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要知道写好了教案课件,老师面对学生时也会心有成竹。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实用教案:应用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多少元?
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来。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的思路。
教学关键:
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
二、教法和学法
1.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鼓励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三、教学步骤
(一)复习准备出示复习题,指名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出来,然后说出列式的根据。
1.,5箱热水瓶多少元?
2.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
3.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通过上面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结构和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理解题意。出示例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再想一想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思考方向。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要边提问题边画。(图略)问题:
(1)5箱怎样表示?
(2)每箱12个怎样表示?
(3)每个11元用哪条线段表示?
(4)问题怎样表示?这一步使学生知道怎样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矗第二层次,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做法。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几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个多少元有几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几箱,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明白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种分析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层次,确定算法。引导学生结合分析结果,确定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分步列式计算之后,教师要指出,我们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今后学习应用题,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解法分别列出综合算式,再比较两种算法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2.反馈校正。指导学生做教科书99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以适当的提示。做完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如有问题,及时校正。
3.小结。指出两种解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并要求学生阅读99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审题之后提示学生想一想与例题有什么类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时要先看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表明列式或计算有错误,要及时检查。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帮助和指导。
2.做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做第4题。读题后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解答?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学生在补充条件时,只要不是非常脱离实际,就要采用。)集体订正时,教师让两个补充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别说出做题过程,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四)课后作业
100页第3题
(五)全课小结。(略)
一、倍分关系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少5,甲数比乙数大65,求乙数。
3、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二、百分比问题: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2、某商品降价12%后的售价为176元,求该商品的原价。
3、受季节影响,一个月内,某商品涨价10%后有下跌了10%,现在售价297元,求该商品原价。
三、物资分配:
1、一筐梨,分散后小箱装,用去8个箱子,还剩8kg未能装下;用9个箱子,则最后一个箱子还可以装4kg,求这筐梨的质量。
2、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
四、比例问题:
1、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3、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五、调配问题:
1、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人数。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有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二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3倍。
六、数字问题: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求这三个偶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4321得到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七、几何问题:
1、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为100cm,宽为5cm的长方体铁块,求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2、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底面积为12cm2,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cm?
应用题训练(二)
一、倍分关系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少5,甲数比乙数大65,求乙数。
3、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二、百分比问题: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2、某商品降价12%后的售价为176元,求该商品的原价。
3、受季节影响,一个月内,某商品涨价10%后有下跌了10%,现在售价297元,求该商品原价。
三、物资分配:
1、一筐梨,分散后小箱装,用去8个箱子,还剩8kg未能装下;用9个箱子,则最后一个箱子还可以装4kg,求这筐梨的质量。
2、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
四、比例问题:
1、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3、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五、调配问题:
1、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人数。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有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二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3倍。
六、数字问题: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求这三个偶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4321得到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七、几何问题:
1、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为100cm,宽为5cm的长方体铁块,求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2、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底面积为12cm2,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cm?
应用题训练(二)
一、倍分关系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少5,甲数比乙数大65,求乙数。
3、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二、百分比问题: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2、某商品降价12%后的售价为176元,求该商品的原价。
3、受季节影响,一个月内,某商品涨价10%后有下跌了10%,现在售价297元,求该商品原价。
三、物资分配:
1、一筐梨,分散后小箱装,用去8个箱子,还剩8kg未能装下;用9个箱子,则最后一个箱子还可以装4kg,求这筐梨的质量。
2、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
四、比例问题:
1、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3、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五、调配问题:
1、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人数。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有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二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3倍。
六、数字问题: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求这三个偶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4321得到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七、几何问题:
1、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为100cm,宽为5cm的长方体铁块,求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2、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底面积为12cm2,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cm?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