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上小数乘法教学问题优秀模板

时间:2022-03-15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

不知不觉,离开学已有一个星期了,今年是我上岗的第一年,也是我接触人教版五上数学的第一年,第一个单元是小数乘法,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思想,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安排是先从小数扩大成整数入手,逐步过度到小数乘整数,简单的小数乘小数,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

在进行第一课的课前教学设计时,我遇到了一个矛盾:我们是利用积的扩大缩小规律得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结果的,但是后面计算方法又被要求说成:“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我觉得这里学生无法独立归纳出:“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个问题我在qq上和许多在职老师联系过,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触,但是截止我上这堂课前,都没有人提出统一的意见。于是乎,在百思未果的情况下,我只好在课堂上“看着办”。

果不其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算好后再缩小的方法。但是在尝试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时,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样的规律。经过我的引导后,有学生模糊地说出类似的话,但很多学生仍然持质疑态度。有些学生甚至坚持说这是错误的。对于此,我发现如果我做硬性规定的话,就会和后面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起冲突,因为小数乘小数是要看两个因式的,所以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只要看被乘数,于是对于这个问题,我告诉学生:这句话到底对不对,等我们学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再来研究。而目前我们对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再按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再把积缩小乘小数。这样就把小数位数的问题放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特别是在教学积的小数点的问题上了。这时,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而小数乘整数时,因为整数没有小数点,所以,就只要看被乘数的小数点就可以得出积的小数位数。

我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可以这样说,目前我仍然在尝试找出一条更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这个方法只是我在尝试过程中的一个探索。[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反思优秀模板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计算,对乘法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对于乘法定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定律和运用乘法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之前,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律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工作中,并对照开学初的计划,我从以下方面加强改进日常教学:

1.注重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入手。如:紧密联系整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

2.注意教给学生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如在简便运算中,让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和用运算律计算,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又能对这些知识得到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

3.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能解决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注重后进生双基的补习,让培优转差落到实处,以提高整体水平。

虽然班级的基础偏差,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但只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日常加强题组训练,突破难点,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更好基础的

小数乘法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当被除数(除数)变化时,如果除数(被除数)不变,商的变化规律。

3.能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全班交流。

挑最后一组“0.56÷7、0.56÷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强调: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商0。

2、笔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题,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指名板演,对于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再让学生说说,计算小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3、体会规律。

(1)出示第11题。

让学生分组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引导观察每一组题目的得数,说说它们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引起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初步感受:(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在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2)根据每组的第一个算式,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3.9÷5=0.7827.6÷6=4.6

39÷5=27.6÷12=

390÷5=27.6÷60=

二、解决问题。

1、出示第12题。

让学生说说从题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这三个村去年住楼房的户数各是前年的多少倍?”是什么意思?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

2、出示第1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

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153÷15÷6②153÷6÷15③153÷(15×6)

组织交流,明确不同的解题思路。

3、出示第14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她们的平均体重。

(在25.5—33.5之间,30千克左右)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平均体重。

可以用总重量÷人数也可以先找一个基准

(30.5+29+25.5+33.5+28.5)÷5;29+(1.5-3.5+4.5-0.5)÷5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想介绍给大家。

四、思考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也就是乙数是甲数的10倍)

再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课型]: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118、1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方法]:调查研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观察邮票

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

2.说一说。

(1)上面这些都是普通邮票,你还见过哪些邮票?

(2)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交流后,使学生明白普通邮票面值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各种邮政业务。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组织活动:

1、出示邮票相关的费用。(课本118页)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4.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不超过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

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引导列表描述。(课本119页)

(2)只用时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80分1.2元

两张: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1.2×2+0.8=3.2元

(3)你认为可以读者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三、布置作业: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硬,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7513.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