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小编为你推荐《[课件必备] 《童趣》教案(一篇)》,希望您喜欢。
【教学目标】
1、学习常见文言词语,感受语言特点。
2、培养语感,丰富语言仓库。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文言常用词。(第一课时)
2、能把言和意融合在一起。(第二课时)
【教学难点】
培养语感。
【关键点】
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文言文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责任继承并发扬它。今天我们就学习清朝作家沈复所写的《童趣》。
二、作者简介
沈复,清朝常州人,工诗画、散文。本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三、默读课文
利用课下注释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四、生齐读
五、师范读
六、生自由朗读
七、找单个同学读
引导学生们纠正同学读错的字音,并及时在投影上出示容易读错的字引起学生们的注意。然后强调句子的停顿。
(用个别示例,使学生明白现在的读法跟以前有所不同。)
如: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表示明显停顿,·表示极短停顿)
八、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措施:
1、学生提出有疑问的字词,学生老师共同解决。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关键词关键词:细(仔细),察(观察) 昂(抬)首(头) 项(颈项,脖子) 果(果真)驱(赶)强(同“僵”僵硬。是通假字)
2、出示特殊句式:
判断句:(“盖……”表判断)
省略句:(“使”后省略宾语“之” )
被动句:(“为”在这句话中解释为“被”)
九、翻译全文
措施:几个学生试译全文,有不同意见同学之间可随时提出来,大家一同探讨。最后老师用投影出示译文。
十、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目的:加强理解课文。
十一、进行背诵比赛
十二、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语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虽然短暂却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说,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不管怎么说,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属于自己的童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趣》这一课。
二、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出示投影片:
1、本文选自___的著作______,作者字__,__代的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线的字或词:
昂首观之____________
见藐小之物___________
项为之强____________
凹者为壑____________
作青云白鹤观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齐背课文
四、问题探究
问题一:文章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
明确:群鹤舞于空中的青云白鹤图。
问题二:本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总写童年时善于观察细小的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妙处, 产生超然物的乐趣
第二部分: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这一部分依次写了三件物外之趣。
问题三:三件趣事你最喜欢哪一件?
问题四: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三件事在程度上是加深的。
问题五:作者年幼时的想象合理吗?为什么?
明确:围绕联想与想像来答。
问题六:本文的主旨是怎样的?
明确:写作者童年的物外之趣。
问题七: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明确:语体简约、含义深刻、用词准确。
措施: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五、同学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回答的不错
下面请同学们提出疑问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六、再次请同学们背诵课文
七、请问同学们,学了此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八、小结
同学们,热爱大自然吧,不但要善于观察,而且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九、作业
写自己童年中有趣的事。
第1—6单元阶段性补充练习(1)
教学目标:
1、负数的含义,正数和负数的读法爱河写法,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把大数目改写乘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口算,用竖式进行较为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运用加法的一些运算律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4、简单周期现象的探索,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应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XX年五年级期中练习
一、填空
(1)分数的意义。(2)正数和负数(3)分数的数位顺序表(4)小数的近似数(5)单位名称的改写(6)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关系(7)小数的读写(8)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9)找规律(10)较大数目的改写(1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12)(13)找规律(14)小数比较大小。
二、判断、
(1)正数和负数(2)小数的性质(3)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4)小数整数的大小(5)三角形底和高扩大缩小的关系
三、选择题
(1)小数大小比较(2)三角形面积计算(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5)小数近似数(6)三角形面积比大小。
四、计算
1、口算2、竖式计算3、简便计算4、列式计算
五、解决问题。共7题。
×÷ÕߣºØýÃûתÌù×Ô£º±¾Õ¾Ô´´µã»÷Êý£º1
Ò»¡¢½ÌѧҪÇó£º1¡¢ÄÜÓиÐÇ鵨ÀʶÁ¿ÎÎÄ£¬±³ËС¶ÓÎ×ÓÒ÷¡·¡£
2¡¢Àí½â¡¶ÓÎ×ÓÒ÷¡·µÄÒâ˼£¬Ìå»áĸÇ×¶Ô×ÓÅ®µÄ¹Ø»³Ö®Ç飬½ÌÓýѧÉú´ÓСÌåÌù¡¢Ð¢¾´¸¸Ä¸£¬¶®µÃÒª±¨´ð¸¸Ä¸µÄÑøÓýÖ®¶÷¡£
3¡¢Ñ§»áÔËÓÿÎÎÄÖеÄÓï¾ä±í´ï£¬È硰æ×Å¡±¡£¼ÌÐøÑ§Ï°ÔËÓá°ÎİüÊ«¡±µÄÌØµãºÍѧϰ·½·¨À´Ñ§Ï°±¾¿Î¡£
¶þ¡¢½Ì¾ß×¼±¸£º¶àýÌå¿Î¼þ¡¢´Ê¿¨
Èý¡¢½Ìѧ¹ý³Ì£º
Ò»¡¢ÅäÀÖ¶ÁÊ«¡¶ÓÎ×ÓÒ÷¡·
1¡¢µ¼Óï£ºÌÆ³¯ÖøÃûÊ«ÈËÃϽ¼ÔÚËû50ËêÄÇÄ꣬дÁËÒ»Ê×ÖøÃûµÄСʫ£¬¡¶ÓÎ×ÓÒ÷¡·¡£
ÏÂÃæÌýÀÏʦÀ´¶ÁÕâÊ×Ê«£¬Ò»±ßÌý£¬Ò»±ßÔÚÄÔº£ÖÐÏëÏó£¬ÄãºÃÏó¿´µ½ÁËÔõÑùµÄÇé¾°¡£
2¡¢½»Á÷·´À¡¡£
¶þ¡¢Ê«ÎĽáºÏ£¬Ñ§Ï°¿ÎÎÄ¡£
1¡¢³öʾͼ£¬ËµËµÍ¼ÖеÄÄÚÈÝ¡£
2¡¢³öʾ£ºÒ¹ÉîÁË£¬Ä¸Ç×»¹ÔÚÓ͵ÆÏÂÒ»ÕëÕëÒ»ÏßÏߵķì×Å¡£
Ê«ÖÐÄľ仰ÈÃÄã¿´µ½ÁËÕâÑùµÄ³¡¾°£¿¡°´ÈĸÊÖÖÐÏߣ¬ÓÎ×ÓÉíÉÏÒ¡£
ÁÙÐÐÃÜÃܷ죬Òâ¿Ö³Ù³Ù¹é¡£¡±
£¨1£©¡¢·á¸»¡°Ò¹ÉîÁË¡±µÄÄÚº£ºÕâʱÈËÃǶ¼ÔÚ¸Éʲô£¿Ä¸Çײ»Ïë˯Âð£¿ÀÍÀÛÁËÒ»ÌìµÄĸÇ×£¬·Ç³£Æ£¾ë£¬¶àôÏëÌÉÔÚ´²ÉÏÃÀÃÀµÄ˯ÉÏÒ»´ó¾õ¡£·ì×Å·ì×Å£¬ÑÛ¾¦¾¹¡¡Ö¸µ¼ÀʶÁ¡°Ò¹ÉîÁË¡±
£¨2£©¡¢·á¸»¡°Ò»ÕëÕëÒ»ÏßÏß¡±µÄÄÚº£º´Ëʱ´Ë¿Ì£¬Ä¸Ç×ÈÌ×ÅÆ£¾ë£¬Ò»ÕëÕëÒ»ÏßÏß·ì½øÈ¥»¹½ö½öÊÇÕëÏßÂ𣿻¹°Ñʲô·ì½øÈ¥ÁË£¿
×ÔÓɶÁÒ»¡¢¶þ×ÔÈ»¶Î£¬Ìå»áÆäÖÐĸÇ×¶Ô¶ù×ÓÔ¶Ðеĵ£ÓÇ¡¢ÆÚÅΡ¢²»Éᡢǣ¹ÒÖ®Çé¡¡
Ö¸µ¼ÀʶÁ¾ä×Ó£º¡°ËýÏ룬º¢¶ùÕâ´ÎÍâ³ö£¬»¹²»ÖªµÀʲôʱºò²ÅÄÜ»ØÀ´¡¡¡±¡¢¡°µÚ¶þÌìÇåÔ磬ĸÇ×°ÑÃϽ¼Ë͵½´åÍâ¡£ËûÍû×Ŷù×Ó˵£º¡®½¼¶ù£¬Äã¿ÉÒªÔçµã»ØÀ´Ñ½£¡¡¯¡±
3¡¢½ôÃÜÁªÏµÊ«¾ä£¬ÀʶÁÒ»¡¢¶þÁ½¾ä¡£
4¡¢ÔÙ¶Á¡°Ò¹ÉîÁË£¬Ä¸Ç×»¹ÔÚÓ͵ÆÏÂÒ»ÕëÕëÒ»ÏßÏߵķì×Å¡£¡±,¶Á³öÉîÇé¡£
5¡¢³öʾ¡°¶÷Ç顱£¬Õâ¾ÍÊÇĸÇ׵Ķ÷Çéѽ£¡Ãæ¶ÔĸÇ×Èç´ËÉî³ÁµÄ°®£¬ÃϽ¼µÄÑÛ¾¦ÊªÈóÁË¡£
ÎÒÃÇÀ´¶Á¶Á´ËʱÃϽ¼µÄ±íÏÖ¡£³öʾ£ºÃϽ¼ÌýÁ˲»×¡µØµãÍ·¡£Ëû¿´µ½Ä¸Ç×µÄÍ·ÉÏÓжàÁ˼¸¸ù°×·¢£¬ÑÛ¾¦ÊªÈóÁË¡£
6¡¢Ð¡½á£ºÄжùÓÐÀá²»Çᵯ£¬Ö»ÊÇδµ½ÇéÉî´¦¡£Êǰ¡£¬ÕýÈçÊ«ÖÐËù˵¡°ËÑÔ´ç²ÝÐÄ£¬±¨µÃÈý´ºêÍ£¡¡±ÕâÆäÖеÄÉîÒ⣬Äã¶Á¶®ÁËÂð£¿
7¡¢×Ô¶Á¿ÎÎĵÚÈý¶Î¡£
8¡¢½»Á÷С½á£º¡°ËÑÔ´ç²ÝÐÄ£¬±¨µÃÈý´ºêÍ£¡¡±¾ÍÊÇ˵¡°ãåÔ¡×ÅÑô¹âµÄС²Ý£¬ÎÞÂÛÈçºÎ¶¼±¨´ð²»ÁËÌ«ÑôµÄ¶÷Çé°¡£¡¡±¹²2Ò³£¬µ±Ç°µÚ1Ò³12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8734.html
下一篇:跑进家来的小松鼠语文教学反思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