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细胞的癌变【精】

无论何时,撰写教案都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能够详细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写高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希望《细胞的癌变【精】》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第4节一、教学目标:

【知识】: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技能】: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癌症及其治疗的记录片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引入及癌细胞的特征提问学生,设置情景:如果你被告知患有癌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在媒体上看到哪里物质、行为具有致癌/诱癌作用,你会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由人们对癌症的恐惧,设问:什么是癌症呢?讲述癌细胞的概念、主要特征。展示一些癌细胞的图片,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进入情境,回答问题(二)致癌因子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致癌物质,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致癌因子的种类。补充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在外部条件诱发下产生癌细胞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适当补充癌症发展的过程。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致癌物质(三)癌症的防止介绍一些生活中避免接触致癌因子的做法。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哪些癌症的治疗方法,然后介绍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的方法,展望未来可能采取的治疗手段。说出自己了解的癌症治疗方法。(四)练习略

jk251.cOm扩展阅读

组成细胞的分子


表2-3-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材料用具

见课本相关内容。

方法步骤

制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2.用消毒的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刮取口腔碎屑,在载玻片液滴中涂几下;

3.将上述装片烘干。

水解

1.在小烧杯中加入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小烧杯中;

2.30℃水浴保温5min。

冲洗

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染色

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

2.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2滴染色5min;

3.吸去多余的染色剂;

4.盖上盖玻片。

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换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果

细胞核区域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

实验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表2-3-2dna和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名称

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成分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含n

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连接

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细胞的吸水失水


第一节细胞膜

三、l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能力。(3)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2、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图示和实验来归纳问题、总结规律;(2)能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协调的科学世界观。l重点与难点1、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实验的设计。l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实验——萝卜条的软硬对比1、浸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2、浸在清水中的萝卜条;3、新鲜的萝卜条。小结:细胞的渗透吸收和渗透失水ø渗透: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观察并分析造成软硬差异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置疑1:如何从显微角度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导学生透过到本质看现象1、实验设计: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ø材料:洋葱鳞叶置疑2:为什么选用洋葱做实验?思考2、渗透的结构基础读图识图复习:选择透过性的概念为实验设计铺垫置疑3: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主要进入了细胞的什么结构或从什么结构离开了细胞?思考并判断为实验设计铺垫ø仪器和试剂: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小结:ø设计原则:对照原则变量唯一原则

设计实验并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实验设计的科学理念指导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技能练习实验总结: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视频ø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壁与其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ø质壁分离复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恢复原正常形态的现象。置疑4:联系实验思考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条件是什么呢?思考学会由现象到原理的自我归纳总结3、原理ø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ø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根据操作过程中看到的三个图像逐一分析学生总结进一步探究:洋葱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讨论交流拓展思维,巩固实验l思考题1、将动物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中和浓盐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2、为什么对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出现“烧苗”现象?3、将新鲜的黄瓜放在蔗糖与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开始时黄瓜呈现萎缩,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黄瓜呈现膨胀并有酸甜味道,说明腌制的黄瓜细胞内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试分析原因。l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设计方面进行了多次改进,最后确定为先让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总结出原理,再由拓展实验将实验和原理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思维拓展的空间,最后联系习题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方面的现象,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作为教师,整个过程始终耐心细致的在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个人认为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细节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为例,将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的特点讲透、讲深,相信学生在设计和理解方面会更快更好。另外在习题设计上,如果将“烧苗”现象讲透,点到植物会因外界浓度过高导致质壁分离时间过长而死亡,则学生在解释腌黄瓜现象时思维会比较流畅。

细胞的生命历程【荐】


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分裂周期中,细胞和细胞中的dna、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认识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各个时期遗传物质的变化。

目的要求

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变化。

2.在实验中,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典型特征。

3.通过实验,理解细胞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成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感性认识,并为减数分裂的同源染色体和二倍体的概念打下基础。

材料用具

白色纸板一块。红、黄、紫、白色缝衣线各两条,其中红、黄色线长20cm,紫、白色线长30cm。黑色水笔一把,铅笔一支,橡皮擦一块。

方法步骤

用白色纸板代表分裂周期的细胞;缝衣线代表dna分子,缝衣线条数代表dna分子数;用黑色水笔在缝衣线上涂色,表示蛋白质;经过黑色水笔涂色的缝衣线,代表染色质;用黑色水笔涂色的缝衣线进行对折螺旋形成的粗线,代表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用铅笔在纸板上画出核膜、核仁、纺锤体、细胞板的出现,用铅笔擦擦掉,表示消失。实验中取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1.分裂间期

取白色纸板一块,两端往背面各折起大约六分之一,代表细胞;用在纸板中央画一个圆圈代表细胞核膜,在核膜中画出核仁;在圆圈内,随意放入经过水笔涂色的红、黄、紫、白四条缝衣线,表示体细胞染色体。数出其所代表的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数,及现象填入表格。

分别在四条缝衣线旁放入同色等长的缝衣线,并和原来的线交叉,代表dna的复制,交点为着丝点;对新放入的缝衣线涂色,表示蛋白质的合成;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将折起的两端放开、展平,代表细胞质的增长。

2.分裂期

前期

在纸板两端画出纺锤体,同时用铅笔擦擦去核仁和核膜。

分别对两条红色缝衣线进行数次对折螺旋成粗线,并把它们交叉放在纸板中,代表染色体,然后再对黄、白、紫线进行同样的操作。观察、计数并填写表格。

中期

按住粗线交点移动,分别将四种颜色的粗线排列在纸板中间。观察、计数并填写表格。

后期

分别把交叉的粗线分开,移向两端。观察、计数并填写表格。

末期

分别把粗线解开,放在原位。用铅笔擦擦去纺锤体,画出圆圈将细线围起来,并画出核仁。

在纸板的中央向两边,画一条直线,代表细胞板,两个子细胞形成。观察、计数并填写表格。

把子细胞和母细胞进行对比,看看它们间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现象和实验结果填入以下的表格: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姐妹染色单体数

典型特点

讨论

1.如果该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2对,那么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各为多少?

2.亲代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的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拟实验,你对哪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细胞的能量供应利用【推荐】


本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创新动机

在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要用到丙酮,进行色素分离时要用层析液。丙酮和层析液有很强的挥发性,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吸入一定的挥发性物质,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本实验要求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束后一定要用肥皂将手洗净。因此,许多教师希望能通过改进实验,降低有毒物质的挥发,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新教材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新教材中实验的原文是:“将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2、假如我们按照新教材中的实验要求操作,将3ml层析液倒入不同型号大小的试管中,就会看到下面的现象,层析液的高度都会超过1cm,滤液细线会触及层析液而导致实验失败。

3、建议教材做如下改进:“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

改进一:自制密闭式色素分离器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操作步骤:

1、实验前教师用注射器预先吸取适量的层析液。

2、色素分离时将底座倒入适量的水。

3、将画好滤液线的滤纸条用夹子夹好,罩上罩子。

4、用注射器缓缓推入预先吸取的层析液。注意:不能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线。

5、色素分离后,及时用注射器将层析液吸回,进行观察。

改进二:简易色素分离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操作步骤:

1、将画好滤液线的滤纸条插入胶塞的切口处。

2、将3ml层析液倒入锥形瓶中,将有滤纸条的胶塞插入锥形瓶中。

3、色素分离后,及时将滤纸条取出,待滤纸条干燥后进行观察。

三种色素分离装置的对比

实验装置

优点

缺点

用烧杯进行色素分离

操作简单

层析液的挥发量较大,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用试管进行色素分离

可减少层析液的挥发

需试管架固定,层析液的量不好控制。

自制密闭式色素分离器

操作简单,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色素分离和观察的全过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防挥发性能强。

没有现成的设备,需要重新生产、配置。

简易色素分离装置

①比用试管操作简单、容易固定;

②层析液的挥发量比用烧杯小很多。

③可用现成的设备组装,立即推广。

必须将滤纸条取出干燥,只能一定程度降低有毒气体挥发。

组成细胞的分子(小编推荐)


种类

细胞含量(鲜重)

存在形式

生理功能

1.最多,占细胞鲜重的85%~90%

2.不同种类生物含量不同,水生>陆生

3.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幼体>成体,植物细嫩部分>老熟部分

结合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4.5%)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95.5%)

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参与许多生化反应;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的生活环境;

4.有助于物质运输。

很少,1%~1.5%

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有na+、k+、ca2+、mg2+、fe2+、fe3+等,阴离子有cl-、so42-、po43-、hco3-等。

1.许多种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细胞中的糖类脂质【荐】


第4节一、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引入(二)细胞中的糖类(三)细胞中的脂质(四)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五)本节小结(六)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1.作为早餐,你会选择牛奶鸡蛋还是面包开水?2.很多人对脂肪类食物敬而远之,脂肪真的如此可怕吗?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糖类的分类。单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单糖的概念,常见单糖(可以适当写出它们的分子式)。二糖:着重阐述二糖的种类、几种二糖水解产物;多糖:介绍淀粉、糖原(动物淀粉分布在什么地方)、纤维。从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引入。脂质的一般特性: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种类。脂肪:完成讨论题,1,脂肪主要分布在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周围。2,例如花生等。3,略。总结脂肪的作用:储存能量(为什么);保温;保护磷脂:作用——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的重要成分。分布固醇:代表的物质(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各自的作用。以问题作为引导:1,三种有机物共有那些特点?(都有c、h、o,都是有小单位连接而成)2,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本节聚焦”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脂肪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回忆前面学习的3大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回答老师的问题。

六、板书提纲: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一)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二)糖类的分类:1.单糖: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2.二糖(化学式):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糖原:分布、分解产物纤维素:分解产物二.细胞中的脂质化学组成:c、h、o、(p、n)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一)脂肪1.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2.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二)磷脂:1.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2.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三)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16834.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