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初三年级
人数:40
时间:2004年6月16日
授课教师:张晔
课题
耐久跑的练习游戏
教学目标
1.复习专门练习.
2.复习起跑技术
3.培养意志品质.
4.学习终点冲跑
5、采用法特莱跑.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教法
学生活动
组织
要求
强度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绕田径场跑400米.
3.做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振臂运动
(4)体转运动
(5)腹背运动
(6)压腿运动
(7)手腕脚踝运动
教师口令洪亮,精神饱满.
培养一名学生在队伍前面带操.(每节课换一名)
听从改生的指挥与调动,积极配合.
△
○○○○○○
○○○○○○
●●●●●●
●●●●●●
1.跑步时不要说话.
2.做徒手操时要认真.
3.积极配合体委工作.
9’
基本部分
1、复习起跑技术。
1.原地练习50次。三组
2、集体鸣枪出发
按照动作要领地要求练习
认真练习
12’
2、学习终点冲跑。
3、采用法特莱克跑
讲解示范
每组练习50-60米。重复3-5组。
任意变换速度成组代跑
△
○○○○○○
○○○○○○
●●●●●●
●●●●●●
强调蹬地腿地瞪伸动作,
18’
结束部分
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6’
田径场
练
习
55% 5%
密
度
运
动
量
线
图
课后小结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法特莱克跑方法时有些困难
vv教材内容
队形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队列队形的基本术语,在练习后使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队列和队形的内容。
2.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发展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
课的
部分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组织方式
运动量
时间
次数
强度
基
本
部
分
结束部分
四.队形
1.图形行进
口令:绕场先进——走(跑);
口令:蛇形行进——走(跑);图
口令:圆形行进——走(跑);图
口令:成(闭口)开口螺旋形——走(跑):
图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
2.队形变换
口令:成三列横队—走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示范
四列横队变圆形队形
口令:成圆形队形,左转变——走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
图
合队—走
分队—走教师讲解
并队—走
五.
1.教师整队,放松
2.教师小结,肯定成绩,布置作业
3.宣布下课
学生根据教师口令练习
学生练习
1.放松运动:抖动、深呼吸
2.认真听取
3.师生问好
△△△△△
△△△△△
△△△△△
△△△△△
●
8’
7’
3’
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金钱”、“生活”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乐观、宽容、合作、无私等良好品质。
2、学会写作比较规范的演讲词(议论性文章),中心明确,材料有力,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语言富有感情。
3、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通过活动初步掌握演讲技巧,学会通过演讲形式表述观点,锻炼自己在公开场合发言的胆量和能力,以及学回用演讲形式鼓舞人、号召人。
活动设计:
一、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一课时,先布置写一篇演讲词,话题
在“微笑着面对生活”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中选择其一。
二、结合习作,准备好范文,安排一次写作辅导课,辅导作文的修改。
三、每个合作小组推选一位选手、一位评委,在班里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教材:一、篮球二、素质练习
教
目
标
学
1、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球性练习,增强球感,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素质练习恢复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各种素质能力。
3、情感目标:锻炼意志,使学生能坚持完成一定运动量各种练习。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运动负荷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准
备
部
分
10
∣
12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30
|
32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3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检查人数。
4、宣布本课任务。
5、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准备活动:
1、慢跑(600米)
2、徒手操:
(1)肩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全身运动
一、篮球
1)球性练习:
1、双手抛接球
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提踵,接球时顺势屈膝。向上抛球后前后击掌。
2、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练习
直立,两臂伸直。用手指和指端将球从一手传向另一手。
3、单手托球经腋下、头上绕环
右手持球,前臂托球。绕环时,球经腋下至反托球,手迅速顺球的前侧和左后侧绕环举起,再将球向右下落成开始姿势,再交左手练习。
4、球在两腿之间绕“8”练习
方法:右手将球从两腿中间传给左腿后面的左手,左手持球绕过左腿,如此连续进行。
5、胯下两手前后颠接球练习
两脚开立深蹲,持球胯下。球向上颠抛,两手移至身后在胯下接球。
2)运球:
1、原地运球
体会手指、手腕上吸下按动作,以及手触球的部位和控制球。
2、行进间运球
体会运球动作与脚步的协调配合,提高运球能力。
二、素质
1、高抬腿练习
2、30米加速跑
加强快速跑能力的提高
3、俯卧撑
发展臂部、腰腹部力量素质
一、放松练习:
1、两人一组互相抖臂
2、“下面条”放松
二、小结
三、布置回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下课
一、组织:
全班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一)
“ 、0”学生
“☆”体育委员
00000000000“★”教师
00000000000
☆★(一)
二、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见习生随堂见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组织:成四列体操队形集体练习;
二、要求:动作舒展、到位、整齐;
组织:
╳╳╳╳╳╳
╳╳╳╳╳╳
△
⊙⊙⊙⊙⊙⊙
⊙⊙⊙⊙⊙⊙
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球性练习的重要性和各个练习项目的练习方法,并慢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动作概念。
2、学生轮换练习。由徒手模仿练习到持球练习。
3、教师巡回观察,个别纠错。
4、学生示范,集体纠错。
5、加大难度,进行行进间的球性练习。
6、学生分组练习,两组持球练习,另两组徒手模仿练习。
7、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多次练习。
要求:练习熟练后,加快速度,并尽可能移开目光。
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强度和要求,强调完成一定的量。
2、学生分组轮流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练习时自觉完成自己所能承受的量和强度。
4*8
3
3
3
1
4.30
2.30
4.30
5
︱
6
1
1
1
1.30
小
小
小
中
大
大
大
小
预
计
部
分
生理曲线图
160
120
80
40
10203040
最高心率
165次/分
场地器材:
篮球:58个
平均心率
125--130次/分
强度指数
1.5—1.7
练习密度
42%--45%
5.1本章主要内容:1、让同学们学会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及数据的表示方法。感受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发现不确定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并能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得出结论。例如:如果把你想知道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电视节目便可用下列方法去了解。①调查的问题是:最喜欢哪个电视节目。②调查对象:班级52位同学。③调查方法:民意调查。④展开调查:每们同学将自己喜欢的节目写在纸上交到主持人手中。⑤记录结果。用统计表将结果统计出来。节目种类新闻动画片电视剧其它频数5231014频率0.0970.4420.1920.269⑥得出结论:动画片最受欢迎。二、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1)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2)实地调查: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3)媒体查询: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都是媒体。三、数据的表示方法:(1)用统计表直接表示文字信息。(2)用统计图直观表示文字信息。要学会根据题意选择不同的统计图。①表示单个对象或单个因素的绝对统计数据较适合于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表示单个对象或单个因素的变化情况较适合于折线统计图。②表示多个对象或多因素的绝对统计数据较适合于条形统计图。例: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第21届世界大学运动会获得的奖牌情况。国家金牌银牌铜牌中国542524美国211313俄罗斯141920日本141425③表示多个对象或多因素的相对统计数据较适合于扇形统图(画扇形统计图时要注意各部分的量所表示的百分数之和否是1,同时也要注意也量之间不能相容性。)例1:下列表格的调查结果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吗?若可以,画出扇形统计图;若不行说明理由网上购物60.5%网上学校54.7%网上通讯52..4%网上炒股50.9%网上游戏服务38%答:不可以。不仅因为各百分数之和大于1而且各事物之间具有相容性。例2:某班40人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表各分数段(包括各两个端点的分)60—7070——8080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人数5102513要将以上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就要注意到80分以上的人数包括90分以上的这部分人数。所以需先将80分到90分这部分人数求出来后才能可画统计图。由表中数据可知80分以上到90分这部分的人数为12人四、概念的理解频数:考察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考察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确定事件:事件在实验中是否发生是我们能够预先确定的,就称这事件为确定事件。否则就称为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不太可能事件:发生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五、规律方法指导1、用数据说话习惯在现实世界中,有不少问题(如推荐候选人的问题)是不能靠套用公式、结论的办法解决的,需要在观察和积累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才能给出答案。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往往采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直观明了地表示数据。3、比较的思想方法三种统计图各有特色,反映的侧重点各不同,要在认真比较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从而在应用时适当选择。4、分类的思想在研究事件发生的各种情况时体现分类的思想,将所有事件分成三类:必然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又将可能发生的按可能性大继续分类,在掌握应区分数学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六、本章知识结构图
课次
第一、二次
教材
1、篮球2、素质
课的任务
1、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球性练习,增强球感,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经过假期的休息,通过素质练习恢复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各种素质能力。
3、锻炼意志,使学生能坚持完成一定运动量各种练习。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各项内容安排时间
运动负荷
组织教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3
组织:△
╳╳╳╳╳╳╳╳
╳╳╳╳╳╳╳╳
╳╳╳╳╳╳╳╳
╳╳╳╳╳╳╳╳
要求:服装整洁,集合快、静、齐
准备部分
一、准备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全身运动
6、跳跃运动
7、整理运动
10
中
组织:广播体操队形
╳╳╳╳╳╳
╳╳╳╳╳╳
╳╳╳╳╳╳
╳╳╳╳╳╳
△
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每节操的动作并示范。
2、学生集体练习。
基本部分
一、篮球
1)球性练习:
1、双手抛接球
用力将球向上抛起,抛球时提踵,接球时顺势屈膝。向上抛球后前后击掌。
2、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练习
直立,两臂伸直。用手指和指端将球从一手传向另一手。
3、单手托球经腋下、头上绕环
右手持球,前臂托球。绕环时,球经腋下至反托球,手迅速顺球的前侧和左后侧绕环举起,再将球向右下落成开始姿势,再交左手练习。
4、球在两腿之间绕“8”练习
方法:右手将球从两腿中间传给左腿后面的左手,左手持球绕过左腿,如此连续进行。
5、胯下两手前后颠接球练习
两脚开立深蹲,持球胯下。球向上颠抛,两手移至身后在胯下接球。
18
2
中
组织:
╳╳╳╳╳╳
╳╳╳╳╳╳
△
╳╳╳╳╳╳
╳╳╳╳╳╳
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球性练习的重要性和各个练习项目的练习方法,并慢动作示范,使学生建立动作概念。
2、学生轮换练习。由徒手模仿练习到持球练习。
3、教师巡回观察,个别纠错。
4、学生示范,集体纠错。
5、加大难度,进行行进间的球性练习。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各项内容安排时间
运动负荷
组织教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本部分
2)运球:
1、原地运球
体会手指、手腕上吸下按动作,以及手触球的部位和控制球。
2、行进间运球
体会运球动作与脚步的协调配合,提高运球能力。
17
3
中
6、学生分组练习,两组持球练习,另两组徒手模仿练习。
7、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多次练习。
要求:练习熟练后,加快速度,并尽可能移开目光。
二、素质
1、高抬腿练习
2、小步跑练习
3、50米加速跑
加强快速跑能力的提高
4、仰卧两头起
5、仰卧举腿
加强腰腹肌力量的练习
6、斜体向上
加强手臂力量的针对性练习
7、立卧撑
发展灵敏、协调性素质
30
2
大
组织
╳╳╳╳
╳╳╳╳
╳╳╳╳
╳╳╳╳
教法与步骤: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强度和要求,强调完成一定的量。
2、学生分组轮流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练习时自觉完成自己所能承受的量和强度。
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集合小结。
3、回收器材。
5
小
组织:
╳╳╳╳╳╳
╳╳╳╳╳╳
△
╳╳╳╳╳╳
╳╳╳╳╳╳
要求:节奏一致,动作放松。
场地器材
篮球16个体操垫7块双杠2付
课
后
小
结
从普遍情况看,女生对篮球的球感较差,与平时较少接触球有关。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息,学生大多能坚持完成素质练习的内容和强度,但部分肌肉会出现酸痛现象。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30237.html
上一篇:计算机教案txt初中教案精选
下一篇:WORD教案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