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争吵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你遇到这样的情景,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两个朋友发生争吵的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争吵,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理清顺序)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
4.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l.自读自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拨释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
(2)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后,是怎么做的?
(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3)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
(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
(4)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
(5)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学习5-8自然段。
2.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5-8)自然段。
(l)画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
(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②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
(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2)在课堂上克莱谛对我是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
①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
(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
②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3)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
(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ahref=jhfy/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讲话病⒕醯煤蠡?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
(4)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3.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9-13)自然段。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
(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4.理解课文的第四部分(14自然段),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投影)
(l)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希望我告别过去,能永远友好待人。)
(3)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
五、扩展延伸
编成课本剧,表演课文内容。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围绕我和克莱谛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我受到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并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领导加深理解和体会,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学生通过读一读、讲一讲、议一议、演一演的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体会课文中所赞扬的宽容、友爱的美好品质。
《军神》教学设计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英雄情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英雄梦想。他们对英雄充满了崇敬与向往,他们对英雄的故事,英雄的生活,英雄的成功与失败,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六单元,便是这样一组课文,军神刘伯承便是这样一组人物中的一位。
课文,讲了刘伯承同志在一次摘除眼球的手术中不施麻醉剂,却以超人的毅力坚持做完手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处事的冷静和意志的坚强。
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紧凑。在不长的篇幅中,生动鲜活地刻画了刘伯承和沃克两个人物,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
阅读是一件快事,语文学习也应该是一件快事。老师和学生,如何愉快地进入学习的情景?如何一起走进那个充满硝烟的动荡年代,一起走近刘伯承,从《军神》那生动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刘伯承的内心世界?感受前辈的伟大?这是我们努力思考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实现的。
为此,我们设计了预习,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造性地自学进入学习情境,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提高的教学思路。使读书成为学生向往的语文愉悦的需求,使读书成为学生开展研究探索的依托。贯彻专家提出的课堂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树立快乐语文,成功语文的教学观。
教学准备:老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过几天,老师将和石家庄的同学们一起在电教馆上一节录象课。我相信大家和老师一样,不愿意错过这展示自己风采的大好机会。下面请大家按老师的提示,作好课文的预习:
(1)读熟课文,自学生字词。
(2)在下面提示的形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由结组,创造性地学习课文,准备在课上展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研究刘伯承】
【讲故事】(可以像单田芳、袁阔成那样)
【搜集资料,广泛了解刘伯承】搜集资料,包括文章、书籍、图片、音像资料。并设计合理的顺序,准备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演一演】看如果表演军神的故事,应该分成几个场次,谁扮演刘伯承最好,谁适合扮演沃克,汇报表演哪部分内容最容易成功
同时,教师也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刘伯承。并尝试表演、讲故事、介绍刘伯承等各种语言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下一节课我们才正式录象,这一节课,我们先做一做准备。(以让学生准备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一、师生先彼此介绍,互相认识。
二、谁来向大家简单介绍军神刘伯承?
让学生畅谈自己对刘伯承的了解。
三、谁已经把课文读熟?
学生自告奋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四、谁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让学生提出没有读懂的地方。(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或共同讨论,合作释疑;个别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加以理解。这一环节目的在于了解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情况,同时处理生字词。)
五、按自己喜欢的形式创造性地学习,继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随即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这样表面是在为第二课时做准备,但实际是一种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语文学习。)
第二课时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今天,我们就用大家喜欢的快乐的语文学习形式,学习《军神》一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选自己感兴趣的角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了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找到课前学习的伙伴坐在一起,便于一会儿互相交流。下面就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你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果。哪组同学想首先发言?
【读课文】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学习的。
你们觉得课文什么地方最值得一读?(做手术一段)同学们中有没有做过手术或身体受过伤的?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刘伯承做手术疼不疼?他却是什么表现呢?你们谁能把当时刘伯承强忍剧痛的情景表现出来?(指名读)读了这段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还有哪个组的同学也是用读课文的方法学习的?生2:(读手术后的一部分,可以分角色读)有什么感受?这一部分怎样读才会精彩?(突出医生惊讶、佩服的语气)哪位同学还想读读?
生3:(读手术前决定不用麻醉剂的部分)有什么想法?同学们读得很投入,体会得也很深刻。看来,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同学收获很大。
别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学习的?
【搜集资料,广泛了解刘伯承】
生4:我们搜集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资料,愿意介绍给大家。(介绍刘伯承生平)你的资料是怎样搜集到的?(介绍搜集资料的渠道)
生5:我还了解到了这个故事的详细情况。(讲当时背景,包括刘伯承眼部受伤的经过)你是怎样了解到这些内容的?(介绍有关书籍)
生6: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刘伯承小时侯的故事。(讲故事)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大家对刘伯承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自由谈)
看来同学们对刘伯承元帅很感兴趣,那么老师再为大家推荐一些介绍刘伯承事迹的材料,同学们课下可以找来读一读,看一看。首先是这本《刘伯承传》全面介绍了刘伯承元帅的一生,还有介绍刘伯承事迹的光碟,另外还有电影《青年刘伯承》等。
上节课我注意到有几位同学在排练小型的课本剧,
【表演】
谁愿意到前面来演一演?(小组表演)
同学们表演得都很投入,把一位伟大的革命将军展现在我们眼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展示了具有顽强的意志和超凡忍耐力的一代军人的风范,正像沃克医生说的那样,堪称军神。
【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内容值得研究?
为什么刘伯承开始不说真名,后来却告诉了沃克?
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随机指导,包括朗读、表演、资料搜集介绍资料、讲故事等。最后做总结,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天地。
语文教案:井
22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大多数为砖或石头。)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井的什么特点?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2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
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以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默读第4、5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甜。)
6、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井水的三个特点的?
(采用了先概括,后用具体事例来讲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老的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齐读第3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口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水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井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井人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特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恰当地串连在一起,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22井
清:数星星
井水特点甜:吃、浇菜、洗萝卜
凉:浸红李子
联想:劳动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课后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傍()吩()咐()胖()
膀()粉()符()拌()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间,城下面画。
乘凉(chngchng)记载(zǎizi)
痴痴(zhīchī)嬉笑(xīxǐ)
3、多音字组词。
X()pū()shuǔ()
系铺数
J()p()sh()
4、仿照例子,再写出几个词语。
干干净净白白胖胖
碧绿碧绿一颗一颗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李子()的印痕
()的水井()的味道
()的坡度()的大萝卜
()的星星()的大缨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介绍
1、结合资料,介绍宋井、坎儿井、红井等。
2、欣赏不同形状的井。(课件)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听了有关介绍,欣赏了不同的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井》,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
2、把读懂的地方小组进行交流。
3、个人汇报:
井水的特点
清:
(1)出示课件
我们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
一颗一颗:清晰可见闪亮:井水清的透亮
读,让我们感受得到井水的清。
痴痴:极度迷恋,如痴如醉。太喜欢数井水里的星星了。读出喜爱之情。
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我深知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井水到底有多深,我不得而知,我想一定很深,如此深的井水,星星如此明亮,可见井水之清,让我产生遐想,突出喜爱之情。读出这种情感。
(2)常和妹妹到井台上来乘凉。
常:突出喜欢数井水里的星星
(3)听音乐,读第三自然段。想像井水之清和我愉悦的心情。
(4)师生接读,你们说说,怎么读好?渗透写法。师读概括,生读具体。
甜:
(1)用它浇菜,就更是极好的水了。说明水质好。
(2)快,打水去!妈妈一吩咐,你就立刻能听到我和妹妹在井台打水时的嬉笑声。笑着闹着说明很高兴。指名读出高兴的心情。
(3)还可以从哪看出井水又好又惹人喜爱?读一读
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碧绿碧绿像婴儿一样可爱。
互相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凉:
(1)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得冰凉,要在嘴里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这井水像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把李子冰得凉凉的。
吃在嘴里感觉舒服、爽、痛快,太好吃了,终生难忘。怎能不喜欢这井水呢?
带着体会读第七自然段。进行评读
这么好吃的李子,清凉的井水可立了大功。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美味如何?齐读。
描写井水特点的这些段落或句子,你喜欢哪句或段试着背诵。
语文教案:壮丽的青春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
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再让我们来读欧阳海的那句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读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请你说一说。
交流学生感受。
3、同学们,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让我们饱含激情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五、作业
1、把英雄欧阳海、雷宏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抄录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登山*语文教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登山》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先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接着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最后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待了他第二走险路的原因。
课文的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第一次走险路是为了赶上看日出,写得比较详细。从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这句话,可以体会到这条路的小和险,这样的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列宁为了看日出,果断决定走这条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过几次这条小路的,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走的时候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列宁走险路的表现反映了路很险,他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昏目眩。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说明他有点害怕。但他只是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几处不同:1.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2.列宁先走;3.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为什么还要走险路呢?列宁的话解释了原因。列宁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讲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第二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第三句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列宁下山时还走那条险路,正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这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教法建议
1.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有一个句子,即: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这个句子画下来,并通过这个句子具体体会到这条小路的险。只有充分理解了险,才能充分认识列宁坚持走这条险路的勇气和魄力。
2.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对思考.练习1中的第一小题列宁第一次走这条近路时害怕吗?要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到列宁是有些害怕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当时的处境是不由人不害怕的。人站在极高极险的地方,头晕目眩,心慌腿软等感觉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列宁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了过走,正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品质。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把段意连起来是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处常用的方法。思考.练习2要求给课文分段、最纳段意,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然后把段意连起来。连接段意的时候,帮助学生疏通语言,用通顺连贯的语言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本课最后列宁讲的一段话,是课文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可以先逐句理解,再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情景深入体会,最后再让学生适当联系思想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5.本课的生字刹烁释是翘舌音,皇是后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确。喉的右半部不是候,不要多写一竖。
以下词语解释供教学时参考。
沙皇--俄国过去皇帝的称号。
深渊--很深的水。
头昏目眩--眩,昏花。头发晕,眼发花,课文中的意思是站在高处往下看,发生眩晕的感觉。
毅然决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6.建议本课教2课时。
句段赏析
1.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析这里描写道路窄小难走,非常危险,然而为了赶上看日出,列宁果断地决定走这条近的危险小路,目的是为了烘托列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高尚品质。
2.他们登上山顶,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欢快地唱了起来。
析这一段话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3.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析这句话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下山本没必要走险路而再次要走,正是列宁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难句解析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这句话写出这条路的小和险,小到只能容一只脚,说明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更加突出了小路之险。就是这样的小路,列宁还决心走过去,可见列宁是临危不惧的。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这是列宁说的两句话。第一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是:不应该被害怕压倒,不要被困难吓倒,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第二句是讲一个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强调要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而列宁正是这样,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坚持走那条小而险的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弄明白列宁登山所体现的革命者的品质。
文章结构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欢快地唱了起来):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从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到结束):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代了他第二次走险路的原因。
写作特点
巧用对比赞颂品格。
首先,巴果茨基与列宁走险路的对比。巴果茨基自己几次走过这条小路,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可见他也是有点提心吊胆。而列宁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晕目眩,但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步地走过去了。从对比中进一步赞颂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其次,以第二次与第一次走险路相对比。巴果茨基说不必走,而列宁仍旧坚持要走那条小路。第二次是列宁先走,巴果茨基跟在后面,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过去。说明列宁比第一次走险路更无所畏惧,意志更坚定了。
解释说明画龙点睛。
课文结尾是列宁对巴果茨基问题的解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列宁先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但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进一步突出了革命领袖列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危险小路的事,表现了列宁自觉地磨炼自己意志的可贵品质。
教学设计示例
14.登山
教学目标:
一、了解列宁两次登山的经过(走险路),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坚强品质。
二、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今天要介绍一篇好文章给你们,想了解吗?(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三、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语文教案示例:鸟情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我悉心照料一只小喜鹊,小喜鹊和我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课文描写的内容富有情趣,反映了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景。
课文开始写父亲送给我一只小喜鹊,我悉心照料它:给它搭窝;给它捉小虫吃;把床头挨着它的卧室,以防有东西伤害它;给它取绰号叫小花。就这样,我和小花有了感情。接着,课文着重描写了开学的第一天,喜鹊小花飞到教室找我的事,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从我对小花的照顾爱护、从小花对我的感情中,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
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先自己默读,再和同桌轮流读,互相评议,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还要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找出体现我和小花感情深厚的词句读一读,想想我和小花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情。最后谈谈从课文中得到什么启发。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时,应把重点放在小花和我为什么会有那么深的感情和从中受到的启发上。老师要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要给予适当点拨。
2.小花对我的感情,主要表现在开学的第一天,小花飞到教室里找我这件事上。第一堂课,老师叫到我的名字时,我刚答应了一声‘到’,只听‘啊’的一声,一只鸟儿飞了进来,落到了我的肩膀上。这只鸟正是小花,那天我一离开家,‘小花’就尾随着我飞来,停在教室门口。上课时听到我的答‘到’声,误以为我在叫它,就从教室的窗口飞了进来。找到词句后,和同座交流一下,然后多读几遍,从中感受小花和我的深厚感情。
3.为什么小花对我有那么深的感情?可先自读课文找出有关我照顾爱护小花的语句,再想想小花和我感情深厚与我对小花的照顾爱护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喜鹊小花之所以对我有深厚的感情,是因为我对它细心的照顾和爱护。父亲把它交给我时,它还不会飞,我就在院子的石榴树上搭了一个窝,每天一放学,给它捉小虫吃。夏天的傍晚,睡在石榴树下以防止有野东西伤害它。下雨的时候,就把它捧进屋里,放在床边。正因为找的照顾爱护,小花才一天天长大,从不认生到对我有深厚的感情。
从这个故事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如果答不到点子上,可换个角度提问: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应该怎么做?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4.这篇课文的朗读,重点是读好第四自然段,课文好像是在讲述好朋友间的事,语气应随着事情的发展有所变化。如,小花飞到教室找我,我因事出意外而惊呆,接着是我对小花不顾一切的爱抚,再接着是我担心老师的批评,最后是我为没受老师的批评和看到同学的好奇和羡慕而感到欣慰。朗读时,要体会到课文中情感的变化。他怎么能责怪/一只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鸟儿呢?是一个长句、反问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还要读出句子中的停顿。
教学设计示例
12.鸟情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从我对喜鹊小花的照顾、爱护中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常听人们说狗通人性,可你是否知道鸟通人性吗?今天读了《鸟情》一文,你就明白了。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三、围绕阅读提示,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2.小组合作研讨。
3.班内汇报交流。
(文中体现我和小花感情深厚的词句,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每天一放学,我就给它捉小虫吃。把它捧进屋里。他常常伴我左右。
小花尾随我上学学生在发表各自的看法时,要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理由,或者通过朗读加以体会。)
4.指导感情朗读(指读、自由读、齐读。)
5.交流感情朗读的感受,谈一谈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小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四、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平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和它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五、读写结合,培养能力
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要表达出你俩之间的深厚情谊。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17捞铁牛
17.捞铁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拴()陷()论()
送()栓()滔()轮()
绳()绑()铲()拖()
蝇()梆()产()施()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古今贤文*语文教案
古今贤文(合作篇)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
记住文中警句,谚语,格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背诵课文。
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符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
3,流利、通顺、正确的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
分析课文
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举例说明。
文中哪些语句对你的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吗?
讨论、交流。
把课文熟读背诵。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5393.html
下一篇:钓鱼的启示*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