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课本第94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4页内容:步骤问题怎样想?1、收集整理数据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整理?2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请填书。3分析图、表1、每格代表()人。2、喜欢()的人数最多。3、喜欢兔子比喜欢乌龟的多()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课堂学习1.小组先初步交流课前学习内容。2.汇报,全班互动。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知道1格可以表示几个单位,还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三.练习1、做一做p952、p96第一题。四、检测p97第2题
第十单元统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练习二十第3、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青云小学去年第四季度水、电费交纳情况如下:
十月份:水费360元,电费940元;
十一月份:水费345元,电费1020元;
十二月份:水费350元,电费108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合计水费电费
总计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从统计表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2、我们已经学习了复式统计表,今天我们就运用掌握的复式统计表的知识来整理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二、巩固训练
1、完成练习二十第3题。
(1)汇报课前调查情况。
(2)根据调查情况完成统计表。
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3)交流:从统计表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2、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
(1)在小组内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2)小组合作完成数据的填写。
(3)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4)从统计表中你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3、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1)小组内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2)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的填写。
(3)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了复式统计表的巩固练习,大家说说复式统计表的有什么优点?
统计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具: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二、复习知识点1、统计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2、总复习13题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练习二十一13题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三、综合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2、写出下面各数。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四亿零五十万零三。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27×63、3276÷84、74×595、估算297×3、789×4、5392÷9。6、1)125的40倍是多少?2)756里面有多少个18?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4)884是34的多少倍?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10、解决问题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四.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综合练习试卷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p119212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
三、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第21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
问题?
五、作业
教学后记
县小学数学
优质课评选教案
课题:统计
授课人:
年级:二年级
年10月19日
课题:统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1格代表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形的收集整理,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活动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法与教法设计:
1学生学法:活动探究,小组合作。
2教法:设置情境,启发引导、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格表示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课时与课型:
1、课型:新授课。2、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组图、课堂练习纸等。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探索,课件交互式练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群小朋友,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吧。
2、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小朋友)
3、你喜欢哪种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
(学生讨论,引出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
(一)搜集、整理数据。
1、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量?
(分类数,作记号)
2、请用你喜欢的方式看看每种图形各有多少?
3、交流汇报。(正方形6个,三角形12个,长方形8个。)
(二)完成统计表。
1、填写数量。
2、你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吗?
3、除了统计表记录数字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能让别人看清统计的结果呢?
(三)探索完成统计图。
1、讨论交流,用统计图(画格子)表示。
2、出示统计图,教师板演。(每列7个)
(1格代表1个)
3、注意三角形的涂色,涂完了吗?(不够涂)怎么办?
4、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1格表示2个比较合适。
6、教师引导:2格表示多少?3格呢?
7、分发课堂练习纸,学生练习涂一涂统计图。
8、练习,展示。(不仅要涂得对,还要涂得好。)
9、你能快速看出它们分别有几个吗?
(引导:可以在左边标上数字)
10、当我们的数字很大时,1格还可以表示多少?
三、巩固深化。
1、在生活中,你比较喜欢什么动物?
2、这儿就有一张关于动物的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你看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汇报,解决问题,提出问题。
四、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马上就要下课了,课后你喜欢什么运动呢?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课后调查收集同学们的体育爱好,完成95页的统计图,好吗?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1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