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案

思品教案粒粒粮食要爱惜 教案精选篇

小学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什么样的小学教案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思品教案粒粒粮食要爱惜 教案精选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爱惜粮食”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设置本课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他们对于粮食与生产粮食的劳动是联系不起来的,认为粮食就是父母用钱买来的,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没有节粮的意识。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的用途,尤其是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懂得粮食浪费不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课文采用儿歌配图的形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讲粮食是个宝,用处很大。这里主要从生活方面讲人与粮食的关系。每人每天都要吃饭,主食是用粮食做的,谁也离不了。然后扩展到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像糕点、糖酒、副食品、豆制品、调味品等,这些人们也经常食用。使学生体会人与粮食的关系。

第二部分,讲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教学中可结合“千人糕”等传统故事或是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体会到从种粮到制成供人享用的食品,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浪费掉了太可惜,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

第三部分,从国情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节约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知道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人每天都要吃饭,需要多少粮食。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粮,供这么多人享用,实在不容易,也实在不富裕。再说,我国国土面积大,有时这里闹灾,有时那里闹灾,旱涝、地震、风雹、虫灾等自然灾害,都影响粮食产量。而且遇到大灾难,首先要救人,这时如果缺粮、断粮,会出现大问题,一地受灾要八方支援。使学生懂得节粮不仅为自家,更重要是为人民。为国家,培养他们的义务感。

第四部分,讲的是积少成多的道理。我国人口多,每人浪费一粒米,就是个不小的数字。反过来,每人节约一粒米,积少成多也是了不起的数字。让学生初步懂得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爱惜每一粒粮食。

教法建议

1.从实际出发,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粮食及节粮的意义认识不同,对粮食爱惜的程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要一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粮食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来,有利于城市孩子的理解。

3.对节约粮食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尤其是农村学生对粮食还是很爱惜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4.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的充足供应,学生容易产生“浪费一点没关系”的思想,要讲清节粮的意义,远远不只限于个人家庭,而更多的要从国情的度角看问题,加强学生爱惜粮食的义务感。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粒粒粮食要爱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的感情。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下载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学生回答:粒粒粮食要爱惜(同时板书在黑板上)

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出示图片<董必武让女儿捡起饭粒>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

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

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

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

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

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

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积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议一议”栏目下载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

(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

(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5.齐读儿歌。(见板书)

板书设计

八粒粒粮食要爱惜

粮食与我最亲密,

来得实在不容易,

缺少粮食出问题,

积少成多了不起。

JK251.com延伸阅读

粒粒粮食要爱惜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爱惜粮食”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设置本课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他们对于粮食与生产粮食的劳动是联系不起来的,认为粮食就是父母用钱买来的,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没有节粮的意识。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的用途,尤其是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懂得粮食浪费不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课文采用儿歌配图的形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讲粮食是个宝,用处很大。这里主要从生活方面讲人与粮食的关系。每人每天都要吃饭,主食是用粮食做的,谁也离不了。然后扩展到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像糕点、糖酒、副食品、豆制品、调味品等,这些人们也经常食用。使学生体会人与粮食的关系。

第二部分,讲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教学中可结合“千人糕”等传统故事或是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体会到从种粮到制成供人享用的食品,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浪费掉了太可惜,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

第三部分,从国情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节约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知道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人每天都要吃饭,需要多少粮食。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粮,供这么多人享用,实在不容易,也实在不富裕。再说,我国国土面积大,有时这里闹灾,有时那里闹灾,旱涝、地震、风雹、虫灾等自然灾害,都影响粮食产量。而且遇到大灾难,首先要救人,这时如果缺粮、断粮,会出现大问题,一地受灾要八方支援。使学生懂得节粮不仅为自家,更重要是为人民。为国家,培养他们的义务感。

第四部分,讲的是积少成多的道理。我国人口多,每人浪费一粒米,就是个不小的数字。反过来,每人节约一粒米,积少成多也是了不起的数字。让学生初步懂得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爱惜每一粒粮食。

教法建议

1.从实际出发,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粮食及节粮的意义认识不同,对粮食爱惜的程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要一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粮食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来,有利于城市孩子的理解。

3.对节约粮食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尤其是农村学生对粮食还是很爱惜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4.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的充足供应,学生容易产生“浪费一点没关系”的思想,要讲清节粮的意义,远远不只限于个人家庭,而更多的要从国情的度角看问题,加强学生爱惜粮食的义务感。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的感情。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下载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学生回答:(同时板书在黑板上)

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出示图片<董必武让女儿捡起饭粒>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

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

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

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

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

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

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积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议一议”栏目下载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

(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

(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5.齐读儿歌。(见板书)

板书设计

粮食与我最亲密,

来得实在不容易,

缺少粮食出问题,

积少成多了不起。

思品教案要学好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学习勤于动脑的格言、故事。

2.知道学习是否动脑筋,具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3.能举例说明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情感:

敬佩学习上爱动脑筋的同学,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学习时动脑筋思考。

2.对学习中或生活中不明白的东西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3.学习时注意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奋学习”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学会思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引导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在学习时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当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不可能通过一节品德课来实现,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本课的教育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些要勤于思考的意识,告诉学生学习时勤于思考的好处,使学生产生愿意思考问题的愿望,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依赖性比较强,这不仅表现在生活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面,有的同学习惯于家长陪读,学习时懒得思考,遇到问题总希望父母给自己解出答案,即使是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也只是满足于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做,不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勤于动脑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要点是:知道学习时勤于动脑有助于更深入、更牢固地学好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多动脑筋,多提问题,注意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法建议

1.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对动脑筋的好处还不能从道理上完全搞懂,因此教学时要通过事例、故事,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对事例。故事的分析让学生提高认识。

2.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正反事例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勤于动脑的好处和学习时不动脑筋的害处。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适当的行为指导。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课要学好勤动脑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学习勤于动脑的格言、故事。

2.知道学习动不动脑筋,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3.能举例说明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情感:

敬佩学习上爱动脑筋的同学,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学习时动脑筋思考。

2.对学习中或生活中不明白的东西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3.学习时注意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学习应该动脑筋。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最近老师在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想一想吗?

2.出示:想一想,老师布置造句作业,小芳把书上的例句抄了下来,小红模仿老师的示范句式,小兰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造出句子。照这样学习下去,你认为谁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是啊!小兰能独立思考,所以她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读名言,揭示课题。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2.读读,说说格言的含义。

师小结:思考,思考,再思考,说的就是勤动脑。爱因斯坦就是靠这个办法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所以我们说要学好就要勤动脑。

板书:七要学好勤动脑

3.齐读课题:要学好勤动脑

三、讲故事,明白道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位从小爱动脑、“快速计算法”的发明者史丰收的故事。

1.投影一:师述故事(4~6小节)。

2.听后问:

(1)读数和写数是从前往后,而运算是从后往前,这是学习数学时,大家都知道的,但为什么史丰收要对此提出问题?

(学习时,他虽然弄清了书本中和老师讲的知识,但他更能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所以他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这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好处?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像史丰收那样,做到勤动脑,善于多想多问。

板书:多想多问最重要

师: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时,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3.投影二,师述故事(7、8、9节)。

4.提问:

(1)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答案时,他有没有放弃?

板书:遇到问题不怕难

(2)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师小结:在学习中,不但要勤动脑,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善于用巧妙的灵活的办法解决问题。

板书:学习方法要巧妙

5.师总结:听了史丰收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学习时勤动脑有助于更深入、更牢固地学好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多动脑筋,多提问题,注意采用好的学习方法。正因为史丰收在学习时做到了这些,所以他才能发明“快速计算法”。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不能说出几个?

四、树榜样,加深认识。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勤于动脑的故事。

(例: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等。)音频“戴震问师”下载

五、选一选,议一议,指导行为。

1.选一选:

遇到下面情况,你会选哪种做法?为什么?

做一道数学题时,你看了几遍,还是无从下笔,这时你会……

(1)请父母帮忙做,然后把答案抄上。

(2)先不做,看看同学怎么做的。

(3)请教父母,按他们的解题思路,自己独立完成。

(4)开动脑筋,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题。

(讨论、交流。)

2.议一议: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小雨说:“只要把课本和老师课堂上讲的记住了,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小波做完作业自己不检查,总喜欢找成绩好的同学对答案。一旦发现自己的答案和别人的不同,就赶快擦掉,把别人的按上。

(讨论、交流。)

(都不对。第一种是死记硬背的现象,即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记,只求记住,不求搞懂。这样学的知识,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二种是学习时自己不动脑筋、不独立思考,而是跟着别人跑,这样不可能真正学懂知识。)

六、树立榜样,落实行为。

1.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好处。

2.请班上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同学谈谈学习方法。

七、完“活动”栏目教学。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学习中要学好就要做到勤动脑,养成多想多问的好习惯,这就是:(齐读课题板书)。

板书设计

七要学好勤动脑

多想多问最重要

勤学多思境界高

遇到问题不怕难

学习方法要巧妙

思品教案爱惜自己的名誉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情感:

1.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羞耻心。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行为:

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自尊自爱”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着重进行分清是非的教育,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本课选材源于学生生活。在学校,高年级的同学时有凭自己人高马大欺负小同学的事,低年级的小同学也有以高年级同学为靠山的现象。课文以方小强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为例,说明小学生遇事只有分清是非,才能健康成长。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只有真正能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才有可能从是非高度去待人处世。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对小学生而言,真正能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可以多采用设身处地、鲜明对比等方法,让学生站在“受害人”的立场上去体会。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

1.第一个板块是导入部分“想一想”。

这段导语要求学生想一想小虎常做错事的原因是什么。小虎的情况在小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从而顺利导入课文。

2.第二个板块是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凡是正确的事,就应该去做;凡是错误的事,坚决不去做、并阐述了分清是非的重要性:“注意分清是与非,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第二部分:具体展示了方小强分清是非的故事。

第三部分: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分清是非,并再次强调分清是非的重要性。

怎样才能分清是非呢?关键是使学生对遇事不冷静。受别人的影响、感情用事等有足够的认识,知道这些都会影响分清是非,都应该避免和克服。

课文最后以“为使自己健康地成长”、“使自己渐渐成熟起来”,说明小学生遇事分清是非的特别意义。事实上,分清是非的意义很大,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给予说明,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

3.第三个板块是练习,共设计了四个栏目。

教法建议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一个人的名誉同他的言行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本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名誉的认识,把分清是非同爱惜自己的名誉有机联系起来。本课属于“自尊自爱”德目,所以在适当的时机,要把分清是非上升到自尊自爱的高度上去认识和理解。

2.本课有综合的性质,以前所学过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有一个是与非的问题,教师要有全盘意识,注意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中的事例,把分清是非放到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思考。

3.本课侧重进行分清是非的观念教育,但分清是非不是目的。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分清是非,怎样分清是非,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并学会该怎样做。如前所述,“该怎样做”与教学目标间接相关,是更高要求。但它体现了课程标准重视行为导向的新要求,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因此要予以关注。

4.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对象十分宽广,加之信息渠道的增加,是非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能否真正做到分清是非,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讲授本课前,要对本班学生在是非问题上的实际情况心中有数,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本课教学结束后,要把分清是非当成一种常规要求,不时地提醒、引导学生。

5.本课所提供的参考资料,有小是小非方面的,也有大是大非方面的,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酌情选用。最好的办法是,从本班或本校中选取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样教学就会更加生动活泼。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遇事分清是非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情感:

1.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羞耻心。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行为:

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过程

一、师问:一个小朋友叫小虎,看见别人做什么事,就跟着做,结果做了错事。他的毛病在哪里?

学生回答。

师问:应该怎样做呢,请听一段故事?

请同学朗读扩展资料1:《摘梨》

师问:许衡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许衡做得很对,他知道不是他的东西,他不应该拿的。说明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课文中的方小强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请同学朗读课文第2-4段。

学生回答

师问:方小强没有帮助去帮助别人打架,也没有帮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评了表弟和小刚,因为他俩做得都不对,最后还让他们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通过这两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强了,他也因此被评为“是非分明的好队员”,你佩服他吗?如果当时小强去帮助他打架,事情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一下。看哪组表演得好?

同学分组表演,教师点评

师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结果,不是同学间伤了和气,就是相互记恨,团结就没有了,凝聚力也没有了,势必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后果。

板书: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二、课堂练习:

选一选

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2)站在旁边看热闹。()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4)走上前去制止。()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板书:

二遇事分清是非

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思品教案谁勇敢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

情感:

1.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

1.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表现出勇敢精神。

2.不逞强,见到逞强的行为能加以劝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有关“要勇敢、不蛮干”的要求编写的。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一般分不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他们比较争强好胜,崇拜英雄和勇敢的人,但又不能分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本课鼓励学生学做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使学生划清勇敢和逞强、蛮干的界限,初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学生进行勇敢的教育,一、二年级已有基础。本课是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的基础上进行要勇敢,不逞强、蛮干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这一德目,在下一课还要进行勇敢机智的教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层次。

课文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小故事,通过张勇和陈松的不同表现,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勇敢、蛮干与逞强。

教法建议:

1、教学应有趣味性,如观看对比动画;还可适当穿插一些活动,如分角色读张勇和陈松的话等,学生通过看,来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通过演来体会其中的不同。使学生在愉悦中悟出道理。

2、寓理于具体事例之中。注意归纳,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勇敢:做有意义的事时不怕困难和危险;什么是蛮干:做无益的事,不计后果,硬干。

3、在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时,应强调学习英雄为了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怕困难甚至牺牲的精神。但不鼓励学生同歹徒做面对面的斗争。

4、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多时候应更多强调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勇敢可落在:遇事不慌,镇定,不怕困难上。

5、如果遇到逞强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但不要过分批评,因为作为未来的人才也应有冒险精神,不要让学生变得谨小慎微。

教学设计示例

一、谁勇敢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不逞强。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勇敢与逞强。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敬佩英雄人物,愿意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可你们知道什么是勇敢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2、小结归纳同学们的几种想法

3、演示课件(课文导入部分想一想)并提问: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表现你认为谁勇敢?

板书:谁勇敢

4、导入小结:同学们都认为敢从高高的跳台上跳水的那位女同学是勇敢的,像她这样有教练的照看既不会发生危险,又有利于锻炼自己。而在禁游区游泳的那位男同学不顾提示,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做法不是勇敢行为。

二、结合课文,启发明理。

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勇敢呢?咱们先不急着回答,等学完这篇课文你们就明白了。请大家先看大屏幕:(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计算机课件)

1、演示课件(课文第一幅图场景再现):这天下午,陈松、张勇和一年级的小同学刘小刚在村头的大树下玩儿。大树上有个马蜂窝,里面住着许多马蜂,这时,陈松提出要捅马蜂窝玩的想法。

2、提问:在该不该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各自的意见是什么?

3、演示课件(对第一幅图的加工处理):突出再现并进行放大、缩小处理陈松和张勇的形象、语言进行对比。

4、小结:在捅马蜂窝玩这件事上,陈松和张勇产生了分歧。陈松坚持要捅马蜂窝,表面看来,陈松显得胆大些。

5、过渡语:陈松把马蜂窝捅下来了。捅下来之后他们又表现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在关键时刻他俩谁棒?

6、提问:陈松捅马蜂窝时是怎么想的?他现在这样说明了什么?

7、小结:陈松自认为自己胆大,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显示自己,这是逞强而不是勇敢。

8、提问:张勇在马蜂乱飞时是怎样做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9、小结:像张勇这样为了保护他人不怕困难和危险就是勇敢行为。

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10、讨论:开始是陈松说张勇不敢捅马蜂窝是胆小鬼,张勇是不是胆小鬼?为什么?马蜂把张勇的脸蜇起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还能说他勇敢吗?

11、小结:正因为张勇知道马蜂蜇人很疼,所以他极力劝阻陈松别捅马蜂窝。在出现危险时张勇挺身而出,保护他人,以至自己身上脸上被马蜂蜇了好几个大包,疼得他直掉眼泪。他掉眼泪,并不是因为被马蜂吓的,而使因为马蜂蜇人实在太疼了。不由自主的掉下了眼泪并没有哭起来,而是强忍着疼痛,我们说张勇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过渡语:英雄人物受人敬仰,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小英雄戴碧荣的故事。

2、提问:你最敬佩戴碧荣什么?(为了保护他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3、提问:你还听说过哪些勇敢人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4、小结:通过张勇、戴碧荣、以及同学们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我们明白了真正的勇敢就是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

四、辨析事例,指导行为

1、演示课件(课后练习1帮一帮)

2、提问:谁知道平衡木?演示课件4(平衡木的简要介绍穿插奥运会上中国体操小将勇夺平衡木金牌的录像)

3、孙红为什么不敢上平衡木?谁来帮一帮她?

4、小结:从大家帮助孙红的话语中我感觉到大家的勇气是非常足的。孙洪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鼓足勇气克服胆怯心理练好平衡木的。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5、演示课件(帮一帮练习2)罗军、李林放风筝,风筝挂在树上。

6、提问:罗军上树够风筝好不好?这样会怎样?

7、继续演示课件4:再现学生预测的事情发展的结果。

8、学着用今天学的道理分析这件事。(分组讨论)

9、小结:罗军不想事情的后果,盲目上树够风筝,做事无益是蛮干。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与逞强。希望同学们向真正勇敢的人学习,在日常生活小事中逐步培养勇敢精神,做真正勇敢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一谁勇敢

探究活动

1、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爬一爬软梯、或做一些自己平时不敢做的体育活动。

2、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讲徐洪刚和戴碧荣的故事,谈谈你的想法。

3、收集一些小学生逞强、蛮干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思品教案讲礼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的有关的礼仪规范。

2.懂得讲究礼节是有礼貌的具体体现。

情感:

1.对讲究礼节的人产生好感,对不讲礼节的行为不满。

2.愿意做一个讲究礼节的人。

行为:

1.外出时着装整洁,仪表大方、得体。

2.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能遵守有关的礼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认知目标第三条“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行为目标第一条“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比赛等场合,遵守有关礼节”和第二条“外出时衣冠整洁,仪表大方”而设置的,与上一课同属一个单元。

本课课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要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就应当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节常识,并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表现出对人的尊敬。

第二部分通过小青这一形象,向学生表明要像小青一样,做一个懂礼节的人。

第三部分是说明生活中的礼节除了就餐外,还有很多,如参加集会、观看演出和比赛等。

第四部分是讲礼节的内在意义及作用。

本课共有五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采取了问题的形式,意在与低年级相衔接,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后练习“说一说”中有三个手势,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演练懂得这三个手势的规范动作,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懂得这三个手势所代表的含义。

3.“比一比”栏目是让学生扩展一下自己的礼仪知识。

4.“议一议”栏目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而设的,意在让学生认识和巩固课文所学观点,认识到讲礼节并不是假客套。

5.“演一演”栏目目的是使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学实效。

教法建议:

1.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一些礼节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教材中“演一演”栏目是让学生演练一下领奖、介绍等几个规范的礼仪动作。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所扩展,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学实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难点:

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的有关的礼仪规范。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同学们,你到别人家做过客吗?做客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2.小结:

同学们到别人家做客时都很注意讲礼节,讲礼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我们来学习第七课讲礼节。

板书课题:七讲礼节

二、讲明观点

1.师:

同学们都愿意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常识,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表现出对别人的尊敬,是很必要的。小青就是一个讲礼节的学生。

2.学文明理

(1)提问:小青是怎样讲礼节的?

(2)演示课件一(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3)学生回答问题。(小青运用的礼节课参考教参上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讲礼节有什么好处吗?

板书:增进友谊受人欢迎受人尊敬

(5)师:同学们经常遇到的场合,除了就餐外,还有到别人家做客、参加集会、观看演出等等,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

讨论:

①观看演出时有哪些礼节?

②与别人交谈时有哪些礼节?

③参加集会时有哪些礼节?

④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有哪些礼节?

(说明:判断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参考教参。)

(6)小结: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节,就会使对方感到愉快,产生好感,愿意与你交往,也有利于办成事情;反之,就会使对方不快,甚至厌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说一说”。

做挥手、握手、拍手的规范动作,说说各代表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挥手表示告别;握手表示友好或告别;拍手表示欢迎、感谢、赞成等。(说明:本课的扩展资料也可以作为参考答案)

2.完成练习“议一议”

有人说礼节是客套,我们只要好心好意待人就行了,不用讲什么礼节。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小结:讲礼节并不是一种客套,他是人与人、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礼节,它标志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3.完成练习“演一演”

遇到下面情况,你怎么说?怎么做?请演示一下:

(1)老师请你上台领奖。

(2)把几个同班同学介绍给你的好朋友。

学生讨论后现场模拟表演。

五、总结

师:讲礼节是讲礼貌的具体表现,它能增进人与人的友谊,讲礼节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受人尊重,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都努力做一个讲礼节的人。人们常说:礼节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愿同学们都能手持礼节这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在今后的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交往顺利,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争当“礼仪之星”

活动过程:

1.利用班队会时间,由班主任或班长或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并提出活动要求及时间。

(1)要求:以小学生礼仪规范为行为要求。

(2)时间:一个月

2.学生活动。

3.一个月后召开礼仪之星的评比活动,活动当天可以邀请学校的领导和任本班课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目的是请这些领导、老师、学生家长都来发表意见,参与评选,这样的评选结果才更公正。评比结束后,当场颁发“礼仪之星。”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25746.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