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儿歌学习对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爱祖国的情感。幼儿能活动中获得快乐,加强其对童谣的兴趣。一起看看亲亲热热一家人小班教案社会!欢迎查阅!
亲亲热热一家人小班教案社会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幼儿能初步掌握今天所学的童谣:大家都是中国人。过程与方法:
2、通过儿歌学习对祖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3、幼儿能活动中获得快乐,加强其对童谣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知道自己是一位中国小公民,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文中提到的各地方语言特色、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各地相对应的语言特色与民族特色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导读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相关活动图片。2、儿歌所用的音乐cd。3、若干个民族的传统服饰。4、各地方言录音。
五、教学过程
(一)、民族服装展示
1、教师出示资料(民族服装)照片。师:你们知道这些是那些民族的穿的衣服吗?知道这些那个地方的人穿的吗?(教师组织幼儿开始讨论)
2、教师小结:
(二)童谣学习:
1、教师播放音乐,先给唱一遍童谣:
东是人,西是人,来来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俺们俺们山东人,俄伲俄伲苏州人,
噢们噢们香港人,戴花帽的新疆人,穿长袍的西藏人,
外地人,本地人,亲亲热热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
2、教师开始和小朋友们一块唱这首好听的童谣
3、在幼儿基本熟练以后,教师请若干幼儿给其他的表演一下,以带动其他幼儿更好的来学习这个童谣。
六、活动总结:
教师在活动结束以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其获得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活动延伸: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唱这首童谣。
亲亲热热一家人小班教案社会2
1、欣赏儿歌《不挑食的宝宝》,熟悉儿歌的内容。
2、认识各种平时吃的菜都有哪些。
3、知道吃饭不能挑食,各种菜都有营养,都应该吃。
4、懂得为自己选择营养丰富的菜。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各种食物都有丰富的营养,都应该吃,做不挑食的宝宝。
教学难点:食物的合理搭配,食物的营养价值。
1、幼儿用书《不挑食的宝宝》。
2、小盘子若干。
3、各种食物的小模型,如青菜、茄子、番茄、萝卜、鱼、肉块等。
一、学念儿歌《不挑食的宝宝》。
首先让幼儿翻开幼儿教书,教幼儿朗诵儿歌《不挑食的宝宝》,带领幼儿一起学念儿歌。
二、说一说:吃菜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最爱吃什么菜呀?
小朋友A:我最喜欢吃鱼。
小朋友B:我最喜欢吃鸡腿。
小朋友C:我最喜欢吃鸡蛋。
小朋友D:我喜欢…………
师:能不能只吃自己最喜欢的菜而不吃其他菜?为什么?
引导幼儿:如果只吃自己喜欢吃的,剩下那些不喜欢吃的谁来吃呀?那不吃的是不是很浪费呢?所以小朋友们吃菜不能挑食,如果挑食就会营养不良,各种都有丰富的营养,所以都应该该吃,要像小宝宝那样,吃饭从不挑食,这样才健健康康的成长,聪明伶俐人人爱。
三、做一做:丰盛的午餐
1、请幼儿自己做饭,挑选有营养的食物放在小盘子里。
2、请幼儿说说自己做的午餐有哪些菜,教师介绍这些菜的营养。
3、请幼儿互相交流,说说其他幼儿做的午餐都有哪些菜,好不好?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除了午餐要吃得营养,早餐和晚餐也同样要吃得营养。
亲亲热热一家人小班教案社会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尝试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小蝴蝶、小猪、小狗、小鸭、小猫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入室(播放《森林狂想曲》)
今天活动室除了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看图理解儿歌
1、分别出示太阳和月亮,提问:太阳出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看一看谁醒来了?
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
3、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白天真热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白天真热闹”。
4、瞧,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5、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幼儿: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
6、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草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夜晚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
教师:我们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夜晚静悄悄”。宝宝们跟老师念“夜晚静悄悄”。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1、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起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起念。
4、小朋友们读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读,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读。
6、孩子们读得真好,听得老师心里真高兴,如果加上动作来读会更好听的,孩子们我们站起来配上你喜欢的动作来试试吧,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7、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四、创编诗歌
1、咦,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指名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引导幼儿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3、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听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笑,还引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醒来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会你拿到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是醒来了的就贴在太阳的身边,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贴在月亮的身边,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把它们请出来吧。
3、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
4、小朋友帮太阳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编进诗歌里,请你们帮帮忙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给客人老师听。
5、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五、游戏:白天和夜晚
1、太阳和月亮都非常喜欢你们,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吗?(教师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并说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做着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一起做游戏吧。接着播放音乐《摇蓝曲》,并说月亮出来了)
2、再次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哇天亮了,太阳又出来了,宝贝们,我们一起去外面做游戏吧。
太阳和月亮
太阳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
小鸟醒来了, 小花睡着了,
小树醒来了, 小草睡着了,
小朋友醒来了, 小朋友睡着了,
白天真热闹。 夜晚静悄悄。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幼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幼儿园教案该怎么写?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精选课件] 小班教学设计 | 小班社会教学设计:真暖和(写作示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取暖用具,知道运动是冬天取暖的最好方法。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关爱他人。
活动准备:
课件、卡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现在是什么季节?(请幼儿作答)引出冬天到了,请幼儿说说周围有哪些变化?(树叶落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等等)。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讨论冬天的取暖方法。
教师:冬天到了,天气这么冷,怎样才能让我们暖和起来呢?(幼儿自由发言:暖气片、空调、炉子、电暖风、热水袋、跑步、晒太阳)
2、看课件了解取暖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取暖的方法。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逐幅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1)火炉:用火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离得太近,不能用手去摸。
(2)热水袋:可以暖手、暖被窝,用的时候不能把水洒出来。
(3)电热毯:用来暖被窝,用电热毯取暖时不要时间太长,太长了对身体不好,同时注意用电安全。
(4)空调:使用空调时房间里空气不流通,所以不能长时间开空调。
(5)暖手宝:用来暖和手。
3、通过讨论得出:最好的取暖方法是锻炼身体。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些取暖的方法,可以用暖气、空调等用具来取暖,也可以穿上厚衣服,还可以在户外锻炼身体,小朋友们,你们说哪种方法最好呢?(在空调房间里空气不流通,对身体不好;穿衣服太多,活动起来不方便;而且户外行走时,有的取暖用具不能随身携带,所以,最好的取暖方法是运动。)
4、听音乐做运动。(放小兔跳的音乐)
请小朋友们站起来和老师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现在你们感觉怎样?(暖和)冬天天气很冷,做做运动身体就暖和了。
三、结束部分:
幼儿操作,找出冬天的衣服,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小朋友们的家里和幼儿园里都有取暖的用具,爸爸妈妈也给我们准备了暖和的衣服,这个冬天我们就不怕冷了。可是在我们国家,还有好多的小朋友是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的,相对他们来说,我们已经是很幸福了。所以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人家。
生成背景: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爸爸妈妈爱,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是家庭的;小太阳,他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他们对自己家人为之付出的情况了解甚少,当长辈们生病时,孩子们不闻不问,若无其事。为了增进孩子们与家庭间亲人感情,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关心他人的情感,结合感恩课题,我设计了主题活动;大手牵小手,亲亲一家人。
活动目标:
1、通过一家人大手牵小手的印手掌活动,使孩子们体验亲情的那股暖暖的爱。
2、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爱。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颜料、毛笔、抹布、写有幼儿一家姓名的纸条。
活动过程:
1、观察父母亲的大手。
成人应与幼儿一起仔细观看,及时回答幼儿的提问,向幼儿手部变大变粗糙的原因,引导幼儿从中感受、体会成人抚育自己的辛劳。
2、亲子游戏。
爸爸妈妈手拉手。
(找一适当的位子,印上爸爸、妈妈一起拉手的手印,仔细观察爸爸、妈妈手印的不同。)
印上自己的小手。
(观察后在爸爸妈妈中间印上自己的手印。)
一父母找一家姓名的纸条请幼儿粘上。
(任父母找自己一家姓名的纸条,并由孩子自由发挥创意粘贴。)
在大手牵小手前合影。
(每个家庭在自己的手印前合影,突出大手牵小手,亲亲一家人。)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教你写课件: 幼儿园社会教学设计(写作示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过程。
2、鼓励幼儿勇于尝试使用工具砸开核桃,发现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工具
2、核桃仁,完整核桃。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发兴趣
1、集体品尝,使幼儿对核桃产生兴趣。
教师游戏口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谁想吃呀,好吃的核桃仁嘢。
教师边走边适时往幼儿口中放一粒核桃仁。
2、出现疑问
哎,核桃仁没有了,只有(完整的)核桃了,怎么办呢?
3、幼儿讨论怎样吃到核桃仁?
引导幼儿充分讨论,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二、尝试不同的方法
1、尝试
(1)用手砸
(2)用脚踹
(3)两给核桃相碰
2、借助工具
(1)塑料制品
(2)木棒
(3)锤子
3、幼儿得出结论,了解砸开核桃最有效的工具。
三、实践操作,感知经验。
1、请幼儿自由使用各种工具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工具,一会儿你们就可以动手验证一下,
但是在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为了保护地板,请小朋友在小木板上来砸。”
3、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结果。
四、探索与发现
1.交流工具的恰当使用方法
2.交流砸核桃的.适合部位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五、核桃有什么用
1、核桃肉可以吃。
2、用核桃壳可以做一些漂亮的小艺术品。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学习包糖(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颜料涂抹、装饰糖果。
3、知道不乱扔糖纸。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中带2-3种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乐罐、薯片罐,饰品盒、药品盒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画笔、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等等。
(二)产生兴趣。
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大,比别的糖果都甜,比别的糖果都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制作;糖果爸爸。
1、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罐子: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然后紧握中间,将两头拧紧。
2、幼儿自己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的严实。
3、幼儿大胆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注意良好作画习惯的培养。
4、建议幼儿把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晾干,观察周围环境,想想放在哪儿比较容易干。
(四)尝尝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五)给糖果穿花衣裳。
1、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2、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2、通过日常生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学会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优秀社会教案《我的一家人》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2、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3、录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们天天跟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妈妈,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欢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物。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
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活动延伸:
1、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
2、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爱我家这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刚烦的意义。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幼儿对此永远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我设计了一个让幼儿自由发言的平台让他们说出生活中爸爸妈妈与自己之间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同时照片、诗歌、卡片、歌曲等多种形式的应用,使本次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是在;成长照片徐话题的活动中,我向幼儿展示了一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孩子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孩子会说到:我小时候是..样的,这样是活动无法达到收放自如,加入本课重新开展,我会采取 ;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时间,自主发挥。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学习包糖(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颜料涂抹、装饰糖果。
3、知道不乱扔糖纸。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中带2-3种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乐罐、薯片罐,饰品盒、药品盒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画笔、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等等。
(二)产生兴趣。
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大,比别的糖果都甜,比别的糖果都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制作;糖果爸爸。
1、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罐子: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然后紧握中间,将两头拧紧。
2、幼儿自己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的严实。
3、幼儿大胆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注意良好作画习惯的培养。
4、建议幼儿把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晾干,观察周围环境,想想放在哪儿比较容易干。
(四)尝尝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五)给糖果穿花衣裳。
1、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2、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自己制作一颗;糖。
活动反思:
我班幼儿对糖果特别喜爱,一说到糖果他们都是激动无比。因此我组织了一次专门的艺术活动《糖果一家》。活动一开始我以谈话导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吃过的糖果,勾起幼儿对糖果的回忆,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幼儿对糖果都有一定的经验,能从糖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多方面进行感知。接着教师出示了自己事先做好的糖果,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纷纷表示;老师好厉害,竟然能自己做一个糖果,在欣赏教师制作的糖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强烈欲望。
本文网址://m.jk251.com/jiaoan/58257.html
上一篇:作文:感受朋友的关爱(一篇)
下一篇:《军神》教案最新模板