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高中教案高二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期末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2-03-03 养花知识点整理 西方人问候语

【基础解读】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jk251.COm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JK251.com延伸阅读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案【精】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案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思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了解但丁、薄伽丘的主要作品

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欧洲启蒙运动

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a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伏尔泰: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a猛烈抨击【教】会,号召人们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c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d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卢梭: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

a提倡“社会契约论”

b倡导“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c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a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d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a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b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d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e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三政治常用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

2、通货膨胀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扩展开)

4、供求影响价格

5、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扩展开)

6、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扩展开)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展开)

8、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收入、物价水平

9、树立正确消费观(扩展开)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大力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4、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扩展开)

15、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16、财政的作用(扩展开)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18、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19、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扩展开)

21、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扩展开)

22、规范市场秩序(扩展开)

23、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4、坚持科学发展观(扩展开)

2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展开)

2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展开)

2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28、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之路

29、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30、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34、经济全球化(扩展开)

35、对外开放(扩展开)

36、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关于高中教案高二历史次工业革命的高中教案推荐


历史:4.1《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自然科学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870年后)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

(2)成就:

①电力广泛应用——最显著特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及使用。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和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80年代起,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和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⑤推动就工业革命的发展

⑥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二、垄断组织形成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①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②竞争中壮大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之间,就产量、产品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

(2)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了生产发展。

②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③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高中教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知识点总结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的考查点:

(一)、对性质的考查:

1、范围:要注意方程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与椭圆有关的求最值是变量的取值范围;作椭圆的草图。

2、对称性:椭圆的中心及其对称性;判断曲线关于x轴、y轴及原点对称的依据;如果曲线具有关于x轴、y轴及原点对称中的任意两种,那么它也具有另一种对称性;注意椭圆不因坐标轴改变的固有性质。

3、顶点:椭圆的顶点坐标;一般二次曲线的顶点即是曲线与对称轴的交点;椭圆中a、b、c的几何意义(椭圆的特征三角形及离心率的三角函数表示)。

4、离心率:离心率的定义;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0,1);椭圆的离心率的变化对椭圆的影响:当e趋向于1时:c趋向于a,此时,椭圆越扁平;当e趋向于0时:c趋向于0,此时,椭圆越接近于圆;当且仅当a=b时,c=0,两焦点重合,椭圆变成圆。

(二)、课本例题的变形考查:

1、近日点、远日点的概念:椭圆上任意一点p(x,y)到椭圆一焦点距离的最大值:a+c与最小值:a-c及取最值时点p的坐标;

2、椭圆的第二定义及其应用;椭圆的准线方程及两准线间的距离、焦准距:焦半径公式。

3、已知椭圆内一点m,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点p到点m与到椭圆准线的距离的和最小的求法。

4、椭圆的参数方程及椭圆的离心角:椭圆的参数方程的简单应用:

5、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椭圆相交时的弦长及弦中点问题。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4318.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