼儿喜爱的形象。幼儿尝试。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作画。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做充分的准备的,不仅仅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重要是要让他们感兴趣,这样,孩子们才能跟着你的思路走。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763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