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太极拳心得体会

时间:2024-03-05

太极拳心得体会(集合6篇)。

以下是编辑整理的“太极拳心得体会”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许,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这时候最适合写一篇心得体会了。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可以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认为以下实践是相当有价值的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您有所益处!

太极拳心得体会(篇1)

太极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我学拳的过程中,感觉有几个问题非常重要,是容易出错上岔道的地方。写出来供同好们研究斧正。

为什么练,这是出发点。

很多人是看中了太极拳的表演功能。穿一身漂亮衣服上台表演,令人难以抵抗这种诱惑。参加比赛,弄几块金牌银牌,又是可以炫耀的资本。这些就是练为看。使自己的动作好看,是练习的最终目的。

也有人练的目的是使用,不为了好看,也不打算给谁看,让谁说好。不排队、不配乐、不表演、不比赛,就是为了自己学会真的太极拳,实现练拳为健身的目的。

区分为啥练拳,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一些所谓的老师,教的就是给人看的拳,领的就是表演参赛的路,这样的路是学不到真的太极拳的。目的的不同还导致选择的不同,尤其对练法的选择,导致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

太极拳与外家拳的区分在哪?我以为就是这个“双重”问题,外家讲“一力降十会”,“技击无非力量速度”,就是要靠力量来战胜对方。而太极拳的双重道理,就是说,不与它以力相争,你来力气,我不抗力,我用你的力气。由此,产生了太极拳诸多的道理。我们学太极拳如果还不能脱离用力气对抗力气的路子,就不能走上太极拳的道路。

太极拳不以力相争,是有自己独特道理的,我的劲力,你外力对抗不了,我能控制你的力量,我能用你的力量而你找不到我的劲,这就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双重理论能够实现的因素,就是太极内劲。太极拳就是靠内劲打天下的。所以,练太极拳必须学练太极劲,尤其是太极内劲。尽早实现劲的转换。就是由一般的外力,转换为应用太极内劲。只有得知太极内劲的道理和练法,开始按照这样的.路子练习,我们才是真正进入了太极拳的领域。没有实现这个转换,练多少时间,也没有脱离力量技巧的路子,与外家所练无异,算不得太极门人。

有人练太极拳,眼睛盯在能不能赢人,这是一个错误选项。说赢,不一定非要太极拳,往往越简单的东西见效越快。直接用力气要比求换劲的人快得多,直接就胜利了。一旦你把探求的目标定为求胜利,那就必然上错误的道路。因为

正路上走的人都在求正确。

所谓求正确,基本都是在身体内部练,要感知内里,细致分析身体内部的各种感觉,寻找正确的感觉,试验不同情况下身体里的不同感知。可以说,太极拳功夫越深厚的人,对自己身体内部的了解越细致,因而他对对方的了解也越灵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你有力我有力,我力在先,你无力我亦无力,我意在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身体里面的因素在发生作用,所以谓之内家。

不到身体里面去探求,仅仅在胳膊腿上摆姿势、求胜负,未知太极真意也。

双重是太极拳根本的道理,而用意不用力就是太极拳根本的练法。太极拳的道理都从双重这个根源引出,太极拳的练法都以用意不用力为根本扩展。

从能源角度看,太极拳要放下本力、笨力,应用内劲,而内劲靠神意指挥,用意不用力就是应用内劲。

从练法角度看,用力则用肢体,凭力气,动外形,求对抗。用意则找感觉、练感知,调气血、凝意念、求变化。

意是工具,是操作身体内部能量的工具。太极拳要练出内劲靠用意,要应用内劲也要靠用意。虽然到高级阶段,意逐渐淡化,神发生作用,但是,意仍可以称为学习练习太极拳最主要的工具。

本文列举了以上几条,作为我体会到的学习太极拳应该把握的重要问题,每条也仅仅是点题而已,没有展开,用意只是提示拳友注意这些问题,不当之处,望批评。

太极拳心得体会(篇2)

大学的体育课的学习已经悄无声息之中接近尾声了。在张立臣老师的带领下,虽然只上了短短的几节课,但是他认真地教导,绘声绘色的肢体语言让我很好的接受了太极这门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课程。大学体育与高中时候的体育相比,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这不仅仅着眼于学习方法上,它更注重对我们体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学体育进行的是素质教育。

上到大学,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便成了我们唯一固定的运动时间,在缺乏运动学习的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缓解了学习以及社会活动带来的压力。大学体育课给了我们多样性的选择余地。想学足球的可以选修足球课程,想去打太极的就有太极课程。所以体育课的学习变得轻松,及提升了我们的体质,发挥了我们的兴趣特长。并且体育课的学习还占了一定的学分,让我们更加重视,几乎所有的人都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学会了很多专项体育的知识,真正懂得了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

在这一学期的太极拳学习中,我系统学习了二十四式太极拳,收获颇大,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等招式时不时在我脑海浮现。在我心中,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体育课程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练习,我们都是在重新温习一份古老却又青春的文化。可能对于我们这群90后,太极拳似乎还是记忆中的“少年张三丰”。在这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我们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和研究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学习里,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事事着急,要学会放松内心,用冷静的姿态来解决任何烦恼的问题。越是面对挫折或是麻烦,紧张和惆怅又能有什么用,这时候应该做的就是放松自我,用冷静的思考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太极拳讲究调和矛盾,这能使我们养成一种生活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练习太极拳,也是对于我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很庆幸,能够选上太极拳这门课,能够有这样一份机会接触到这份宝贵的财富。或许说,在以后,每当我们的学习,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难和烦心事,我们可以在“太极拳”里思考,解决这一个个难题。学习太极拳,是一份精神的蓄养和沉积,用以净化人的心灵。

“模仿、锻炼、感悟、自成一体”是一种太极拳的学习境界。每学期仅有短短的的十来节体育课,我或许只学到了太极拳的一点皮毛,也许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但是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至少可以让我收获一种和谐的性格,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太极拳心得体会(篇3)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感慨于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太极拳非一朝一夕就能学成,达到“巧妙绝”的境界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精准,肢体上的和谐,还需要一种能驾驭的气魄,能兼容的气度与物我两忘的精神。

“国粹”太极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中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阴阳调和,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自然又高雅,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流传千古自是必然。

在平时的练习和上课的学习中感觉24式太极拳中左蹬脚和右蹬脚两式的难度最大,这不仅在于其衔接动作记忆困难,还在与蹬脚时的站立需要长期训练方可完成。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与不厌其烦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记住动作。在粗略的记忆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细细回想与进一步学习,观看太极拳视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这一学期的短暂学习不仅是动作的学习,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学习太极拳的奠基与指引,同是激发了我对中华武术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希望今后太极拳能真正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招招式式所展现的潇洒风采令人歆羡不已,步步轮转所流露的风流姿态使人无法忘怀。太极拳能让人处于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远离尘嚣,拥有一种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同时太极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学习太极拳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太极拳心得体会(篇4)

练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例文

我对太极功操重要性之认识

光阴荏苒,眨眼之间练习太极拳已经月余了,虽然练得不算太好,但也起到了我练习太极拳之本初即强体魄健身心。说起太极拳,不得不提太极功操之重要性。有些同门竟认为功操不重要,乃至在qq群中多次提议不练或减少练习太极功操的'时间,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当然了海波师兄等助教也并没有盲目的听从大家的建议。正如海波师兄及会长红艳学姐所说功操是很重要的,台湾林添进教授也曾举例说明太极功操之重要性。

例如:开合,可舒缓胸中气闷,排解人之烦心事;正如林教授所说这样做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生之几率。现在的大学生,新时代青年大都是上网沉迷网恋、猎奇网络色情、热衷网络游戏、崇拜网上黑客,强点的又如公司白领、IT精英、程序设计师,他们无不是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电脑前度过了,而不正确的坐姿就能造成颈椎腰椎问题。而在我练拳数日来看绕脖子、摇柱、马步转腰等是有利于我们的颈椎腰椎的。

古人云:没有五音,不能成六律;没有规矩,何以有方圆。我说:没有功操,哪来的基础;没有基础焉能成为大宗师。功操就如万层大厦之地基,若地基不牢则练什么都是白给,所以即使不练太极拳,也要练好太极功操。

太极拳心得体会(篇5)

还没上太极拳课之前,我对于太极拳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只听说过太极,而一听到太极我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我觉得太极拳应该也是太极的同类,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学习了太极拳之后才知道,它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太极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态,初学者一般都很难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中摸到了一点太极的门路,而我,当然也是学的很起劲。每次课上看到老师为了教会我们满头大汗时,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课后回寝室总会认真地复习。希望可以学会每个动作,不负老师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极拳,强身健体。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首先让我们学会怎么样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对太极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为什么老师跟师兄师姐能够看起来不用力、劲等却能把动作做得很带劲,而我却不行,怎么做都不对。所以我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看起来像故意摆姿势。

接下来,我说说自己这个学期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耍太极拳让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们每天不是寝室里对着电脑看书,写论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课,整天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神经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种最好的治疗。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来放松全身心,促进睡眠。

在学完太极后,感觉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小脑发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极的动作是百年来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调节都以是非常精确的,所以在练习时做准动作有利于锻炼平衡感。

练习太极更是帮我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学习太极,先学动作,在学动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这样就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学习太极能帮我强身健体,终身受益。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太极拳柔中带刚,借力打力,感觉既有体现武打的技击性,又体现了其本身的艺术性。老师说,对于太极拳,我们要每天练习才能够体味它的精髓的。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了不少。既让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体会到了同学间的互相关爱,更加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太极的学习,更全面的了解太极拳,做到以拳强体、以拳养神。让"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口号从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太极拳心得体会(篇6)

太极拳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为世人所喜爱。谈起太极拳,人们总把它和“四两拨千斤”的防身技击功能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养身与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为窥传几百年的优秀拳种,其内涵博大精深,实非人们想象之简单。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养身之疗效,而且兼具防身、技击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应为练拳学的起点和归宿。

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只是凭着对武术的爱好而执着学习,随着练习的深入,以及接触了大量的太极拳书籍以后,我逐渐发现,太极拳的拳理对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太极拳修炼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言行举止,个性发展,品质修养都有很深的影响。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到释然。从而涤虑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现实生活中,疾病会时不时困扰着人们,烦恼也会经常缠身,身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压力依靠药物却难以医治,只能靠全身去调整、化解。修炼太极拳除可以清除躯体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调节个人的心理。使人的个性得到良性发展。一个研究生曾经对我说:“想不到太极拳这么好,我患神经衰弱多年,吃药总不见好转。可是每当我来到这个草坪,练拳以后,头脑总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就舒畅了很多,神经衰弱的病症就有所好转,好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这几年来,我通过练太极拳治好了我的肠胃病、腰椎劳损、轻度的神经衰弱,使我瘦弱的体质增强了许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极拳的熏淘下,我总算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困惑中解脱出来。不再片面地看问题,做事已多考虑对别人的影响。不以一己之好恶而随意伤害别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心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太极拳既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几千年人类文化培育、滋润的一朵奇葩,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社会学、兵学、佛家、道家、儒家、医家、戏剧、艺术等息息相关。在太极拳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外,练拳者必须多读书,多接触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以求提高拳艺。拳著云:“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太极拳综合了道家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中庸”思想,医家的

在练拳的过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艺术的审美观等等,必然影响着人的思想发展。拳著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又云:“身必以端正为本”等等,所有这些渗透到拳论中的思想必然会在潜形默化中淘冶练拳者的性情,促进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体与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我练拳经常是在下午放学之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经常会头脑发胀,精神极度疲劳,

此时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去练拳,而且一练就是一二个小时。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钟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练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时还觉得很烦闷,浑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绷紧的神经也就慢慢松施下来,此时气感也逐渐增强,随着身体的运动,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温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时候,周身溶溶涩涩,头脑清灵,好似与天地溶为一体,此时没有世俗的侵扰。没有烦恼,把一切不平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练拳以后,不觉疲劳。反而觉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擞地啃书本。

随着太极拳修炼的深入。练拳者的气质、思想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因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也是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的过程。长期的修练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拳著云:“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我校武协练太极拳的会员,看起来都很秀气,但又不缺英气,他们对人都很有礼貌,很少武人的霸气与骄狂。在武协,新会员经常会向老会员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太极拳比较难学,对于某些问题,老会员总会根据自己所学不厌其烦、反复多次地耐心指导,而不会藏私或者歧视别人,每当我们来到训练场的时候都会相互问好。在武协如此,在其它场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会员的人际关系都比较好,与人都能和睦相处。太极拳对人心性修养的影响,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陈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先生1996年途经广州稍作逗留的时候。他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讲学的时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样子,很多认为他是大学的教授,而很难把他同一个武术家连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时,才能一睹武术家的真正风采。外示安逸,内在稳固,真不愧为太极拳一代大师的风范。

太极拳对修炼者品德修养的影响是必然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到太极拳理论之中。陈氏先辈门规戒律中就提到许多正直做人,谦虚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诚信、仁德忠勇等门规。其实,这些门规戒律都是根据太极拳的内在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让门人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内蕴。

尊师重道,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练拳必先学会做人。拳著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柬,何能学艺。”练太极拳如不敬重老师或对太极拳抱怀疑态度,则会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甚可取之处,对老师的心得体会不细加琢磨,以至于对太极拳的精粹之处失之交臂。“谦受益,满招损”正直、善良、谦虚、敬业、重道应为我们练拳者时时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传道授业解惑,此师之责任之所在。老师是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总之,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重道而为之,才有可能把太极拳事业发扬光大。

“拳虽武艺,得其正道,无往不宜,”我在这几年的修炼中越来越觉得拳非小道。随着练拳的深入,太极拳对修炼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一个练拳者在深研太极拳健身、技击之法的同时也应重视修身方面的作用、意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拳术的修炼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谛。

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年龄相距甚远,但是在这学期选课接触太极感觉受益匪浅。

初学时感觉太极十分注重意、形、态,初学者很难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时,我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宁老师的教导下摸索了一些学习太极的门路。下面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次我们上课宁老师总会让我们放松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才开始正式的太极拳教导;每天我们都是坐在教室,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以后,睡前练一下,有利促进睡眠。 其次,感觉学习太极拳后,身体平衡能力加强了,以前总觉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极是百年先人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确的,

所以练习太极有利锻炼平衡的。再次,练习太极也帮我锻炼了专注力,学习太极,就是动作时,无暇去想其他,一旦学会动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这样会让自己集中精力。

通过本学期太极拳学习,让我收获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体会到同学间的互相友爱,更加了解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太极拳的。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shifanwen/143190.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