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教案

小班音乐公开课母鸭带小鸭教案范文

时间:2021-12-30 公开课幼儿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3、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重点难点】1、引导创编歌词。2、引导根据旋律唱成歌曲。【活动准备】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活动过程】音乐:母鸭带小鸭一、律动《小鸟飞》进场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二、集体舞蹈:欢乐舞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2、再唱一遍歌曲。(二)学编歌曲动物园里会唱歌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个新本领,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母鸭带小鸭》这首歌曲中来唱。待一会在你们编得时候先讲你编得小动物是谁?它是怎么唱歌的?它会干什么?1、示范编(请一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2、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四、集体律动引导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五、《走路》退场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教学反思根据小班孩子喜欢欢快又带有情节的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我选择了这首《母鸭带小鸭》的音乐作品。这首歌曲节奏明快,内容简单,便于孩子掌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兴趣非常浓厚。回顾刚才我组织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我运用了欣赏动画激励的方法,出发点是为了让幼儿更专心地倾听,幼儿唱完一遍时,我邀请一两个唱得好的幼儿来到老师的身边一起唱,还鼓励其他幼儿看谁能和她们唱得一样好听,老师也请他上来和老师一起唱。这样反复几遍后,幼儿已经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我先请幼儿自主表现,然后请能干的幼儿把动作教给其他幼儿。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不局限于向老师学,更多的是自己大胆想象,向同伴学习,老师作为参与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提炼出规范、创新的动作,帮助幼儿更好表现。最后利用;角色游戏来巩固歌曲,提升技能。学唱歌曲。创编动作环节结束后,教学课堂进行到了松懈阶段,有的幼儿已经开始游离活动。这时候,我设计了有趣的《母鸭带小鸭》游戏,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在玩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巩固了歌曲,提升了技能。存在不足之处,没能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没能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注意,尽量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

jk251.cOm扩展阅读

小班音乐公开课螃蟹教案优秀范文


活动目标: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活动准备: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2、自制一只螃蟹网。活动过程:1、学习A段动作。(1)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2)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2、创编、学习B段动作。(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3、创编、学习C段音乐。(1)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2)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3)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4、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1)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2)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3)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1)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2)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1)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2)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3)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教学反思:整节活动的流程比较清晰,幼儿也很感兴趣,选材适合中班年龄特点。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达到。活动中孩子尝试创编螃蟹横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动作时,有点乱,没有考虑到幼儿动起来的参与度强,如果分组进行创编效果可能会好些,最后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的调整玩法。活动的内容太多,参杂的太多,如果以律动的形式贯穿整节活动会更好也更简单,孩子更容易学。

小班音乐公开课小小鸡教案范文


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活动目标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活动过程:(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教学反思第一、运用情景游戏法,让孩子置身于小鸡的游戏中,通过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感知音乐的欢快乐感;第二、大胆运用说唱互动法,让孩子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运用了这两个方法激发了小班孩子与老师相互的交流,多数孩子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表现,适合孩子与成人互动交流。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08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