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初中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维护人身权利时导学案初中教案精选

时间:2022-02-22 初中政治八年级教案 初中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二课时)

三、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要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这些权利呢?

做法:可以打“110”电话报警,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教,或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教。受到伤害,要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阅读“小链接”:自我保护的方法

案例分析:一小偷在工地偷东西时被人逮住,并被工地的工人用皮带和竹板打得遍体鳞伤。

你是否赞同工人这样的做法呢?为什么?

多数市民认为:他被打是活该!但也有少数市民认为,抓住小偷后应马上送公安部门处理,而不应动手打他。

律师说,小偷虽然是犯罪嫌疑人,但也有自己的人身权利;市民仇恨小偷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殴打等暴力行为,如果不是正当防卫,都是法律不容许的,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当然,小偷要为自己的偷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小结:法律捍卫我们的人身自由与生命健康权

2.每个公民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举例子)

实践与评价:p32-33“李民的教训”---中学生故意伤害要负法律责任吗?

设计目的:

(1)使学生清楚刑事责任年龄问题;

(2)针对中学生日常的小矛盾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防止学生因此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学生回答p33后面的问题,教师小结:

15岁,正是求学增知的黄金时代,李民等人却要在牢狱里度过。中学生年轻气盛,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容易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斗殴,甚至动用器械,以致酿成悲剧。假如他们两个中有一个人理智一点,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作为青少年要加强和注重个人修养,以和为贵,遇到同学间的矛盾要冷静处理,互相体谅,或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化解矛盾。

堂上练习:

分析说明题:某校女生徐某和蔡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厉制止。工作人员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一个多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影响,并向两名女生给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案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或名誉权)。

(2)说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不受非法侵犯,任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3)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是由国家强制力加以保障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和人格尊严,同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作斗争。

jK251.COm精选阅读

经典初中教案八年级音乐下教案周时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七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2、欣赏《夜莺》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英文歌词。3、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子乐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教学难点:做到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

设计意图

一、组织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演唱版本(教师自己演唱录制)学生入座及师生礼仪直接进入今天这节课的主题二、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声是谁唱的呀,师:大家今天想学会演唱英文吗生:是老师你自己唱的生:想激发学生学习英文歌词的欲望1、英文歌词朗读①抽查学生课余准备情况②教师示范朗读2、教师用钢琴弹奏一遍旋律。3、教师弹奏旋律4、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5、教师弹自唱英文歌词6、学生英文演唱表演由几个程度不同的学生朗读英文歌词欣赏教师朗读英文随琴音视唱旋律随琴音轻声填唱英文歌词轻声跟唱通过学习英文歌词使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激发学唱歌曲的热情。三、音乐欣赏《夜莺》1、新课导入2、播放录音3、完成实践与创造三4、简要介绍雅尼以及他的电子音乐5、复听音乐6、用小乐器练习课本第24页旋律学生安静的欣赏音乐部分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及不同的看法。进一步情感体验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四、音乐知识了解1、电子音乐2、电子乐器介绍(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学会几样电子乐器3、完成第27页第五题学生讨论并预测电子音乐可否取代人的歌声和各类中外乐器的演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结论。五复习巩固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学生齐唱巩固已内容温顾而知新

八年级音乐下教案周时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六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基本学会)2、对比欣赏《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学唱《大海啊故乡》体会歌曲表现对大海对家乡的热爱。2、学生能用圆润、流畅的歌声演唱《大海啊故乡》3、了解电声乐队及电子乐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歌曲中“是我生活的地方”和“就像妈妈一样”二句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反馈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1、播放电影《大海在呼唤》片断(网上有下载)2、师问:看过这部电影吗3、又问:那听这部影片的主题歌吗1、学生进入音乐教室2、学生应该是没有看过3、歌曲应该是部分学生听过由电影导入要学习的歌曲内容二、常规练习钢琴弹奏《大海啊!故乡》旋律学生跟琴做哼鸣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三、歌曲学习《大海啊!故乡》1、歌曲介绍:此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创作于1983年。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教师在介绍歌曲的同时播放《大海啊!故乡》的midi演奏音乐)注:网上可下载2、录音欣赏:①放录音②钢琴弹奏旋律③钢琴弹奏旋律④播放录音伴奏⑤难点部分的解决⑥教师随录音伴奏演唱3、学生演唱(教师播放录音伴奏)4、播放《大海啊!故乡》mtv5、布置英文歌词的练习(要求:每个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向英语老师学会朗读英文歌词,下一周的音乐课准备学英文演唱)在音乐中听老师介绍此曲听录音并哼唱歌词随琴哼唱旋律随琴填唱歌词随录音伴奏填唱歌词用哼鸣伴唱(模仿海浪的声音)自愿上台表演再次欣赏和学习该曲预习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等知识通过这里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歌曲的歌词及曲谱的演唱此时的活动也可以男唱女伴或女唱男伴。学生信息反馈希望下节课有充分的准备四、欣赏《渔舟唱晚》1、古筝演奏版本欣赏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歌曲《大海啊!故乡》,请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又语: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同样是表现这种思想情感的我国古代音乐好不好。①播放《渔舟唱晚》的录音(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打出几幅与《渔舟唱晚》相关的图片。)②音乐介绍:这是一首表现古代江南水乡在外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的音乐。音乐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介绍的同时再次播放音乐片断)③“筝”介绍仿唐筝(十三弦)(图片)现代筝(二十一弦)(图片或实物)2、电子合成器演奏版本欣赏①电子合成器介绍:是一种能产生多种音响的电子乐器系统。如果利用电脑多媒体将两三台合成器连接起来,合成的音色会更丰富。②电子乐器介绍:a电子琴b电子鼓c电吉他d电贝司③录音欣赏(教师放录音)④提问: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带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答:表达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欣赏音乐学生在老师的介绍中再次欣赏音乐并随老师的介绍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两种古筝的结构、发音原理及简单演奏法(有条件最好让学生亲自触摸一下乐器实物)听了后谈感受回答通过实物或图片了解四种电子乐器(有部分电子乐器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触摸或演奏)谈自己的感受引出新内容《渔舟唱晚》初次体验音乐表现情绪进一步深化音乐形象增加学生对古乐器的了解了解电子合成器及其它电子乐器使学生对现代乐器有所了解此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答案。五、课堂延伸1、用竖笛示范演奏教材第22页《渔舟唱晚》旋律2、学生练习反馈情况听完教师的范奏后就开始自由练习。根据自愿,演奏曲子。既练习乐器又巩固了音乐形象

八年级政治相亲相爱一家人导学案初中教案精选


家,温馨的港湾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激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能力:增强感受父母爱的能力,力所能及的扶助父母的能力.

知识:1、认识家的含义,家的幸福所在。2、懂得父母对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养育恩。

教学重点:认识我有一个温馨的家

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基础知识:

一、家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二、为什么不忘父母养育恩?

三、为什么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四、你认为孝敬父母应怎样做?

迁移应用,训练技能

自学完课本后,同学们自主完成技能训练题,有时可只写思路,对做题中遇到的拦路虎,要尽量克服困难,独立解决,但一些对本人来说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讨论解决的,要注意随时用红笔做好标记.做题过程中,要注意题型和解题规律的摸索。

一、学生看课文p3—4图,体会图中的含义,写出一些描述家庭温馨场面的美妙词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的一件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最后归纳家的含义。

二、阅读p5故事,讨论:在大增成长的道路上,母爱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关爱自己的?

三、阅读p6材料,思考并讨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怎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说一说:自己在家里为父母做了什么?完成p8《我可以这样孝敬父母》

合作释疑,展示提升

小组长先组织成员一对一面对面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展示到黑板上,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同学们要总结好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结巩固,体会亲情

总结本节课运用的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全体努力,巩固好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报父母,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

学会与父母沟通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艰辛,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能力: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知识:1、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2、理解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学重点: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的方法

基础知识:

一、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二、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三、我们怎样才能与父母进行更好的沟通?

迁移应用,训练技能

自学完课本后,同学们自主完成技能训练题,有时可只写思路,对做题中遇到的拦路虎,要尽量克服困难,独立解决,但一些对本人来说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讨论解决的,要注意随时用红笔做好标记.做题过程中,要注意题型和解题规律的摸索。

一、阅读访谈录,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情形,归纳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二、看p12图,说一说,漫画中的中学生是通过哪些方式与父母沟通的?我们怎样才能与父母进行更好的沟通?

二、完成p13练习。

合作释疑,展示提升

小组长先组织成员一对一面对面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展示到黑板上,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同学们要总结好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结巩固,感悟亲情

总结本节课运用的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全体努力,巩固好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课文。在家做一个好孩子。

八年级政治财产属于谁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第七课第一节财产属于谁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法分析案例、讨论、总结

教学目标1、1、了解公民的个人财产范围2、2、理解财产的所有权的内涵3、3、了解公民合法财产的两种保障4、4、运用所学知识懂得并掌握保护合法财产的重要方式重点难点目标2目标4教具、学具通案个案一、课前测评及预习(1、陈毅同志有诗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从这首诗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下列属于个人合法财产的是()a小明爸爸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b、小红在马路上拾到了一个钱包c、某村长把地基款占为己有d、小张的父亲在自家的宅基地下挖到了一件明代文物。一、导入新课:(建议教师结合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小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二、探究新知:1、结合68——69页图片判断财产的归属问题。明确:(发现的不明埋藏物、遗失物、非法获得的财产都不属于个人所有)可让学生举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个人财产的范围。2、财产所有权(1)内涵(2)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3)保护财产所有权的两部法律保障3、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74页案例,组织学生分两组讨论,鼓励学生依据所要求的去学新知,解决问题。明确:(1)不合法(2)建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以要求行政赔偿。点拨:依此案例教育学生充分运用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堂检测1、书面回答71和74页的案例,(目的是教育学生懂得法律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和确认)2、分析以下案例:王某是某市副市长,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折合人民币共500万元,后东窗事发,其财产被依法没收,王某之妻以存折上是自己的名字为由,认为有部分存款是自己的合法财产,不应没收。试对王某之妻的说法加以分析。教学反思

八年级音乐下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八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2、完成实践与创造第四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教学重点: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大海啊!故乡》配前奏及尾奏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midi演奏版)随音乐进入音乐教室入座多次播放该音乐,使学生熟记歌曲旋律二、熟练演唱《大海啊故乡》1、播放录音伴奏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5、其它有关故乡的歌曲欣赏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d、念故乡(童声合唱)齐唱歌曲(第一遍唱中文第二遍唱英文歌词)欣赏老师的演唱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歌曲,后由每组选一个代表评析对方的演唱。自愿上唱表演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通过欣赏其它相关歌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音乐创编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3、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创编成果展示1、听讲2、欣赏3、创编4、每组全部或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四、乐器练习1、要求。2、练习信息反馈3、教师示范吹奏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五、单元小结1、歌曲《大海啊故乡》2、古筝曲《渔舟唱晚》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八年级音乐下教案周时相关教学方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九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歌剧音乐,乐于了解相关音乐文化。(情感目标)2、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尽量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能力目标)3、初步了解作品相关知识,初步了解韦伯的生平及贡献。(知识目标)教学重、难点:歌曲《猎人合唱》学唱教具准备:自制课件(ppt)、磁带、口风琴、教学光盘、画纸与画具教学理念:这是初中学生接触歌剧的第一课,如何让世界歌剧走入现代学生的心中,并让他们产生兴趣,留有印痕,是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在思索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例,意在让学生通过选择问答、聆听小幽默、设计场景、体验歌唱、即兴表演与绘画活动等多种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音乐,对歌剧初步了解并留有印象。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呈示课前准备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随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氛围,引起学生注意,为本课歌剧教学埋下伏笔。二、新课(一)导入:1、提问:刚才课前欣赏的歌曲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a《白毛女》b《茶花女》c《江姐》d《洪湖赤卫队》2、你知道这部作品的体裁是什么?a、戏曲b、曲艺c、歌剧d、进行曲学生回忆、思考、回答通过选择的形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也乐意去思考并回答,通过两个小问题,为新课引入打下基础。(二)介绍歌剧相关知识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和芭蕾)和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音乐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剧中音乐处于主要地位。小幽默:“什么是歌剧啊?”小彼得问爸爸。“在歌剧里,”爸爸回答“当舞台上一个人被敌人用匕首刺进胸膛后,他对着流出的鲜血会大声地长时间地唱起歌来。”观看、聆听课件中的介绍,初步了解歌剧。聆听小幽默通过观看课件,聆听教师介绍,对歌剧初步了解。通过插入一段小幽默,吸引学生对歌剧的进一步了解产生兴趣。(三)导入歌曲播放《猎人合唱》片段,让学生谈聆听后的感受(想象画面,设计场景与标题)聆听,初步感受、交流初步感受作品。通过想象画面,设计场景与标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唱歌曲:1、听唱全曲旋律,对于c部分旋律采取视唱进行。2、学唱高声部。a、随录音b、随琴3、学唱低声部(随琴)4、随音乐唱高声部:引导学生感爱、体验、理解、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愉快、兴奋、唱歌远去)可适当插入作品有关介绍。5、练习c部分的合唱。1、随琴哼唱歌谱。2、随琴唱词。3、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体验二声部的合唱。1、用视唱法,学唱歌曲c部分;用听唱法学唱歌曲。2、学习如何有感情地去演唱《猎人合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3、适当了解作品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面。三、活动分小组为歌曲设计活动: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成四小组——合唱组、绘画组、伴奏组、表演组,进行自由设计活动。学生根据特长自由组合进行设计,准备展示与交流。简单评价让学生根据特长爱好进行小组结合与设计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互评与自评,促进创作的热情和体验合作的成功感。四、结束1、小结:学生小结,教师补充2、布置作业:查有关《洪湖赤卫队》的相关知识与作品。学生小结伴随《猎人合唱》音乐离开教室,愉悦下课。学习如何查找一些资料,并与人交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八年级上Wheredidyougoonvacation?学案


八年级上册wheredidyougoonvacation?学案(period3)

一、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将能够:学会描述性形容词;听懂一篇有关香港的旅游经历的对话;并能够描述他人的假期经历。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能用描述性形容词描绘假期活动,同时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内化听力内容,口述他人的假期活动。

过程与方法:

采用图片预测,听力训练,模仿对话的学习策略,利用录音、图片或制作课件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口头作文等巩固知识活动,进行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词汇教学——采取游戏引入形容词的教学,同时在书上的听力练习中再次巩固;语音教学——让学生在听力练习之后进行跟读操练;口语教学——在听力对话后的对话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口头作文教学——在口头作文“我朋友的假期”活动中帮助学生转述他人的假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听力内容里感受祖国香港的美丽,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感受旅行的益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听懂对话内容,并在口头作文中内化语言。

教学难点:

听懂对话,完成口头作文。

三、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帮助学生通过预测、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听懂听力材料;口头作文教学——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口头输出一篇他人的假期经历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教师通过制作ppt组织学生进行猜测人物活动的游戏导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这个活动进行热身,既引出了新课又复习了上节课的短语。

step2:wordsstudy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听并1a词图配对和1b词语分类的练习。

【设计意图】

这个练习是让学生学习新的形容词,并从意思上将这些词进行分类,为后面的使用做铺垫。

step3:listening

activity1.听前预测。让学生看图片说出地点和一些描述性词汇。

activity2.听录音并回答三个问题,进行听力理解检测。

【设计意图】

这两个活动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听前预测能力,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

step4:listening

activity1.看图片预测图片是什么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activity2.听录音回答有关香港旅游的问题。

activity3.听录音完成香港的描述。

【设计意图】

这三个听力活动分别训练了学生听力预测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书写关键信息的能力。

step5:pairwork

让学生二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询问并回答lisa的香港旅游经历,然后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和回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图片从新分角色编对话,深层次掌握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并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和回答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step6:oralcomposition

让学生跟着ppt上的提示词语描述自己的假期活动。

【设计意图】

本部分的香港旅游的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描述假期旅游的活动的丰富的语言,让学生去进行模仿。而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生成自己的假期经历,进行简单的口头输出。

八年级政治上单元单元备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第3单元在合作中发展本单元所需课时数6主要内容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第一框: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二框竞争不忘合作。第6课和奏好生活的乐章第一框:心中有他人。第二框: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总体目标1、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队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4、知道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重点难点关键重点1、生活需要合作。2、竞争不忘合作3、与诚信结伴同行难点:1竞争不忘合作2、心中有他人关键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的事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单元学情分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是本单元的生活主题。具体来说:1、现代社会呼唤人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2、具有竞争意识,学会团结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单元教学建议(2)充分利于课本插图及资料。(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换位思考(4)采用小品表演、做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知识结构第一,如何在中第5课合作竞争求发展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生活需要合作感谢对手竞争不忘合作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心中有他人与诚信结伴同行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第1颗时: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第2课时:竞争不忘合作第3课时:第5课复习第4课时:心中有他人第5课时:与诚信结伴同行第6课时:第3单元复习

八年级数学变量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1变量

知识目标: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情感目标: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m12345

s/km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圆的面积公式s=πr2;

(2)正方形的l=4a;

(3)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与金额y的关系为y=2.5x.

2.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并指出不、常量和变量.

(1)某种活期储蓄的月利率为0.16%,存入10000元本金,按国家规定,取款时,应缴纳利息部分的20%的利息税,求这种活期储蓄扣除利息税后实得的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式.

(2)如图,每个图中是由若干个盆花组成的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盆花,每个图案的花盆总数是s,求s与n之间的关系式.

思考:怎样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小结:变量与常量

作业:阅读教材5页,11.1.2函数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2095.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