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相关素材)
做旅游规划的目的?
1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2申请旅游专项资金3招商引资4指导旅游开发
旅游规划的分类?
旅游发展规划按规划的范围和政府管理层次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来源:学|科|网]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旅游总体规划、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同点?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然后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宏观到微观、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表象的过程。
以景区大门为例:
在总体规划中,只是用文字简要描述大门的风格、大概位置等,没有大门的图纸;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具体说明大门的位置、形状、尺寸、颜色等,并制作大门轮廓的示意图;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大门的细节如材料、花纹、文字等都涉及到了,并会制作大门的标准图纸,图纸上看到的大门与以后造好的大门几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修建性详细规划上的大门图纸再经过施工图设计,建筑施工后就会出现真实的大门!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业发展年规划的区别?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发展总体规划(tourismdevelopmentplan)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其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规划的主体是各级别的规划单位。其具体规划内容和要求可参见《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业发展年规划,应该是指各级政府或者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类似于政府的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关于某地具体的发展计划,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对某地旅游业的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所要达到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相对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而言,旅游业的发展年规划是实现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具体执行。
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的区别?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规划要求从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规划对象的综合的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
旅游策划,最核心的就是解决旅游项目的核心吸引核和盈利模式(光华卓策定义),是依托创造性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环境、交通与市场的优化拟合,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创造过程。策划强调的是通过创造性思维,找出资源与市场间的核心关系,建构可采取的最优途径,形成可实施的明确方案,并对近期的行动进行系统安排。
第四章旅游与区域发展(相关素材)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xx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尽管当前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一)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在保持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同时,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市场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到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二)旅游消费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传统的观光旅游持续增长的同时,休闲度假旅游将快速发展。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旅游新业态将大量涌现。城乡居民出游的选择将更趋多样,旅游产品的供应将更加丰富和充裕。
(三)旅游促进更大需求
旅游发展对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的需求将明显增长,对相关行业的依托和促进作用也更为明显。初步预测,到xx年,我国乘坐飞机的乘客将达到4.5亿人次左右,需要新增飞机约1800架、新增航班约630万架次;乘坐铁路的游客将达25亿人次左右,需新增客运车辆约5万辆;全国将新增私家车约4000万辆;将新增客运船舶约1万艘;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
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
第二节旅游规划
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规划的概念,了解旅游规划的意义。
2、掌握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
3、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规划旅游区。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规划旅游区教学过程:
主备教案[复习导入]:1:旅游规划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旅游规划?3:规划有哪些类型?板书:第二节旅游规划[讲授新课]二、旅游规划的内容1、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包括对规划的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等,重点把握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把握市场需求,找准旅游特色和优势。2、旅游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方向和开发方向,明确产业地位和旅游主题、形象、功能、市场和产品定位。3、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区和土地合理利用。合理布局旅游要素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效益。旅游产品开发最能代表旅游特色。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主要是对“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设施的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规划要根据实际需要。5、旅游设施与保障体系的规划: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体系做出合理的规划。[活动思考]读图思考,旅游度假村布局在哪个区域?请说理由。为本旅游度假村设计促销广告。三、旅游区规划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见书p73某大城市郊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案例分析:该旅游区规划不成功。理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和评估,未能发挥资源优势。(2)无明显特色。(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4)景区开发过程中城市化特征明显,人工建设太多。(5)旅游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缺少文化根基。[活动]综合材料事例,谈谈对旅游资源保护性规划的认识[结合板书小结][布置作业]新学案[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教后记:
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了解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内容。
2、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内容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内容教学过程:
主备教案[导入新课]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但是多年来游人相对不足。其原因是什么?那么,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的旅游资源?[讲授新课]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旅游资源评价、开发、规划之间的联系,明确旅游资源评价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2、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3、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规划的依据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旅游资源价值的内容,完成投影表格的填空。
价值
内容
举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教师讲解: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但就其评价内容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丰优程度的评价,其指标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针对上面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可举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小结:一种旅游资源往往具有多种价值与功能,例如“杭州西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组合,“桂林山水”自然景观的地域集中等。组织学生阅读图3-1-2“海南三亚风光”,分析三亚旅游资源的价值,并具体说明。[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了解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内容。[布置作业]新学案[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教后记:
第三单元文化景观
第一节文化景观的构成一、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狭义上的文化——仅仅指社会意识形态。(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定义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精神财富
内容
具有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体现人们情感的文化内容
举例
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教材图3.2及图3.3)
语言、文学、艺术(图3.4)、宗教(图3.5)、法律、风俗、制度
二者关系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许多精神文化内容也具有物质形式。(教材46页图3.4及图3.5)
阅读比较(教材45页图3.5及图3.3),说明它们反映的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它们反映的文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有何不同?二、文化景观的构成(一)自然景观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就是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很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者未受到人类的影响。(二)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注意的问题——不是所有可以看见的文化事物和现象都可以作为文化景观。如街头流动的艺术表演属于文化现象,由于它没有固定在地表上,就不属于文化景观。课堂提问:阅读教材(图3.2~图3.5)找出哪些不是文化景观?为什么?答:指南针、京剧剧照不是文化景观,因为它不是固定在地表上的人类创造物。再如傣族泼水节、各种文艺演出等。云南西双版纳傣家竹楼、龙门石窟佛像是文化景观,它们分别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产物。反映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文化景观:农田、矿山、道路、城市、村落等。反映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化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5930.html
上一篇: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河流
下一篇:猎人海力布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