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化学教案 电场

时间:2022-02-18

随着高中的教学工作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主动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怎样才能写好高中教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案 电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节电场电场强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场的概念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3.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之一,这是难点。初学者容易把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混同起来。

三、主要教学过程

1.复习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

2.新课引入

任何力的作用都离不开物质,脚踢球,脚对球的力直接作用在球上;狗拉雪橇,狗对雪橇的拉力是通过绳子作用的;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3.教学过程设计

(1)电场

a.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提问:既然场是物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呢?

答:物质形式实体(由分子组成);看的见,摸的着。

场(形式):看不见,摸不着,不以人的感官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例如可见光波长由7000~4000,但还有很多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但不等于它们不存在。不能以人灯感官为标准判一存在与否。场客观存在的证明是它有力、能的特性。例如重力场对有质量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用可对物体做功,说明其能量。电场对放入其的电荷Q也有力的作用,可对Q做功,说明其有能量。

b.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称电场力。

c.静电场:静止电荷的电场。

场有能和力的特性,我们先看电场中力的性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先以点电荷为例。

如图1所示,在+Q电场中A点分别放入电荷q1、q2、q3则它们分别受电场力为:

A:F1=F2=;F3=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化学教案 【精】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化学反应解其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步骤

本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录像、影碟等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的认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观摩、讨论等学习形式,主动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具体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引言]

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现象是什么??(燃烧)

早期古人怎么取火?(钻木取火)

[讲述]

在第一节中就讲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过去我们曾经研究过,现在仍然在研究,将来还会继续研究。

为什么对燃烧这一古老的化学现象我们要一直研究下去呢?因为,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问]

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那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

[边讲述边板书]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提问]

写出至少四个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学生板书]

H2+O2-----H2O

CO+O2------CO2

C+O2--------CO2

CH4+O2------CO2+H2O

[讲述]

可燃物的燃烧是最常见的有热量放出的反应。

[提问]

什么是燃烧?(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燃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问]

燃烧是一种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那么,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吗?(不一定。)

高中教案化学教案 【推荐】


第四章烃

§4—1有机物(1节时)

【目的要求】:1.了解有机物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

2.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3.介绍简单有机化学发展史,了解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有机物的定义和有机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实例引导,自学阅读,讨论分析,对比归纳,认识实质。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举出已经认识的有机物;讲“有机物”一词的来源及有机

物的发展史。

〖CAI软件〗:[思考讨论]:

1、什么是有机物?其组成元素有哪些?

2、有机物与无机物是否为毫无关系的两类物质?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何在?

4、有机物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什么密切相关?

5、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自学阅读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评价、分析、讲解,解决以上问题。

1、学生回答

2、举例:尿素和碳酸分子结构对比;用氰制醋;2000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导电塑料;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并无截然区别。

3、从碳原子结构分析其化学键;从碳原子间可形成碳链,即使相同碳原子数时,又可有支链,可成环。说明种类繁多的原因。

4、分析:溶解性、熔沸点、导电性等物理特性与其分子极性和分子晶体有关;热稳定性、可燃性、反应慢且复杂与其碳原子结构,以碳为主,共价键结合,分子复杂有关。

5、CAI展示化学将作为中心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我国在高分子材料方面重点研究的项目等。

〖小结〗:学生填表比较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不同点和导致原因。

〖练习〗:1、课本64页第3题的(2)

2、有A、B两种有机物,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85.7%。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L,B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1倍。求A、B的分子式。

〖师生活动〗:学生解答后,教师评价。师生共同归纳求有机物分子式的

一般方法和思路。

【作业布置】:课本65页第4题和73页第3、4题

【教后记】:

1、本节课用自制的CAI课件上,学生兴趣高,直观。

2、注意挖掘了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3、注意了结合练习介绍解题方法和思路。

化学教案 硅


硅碳族元素

第一节碳族元素[1]

第二节硅及其重要化合物[2]

第三节硅酸盐工业简述[1]

第一节碳族元素

一。教学目的要求

运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掌握碳族元素的特点和一些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教学重点

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名称:碳C硅Si锗Ge锡Sn铅Pb

位于易失电子和易得电子的主族元素中间,容易生成共价化合物。

最外层电子层电子数4个,据此可以推测化合价最高正价+4,有时也显正二价。

最高正价氧化物为RO2,水化物分子式为H2RO3或R(OH)2,气态氧化物分子式为RH4,其稳定性随原子的增加而减小,第四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氧、卤素的弱,锗的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锡、铅为金属。

在本族中,C、Si、Ge、Sn以+4价为主,Pb以+2为主,除H2CO3和H2SiO3显酸性外,Ge、Sn、Pb的二价和四价氢氧化物都显二性。

R(OH)2以碱性为主,R(OH)2以酸性为主。

第二节硅及其重要化合价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

1认识硅和SiO2的结构性质用途。

2了解原硅酸、硅酸的组成和性质。

初步了解几种硅酸盐的组成和用途。

二、教学重点

硅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

(硅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指导学生看书P100~104

提问:

1为什么硅和金刚石的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2为什么晶体硅在硬度、熔沸点方面都不如金刚石?

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在性质上、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讲]一、硅

(一)硅和金刚石都属于原子晶体,但是它们的硬度和熔沸点又不同。

投影:键能熔点沸点硬度

金刚石C-C83千卡/摩尔3350℃4828℃10

晶体硅Si-Si43千卡/摩尔1410℃2355℃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刚石比晶体硅的键能大,因此金刚石的熔沸点比晶体硅的熔沸点高,金刚石的硬度比晶体硅的硬度大。

(二)化学性质

1。碳、硅能和氧气反应

C+O2=CO2

Si+O2=SiO2

2。硅和强碱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碳和硅反应生成碳化硅SiC

SiC是原子晶体,硬度大。

(三)纯硅的制取

SiO2+2C=Si+2CO2↑

粗硅

Si+2Cl2=SiCl4四氯化硅

SiCl4+2H2=Si+4HCl

二、二氧化硅

(一)打出下列投影,得到结论:

(二)化学性质:

1。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CaO=CaSiO3

2。和碱反应

SiO2+2NaOH=NaSiO3+H2O

3。和HF反应

SiO2+4HF=SiF4↑+2H2O玻璃绘图

提问:如何用实验证明石灰石中混有石英?

如何除去石灰石中的石英?

三、硅酸、硅酸盐

1。硅酸不能直接制取

Na2SiO3+2HCl=H4SiO4↓+2NaCl

H4SiO4=H2SiO3+H2O

弱酸,酸性小于碳酸

2。硅酸盐

Na2SiO3水玻璃无色粘稠的液体

介绍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硅酸盐的方法

硅酸钠:Na2SiO3(Na2OSiO2)

镁橄榄石:Mg2SiO4(2MgOSiO2)

高岭石:Al2(SiO5)(OH)4

(Al2O32SiO22H2O)

第三节、硅酸盐工业简述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水泥、玻璃的简单原理。

教学重点:

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和制造普通玻璃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看书,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1。水泥

1〉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

石灰石CaCO3

粘土Al2O32SiO22H2O

2〉生产过程:

先磨,后烧,再磨(二磨一烧)

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3〉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

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2。玻璃

1〉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

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

硅石(SiO2)

2〉主要反应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3〉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

Na2SiO3CaSiO3SiO2

几种常见玻璃的组成、用途和有色玻璃的形成。

加金属氧化物Ca2O3呈蓝白色

Ca2O呈红色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结构

分子晶体190千卡/mol

原子晶体88千卡/mol

色态

无色

白色

物理

熔点

-57℃

1723℃

性质

沸点

-79℃升华

2230℃

硬度

0

8

溶解性

微溶

难溶

推荐:化学教案


第三节硝酸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了解实验室制NO2、NO的反应原理

3、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用途。

二、重点、难点

重点:硝酸的氧化性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问题框架:

1、硝酸的物理性质:(直接给出)

2、从硫酸得到启示,硝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引导发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我们学习了氮元素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接下来我们学习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我们首先学习它的物理性质。【板书】第四节硝酸一、物理性质【展示】63%浓硝酸。【展示】发烟硝酸。【讲述】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由于硝酸的挥发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指导阅读】查硝酸的密度,熔、沸点。查常用浓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发烟硝酸”【导入】比较一下硝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找出其不同点:【观察】色、态、气味、掂轻重、打开瓶塞,观察。得出结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重,能溶于水。【观察】空气里挥发而产生“发烟”现象。挥发性(沸点)物理的量浓度常用浓硝酸易(低)18mol/L常用硫硫酸难(高)12mol/L【导入】在化学性质上,浓硫酸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硝酸是否也如此呢?下面我们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硝酸的化学性质。【提示】注意与浓硫酸进行比较。哪一个剧烈。【指导学生实验】【总结】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硝酸的具有酸的通性,硝酸没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我们今天主要从氧化性来学习硝酸的特性。【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酸性、氧化性(与铜、与碳)、吸水性、脱水性,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浓硝酸的氧化性】【实验:铜与浓硝酸反应】现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铜在不断溶解。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剧烈,比铜与浓硫酸反应剧烈,铜与浓硫酸需要加热,铜与浓硝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导】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设疑】我们知道稀硫酸不能与不活泼的金属铜反应,稀硝酸能不能与不活动的金属铜反应呢?并与稀硫酸与铜反应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实验】【总结并板书】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引导总结】浓硝酸与稀硝酸与铜的作用有何不同;硝酸与硫酸氧化性哪一个较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学生实验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现象: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在不断的溶解。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结论:此无色气体是NO。因为: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推导】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总结】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气体。浓硝酸反应速率快,不需加热,稀硝酸反应速率慢,有时需要加热。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浓硝酸不需加热。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稀硝酸可以反应。可见,硝酸的氧化性比硫酸强。【引导探究】冷浓硝酸与铝、铁活泼金属反应的情况怎样呢?【引导探究】大家回忆,实验室能否用稀硝酸制取氢气?为什么呢?【板书总结】(2)与活泼金属反应在不生成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讲述】除金、铂以外,其余金属全可被其氧化而溶解。【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实验探究】与浓硫酸一样,铝和铁都浓硝酸中钝化,即浓硝酸把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回答】不能,因为硝酸的氧化性很强,NO3-起氧化作用。而不是H+起氧化作用。【倾听理解】【引入】请大家用已学知识,推测浓硝酸能否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引导】推测碳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总结】规律:一般生成最高价酸或氧化物、NO2和H2O。【讨论】结论:可以。原因是:硫酸可以氧化单质碳等,所以浓硝酸也应该能氧化碳单质等。【推导】C+4HNO3(浓)4NO2↑+CO2↑+2H2O【讲述】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皮肤、衣物、纸强等都有腐蚀作用,所以使用硝酸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NaHCO3)水或肥皂洗涤。【听讲、理解】【展示】利用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的样品,进行提问为什么发黄。【启发】可能有NO2产生,由于NO2溶于硝酸而变黄。【启发】如果是有NO2生成,那么硝酸的分解产物还必应有什么物质生成?【引导】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3.不稳定性:【提问】硝酸应如何贮存?【分析,讨论】发黄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硝酸分解。【探究】在HNO3中,由于氢元素和氮元素都处于最高价,又因NO2的生成,是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只能是HN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可能有氧气生成。【推导】C+4HNO3=CO2↑+2NO2↑+2H2O↑【回答】避光、阴凉处。【小结】硝酸的特性是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共同的特点是由于+5价氮元素得电子,被还原为低价态氮的化合物的缘故。【课堂练习】1.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2.如何洗净一支内壁镀银的试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从节约原料,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Cu(NO3)2晶体,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1)Cu+浓HNO3─(2)Cu+稀HNO3─

化学教案 单【推荐】


单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

能力培养:通过葡萄糖分子组成与结构的推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葡萄糖化学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

科学方法:从普遍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事物的全部总和出发,进行科学抽象。充分地占有材料,这是科学抽象的必要条件。

重点、难点通过未知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推断其分子结构,进而掌握葡萄糖分子结构和重要化学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教案 摩尔【推荐】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有关简单推理。

能力培养: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由数据归纳客观规律;由理想模型出发进行逻辑推理。

重点、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基本微粒构成的。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用哪个物理量?该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1mol物质含有多少构成它的基本微粒?

1mol不同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它们的体积是否也相同呢?这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回顾上堂课内容,回答: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约为6.02×1023个。

引导学生由旧知识再现进入新的认知过程。

【投影】1mol铁、铝、铅、水、硫酸的质量、密度、体积。引导学生分析投影数据。

【展示】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43页图2-1和图2-2,并出示1mol铁、铝、铅、水、硫酸实物,引导观察。

分析投影数据,归纳并猜想:

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是不相同的。

看课本插图,并观察分析实物,进一步证实上面的猜想。

引导学生从感性、理性两方面认识事物客观规律,培养他们进行科学归纳的能力。

【设问】对于1mol不同的固态和液态物质来说,为什么其体积各不相同?

【讲述】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在讨论物质所

思考,但难以给出合理解释。

不愤不悱。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占体积时,可以从其结构出发来分析。下面我们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的球体类比。

【设问】一堆排球、一堆篮球,都紧密堆积,哪一堆球所占体积更大?如果球的数目都为一百个呢?如果球和球之间都间隔1米,在操场上均匀地分布,哪一堆球所占总的体积更大?

积极思考,相互讨论,和老师一起共同归纳出决定物质所占体积大小的三个因素:①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②微粒间的距离;③微粒本身的大小。

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理想模型,形象地分析物质体积决定因素,对学生进行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

【讲解】可以从上面得出的决定物质所占空间大小的三个因素出发来分析不同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关系。

【小结】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同的。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体会运用普遍规律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

1mol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所含基本结构微粒数都相同,构成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微粒间的距离都很小,因而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其结构微粒本身的大小。由于构成不同液态或固态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体积也就有所不同。

在学生能力达不到的情况下,老师带动学生分析问题。

【设问】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1mol不同气态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投影】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密度、体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

【讲述】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在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105Pa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分析归纳数据,计算出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都约为22.4L。

采用由数据归纳出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导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归纳思维能力。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一、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Vm=22.4L/mol

【讲解】气体摩尔体积可用“Vm”表示,注意其单位为“L/mol”。

记下板书。

发散的思维收敛,落实知识点。

【设问】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包含几个要点?规定了什么条件?什么描述对象?结论是什么?

思考并回答:①条件是标准状况下,即O℃、1.01×105Pa;②描述对象是1mol任何气体;③结论是体积约是22.4L。

剖析概念,引导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理解更准确。

【设问】由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可得出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物质的量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V=Vm×n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

【提问】该公式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思考并回答: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气体摩尔体积与其物质的量的乘积。

回答:在标准状况下,应用对象是气体。

由概念本身推出其简单应用。

【设问】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相同?在这个表面现象后隐藏着怎样的本质原因?

【讲述】这要从气态物质的结构去找原因,可从前面得到的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三个因素出发来分析问题。

【指导】阅读课本44页第二、三自然段。

思考并讨论,但难以给出合理解释。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在老师启发下给出问题的答案。

分子数一定时,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物质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

引导学生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培养学生运用事物规律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设问】气体摩尔体积约是22.4L/mol,为什么一定要加上标准状况这个条件?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有没有可能为22.4L。

【讲述】强调课本中所指气体摩尔体积是特指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

思考并回答:温度和压强影响气体的体积;在非标准状况下,只要温度和压强适当,1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

激发学生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逐步引导出阿伏加德罗定律。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下,1mol不同的气体其体积是否相同?

【讲述】分子数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各种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近似相等的,因此,同温、同压下,相同分子数的气体,其体积也相同;同样,同温、同压条件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分子数也相同。这一规律称作阿伏加德罗定律。

猜测:一定相同。

认真听讲,体会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导出过程。

由气体摩尔体积概念逐渐过渡到阿伏加德罗定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板书】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

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

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设问】该定律的要点是什么?应用

对象是什么?规定什么条件?有什么结论?

记下板书内容。

思考并回答:应用对象是任何气体,条件是温度、压强和体积都相同、结论是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也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落实知识点。

使学生对该定律的要点理解更准确、更牢固。

【设问】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的分子数、气体的物质的量呈什么关系?

【追问】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什么?

【板书】V1/V2=n1/n2

【提问】该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回答:呈正比关系。

回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回答:同温、同压条件下的任何气体。

引导学生推出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简单应用。

【总结】本堂课的重点是,正确理解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掌握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物质的量的关系;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点,并会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推理。

认真听讲,回顾本堂课内容。

明确主次,抓住要点。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和1mol氢气的体积都约是22.4L

(B)2g氢气和44g二氧化碳的体积相

高中教案化学教案


第二节二氧化硫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实验,与生活、环境联系广泛,学生学习兴趣高。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方面问题:一是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是环境问题。在讲述二氧化硫的性质时,主要突出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主线:,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其危害。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探究与体验法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课型:新课

课时:2(以化合价为主线探究硫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准备:

1、硫元素的主要的化合价有哪些?有哪些代表物质?

2、硫的单质有哪些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氢气反应、与氧气反应)

3、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与用途,它给人娄带来哪些危害?

新课进行:

第二节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mp:-10℃),易溶于水(S=40),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实验

二氧化硫水溶液呈红色——溶液呈酸性:SO2+H2OH2SO3

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简介亚硫酸(H2SO3)。

②二氧化硫氧化性与还原性

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4,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表现氧化与还原两重性。

2SO2+O22SO3:还原性;(可逆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Cl2+2H2O=H2SO4+2HCl

思考: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它们按1:1比例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褪色吗?

SO2+2H2S=3S+2H2O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分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

简介三氧化硫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固体,mp、bp都比较低;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放热SO3+H2O=H2SO4,(强调工业上制取硫酸的原理:S→SO2→SO3→H2SO4)

③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实验6-2】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加热。

现象:品红褪色,加热又呈现红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强调:二氧化硫漂白具有不稳定性、选择性,二氧化硫也具有杀菌、防腐之功效。

举例: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

比较:与氯气、过氧化钠漂白有何异同?

新课的延伸:

①写出硫化钠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再总结一类反应的规律,共五个方面。

②离子共存判断:Cl-+ClO3-和Cl-+ClO3-+H+;S2-+SO32-和S2-+SO32-+H+。

教学小结:

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氧化还原两重性、漂白性);③复习归中规律及其应用。

作业:P133一、二,课堂讨论

课后小结:

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 精选版


[课题]:高一化学第三章硫硫酸第一节硫

[目的]:1、使学生掌握硫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硫的重要用途。

[课型]: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重点]:硫的性质

[教法]:比较法和讲练法

[教具]: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坩埚钳、铜丝、硫、铁粉

[复习旧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评作业。

[引入新课]:比较卤族元素的知识来引入新课。

[新课]:

第三章硫硫酸(板书)

第一节硫(板书)

一、硫的物理性质:(板书)

复习初中所学过的有关硫的一些知识,简要介绍一些硫的知识及重要性。

硫的物理性质:黄色,很脆,固态,密度约为水的2倍,不溶于

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二、硫的化学性质:(板书)

通过比较硫和氧的反应,来推知硫的化学性质。

1、硫跟金属的反应:(板书)

演示实验:P63,3-1

现象: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铜。

化学方程式:△

2Cu+S===Cu2S

演示实验:P64,3-2

现象:移开酒精灯,反应继续红热地进行,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

化学方程式:△

Fe+S===FeS

比较硫和金属,氧和金属,氯和金属的反应。

结论:硫能跟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但硫的非金属性比氧和氯弱。

2、硫跟非金属的反应:(板书)

复习初中硫和氧气的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S(固)+O2(气)==SO2(气)+296.6KJ

介绍硫和氢气的反应:△

S+H2===H2S

三、硫的用途:(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内容,介绍硫的用途。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P65,1、2、3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159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