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范文大全 > 高中教案

逻辑联结词

认真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高中教案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逻辑联结词》,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中含有变量,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对“或”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并集”的概念.中的“或”,它是指“”、“”中至少一个是成立的,即且;也可以且;也可以且.这与生活中“或”的含义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这种可能.

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中的“且”,是指“”、“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的意思.

对“非”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的“补集”概念,若命题对应于集合,则命题非就对应着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或”、“且”、“非”、“若则”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则”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和结论.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则.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例3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用课件打出来).

若给定语为

等于

大于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个

其否定语分别为

分析:“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者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至多有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个”.

(如果时间宽裕,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么?(视学生的情况、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辨析与展开.)

4.课堂练习:第26页练习1,2.

5.课外作业:第29页习题1.61,2.

Jk251.coM编辑推荐

§..逻辑联结词()【精】


课时13课题:逻辑联结词(一)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及复合命题的构成.教学难点:对“或”的含义的理解.教学方法:问题及发现教学.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逻辑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我们推理的过程中;一些逻辑问题也是很有趣的例如:(三猫偷吃鱼问题)(投影)初中已学习过一些逻辑的知识例如命题,请一位同学说出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本节将继续研究和讨论命题及命题的构成.二、新课今天我们重新学习一下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与初中定义说法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看投影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1)12>6.(2)3是15的约数.(3)0.2是整数.(4)3是12的约数吗?(5)x>2.(6)这是一棵大树.(其中(1)、(2)、(3)是命题,因为它能确定语句的真假;而(4)、(5)、(6)不是命题,其中(4)不涉及真假,(5)不能判断真假,(6)中由于“大树”没有界定,不能判断真假.)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是否能判断其真假,即判断其是否成立,而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就不能叫命题。一般情况下,命题是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都不是命题。例如(4)、(5)、(6)。再分析考虑下列语句:(投影)(7)10可以被2或5整除.(8)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9)0.5非整数.上述三个命题与(1)、(2)、(3)的区别是什么?(比前面的命题复杂了.)上述三个命题,是由简单的命题组合成的新的比较复杂的命题.那么命题(7)中的“或”与集合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的意义相同?(这里的“或”也是可兼或;与集合并集定义中:A∪B={x|x∈A或x∈B}的“或”意义相同.)命题(8)中的“且”呢?(与集合交集定义中:A∩B={x|x∈A且x∈B}的“且”意义相同.)对命题(9)中的“非”显然是否定的意思,即“0.5非整数”是对命题“0.5是整数”进行否定而得出的新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10命题中的“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20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30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那么,上述命题中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其区别是什么?复合命题构成形式的表示:常用小写拉丁字母p、q、r、s……表示命题.上述命题(7)、(8)、(9)构成的形式分别是什么?((7)构成的形式是:p或q;(8)构成的形式是:p且q;(9)构成的形式是:非p.)看投影2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24既是8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2)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3)平行线不相交((1)中的命题是p且q的形式,其中p:24是8的倍数;q:24是6的倍数.(2)的命题是p或q的形式,其中p:李强是篮球运动员;q:李强是跳高运动员.(3)命题是非p的形式,其中p:平行线相交.)复合命题的构成要注意:(1)“p或q”、“p且q”的两种复合命题中的p和q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两个简单命题(2)“非p”这种复合命题又叫命题的否定;是对原命题的关键词进行否定;下面给出一些关键词的否定:正面语词等于大于小于是都是至少一个至多一个否定不等于不大于(小于等于)不小于(大于等于)不是不都是一个也没有至少两个三、课堂练习:(课本P26,1、2)四、小结:本节课讨论了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的构成;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即:简单命题(定义)复合命题的构成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五、课后作业1、课本:P29,习题1.6:1、2.2、预习:(1)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是什么?(2)复合命题“p或q”、“p且q”、“非p”的判断规律分别是什么?六、教学后记:

逻辑联结词--精选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中含有变量,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对“或”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并集”的概念.中的“或”,它是指“”、“”中至少一个是成立的,即且;也可以且;也可以且.这与生活中“或”的含义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这种可能.

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中的“且”,是指“”、“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的意思.

对“非”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的“补集”概念,若命题对应于集合,则命题非就对应着集合在全集中的补集.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或”、“且”、“非”、“若则”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则”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和结论.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则.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例3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用课件打出来).

若给定语为

等于

大于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至多有个

其否定语分别为

分析:“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者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至多有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个”.

(如果时间宽裕,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么?(视学生的情况、课堂时间作适当的辨析与展开.)

4.课堂练习:第26页练习1,2.

5.课外作业:第29页习题1.61,2.

本文网址:http://m.jk251.com/jiaoan/4751.html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